英歌舞作文素材Word文档格式.docx
《英歌舞作文素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歌舞作文素材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傩舞是一种反映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的形式。
英歌舞的舞蹈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梁山泊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泊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
苏萍说,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一般最多不超过108个人:
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所以一般最多不超过108个人,人数方面就因地而异,表演者主要是当地的居民,所以变数就比较多,很多是因居民的人口或者是当地的经济环境来决定具体参演人数的多少。
而且是以20到40岁左右的青壮年为主。
因为英歌舞表演的时间长,体力消耗大。
也出现了许多未婚女子她们组成的英歌舞队,还有少年儿童啊,老年英歌队也相继成立。
英歌舞主要的表演器具是一根不是很长的圆木棒,称为“英歌槌”。
“英歌槌”的长度一般为1.2尺到1.8尺。
女子用的一般比男子用的要短,一般是1.2尺。
苏萍介绍说,“英歌槌”的打法,按槌花运动的差异就有直槌和横槌两种。
英歌舞的队形一般是两列,人数一致,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游行的时候保持队伍的整齐。
同时,这两列队伍还能随时变化成各种对称或者不对称的阵形。
英歌舞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一般的是以英歌舞蹈节奏的板式来划分的,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
按舞蹈节奏来划分的话,英歌舞主要有三大家族,有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
慢板英歌节奏比较慢,带有古典宫廷式的特色,典型的就有海门镇的湖边英歌队,还有棉城的平东、凤东、凤上、凤南、凤北、大南英歌队。
中板的话它的锣鼓敲击法就简单一点,体现“力”和“势”的艺术美,比较潇洒,典型的就是金浦的排字英歌队。
快板的话就是比其他两种的节奏更加疾速,更加勇猛,鼓点紧凑,阵势的开合啊,动作的起伏啊,气氛比较热烈。
在这三大类中,快板英歌有着独特的槌法运用,一般分为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两种。
表演英歌的队员的装扮,是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的。
司大鼓的有作宋江打扮的,也有作别的梁山英雄打扮的,领头的舞槌人一般来说,左队头槌是秦明或者是挂黑须的李逵,右队是杨志或者是挂红须的关胜,二槌是林冲,三槌是鲁智深、武松。
由于快板英歌节奏快,训练强度大,在潮汕地区,南山武派发展面临着一些实质性的难度,武派的英雄风貌、勇武气概难现往日风光。
当前,快板英歌武派发展较好的是潮阳铜盂草尾村英歌队。
草尾英歌队主要发展优势在于,突破英歌发展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的困境,该队以神社为发展依托,每年借农历二月十八及二月九两恭迎天后圣母和圣母娘娘(即海峡两岸沿海居民共敬的妈祖林默娘)到村巡游之名,组织青壮年训练英歌节目,固定公演一到两次,既团结乡里,又使青年锻炼身体,提高素质。
草尾英歌以勇猛出名,突出动作快、气势猛,在潮汕英歌中别树一帜。
这主要得益于草尾英歌作为潮汕特色文艺活动,在草尾村普及度高,几乎所有草尾男子自小习英歌舞,人人会英歌舞。
且组织方式灵活,号召力强,资金主要通过神社活动募捐及当地乡贤踊跃支助。
因此,发展势头良好,兴盛不衰,成为潮汕英歌队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支文艺队伍,也成为了潮汕英歌舞快板文化的活的资料。
潮阳英歌舞
以前,在潮汕地区,尤其是在潮阳的农村,到了农事活动的时候,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就会有英歌舞的表演;
春节期间的游神啊,秋收后的庆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动,英歌舞也是保留的节目。
英歌舞从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变成了庆祝喜事的活动.
潮阳英歌舞属民间舞蹈。
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原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
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
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
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
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
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
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潮阳英歌舞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舞蹈艺术之花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醇厚的泥土风味,扬名海内外。
普宁英歌舞
普宁英歌约有四百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
唱英歌"
,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
(清乾隆年间旱塘人成技创编"
英歌舞"
,传教于民。
清咸丰年间铁山许亚梅、大长陇陈娘康借唱英雄为名练习武艺,以备义师再起,也是普宁英歌较早的著名传人)。
普宁英歌的风格有三:
一是其基本动作是持棒与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马步,前进多用侧踏步。
这以流沙周围的南山、新坛村为代表。
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单跳步、丁字马、有生魄、有声势、运棒灵活。
此类以下架山的涂坑、咸寮及占陇的下村等为代表。
三是以燎原的泥沟英歌、大坝的白坑村为代表,其基本动作是扣棒在下,从下而上,又提臂,单踢腿、动作矫健、轻灵、富有舞蹈感。
此外,还有独树一格的旱塘英歌,这个队的基本动作分为"
舞"
和"
打"
两大类,它的特点是"
打四门"
,属"
的动作,其动作缓慢,每个舞步一定要按照拳术的步法来做,一定要有马步势。
英歌在普宁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普宁市辖人口200万,乡镇管区422个,基本村村有英歌队,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的有160支。
仅泥沟村,就可同时组织六班英歌队。
近几年来,各地还出现了不少"
女子英歌队"
、"
少年英歌队"
,更添无限情趣。
每逢佳节、喜庆日子,村村少不了英歌这一活动项目,英歌锣鼓响遍城镇村寨,英歌所到之处,村民闻声而至,扶老携幼,围得水泄不通,整齐的踏步声、扣棒声、锣鼓声、喝叫声,声声催人急,观者的欢呼喝彩声,把热烈场面推向高潮。
普宁英歌的佼佼者,首推泥沟、南山、咸寮、涂坑等村。
他们的表演最精彩,各有一定的艺术造诣。
咸寮村老艺人罗炳池(已故)、陈炳坤于1951年代表粤东行署到武汉参加中南民间艺术表演。
翌年,他俩又与该村的陈振粉、陈娘和到广州表演。
1953年又以四人为基础再从涂坑、南山两面个英歌队中选出四名精英,即涂坑的陈永利(已故)、陈清泉、南山的陈才斗(已故)、陈瑞鹏等一行8人,组成英歌队代表广东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
南山英歌于1958年又在行家指导下,编成《大破大名府》,(即现今由8人所表演的这一套)英歌舞,交替运用集体舞、四人舞、双人舞等形式,并用潮州方言歌伴唱,融故事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国而获汕头市专区1958年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优秀节目一等奖;
并被挑选参加1959年中南文艺汇演,获很高评价。
普宁英歌突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获得"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
的美誉,普宁也被评为"
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
惠来英歌舞
惠来英歌舞始于明朝中期,表演形式与陆丰同类活动相似,故称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
惠来英歌舞多采用二拍一段连作,无论是在舞蹈、还是在行走的游演,都可在五个手指中旋转三百六十度,即“咚咚—锵、咚咚—锵”。
这是惠来英歌舞最独特的表演技艺,惠来英歌舞系潮汕英歌舞的一支,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演绎着海洋博大澎湃的地区民众的性格。
陆丰英歌
陆丰英歌舞”是甲子镇、甲西镇、甲东镇,湖东镇,南塘镇,民间传统节目,历史悠久,其中甲西镇濠头英歌舞,据传清代光绪年间,从福建引进,流传至今三百余年。
其缘起大致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少林寺农民起义集训据点被攻破以后为掩人耳目进行的训练;
一说是据明末画家陈洪绶画水浒108将的图案发挥,为反清复明而创作此舞蹈形式;
也有说是拳馆带徒为练习拳腿硬功而创;
更有说是水浒107名英雄好汉为营救被朝廷捕禁的卢俊义而化装成民间艺人前往攻打大名府的行进舞蹈列队,种种传说,难以定论。
由于英歌舞具有古老装扮,武姿雄伟,气势动人,又是群众“增强体质”的一种文娱性体育活动,受到群众赏识和喜爱,代代传承,百赏不厌,甲子英歌是队列式舞蹈,表演时,分为四大行列:
有义旗、舞英歌、演小戏和扛大旗。
英歌舞者手持双槌,边舞边前进。
舞蹈动作有削槌、伏槌、掺槌、穿龙等;
同时,两个花鼓婆登上花鼓公肩上,双手舞小棍,随同英歌舞队周围走动表演。
英歌的后面有小戏,边走边演《达摩度观音》、《父女会》、《双竹槌》、《双摇橹》等小戏和《偷抱猪仔》、《傻婿上厅》、《公背婆》等滑稽有趣的节目。
2007年年6月入选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甲子镇的一张“金名片”,也是陆丰市文化产业的品牌之一。
泥沟英歌
泥沟英歌是普宁英歌中中板英歌的佼佼者,是普宁英歌中最闻名遐迩的一支。
其技艺精湛,频繁受邀前往港澳地区、广州、深圳、潮汕各城镇,为当地的节庆增添热闹气氛,非常受欢迎。
曾在第一届世界女足锦标赛抽签仪式、中国旅游艺术节、澳门世界美食节等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
泥沟村的张伯琪是最富盛名的中板英歌头槌(主角),在6月10日的非物质遗产日,受邀前往广州开会。
泥沟英歌队的领队张伯光向记者介绍了英歌艺术。
67岁的张伯光十多岁开始便由叔父教导英歌技艺,他说村子里都是靠这种方式世代相传。
张伯光从1959年开始,便担任英歌队领队,负责接洽外出表演事宜和训练新队员。
他告诉记者,英歌表演按照天干地支的数字,以36、72、108为人数,分为前棚、中棚、后棚,其中前棚是最主要的部分,演员们分饰梁山泊的英雄好汉,用油彩画上脸谱,舞蹈演员手舞双木棒,边跳起威猛磅礴的动作,边敲击木棒发出节奏强烈的乐声。
南山英歌
南山英歌是快板英歌的代表,也是普宁英歌中最闻名遐迩的一支。
早在1953年,南山英歌便代表广东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当时杰出的老艺人陈瑞鹏,担任头槌,其后他还培养了大批英歌队员,作为英歌艺术的重要传承人陈瑞鹏已在数年前去世。
1992年,南山英歌队应邀参加天津市“南开杯”广场艺术邀请赛,获得文化部等单位颁发的优秀证书,在广东省岭南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得了最高奖金奖。
陈来发说,那些老艺人们基本都已谢世,艺人中像陈书瑜等技术比较高超,其他人则各有所长。
要学会英歌的基本动作和队形很容易,在手把手的指导下,几天就可以学会,但要真正领略英歌的精粹,则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
槌法特点
从英歌的单个动作形态来看,其“力”的凝聚点落在棍子相击时产生的棍花运动上。
不同的棍花运动又构成了身体的基本韵律,舞者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各种的变体,从而构成了英歌表演的全部动作形态。
对此,我们择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英歌队,粗略地进行了剖析。
交替直槌
l、以普宁南山为代表的交替直槌。
这类队伍多属槌鼓混合队伍,舞者除了手持双棍外,还有部分手持形同腰鼓的小手鼓,舞动时持鼓手如持棍般作“8”字转动。
在它的表演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套路,其动作之丰富是其他队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前面曾提及的“对打”虚拟化,反映了这个队在武术短打的动态原型上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其舞化的程度是比较高的,在舞蹈中出现大幅度的抡槌、标槌、背槌等动作,都可以视为在短打原型上的提炼和升华,艺术化地表现了农民英雄的内在力量。
数十年来被专业舞蹈工作引以为典型组合的十六槌,把武术中的拦、点、抛、削巧妙地发挥和组合,幅度从小到大,力量从弱到强,速度从缓到急,步步加剧,连绵不断,在表演中形成了火山喷发般的情态高潮,表现出极为粗犷威猛的强劲“力”感,极出色地显露了英歌所独具的动态特征。
这一类型的英歌队数量多,分布广,是潮汕英歌的主干。
横槌
2、以潮阳西岐为代表的横槌打法。
西岐英歌是典型的横槌打法,最具特色的是双手作横向的击槌运动,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对打,完全由武术短打的动态为主,棍子的击打部位多在头、胸、腹等部位,攻击目标简明、集中,体现了短兵相接的搏斗情景,具有很强的击技性和实用性。
对打一般以两人一组,也有四人混合对击,动作多是双槌在肩上的正反扭击,腹、胯部的削槌、翻槌,以及小腿的弹踢,腿下击槌等,动态敏捷,短促有力,速度快,动作均不过头,而且越打越低,甚至出现连续的全跪移动,这种以人为单位的集体击打运动,犹似英雄们舍生忘死、滚冲敌阵的表演,十分强烈地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景,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另一部分是以棉城的七、八槌为基础的变体,动作速度舒缓,舞段长度不一,少仅几小节,多则数十小节,而且动作极少重复,运动幅度一般都很大,富有重量感,虽也带有较显著的武术成分,但都比较张扬,呈现出英雄豪侠磊落的胸襟和刚劲的力量。
双抛槌
3、以普宁泥沟为代表的双抛槌。
双抛槌也称为活槌。
这种打法非常独特,最典型的是双槌从右胯旁沿一斜线向左上方抛击又甩击回原位,配合其脚下特有的跑跳步反复进行,整个动态非常的轻灵、活跃,柔中显刚,舞蹈性特别强。
另外在泥沟英歌中,其步态、图案变化也较丰富,如快速的倒步连接,是泥沟英歌最富特色的队形变化之一,在表演中,舞队以三人一组不断地套换位置,形成环环相扣、循环不息的单向群体运动,表现了英雄们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伟大气概。
醉槌
4、潮阳棉城、平东的三、四槌,又称“醉槌”。
这类打法仅有一或二组动作,速度缓慢,是英歌中另一种节奏的代表。
在整个动作中,动作之间衔接过程短,静止造型时间长(但有棍花旋动),动态有弓步单抛槌,金鸡独立削槌,全蹲转,跪击等。
劲力短促,内蓄动静对比鲜明,舞者自身具有一定的动作内劲控制力。
这类队伍在潮汕英歌中分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