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3861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谷地带不仅是著名的粮仓,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

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同意了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并把孟斐斯定为首都。

埃及最高的统治者是法老,他集军、政、财、神权于一身。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金字塔的修建,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量。

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东方兴起的波斯帝国所灭。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持续了近4000年的古埃及文明被伊斯兰文明代替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流域南部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平原南部古时被称为苏美尔。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这里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

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建立了古巴利伦王国。

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

汉莫拉比的成就:

1.他用35年时间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2.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国家的司法、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都集中在国王手中

3.他制定了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发达的奴隶制关系,其宗旨是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汉谟拉比统治时代结束后,古巴比伦王国逐渐衰落。

两河流域重新陷入分裂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河和恒河是南亚次大陆两条最大的河流,它们都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大约4000多年前,在印度河流域出现“哈拉帕文明”。

它是古代世界面积最广的青铜文明之一

公元前2500年,印度土著居民已建立奴隶制国家

从公元前13世纪开始,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从西北方侵入到南亚次大陆。

随着雅利安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印度社会形成了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印度社会分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在宗教、文化和政治方面都享有特权。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其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通常也属于刹帝利种姓。

第三等级是吠舍,有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主要从事农牧业等职业。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其中有些人是奴隶。

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奴隶主阶级给种姓制度披上了宗教外衣。

在种姓制度下,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

种姓制度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古代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三、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四、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

五、明、清(鸦片战争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古代文明的中心至少有六个,除了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以外,还有爱琴文明和玛雅文明,

从世界范围看,除了中国以外,世界的古代文明没有一个直接延续到现在的。

4000年以前的文明,只有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持续到公元七八世纪,但随着政治独立的丧失,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也逐渐被遗忘了

第三课古代希腊和罗马

古代希腊和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希腊在爱琴海沿岸,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爱琴海地区诞生了高度的文明。

这一文明集中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于东方大河流域不同,希腊半岛躲闪,土壤不够肥沃,不利于农业发展,但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甚多,这样开放的地理环境有利于进行海外贸易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上,航海便利,工商业发达。

在平民的推动下,雅典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

在改革中,雅典摧毁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确立了民主政体。

雅典重视文化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斯巴达位于希腊南部的平原上,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不发达。

斯巴达实行极为严格的军事制度,并拥有希腊最强大、纪律最严明的陆军,但是文化比较落后

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公元前443-前429年)政治、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局面,民主政治臻于极盛

伯利克里在当政期间的做出的贡献:

1.政治上,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

2.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经济上,奴隶制高度繁荣

雅典承认公民一律平等,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

雅典民主政治与专制政体想必是一大进步,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

在雅典,努力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外邦人和妇女也没有公民权。

在公民中,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少数,实际掌权的是商业贵族。

布匿战争与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在希腊城邦形成时期,古代意大利人也在拉丁平原建立了一个城邦,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罗马。

罗马文化是希腊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但它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伺候,罗马就在意大利半岛扩展自己的版图,在对外战争中,平民是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罗马军团组织严密,战斗力很强

为了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罗马与北非海上强国迦太基展开了生死决战。

因罗马人称迦太基尾部你,所以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布匿战争

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取得胜利,因而获得地中海霸权。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在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的过程中,布匿战争是最为关键的一次战争。

布匿战争胜利后,罗马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战争的胜利给罗马带来了大量的黄金、粮食和奴隶等战利品。

罗马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逐渐被遗忘。

罗马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奴隶主生活奢侈,残酷压迫努力,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往日的共和政体已不再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建立军事独裁的帝制已经成为客观的趋势。

公元前73年,在角斗士斯巴达克的领导下,罗马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

虽然统治阶级残酷镇压了这次起义,但是它动摇了罗马的统治基础。

此后。

为了争夺政权,统治阶级内部爆发了战争

公元前49年,恺撒夺权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出去经济繁荣、政治稳定。

公元三世纪,帝国危机;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被东罗马灭亡;

西欧奴隶社会终结

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

日本大化改新

日本境内大部分地区是山地丘陵,海岸线漫长,海上交通便利,沿海平原和山间河谷适宜于农耕,是日本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大约3世纪,由于受到现今中国文明的影响,本州岛中部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5世纪时,大和基本统一了日本;

5-6世纪,中国的文字和佛教传入大和,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6世纪末期,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的改革派制定了以中国为榜样的改革计划

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大和的统治者积极学习中国封建制度,他们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和留学生。

在反对贵族势力的都种种,留学隋唐的新生力量被吸收到统治阶层中

645年孝德天皇即位,改年号为大化,并任用留学人员着手进行改革

646年,孝德天皇发布改新诏书,宣布改革日本的经济政治制度,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中,大和通过全面引进隋唐律令制度,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局面

大化改新的内容:

1.按才能选拔官吏,废除世袭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2.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市民转为国家公民,实行“班田收税法”;

3.国家每6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

大化改新的意义:

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

大化改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东亚,日本文明发展较晚,但是自古以来日本就非常善于学习先进的文化,可以说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

穆罕默德与阿拉伯国家的兴起

阿拉伯文明的发祥地在阿拉伯半岛,7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大多过着追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7世纪以前,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在人民渴望统一时,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6世纪70年代,波斯侵占也门,另外开辟了一条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

622年,穆罕默德率领一部分信徒逃出麦加,并在麦地那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633年,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国家

穆罕默德花了10年时间同意了阿拉伯半岛。

统一国家的建立促进了阿拉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人开始了大规模扩张,在他逝世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阿拉伯已经形成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并且在阿拔斯王朝初期,阿拉伯帝国达到了鼎盛阶段

穆罕默德在同一阿拉布半岛的过程中起的作用: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为逐步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基础

第五课欧洲封建文明

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最强大(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

公元5世纪末,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8世纪,查理.马特人法兰克王国宫相时,废除了给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办法,采取“采邑”分封制(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土地受封者必须服兵役,采邑改革促进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扩张到欧洲中部、西部广大地区,历史上称之为查理曼帝国。

943年,他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帝国被分裂成三个王国,构成了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罗马教廷的地位

8世纪,在教皇的支持下,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夺取了王位。

丕平即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夺得的拉温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丕平献土”后,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而教皇国的版图不断扩大,教皇的权力增强。

12世纪,罗马教廷成为封建神权统治的中心

罗马教廷的影响:

1.在经济上,罗马教廷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当时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2.在政治上,罗马教廷按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教阶段,教皇力图成为世俗社会的主宰3.在思想上,罗马教廷垄断了文化教育,知识沦为神学的奴仆

当时,教会的教条不仅是政治教条,而且具有法律效力

14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强化和人民反封建斗争的发展,罗马教廷逐渐衰落

西欧城市的兴起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原来的城市日益衰落,西欧的城市是在11-12世纪重新建成的。

在城市的兴起过程中,农奴争取自由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是城市里的最初居民)。

此外,手工业者和商人往往聚集到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方,如港湾、海湾、城堡、寺庙和政治的中心。

这些条件优越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了城市,例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

法国琅城起义

2世纪初,琅城市民曾经用金钱从主教手中买到自治权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建立“公社”,杀死主教

1128年,琅城获得了自治权

自治城市在当时的影响:

1.在政治上,资质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他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封建贵族。

王权给予城市自治权和商业的便利,城市在财政上支持王权

2.在经济上,城市是西欧的工业中心,商业的繁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3.在文化上,为适应新兴市民的需要,城市兴起了反映新的世俗生活观念的市民文学

13世纪以来,牛津、剑桥等一大批著名的大学在西欧各地建立起来。

这些大学逐渐打破了宗教文化的垄断,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西罗马帝国被摧毁时,拜占庭帝国(东罗马)依然强大。

拜占廷文明以兼收并蓄而呈现繁荣景象。

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金桥,有人口80万,被当时的西欧人称为天堂。

此外拜占廷还是当时欧洲教育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从六世纪起,拜占廷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梦想恢复统一的罗马帝国和已经灭亡的奴隶制,他穷兵赎武,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致使拜占廷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150世纪中叶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从拜占廷帝国的悲剧中能得到许多启示,联系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谈谈它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西欧人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沉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以后,拜占挺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由此,得到启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第三单元古代东西方文明及其交往

第六课古代的科学文化

古代文字

大约在1万年前,出现了图画文字,这种文字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的埃及象形文字,使用物体的形象符号表示意义的文字,并有读音,是一种真正的文字。

后来埃及人又创造出音节符号,这些符号成为拼音文字的先声

绮丽的古代文学

希腊最早的史诗《荷马史诗》,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著作,相传为公元前9-前8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是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

史诗中优美动人的神话,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海洋文明(古希腊文明)

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就是悲剧。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他的名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塑造了一个舍己为人的不屈斗士——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

索福克里斯被誉为“语言大师”,他把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他的《俄底浦斯王》一剧颇负盛名。

作者歌颂了人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童话故事集。

书中奇妙动人的故事集中反映了阿拉伯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

《天方夜谭》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对后来的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大河文明(阿拉伯帝国)公元8-16世纪

卓著的科学成就

公元前4世纪,埃及的亚历山大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中心。

在与东方进行广泛交流的基础,古希腊人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欧几里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创立了几何学。

他的著作《几何原本》对公元前7世纪以来的集合成就进行了系统整理,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几何学体系。

在西方,该书长期被用作几何学的教科书,是极富生命力的一部科学著作。

明代末年徐光启将《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它是最早介绍的我国的西方著作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是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数学家之一,又是第一个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的古代科学家。

在数学方面,他确定了物体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求的圆周率的近似值。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开创了流体静力学。

他提出的杠杆原理在机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阿基米德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创造,他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表现了古代科学家的自信和勇气

宏伟的古代建筑

公元前5世纪修建的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古典建筑的精华

罗马竞技场始建于公元1世纪,是希腊柱式建筑于罗马的拱门建筑技术结合的典范

1240年建成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完美表现

紫禁城(故宫)始建于公元1420年,是中国古典式艺术的代表

麦加清真寺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阿拉伯建筑的典型代表

第七课古代的宗教

佛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创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主张消灭欲望

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

基督教

1世纪中叶地点:

罗马帝国东部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

耶稣经文:

《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创立原因: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对罗马统治的反抗遭到了残酷镇压,绝望的犹太人寄希望于“救世主”的降临,来拯救他们脱离苦难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早期基督教徒不分种族,对奴隶和下层人民也不歧视。

他们平等互助,仇恨富人,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

2世纪中期,形成有组织的基督教会。

后来,基督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植,逐渐传遍欧洲各国。

2世纪末,基督教得到了迅速发展。

4世纪,罗马教皇改变了态度,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其中心是罗马和君士坦丁堡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宣扬基督教教义和教徒行为的标准。

基督教对欧洲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文学、艺术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基督教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

伺候,基督教被定义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

从本质上看,基督教已经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

伊斯兰教

7世纪初期创始人:

穆罕默德教义:

伊斯兰教主张一切穆斯林皆兄弟,对所有人都将善良和仁慈,彼此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第八课古代东西方的冲突和交往

希波战争

公元前492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希波战争爆发。

希波战争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大冲突。

战争前期,希腊军队以少胜多,先后在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和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480年)中打败波斯大军,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希腊城邦团结一致,长期抗战,希腊人民进行正义的卫国战争,希腊采取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战术

公元前449年,雅典和波斯帝国签订了和平协议。

希波战争一波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

希波战争后,雅典成为地中海霸主。

雅典与斯巴达矛盾激化,两大城邦之间爆发了战争,希腊城邦陷入危机之中

亚历山大东征

当希腊城邦衰落之际,希腊北部的马其顿人强大起来,并逐渐统一了希腊

时间:

公元前334年人物: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经过:

亚历山大经过两次较大的战役灭亡波斯帝国,并侵入了印度河流域结果: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城

亚历山大的影响:

积极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是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从而使历史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即希腊化时代

消极影响:

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野蛮地屠杀居民、抢劫财物、破坏城市,给东方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奥斯曼土耳其公元15世纪中国清明时期

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10世纪中国唐朝

拜占廷帝国(东罗马)395年-1453年(15世纪中纪)中国两晋到明清时期

波斯帝国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中国战国时期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395年中国东汉至两晋时期

马可波罗来华

约1271年,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同他的父亲和叔父从地中海东岸出发,历时三年半来到中国

1275年,他们到达元上都,后又到达元大都

1295年,马可波罗返回故乡

马可波罗返回意大利以后,他与一位作家合作,写著了享誉全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

该书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

它不仅是西方人知道了中国,而且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马可波罗来华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包括两河流域、埃及等古代文明区域,又同中国、印度、东罗马帝国等文化昌盛的大国接壤。

阿拉伯人广泛吸收了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为保存、传播古典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数学知识方面,古代印度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们发明了表达数字的0—9是个符号和定为计数的十进位法。

阿拉伯人改进并推广了印度人的数字系统,并把它通过西班牙传到了欧洲,被人们称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方便简洁,容易书写,对人类文化交流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他们向中国传播阿拉伯的天文学和星学知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而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数学、化学、医学也有他们传向西方

8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了西班牙。

阿拉伯文明在西班牙得到了传播。

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成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之一

暴力冲突与和平往来哪一种交往方式更好?

为什么

和平往来更好,因为和平往来的方式可以避免暴力冲突和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推进人类文明的交融和演进

第四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第九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

开始:

14—16世纪原因:

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本质:

是资产阶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思想

这场反封建斗争采取了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形式,古城文艺复兴

贡献突出者:

但丁,达芬奇,歌德,莎士比亚,河马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在代表作《神曲》中大胆街路交汇的黑暗,谴责教皇和僧侣的贪婪,盛赞个人的感情和求知精神。

神曲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哥伦布与新航路的开辟

根本原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需求的增长,黄金越来越成为西欧各国商人和封建主狂热追求的对象

主要原因:

1.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阻断了东西方传统贸易的陆路商道

2.《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财富夸张的描述,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人的向往,成为其精神动力

为开辟新航道做出贡献的人和他们做出的贡献

航海家

国别

时间

资助国家

航行

哥伦布

意大利人

1492年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迪亚士

葡萄牙人

1487-1488

葡萄牙

进入印度洋,发现好望角

达·

伽马

1497-14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