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牙体组织Word下载.docx
《第一章牙体组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牙体组织Word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于牙根部炎症的激惹,牙骨质可以发生吸收或增生,甚或与周围骨组织呈骨性粘连。
1.球间牙本质:
牙本质主要是球形钙化,由很多钙质小球融合而成。
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一些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 本质,其中仍有牙本质小管通过,但没有管周牙本质结构。
球间牙本质主要见于牙冠部近牙釉质牙本质界处,沿着牙的生长线分布,大小形态不 规则,其边缘呈凹形,很像许多相接球体之间的空隙。
2.前期牙本质:
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是有一层尚未矿化的牙本质存在,称为前期牙本质。
前期牙本质一般为10~12μm厚。
在发育完 成的牙较之正在发育的牙其牙本质形成为慢,所以前者的前期牙本质较后者为薄。
前期牙本质与矿化牙本质的界限较清楚,呈不规则形,可见钙 化小球。
3.修复性牙本质:
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
当牙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等而遭受破坏时,使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 受到程度不等的刺激,并部分发生变性。
牙髓深层的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 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称修复性牙本质。
4.继发性牙本质:
牙根发育完成,牙齿和对合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
有报道指出埋伏牙也有继发性牙本质形成。
继发性牙本质在本质上是一种牙本质的增龄性改变,其形成的速度较慢。
5.管间牙本质:
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
其内胶原纤维较多,基本上为I型胶原,围绕小管成网状交织排列,并与小管垂直,其矿化程度较管周牙本 质低。
6.管周牙本质:
镜下观察牙本质的横剖磨片时,可清楚地见到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间质与其余部分不同,呈环形的透明带,称为管周牙本质 ,它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
管周牙本质矿化程度高,含胶原纤维极少。
7.罩牙本质:
最先形成的紧靠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其基质胶原纤维主要为来自于未完全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科尔夫( Korff)纤维,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
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
8.透明牙本质:
当牙本质在受到磨损和较缓慢发展的龋刺激后,除了形成上述修复性牙本质外,还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 变性,变性后有矿物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这样可阻止外界的刺激传入牙髓,同时,其管周的胶原纤维也可发生变性。
由于其小管和周围间质 的折光率没有明显差异,故在磨片上呈透明状而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9.(牙本质)透明层:
最先形成的紧靠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其基质胶原纤维主要为来自于未完全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科 尔夫(Korff)纤维,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
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在根部者称透明层,厚约5~10μm。
10.托姆斯粒层:
在牙纵剖磨片中见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称托姆斯颗粒层。
11.死区:
因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使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
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时,这部分 牙本质呈黑色,称为死区。
此区的敏感度减低,常见于狭窄的髓角。
死区的周缘常有透明牙本质围绕,其近髓端则可见修复性牙本质。
问答题:
1.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区域的形态功能特点
4.釉质中的有机物的种类及生理病理学意义;
5.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7.牙本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8.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
1.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答:
细长的柱状结构,纵切—柱状,直径4-6um,表面>
深面,横切—鱼鳞状,
走形方向:
从釉牙本质界放射状排列至表面;
窝沟处釉柱向窝沟底集中;
近牙颈部排列近似水平状;
表面1/3为直釉,深面2/3为绞釉。
意义:
绞釉的排列方式可增强釉质的抗剪切强度;
劈裂釉质时施力方向必须尽量与釉柱排列方向一致
制备洞型时不宜保留失去牙本质支持的悬空釉柱。
釉柱的横断面在电镜下观察呈球拍样,有一个近乎圆形,较大的头部和一个较细长的尾部。
头部近咬合面方向;
尾部近牙颈方向。
在头部的表面有一弧形清晰的周界称釉柱鞘。
每一个釉柱的头部紧密地插入邻近釉柱的头部和尾部的间隙中。
电镜观察可见釉柱是由许多有一定排列方向的席六棱柱形晶体组成。
晶体宽约40~90nm,厚约20~30nm,长度一般认为在160~1000nm之间。
这些晶体在釉柱的头部互相平行排列。
它们的长轴(C轴)平行于釉柱的长轴,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从颈部至尾部移行时,则晶体长轴的取向逐渐偏离长轴,至尾部时已与长轴呈65°
~70°
角的倾斜。
因此在一个釉柱尾部与邻近釉柱头部的两组晶体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这类间隙构成釉柱头部的弧形边界,即釉柱 鞘。
釉质生长线:
低倍镜下观察釉质磨片,生长线呈深褐色相距约20~80um的并行线。
在纵磨片中,生长线围绕牙尖部呈环形排列,近牙颈处渐呈斜行线。
横磨片中,生长线呈同心圆状。
电镜观察该处晶体排列不规则,孔隙增多;
其代表了牙齿节律性生长发育现象。
釉板:
磨片中呈裂隙状起自釉质表面,止于釉质内,或达釉牙本质界,甚至到达牙本质内。
釉板可以因唾液中矿物盐的沉积而发生再矿化。
釉丛:
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散开,约占釉质厚度的1/4-1/3,呈草丛状,一般认为釉丛是部分矿化较差的釉柱相互重叠而成,是釉质中的薄弱区。
釉梭:
位于釉牙本质界处的纺锤状结构,牙尖处多见,黑色。
是成牙本质细胞的胞浆突起穿过釉牙本质界包埋在釉质中膨大的末端。
釉牙本质界:
呈小弧形的连接线,凹面向釉质,凸面突向牙本质。
这种连接方式使釉质与牙本质接触面积大大增大,将俩者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主要为蛋白质和脂类。
蛋白质包括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
釉原蛋白在牙釉质晶体的成核及晶体的生长方向和速度调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釉原蛋白可能有较广泛的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生长形态的作用;
蛋白酶主要在成釉细胞的分泌期降解牙釉质蛋白,在牙釉质成熟期分解晶体之间的釉原蛋白等基质蛋白,有利于成釉细胞对它们的再吸收,为牙釉质晶体的进一步生长提供空间。
:
(1)牙髓神经在根髓及冠髓的形态及分布特点;
(2)神经感受器的特点如只能感受痛觉;
(3)神经的其它功能如调节血流、调节成牙本质细胞对伤害的反应或成牙本质细胞的代谢的作用、引起痛觉过敏和启动创伤愈合。
生物学特点:
抗吸收、一生中不断形成。
功能:
牙的切缘和咬合面受到磨损时,也可通过根尖部继发性牙骨质的形成而得到一定的补偿。
当牙根表面有小范围的病理性吸收或牙骨质折裂时,均可由于继发性牙骨质的沉积而得到修复。
在牙髓和根尖周病治疗后,牙骨质能新生并覆盖根尖孔,重建牙体与牙周的连接关系。
问答(思考)题
1.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
4.釉质中蛋白的种类及意义。
1.牙釉质平滑面龋的基本病理学改变
病损区由里向外一般可区分为四层结构:
即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和表层.
1)透明层位于病损的前沿,和正常釉质相连呈透明状,是龋损时最早发生的组织学改变。
这是由于该处釉质的晶体开始出现脱矿,导致晶体间隙增大,当磨片用树胶浸封时,树胶的分子足以进人这些孔隙。
由于树胶的折光指数与釉质磷灰石的折光指数接近,故在光镜下呈均质透明状。
2)暗层紧接于透明层的表面,呈现结构混浊、模糊不清。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由于一些小的孔隙不能使分子较大的树胶进入,而为空气占据,又因空气的折光指数与磷灰石的折光指数相差较大,故使暗层显出混浊而模糊。
暗层的变化包含着脱矿与再矿化交替进行的过程。
3)病损体部是病损区范围最广的一层,从表层下一直延伸到靠近暗层。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也呈正双折射,但其颜色与暗层不同。
病损体部孔隙均较大,能为树胶分子所进入,故该层较为透明。
病损体部脱矿最为严重。
4)表层在龋损区表面有一相对完整的表层。
该层相对于病损体部的矿化程度要高。
表层部位在龋损发生时往往首先受到酸的侵蚀,然而它却较病损体部脱矿为轻。
病损区完整的表层有再矿化现象的存在。
选择题
1.绞釉是指釉柱B
A.近表面1/2较直,而内1/2弯曲
B.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
C.近表面2/3较直,而内1/3弯曲
D.近表面1/4较直,而内3/4弯曲
E.近表面3/4较直,而内1/4弯曲
2.2.从组织来源的角度,釉质是属于特化的A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骨组织
E.结缔组织
3.关于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构特点,错误的是C
A.牙本质小管明显弯曲
B.牙本质小管数目较少
C.牙本质小管钙化程度高
D.可形成骨样牙本质
E.仅沉积在受刺激牙本质小管的髓腔侧
4.牙髓组织学上由牙本质向牙髓腔依次为D
A.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
B.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
C.无细胞层、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髓核
D.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
E.无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
5.关于牙骨质组织学描述,错误的是D
A.含牙骨质细胞
B.生理情况下只有新生
C.牙骨质有增生沉积线
D.牙骨质有哈弗管
E.牙骨质无血管神经
6.无釉柱釉质是指:
A/D
A.近釉质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
B.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
C.多数乳牙和恒牙表层约30微米厚的釉质
D.近釉质牙骨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
E.规则性的釉柱排列方向改变产生的折光现象
7.成牙本质细胞浆突的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是:
C
A釉丛
B釉板
C釉梭
D釉柱
E施雷格线
8.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不正确者为:
D
A劈裂釉质时,应和釉柱走行一致
B矫正牙齿,带环粘固定前应酸蚀釉质
C氟可使釉质晶体更稳定,防龋
D制备洞型时,应保留失去牙本质支持的悬空釉柱
E乳牙进行酸蚀处理时,应适当延长酸蚀时间
9..从组织来源的角度,釉质是属于特化的A
10.关于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构特点,错误的是:
11.生理情况下,牙齿发育完成以后形成的牙本质是:
B
A.原发性牙本质
B.继发性牙本质
C.修复性牙本质
D.球间牙本质
E.透明牙本质
12.罩牙本质中的胶原:
A.属于III型胶原
B.形成的胶原纤维比较少
C.所构成的纤维与牙本质小管垂直
D.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
E.由牙乳头细胞分泌
13.矿化程度最高的牙本质是A
A.管周牙本质
B.管间牙本质
C.球间牙本质
D.前期牙本质
E.托姆斯颗粒层
14.牙髓组织学上由牙本质向牙髓腔依次为:
15.牙周膜中,数量最多,最强大的纤维是C
A牙槽嵴组
B水平组
C斜行组
D根尖组
E根间组
16.关于牙骨质组织学描述,错误的是D
A施雷格线
B雷丘斯线
C新生线
D欧文线
E冯.埃布纳线
17.釉质周期性生长所形成的间歇线C/B
18.牙本质周期性生长所形成的间歇线C/D/E
19.落射光角度改变所形成的明暗带A
20.构成牙齿组织主体的是B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E.牙周膜
21.不属于釉质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是E
A.胶原蛋白
B.成釉蛋白
C.釉丛蛋白
D.金属蛋白酶
E.丝氨酸蛋白酶
22.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描述错误的是E
A.氟使釉质晶体结构变的更稳定
B.绞釉的排列方式可增加釉质的抗剪切强度
C.乳牙酸蚀处理时应延长时间
D.牙合面部点隙裂沟常成为龋的始发部位
E.釉质中无细胞和血液循环,牙髓坏死对釉质代谢无影响
23.不属于牙本质中的有机物是A
A.III型胶原蛋白
B.I型胶原蛋白
C.牙本质涎磷蛋白
D.牙本质基质蛋白
E.胺基多糖
24.釉质新生线可见于D
A.A、恒尖牙 B、恒切牙 C、前磨牙 D、第一恒磨牙 E、第二恒磨牙
25.釉质和牙本质相交的釉牙本质界是E
A、一条直线分隔釉质和牙本质 B、一条曲线,形状不规则
C、一条弧线,凹面向牙本质D、若干短弧线凹面向牙本质E、若干短弧线凹面向釉质
26.牙釉质最厚的部位是C
A.牙颈部B、窝沟处C、牙尖部D、无釉柱牙釉质E、釉板处
27.釉质和牙骨质在牙颈部相连的方式是C
A.约30%牙骨质少许覆盖在釉质上B、约70%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连
B.C、约10%釉质和牙骨质并不相连D、全部为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连
C.E、约30%釉质少许覆盖在牙骨质上
28.球间牙本质是B
A.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是一层未钙化的牙本质
B.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钙化间质
C.在冠部靠近釉质和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D.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E.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部分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的牙本质
29.牙体组织中唯一的一种软组织
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
30.覆盖在冠部牙本质表面的是
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
31.覆盖在根部牙本质表面的是
32.牙体组织中最硬的是
A.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槽骨
33.釉质中的水主要存在形式
A.集料水B.淡水C.游离水D.生理盐水E.结合水
34.釉质中无机物所占重量比例为
A.94%—95%B.97%-98%C.90%-91%D.96%-97%E.95%-96%
35.釉柱尾部的晶体与釉柱的长轴之间的倾斜角度为
A.60-70度B.65-70度C.70-75度D.55-60D度E.75-80度
36.釉丛的高度约占釉质高度的
A.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B.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C.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D.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37.绞釉分布于釉质的部位是
A.内三分之一B.外三分之一C.内三分之二D.外三分之二E.内四分之三
38.牙体横断磨片上,釉质生长线的形态排列为
A.斜行B.放射状C.环形D.不规则排状E.同心环状
39.釉柱在窝沟处的排列方式为
A.几乎成水平B.由釉牙本质界向窝沟底部集中C.环形D.不规则线排E.同心环状
40.釉质牙本质界的结合方式为
A.一较平坦的界限B.圆弧形小凹C.二者结合疏松D.缝隙连接E.桥粒
41.釉梭多见于
A.乳牙和第一恒磨牙B.牙尖及切缘部位C.牙颈部D.生长线周围E.釉牙本质界
42.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式
A.釉梭B.釉柱C.釉板D.釉丛E.釉牙本质界
43.在牙齿磨牙中观察不到的结构()
A.A.前期牙本质B.球间牙本质C.管间牙本质D.管周牙本质E.髓周牙本质
C.在冠部靠近釉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D.在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E.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F.釉质表而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牙本质小管暴露,部分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的牙本质
G.牙本质内侧大部分区域的牙本质
H.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牙本质小管暴露,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细胞突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光镜观察牙本质黑色。
I.釉质表而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牙本质小管暴露,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细胞突变性、钙盐沉积封闭小管,光镜观察牙本质与周围牙本质折光率没有差异。
44.原发性牙本质
45.继发性牙本质是E
46.前期牙本质是A
47.修复性牙本质是F
48.透明牙本质I
49.死区H
50.罩牙本质C
51.透明层D
52.髓周牙本质G
53.球间牙本质B
54.切缘与牙尖处绞釉明显,位于釉质的内C
A、1/2B、2/3C、1/3D、1/4E、1/5
55.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其高度约为釉质厚度的D
A、1/2——2/3B、2/5——3/5C、1/3——2/3D、1/4——1/3E、1/5——1/4
56.有关牙本质小管的结构,以下哪项是错误的B
A.在牙尖部小管较直B、小管越近牙髓越细C、小管贯穿牙本质全层
D、牙本质小管可有许多分支E、在牙颈部弯曲呈“~”形
57.关于绞釉描述哪项是正确的E
A.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弯曲,称绞釉
B.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2弯曲,称绞釉
C.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2/3弯曲,称绞釉
D.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内1/3弯曲,称绞釉
E.釉柱的整个行程不完全呈直线,内2/3弯曲,称绞釉
58.牙本质在近髓端和近表面处每单位面积内牙本质小管数目之比约为C
A、2:
1B、3:
2C、4:
1D、5:
1E、1:
4
59.牙本质反应性变化不包括下列哪种A/E
A.A、继发性牙本质 B、修复性牙本质 C、牙本质死区 D、透明牙本质 E、罩牙本质
60.釉质新生线可见于D
61.釉质和牙本质相交的釉牙本质界是E
A.A、一条直线分隔釉质和牙本质 B、一条曲线,形状不规则
B.C、一条弧线,凹面向牙本质D、若干短弧线凹面向牙本质E、若干短弧线凹面向釉质
62.牙釉质最厚的部位是C
63.釉质和牙骨质在牙颈部相连的方式是C
B.约10%釉质和牙骨质分离D、全部为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连
E、约30%釉质少许覆盖在牙骨质上
64.球间牙本质是B
F.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是一层未钙化的牙本质
G.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钙化间质
H.在冠部靠近釉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I.在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J.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K.釉质表而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牙本质小管暴露,部分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的牙本质
L.牙本质内侧大部分区域的牙本质
M.釉质表而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牙本质小管暴露,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细胞突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光镜观察牙本质黑色。
N.釉质表而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牙本质小管暴露,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细胞突变性、钙盐沉积封闭小管,光镜观察牙本质与周围牙本质折光率没有差异。
65.原发性牙本质
66.继发性牙本质是E
67.前期牙本质是A
68.修复性牙本质是F
69.透明牙本质I
70.死区H
71.罩牙本质C
72.透明层D
73.髓周牙本质G
74.球间牙本质是B
75.0切缘与牙尖处绞釉明显,位于釉质的内C
76.0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其高度约为釉质厚度的D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