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2085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企业还可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境外投资等多种方式,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让“销售地”变“产地”,避开贸易壁垒。

  

(2)企业方面。

①企业应强化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并将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②企业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提高产品以及对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冲破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

③企业应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生产符合外国技术标准特别是苛刻要求的先进产品,还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绿色产品”,预防和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

当贸易争端一旦发生,要通过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国政府取消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企业利益损失降到最低。

  3.对外贸易摩擦方面

①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

政府应充分援引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条款,对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进行严格的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多边谈判,记载反倾销应诉中所作的实践,进一步澄清相关问题,据理力争,督促相关国家修订对华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定标准,最终取消岐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措施。

②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

③加强对出口竞争秩序的规范,设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执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制度,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销的有效措施。

①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

②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和以价取胜的战略转变。

③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动化为主动。

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

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分析现状、制定对策,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大。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对外进出口从1978年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6207.7亿美元,2003年进出口总值更达到8512.1亿美元,再创新高。

  2.经贸格局发生了变化,但实质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

以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加上香港的转口贸易,对美贸易占到中国总贸易的25%以上)为例。

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2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五项的商品分别是杂项制品(18.44%)、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1.7%)、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10.74%)、鞋靴(8.7%)、电力机械器具(8.09%)。

单从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信类产品出口份额在上升。

但是结合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可以看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仍然是加工贸易类。

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

  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

  3.贸易伙伴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不足。

我国的贸易伙伴仍相对集中在欧亚和美洲,特别是有限的几个世界主要国家,如排前3位的分别为日、美和欧盟,对这三者的贸易额占到总额的近一半。

这种贸易格局不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近来由于这几个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不景气纷纷采取保守的贸易政策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到200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为255.4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6.1%。

  4.传统的优势产业受到国际市场比较大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近几年这些产业商品的国际市场有萎缩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新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如墨西哥对我国纺织业的冲击;

(2)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限制进口,如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内产业限制进口,欧盟为了新加入的国家的利益限制进口等;

(3)随着中国经济能力的增强,外国取消对中国的优惠政策。

如欧盟决定取消对我国乳、蛋制品等六类产品的普惠制。

这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欧美等国家不断对我国多种商品提出倾销的控诉,使我国的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一些优势产业因此出现下滑的迹象。

  从微观层面分析,我国外贸企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缺乏使企业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

有专家预测过,中国入世后外贸及金融方面的人才缺口大概在20万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取得进出口许可权,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将会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总会有一些企业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人才,并因此要承担两方面的额外风险:

(1)由于不熟悉wto规则所需要承担的风险;

(2)由于金融知识的匮乏所要承担的风险。

如果不能规避这两方面风险,企业就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2.信息不对称导致无序竞争。

出口企业很难预测自己将要进军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容量、有多少竞争对手。

但对立一方则不同,它基本上可以搞清楚目标进口地的该种商品的产能,举例来说,中国的一家企业想对美国出口家具,它是不清楚全世界会有多少家具制造商将向美国提供家具的,但美方则不同,如果它想从中国进口家具完全可以通过—些正常的信息渠道调查清楚中国家具产业的产能。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行业的无序竞争:

看到去年某种商品出口旺盛,今年大家就会都来生产,结果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竞相降价,让进口方得了利,更严重的可能给人以倾销的口实,从而导致这种产品在各国引起连锁的反倾销效应,完全丧失国际市场。

  3.研发能力不足阻碍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中国在10年前打过一场漂亮的家电保卫战,众多的国内家电企业凭借价格优势取得了国内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可惜后来国内家电业在同行业竞争中总是把价格战当作最后致胜的法宝,忽视产品的创新,结果当洋家电以更高的性能重新杀入我国市场后马上夺取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类推到其他行业。

中国的外贸企业由于技术达不到要求被拒之门外的事屡见不鲜。

而且由于技术水平的原因,我国的产品很难挤入高档次系列。

研发能力的不足也使我国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

  若干对策建议

  1.完善中央、省、市-分级化管理的纵向体系

  其实中央、省、市-分级化管理体系是业已存在的事实,完善这一体系将对完成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性调整起到关键性作用,完善体系一个重要内容是明确确定对这一体系各级管理的控制目标或任务。

  中央一级外贸部门的任务应包含以下几项:

(1)参与wto规则及双边协议的制定及修改。

加入wto虽然总体上来看对我国有利,但有些wto的规则的确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

以中美签订wto协议有关农业条款和金融条款为例,这份协议规定如某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美国政府可以采取特别手段保护国内产业。

具体来说,任何一项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突然增长20%-30%,美国就可采取禁止进口等断然措施,而不需提供国内产业受伤害的证据。

这个条款与反倾销法案相比要更为苛刻。

此类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条款还有很多,中央一级外贸部门显然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此类协议的修订,为我国的外贸企业争取利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争取。

(2)分析全国性商品进出口结构,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

商务部可以通过对进出口结构的分析,找出竞争优势、劣势产业,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产业,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抑制过剩,发展不足。

(3)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政策帮助。

中国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不利于抗击风险,海外市场的开拓虽然靠的是企业或行业,但政策性的帮助也很重要,这些政策只能由商务部提供,这样才能使国内企业大胆进军新的国际市场。

(4)对外贸进出口许可证发放的控制。

商务部门可以根据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外贸企业实行末位淘汰,每年取消一部分企业的外贸经营权,保证外贸企业处于良性经营及竞争状态,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无序竞争。

(5)为企业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

  省、市两级外贸部门的任务相对类似,主要有:

一是分析本地区进出口产品结构,确定本地区的优势产业;

二是为本地区的进出口产品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2.建立以专业外贸公司为纽带的行业内部的横向战略联盟

  中央、省、市-的纵向管理体系虽然可以解决宏观层面的一些问题、但外贸企业遇到的微观难题则应依赖于同行业间的横向联盟的建立,这种战略性的联盟是以专业的外贸公司为纽带的。

  横向联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它是一种战略联盟,没有硬性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使它与行会区别开来。

这种松散的结构形式可以保证成员可以相对比较自由、独立地进行生产经营,但通过专业外贸公司为纽带,又能在以下方面可以为联盟的成员提供帮助。

  

(1)人才自由流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在这种联盟体系下,不需要每个外贸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外贸专业人才。

通过专业外贸公司为媒介,专业人才可以作为流动资源,只有在项目需要的时候他才在这个公司工作,这种方式还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因为公司不用固定地支付人才费用。

  

(2)应对冲击,特别是关于倾销的控诉。

在国际市场上一旦遇到关于倾销之类的情况,只有全行业统一口径才能在国际谈判中取得相对较好的效果,这时候联盟的结构会变得暂时紧密。

而且联盟的建立也有助于减少个别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扰乱出口秩序的情况,因为不规范的行为虽然不会受到直接的制裁(战略联盟不具备这种功能),却可使不守规则的企业被排除出联盟,降低企业的商誉。

  (3)建立行业信息平台,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战略联盟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成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本行业详细的数据。

而且联盟也可以做出行业分析、企业排名,预测下一期的进出口,并通报商务部,为商务部许可证的发放决策提供依据,预防后一期的无序竞争,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举例来说,2002年对美国出口服装300亿美元,考虑到世界经济竞争形势,预期2003年会出口310亿美元,服装行业联盟将此结论通报商务部,商务部因此决定增减许可证发放、从而避免了这样的一种后果:

过多的服装企业为美国提供服装导致价格的恶性竞争,造成出口量增加,出口额反而减少,美国还提出了一项反倾销控诉。

有了这种信息平台显然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3.企业自身重视价值工程分析

  行业间的横向战略联盟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形式,联盟成员间依然存在自由竞争关系,所以企业自身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这就要求企业运用价值工程来指导产品的研发、生产。

企业实行价值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外部资源。

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可以借助高校资源,企业和高校间也可以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将高校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和高校是一种双赢策略,而且也是一种相对快捷的方式。

  以三个方面的对策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动的。

联系它们的纽带是信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些对策的相互作用将会促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当前外贸发展的新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出口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大国中排名上升至第5位,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3年1-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4507.3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9%,其中出口达到2284.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进口2223.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特别是单月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都远远大于2002年。

  

(二)2002年至2003年1-7月受关税下调和世界市场燃料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进口持续大幅增加,但对经济冲击不仅小于预期,而且对推动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

从总体来看,入世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2002年加工贸易进口1799.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1%,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已达到50%。

占全部进口增量的54.6%。

2003年1-7月加工贸易进口85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2%。

占进口增量的23%。

加工贸易设备进口11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

先进技术和短缺原材料占进口比重进一步上升。

由于入世后我国完善和调整了吸引外资的政策,利用外资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国进口管理制度和公平贸易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口增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有所加

 

luijunwz 

2009-04-1721:

09:

21

 民营企业国际化,这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工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上述可见,我们应尽快采取以下对策:

  1、在宏观上,政府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国际化。

政府各有关部门应更新思想观念,放手发展民营企业经济。

革除一切影响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思想、体制和政策障碍,诚心诚意的鼓励、支持和保护民营企业国际化活动。

首先,政府在为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和法制框架及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政府各部门还要改进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着力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在信息、技术、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困难,鼓励和引导条件成熟的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去”,创办境外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带动产品和劳务输出。

其次,政府应该帮助民营企业作好“引进来”的工作。

“走出去”是国际化,“引进来”也是国际化。

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抓住外资大量流入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契机,积极开展合资工作,不仅降低了跨国经营的风险。

也引来了可观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

对大多数处于发展中民营企业来讲,更具有战略价值。

因此,在主张积极“走出去”的同时,提倡努力“引进来”,围绕投资、技术、研发等与外商开展针对性合作,借助巨人的肩膀,凭借跨国公司的优势迅速提高自己。

从配置资源、提升水平的角度来讲,也不失为民营企业国际化的一条捷径。

  2、微观上,民营企业要务实。

首先,要实施企业的全方位创新工程,包括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

尽快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将信息技术(IT)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采用准时化生产方式(JIT)与精益生产方式(LP),使设备、人员、材料等资源合理配置,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有效竞争力;

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要熟悉并运做WTO规则和保护自己合法的知识产权。

其次,要转变经营观念,打造国际品牌。

民营企业国际化就是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经营体制,摒弃那种只注重企业眼前经济利益、小富即安的传统小农理念。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发展企业,实现从偏重于扩大产品出口、追求贸易利益到注重于利用后发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地位。

当前,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尽快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充分利用加入WTO所享有的权利,在出口方面坚持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和出口方式多元化。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还要注重塑造自己的国际品牌,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要意识到品牌是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旗帜。

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会拥有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不妨向力帆集团学习,仿效力帆模式,改变主产经营理念,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体制、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需求,紧贴市场和时代潮流,致力于设计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技术、高质量的国际品牌,扩大产品市场,拓宽发展空间。

创造一个国际品牌,是极其艰难的历程,但一个知名品牌却是一个国际化企业终身享有的财富。

我们期待民营企业能创造出更多的国际品牌,更多的民营企业成为国际化企业

dcvbn11 

2009-07-0411:

28:

37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是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由于原产地规则的差异,也加剧了与美国的贸易摩擦。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要采取积极措施,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加强和改善加工贸易的审批管理

1.完善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制度。

在目前分级审批制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地(市)和县(市)级加工贸易审批权。

对实行总量平衡管理的棉花、食糖、植物油、羊毛、天然橡胶、原油和成品油等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将审批权下放市一级。

2.适度放宽加工贸易企业审批条件。

减少程序,简化审批手续。

根据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不发达现状,适当放宽条件,鼓励中西部地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3.严把加工贸易业务(合同)审批关。

严格按照海关总署、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单耗标准来审批加工贸易,对尚没有全国统一单耗标准的,加工贸易审批机关要严格审核企业所申报的单耗,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主管海关的意见后予以审批,海关凭加工贸易审批机关签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予以备案。

4.规范加工贸易批准证的时限。

经营企业须按《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规定的期限加工、返销制成品并办理核销手续。

如因客观原因确需延长制成品返销期限,须在规定的制成品返销期限内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海关凭批件办理延期手续。

5.提高加工贸易审批效率。

进一步完善“金关工程”,实现加工贸易各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网,以更精确、更便捷、更经济的管理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充分利用电子化管理将有效地在政府部门管理现代化中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6.对敏感的配额许可证商品、有污染的商品、国际市场容量有限并易冲击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商品等限制类商品,其加工贸易的审批要更加严格。

(二)科学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的分类管理

1.根据机构改革后的新情况,重新调整和完善“加工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建议由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组成加工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定期通报情况,研究政策,共同做好加工贸易的管理工作。

今后,各省市也应建立相应的加工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就各种情况互相定期通报。

2.科学界定加工贸易企业分类标准。

放宽对加工贸易企业违规的界定条件,对一般技术性违规的不应做为评定企业类别的依据,对轻微违规,处罚金额不大(可加大到5万元以内)的违规行为,也不应做为类别评定纪录。

对无走私记录、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应尽可能使之在没有C类、D类企业违规严重的情况下进入A类行列。

3.建议将违规次数占其进出口报关货物申报单票数的比例,做为企业分类考核指标。

凡加工贸易企业一年内违规少于2次,或违规次数占其报关单票数的比例低于规定的标准,同时符合海关关于企业分类的其它规定,将其划入B类或A类企业管理。

(三)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引导加工贸易良性发展

1.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我国沿海地区投资环境和工业基础都有了明显改善,为吸收跨国公司的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该引导外资逐步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逐步引向内地,并根据自身需要适当发展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

2.采取措施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升级。

从积极参与全球分工的角度看,要尽快调整国内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3.大力发展并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档次。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要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档次。

4.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国际通行做法,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国产化率。

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采用国产料件替代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免部分税收,刺激企业的积极性。

5.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建议增加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将所有高新技术产业列入鼓励类高新技术产业之中,进口关键设备零部件和软件技术享受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待遇。

简化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相关手续,通过资信评估,使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加工企业都能划入A类和B类。

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建议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以重点支持。

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走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

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快新技术引进步伐,跟踪本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鼓励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R&

D),提高我国科研水平。

(四)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加工贸易发展环境。

利用多种投资方式,改善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尽快修筑交通运输干线,打通通往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的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加快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