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3820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一)导入

1.出示中国物产地图(各省级行政区标明各种物产的形象图标)。

教师:

看看这地图与前面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

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祖国物产真丰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二)了解家乡的物产

1.学生列出家乡物产。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家乡的物产。

2.编儿歌:

学生依照教科书中的活动示例,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

3.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玩一玩拍手游戏。

教师可先示书上的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还可以玩一玩“拍手接龙”游戏。

(三)家乡物产博览会 

1.教师:

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你们带来的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2.学生自由分组,布置展台。

每小组6~10人,摆放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一些。

3.小组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

介绍物产的特点,给家乡带来的好处,推荐1.~2.名解说员。

4.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先参观自己所在组的展台,由教师作示讲解)。

5.教师评价:

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

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

(四)推销家乡的物产

1.学生设计广告推销家乡的物产。

(1)设计包装。

(2)设计广告语。

2.教师分发学生设计广告所需要的卡片或纸片。

3.学生上台展示。

将设计的广告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的包装摆放在讲台上,并作现场演示。

4.评选最佳广告语、最佳包装设计。

(五)教师总结 

我们了解了家乡的物产,知道家乡物产为家乡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并且为推销家乡物产设计了广告。

我们作为小学生,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

开动你们智慧的脑筋吧!

第三课听爷爷讲家乡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歌曲:

《谁不说俺家乡好》;

2、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及图片等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3、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设计:

活动一:

感受家乡的变化。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

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指名几名学生说) 

3、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

你们想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吗?

老师的家乡是滨海乡镇的一个小村子,那里以前泥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雨天,老师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泥路才到学校。

令人惊喜的是,如今那崎岖的泥路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就是老师家乡最大的变化。

不过比起城市来,老师的家乡还是十分落后,但老师仍然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

能不能把你们家乡变化的情况说一说,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4、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

(1)、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

(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 

2)、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

(房屋、道路、小桥、家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口头、照片、录象、图片……)

(1)滨海公园风景如画;

(2)县政府办公中心;

(3)这是有名的时代超市;

4)这是滨海迷人的夜景。

活动二:

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说一说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

(1)可以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唱一首歌;

(2)可以写一首诗;

(3)可以画认为最美的一角;

(4)可以说一说。

2、小组交流、汇报。

活动三:

辩论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烦恼?

1、的确,我们的家乡变化得如此美丽、富饶。

但是,有人说:

“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

汽车多了,空气差了;

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 

2、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

我们来辩论一下:

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课件出示) 

正方:

家乡的变化是给我们带来了烦恼。

反方:

家乡的变化不是给我们带来烦恼。

3、学生辩论。

通过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催人振奋;

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忧虑,令人遗憾。

那么怎么样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资源,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完美呢?

这个问题要靠我们全体同学去努力啊。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第四课:

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1、了解生活垃圾的来源,认识到垃圾数量增多的原因。

2、学会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体会只要处理得当,废物仍可利用的环保意识。

3、能知道垃圾回收的妥善处置,有针对性的处置垃圾回收的途径。

4、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调动激发人们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

教学准备:

相关垃圾的产生、堆放、及处理的相关图片。

一、引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谁知道我们自己家一天大约产生多少生活垃圾?

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汇报)

二、播放生活垃圾的图片,讲解我国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处理情况,使学生明确:

我国目前的垃圾:

数量多、处理方法简单、危害大等特点。

三、学生讨论:

垃圾为什么这么多?

为什么“垃圾是世界上唯一增长的资源?

以教材提供的几种原因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找出更多的原因,(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应当予以肯定。

四、探究园地:

本版块是本节的重点,结合学生自己家产生的生活垃圾,启发学生:

自己家的生活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

最终都去向了哪里?

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思考:

今日的垃圾不再是“废物”的代名词,相反,现在普遍认为“垃圾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指导学生阅读,了解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提问:

自己家产生的垃圾中,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可回收的有什么用处,不可回收的怎么处理。

五:

完成课本的连线题

六:

小资料:

阅读课本给出的部分可回收垃圾的用途,让学生树立开发垃圾资源、合理利用、变废为宝的意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

七、课外延伸:

1、全班学生设计垃圾回收的实施方案,设计垃圾箱。

做标示等方法、

2、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有目的的走出去,有收获的走回来。

强调学生外出调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五课:

美化我们的家

1、通过对干净舒适的居室的描绘,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体验自己动手设计美化家园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装饰美化环境的意识。

3、听过学生对家庭与社区的调查,知道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减少自己家庭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各种居室装修的图片,生态型庭院发展模式的示意图

一、图片引入

1、出示一组居室图片,引入:

我们除了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间外,其他时间大都是在哪里度过的?

2、师:

家是爱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同学们的家都是什么样子呢?

你们觉得自己的家美么?

3、板书:

二、我爱自己的家

1、学生自己描绘自己的家,呈现在图纸上,配上一段话向大家展示。

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注意不是对学生的绘画水平做评价,而是在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畅所欲言。

投影出示几幅居室的照片,引导学生从设计、布局、饰物、色彩、整体风格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

4、突出:

舒适美观的同时,还要考虑是否环保。

5、各小组把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展示给大家。

6、想一想:

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影响居室环境美的行为,如有没有及时打扫卫生,有没有及时整理衣物,有没有随地乱扔垃圾等。

(学生自己反思)

7、通过反思,让学生意识到,要想居室美,先要从自身开始。

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从居室到庭院,拓展视野。

1、齐心协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净化居室,美化庭院,村容整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了解小资料:

庭院经济,结合课文阅读,

4.、展开想象,设计出心目中理想的农村家庭庭院。

四、小结:

理想的农村庭院不仅要室整洁,而且室外也要整洁,要充分利用院落的空间和各种资源,建设生态型住宅和庭院。

五、从自身做起,先保持室环境整洁,然后再美化居室,最后扩展到美化庭院。

第六课:

噪声与健康

1、知道噪声产生的原因和途径,知道噪声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2、知道减少噪声有那些措施。

熟悉减少噪声危害的途径。

3、提醒学生意识到噪声是目前城市的四大公害之一,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减少噪声污染。

教学重难点:

噪声产生的原因。

怎样预防噪声。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世界充满生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美妙的乐声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享受。

但是,刺耳的噪声却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2、揭题——噪声与人类健康。

二、新授

1、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呢?

噪声的产生主要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生活噪声。

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称为交通噪声。

其中飞机的噪声最大。

工业噪声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振动而产生的嘈杂声音。

工业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设备。

建筑工地上要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和运输材料设备,也会产生大量噪声,称为建筑噪声。

生活噪声是街道、商场、文化娱乐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体育场)以及建筑物各种人群活动及生活设施所产生的声音。

噪声的强弱大小是用“分贝”来表示的。

分贝数越小表示环境越安静。

我们通常谈话的声音是30—40分贝。

当噪声超过85分贝,长期可使听力受损,超过120分贝,听力较快受损,甚至耳聋。

2、噪声引起的危害有哪些?

它引起头痛、心慌、全身乏力、听力受损,还有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甚至导致胎儿畸形。

噪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公害,被称为“无形杀手”。

3、沉思默想。

制定防措施,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

(1)控制噪声源

(2)控制噪声传播途径

(3)在接收处采取防护措施

拓展:

你遇到过哪些噪声现象?

都有哪些防措施?

进一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三、小结。

1、为了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我们必须设法制服噪声这个“都市罪犯”。

我国已经颁布事实了《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止法》,加强了噪声的管理和防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制服噪声这个“恶魔”,使我们的家园更安宁!

2、作业。

(1)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噪声的怎样产生的?

(2)调查你所在地区为减少噪声采取了哪些措施?

(3)开一个讨论会,谈谈你对减少噪声的看法。

第七课天鹅来过冬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图片或幻灯片、标本。

问:

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

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

3.教师讲述:

今天学习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

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请大家翻开课文。

板书30.动物过冬

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 

1.练习朗读全文。

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

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

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和同学们交流。

(这步活动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动脑、动手、动口,不流于形式。

教师巡视,有重点地指导。

)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

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因有图画穿插,分段易混,要适当指导。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哪几种动物?

想一想,为什么没画出燕子、杜鹃和黄鹂?

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课文写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准备过冬的事。

)板书:

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 

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 

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①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

(或是季节变化) 

②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④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

四、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

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

(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

)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不见了。

③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 

④指导读本段。

(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 

2.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从哪里知道的?

(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

③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

(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

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就用“暖和”?

“这儿”指哪儿?

(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

(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

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

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

②学生自学。

③讨论。

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冬眠是什么意思?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

(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④回读本段。

(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①自学思考:

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②联系比较:

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

(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第八课:

冬天怎么不冷了

1、让学生了解冬天的特征,父母时候的冬天和现在的冬天有什么不同,引起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知道“温室效应”的原理,通过思考,了解生活和生产中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一种行为。

3、探讨:

“冬天不冷了”给大自然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意识到其危害。

4、掌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树立节约能源资源的意识。

冬天景象的图片,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的资料

大家都经历过冬天,你印象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冬景图片。

3、现在的冬天和父母童年时的冬天有哪些不同?

4、引出:

现在的冬天不如以前冷了

二、感受温室效应

1、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环境变暖而冬天不冷了呢?

2、走进封闭阳台、塑料大棚,感受外面的温度和里面的温度的差别。

那我们的地球是不是也在一个塑料大棚里呢?

3、温室气体的概念:

二氧化碳、水蒸气阻碍了热量从地球表面散发,结果使地球越来越暖。

4、继续思考:

是哪些生产或生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

水蒸气的含量呢?

5、给出答案:

煤、石油的燃烧,砍伐树木,(学生可自由发挥自己看法)

三、探讨冬天不冷引起的环境变化

1、冬天不冷了,好不好?

2、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转折到冬天不冷的负面效应。

3、结合图片,讲解温室效应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引起学生环保的忧患意识。

四、怎么减少温室效应

1、罪魁祸首是温室气体。

2、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3、保护绿色植物,海洋中的浮游生物。

4、过渡到日常生活中,自己力所能及应能做到什么。

五、小结:

倡议:

1、资源和能源的节约

2、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3、不践踏草坪,少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

4、春天植树,维护树木生长。

5、增强学生对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危害的认识,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第九课不让趵突泉复涌再成新闻

1、让学生了解趵突泉喷出地面的原因,以及这种动力是怎么形成的?

2、让学生认识到趵突泉停喷的原因是地下水是过度开采,并思考过度开采地下水还会带来的问题。

3、让学生思考趵突泉停喷带来的危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激发学生节水保泉的责任感。

4、让学生知道水源是泉水常年喷涌不息的保障,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的热爱之情。

尽量多的准备与趵突泉有关的相关图片、资料、短片,以及鲁中地区的的地形图、地质构造图。

学生准备:

上网或查阅书籍,搜集有关趵突泉和“节水保泉”的相关资料。

我们的省会被誉为什么?

为什么叫泉城?

最有名的是什么泉?

展示趵突泉相关图片,进入本课主题。

二、“开动脑筋”板块

学生讨论:

趵突泉喷出地面的原因?

课件出示:

小资料“趵突泉的形成”。

三、“畅所欲言”板块

探讨趵突泉停喷的原因,指出地下水过度开采是主要原因。

另外,让学生思考地下水过度开采还会带来哪些问题?

让学生意识到地下水超采的严重后果。

四、“沉思默想”板块

教师介绍泉水是的魂,泉水的停喷使失去了活水,而生活污水使大明湖的水质越来越差。

如果趵突泉不在喷涌,将会是什么样子?

引出“节水保泉”的话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齐心协力”板块

为“节水保泉”出谋划策,想方设法保住水源。

通过标语宣传活动和节水经验的交流,激发学生对的热爱之情。

第十课扮靓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了解学校设施的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意识,为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出谋划策。

3.使学生认识到讲文明是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讲文明是实现个人与校园和谐统一的一种方式,讲文明使校园更美丽,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每个同学的心头。

4.启发学生能自觉培养各种文明的行为习惯,使校园更和谐、更美丽。

教学准备

准备教学图片,设计校园文明倡议书。

学生:

发现校园环境的不和谐音符,以图片或者影音方式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引出本节学习容

每天清晨,当我们迎着,高兴地踏进我们优美的校园、宽敞的教室,我们是多么得高兴呀。

环境优美、整洁干净的校园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同学们那良好的习惯也让全学校老师笑逐颜开。

可是,在美好的背后,还有许多与美好的校园文明格格不入的行为正在某一个角落上演……

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说说都看到了哪些不好的现象?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二、文明行为大家说

文明是风,吹遍神州,文明是雨,滋润万物,文明是云,飘过,文明是花,永远绽放……

在我们的班级中也有许多文明的行为,接下来我们请每一组的同学来说一说我们班级的文明行为。

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校园文明”的话题讨论中来。

三、宣读校园倡议书 

四、教师总结 

让我们把文明的种子撒遍校园,使校园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第十一课天上的雨水干净吗 

教学目标 

1.利用“实践天地”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理解雨的形成原因,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查找资料、与人合作的能力。

2.通过“畅所欲言”板块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使他们进一步认识雨水是不干净的及下雨天应如何自我保护。

3.通过“齐心协力”板块培养学生查找资料、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走出校园”板块,让学生亲身体验雨雪过后空气清新的缘故,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盘子、一壶水,尽可能地收集一些有关降雨的资料、图片、录像。

盘子、开水,查找有关降雨的资料。

一、课程导入:

本课可从一首儿歌:

“天上雨水哪里来?

朵朵云儿送过来。

云里水滴哪里来?

海水蒸发升起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对本课学习产生兴趣。

二、“开动脑筋”板块,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结合课本第一段的儿歌,让学生对雨水的形成过程有个系统的了解。

三、“实践天地”板块,教师要引导学生作雨的形成原因实验,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做完实验后,结合小资料“天为什么会下雨”教师提问:

(1)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会有许多水珠不断滴下来?

(3)想一想盘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要适时地予以点拨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水蒸气遇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