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297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docx

三年级科技下册教案

1、有趣的视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视觉受到环境的影响。

2.懂得动画片制作的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不同的环境,视觉的敏感不一样。

教学准备:

笔、杯子、纽扣、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一)试一试

1.单眼套笔,一只手拿笔,一只手拿笔套,闭上一只眼,能快速准确无误地把笔套套到笔上吗?

2.单眼注视

(1)把杯子放在桌子中间,你和朋友一起坐到桌子旁边。

(2)捂住一只眼睛,请朋友拿纽扣在上方移动,当任务纽

扣在杯子上方时,说“放”

(3)换眼睛,重做实验,比较结果。

.看一看

(1)看图,感觉AB和AC—样长吗?

(2)图中的4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3)看图中的圆变形了吗?

(二)做一做

1.动画片是如何制作的?

2.转动笔,让方变圆。

3.做活动图。

2、简易测量

教学目标:

1.怎样简易测量物体的长度。

2.简易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简易测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皮尺或卷尺。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量一量

(量一量两手之间有多长?

一拃有多长?

食指有

多宽?

手有多长?

足有多长?

每项测量都要重复三次,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并

计算出三次的平均值。

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是:

第一次测量值+第二次测量值+第三次测量值平均值=

双手侧平举长度

一拃长

食指宽

手长

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怎样简易测量物体的长度。

2.简易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简易测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皮尺或卷尺。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双手侧平举长度的平均值

2.一拃长的平均值

3.食指宽的平均值

4.手长、足长的平均值

(二)估一估

1.估算科技活动课教材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操场有多长。

2.用手的一拃和食指宽为单位测量教材和课桌的长度,用足长(加鞋)测一测操场的长度。

3.把测量的数值填入下表。

教材长

课桌长

操场长

估测值

用手、足测量

差值

(三)想一想

1.把你测量的数值和其他同学测量的数值比一比,你们的测量数值是否相同?

谁的差值更大?

2.和老师、同学讨论一下,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些测量的数值出现差异?

3.测量时,重复测几次后取平均值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3、吹泡泡

教学目标:

1.制作泡泡液。

2.吹泡泡。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吹泡泡。

教学准备:

吸管、肥皂、白糖、杯子、热水、金属勺等。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1.自己来做泡泡液

用金属勺从肥皂上刮出一些碎屑

往杯子里倒进100升热水,再加进一小勺刮出的碎肥皂和一小勺白糖。

用金属勺搅拌,让它们充分溶解在水里。

泡泡液就做好了。

用吸管蘸上泡泡液,在吸管另一端轻轻一吹,就可

以吹出泡泡来了。

2.吸管上的诀窍

有办法吹出更大的泡泡吗?

一次可以吹出许多个泡泡吗?

只要在吹泡泡的吸管上做一点改动,就能实现这些愿望。

扩大吸管口

斜切吸管口

捆扎吸管

3.用手摸泡泡

轻轻的把泡泡吹在被水浸湿的手心,会怎样呢?

(二)拓展活动

1•自己试着用其他材料做泡泡液

2.把金属丝弯成正方形或三角形,代替吸管,用它吹泡

泡。

4、制作小降落伞

教学目标:

1.证明空气的存在。

2.制作降落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降落伞的制作。

教学准备:

塑料薄膜、剪刀、细线、玻璃胶带、硬币、尺等。

教学过程:

(一)证明空气的存在

1.吹气球游戏。

2.风车的转动。

(二)制作降落伞

1.将塑料薄膜分别剪成15x15,25x255,35x35厘米规格的正

方形。

2.把四根胶带绑在正方形的四角。

3.四根细绳的另一端绑一个硬币。

(三)测与评

1.三个降落伞的降落时间。

2.自己设计一个新型的降落伞。

5、设计会跳的“蚱蜢”玩具

教学目标:

1.蚱蜢跳动的原理。

2.制作蚱蜢。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制作蚱蜢,明白制作原理。

教学准备:

吹塑纸、剪刀、硬纸卡、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做中学

1.拿一张硬纸条,让其自由落下,能跳起来吗?

2.将硬纸条折弯,再让其自由落下,能跳起来吗?

3.弹簧的原理。

(二)制作蚱蜢

1.用吹塑纸分别剪成边长5、7.5和10厘米的三个正方形。

2.将正方形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3.再次对折成正方形。

4.然后又折成一个三角形。

5.将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折上去,作为两条腿,看看像蚱蜢吗?

(三)测与评

大蚱蜢

中蚱蜢

小蚱蜢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研制肥皂动力小船

教学目标:

1.认识“张力”。

2.肥皂动力小船的原理。

教学难点和重点:

1.水面张力的形成。

2.制作肥皂动力小船。

教学准备:

卡纸、肥皂、石蜡、剪刀、胶水、水盆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有过用纸折小船的经历。

当我们把折好的小船

放在水面上时,它就会漂浮在水面上。

能让纸做的小船在水

中向前行驶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试一试吧?

(二)制作肥皂动力小船

1.剪卡纸裁成船体。

2.用胶水将方向贴在船底中间。

3.用石蜡油将小船全部浸透。

4.把一块软肥皂贴在船尾的中部。

(三)测与评

1.小船能行驶多久?

2.换清水后小船为什么又能行驶?

3.还有猪油,圆珠笔油等等可以做小船的动力吗?

7、固体酒精

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酒精的成分。

2.明白固体酒精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

固体酒精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

无水酒精、醋酸钠或醋酸钙、水、甲基橙、塑料杯、烧杯、玻璃片、小木棒、小刀、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近年来,很多家庭和餐馆在利用火锅用餐或者人们在外野餐时,常使用一种白色或淡红色、呈蜡状的固体燃料。

这种燃料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非常方便、清洁,它就是固体酒精。

2.你想知道固体酒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观看视频

观看固体酒精制作流程的视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酒精的成分。

2.明白固体酒精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

固体酒精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

无水酒精、醋酸钠或醋酸钙、水、甲基橙、塑料

杯、烧杯、玻璃片、小木棒、小刀、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观看了固体酒精制作视频,你有没有兴趣自己

动手制作固体酒精?

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

(二)做一做

1.准备适量的无水酒精,加入适量的甲基橙,搅拌。

2.加入配制好的饱和醋酸钙溶液,加满后迅速搅拌。

3.杯内液体变成冰淇淋状的固体后,将其倒出。

(三)想一想

1.将固体酒精与煤炭、煤油等传统燃料进行比较,看它

有哪些优点。

2.制作固体酒精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食品保存

教学目标:

1.了解食品保存的方法。

2.明白防腐剂的利和弊。

教学难点和重点:

食品保存的方法和防腐剂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

食品罐头盒、袋装食品盒、冷冻食品袋等教学过程:

(—)食品保存的方法

1.低温保存食品。

2.真空包装食品。

3.干制食品。

4•加热食物。

5.利用防腐剂。

(二)食品腐败的原因

1.微生物、细菌的存在是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

2.抑制细菌的生长。

(三)社会小调查

保存方法

食品名称

低温

干制

加热

真空

防腐剂

其他

9、植物的价值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植物。

2.了解植物的价值,启发学生对大自然进行了解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

与生活有关的植物。

2.难点:

植物的价值。

教学准备:

收集与生活有关的植物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花草树木都是地球上的植物。

植物既能让我们丰衣足食,又能帮我们遮阳、御寒,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2.试列举你的生活中哪些与植物有关。

先写下来,再与同学讨论,看谁知道的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植物。

2.了解植物的价值,启发学生对大自然进行了解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

与生活有关的植物。

2.难点:

植物的价值。

教学准备:

收集与生活有关的植物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的植物,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植物的价值。

(二)看一看

1.植物能帮助人们预防、治疗疾病。

2.植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3.植物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4.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尘埃和一些有毒气体,并且能产生氧气,使空气变的清新,有益于人体健康。

5.植物还能阻止风沙侵蚀土地,保护堤坝,避免自然灾害。

(三)拓展活动

调查当地有哪些植物,并通过访问、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它们具有哪些价值。

10、旋转纸飞翼

教学目标:

1.了解纸飞翼。

2.制作纸飞翼的过程。

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

了解纸飞翼。

2.难点:

制作纸飞翼的过程。

教学准备:

剪刀、回形针、铅笔、尺、小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余休息时,同学们都玩什么游戏?

你们看见这样的玩具吗?

这叫纸飞翼,你想玩吗?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的秘密吧!

(二)做一做

1.根据图示,用纸和铅笔在卡纸上画出纸飞翼的图样。

2.从卡纸上剪下纸飞翼,并剪开实线。

3.按图示方向折出两个叶片。

4.在纸飞翼的尾部夹上一个回形针。

(三)观察与实验

1.预测一下,纸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长短与纸飞翼的什么特征有关。

将你的预测结果及理由写出来。

2.实验研究

测一下改造前纸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

纸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飞翼。

2.制作纸飞翼的过程。

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

了解纸飞翼。

2.难点:

制作纸飞翼的过程。

教学准备:

剪刀、回形针、铅笔、尺、小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让我们再一次来研究一下纸飞翼吧!

(二)自由研究

1.改变纸飞翼的一个特征。

我对纸飞翼进行的改造是:

2.再测一测改造后纸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

改造后纸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比较哪个纸飞翼留在空中的时间最长

4.分组交流实验结果。

11、风的学问

教学目标:

1.了解风力的大小。

2.对风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

了解风力的大小

2.难点:

对风进行研究并做好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

有关风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儿歌,猜一猜它描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云儿见它让路,

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

花儿见它点头。

(风)

2.读《风力歌》。

(三)做一做

根据全班同学的兴趣确定一些研究课题,分成研究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查阅资料和信息,开展一次有关风的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参考课题:

风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海面上的风一般比陆地上的大?

台风为什么产生在热带海洋上?

城市高楼间的风是怎样产生的?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利用风能的?

12、发散思维让我们更聪明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