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186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docx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练习

21.圆明园的毁灭

年级五科目语文课型:

新授执笔: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的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奇珍异宝”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正确的背诵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自学

一、搜集整理资料。

我要搜集整理圆明园的资料,进行认真阅读,上课时读给同学们听。

二、我会读。

1.课文写得真好,我要认真的读一读,把它读正确、流利。

2.把下面的词语多读几遍,读正确,并抄写一遍

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饱览、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奇珍异宝

三、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四、再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

2.为什么又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

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一句是个什么句子?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质疑问难。

在读书中,我还遇到了下面的问题没有解决:

————————————————————————————————————————————————————————————————————

第二课时课堂研讨

一、交流自学部分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研讨。

1.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说说从划曲线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灭。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三.写一写。

学习了本课后,把你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

四、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2狼牙山五壮士

年级五科目语文课型:

新授执笔: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崎岖、坠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步预学

一、课前预习:

1、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读一读。

2、认真读课文两遍,画出生字新词及感受深刻的句段。

3、读读写写。

崎岖坠落日寇抡圈壮烈悬崖峭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

攀登纵身雹子磨盘尸体昂首挺胸惊天动地斩钉截铁

 

4、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全神贯注: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5、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想一想哪些内容是作为重点写的。

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

6、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请写在下面。

 

二、小组合作:

1、找出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的句段,谈谈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搜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第二课时课堂研讨

一、交流“初步预学”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句:

读下面的句子,想想画线部分的意思,说说句子好在哪里。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

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文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

壮士跳崖的部分。

五、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古:

今:

23《难忘的一课》预学案

年级五科目语文课型:

新授执笔: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然后读下面词语并抄写一遍

停泊光复真挚湿润闽南

崇高宽敞强烈孔子诸葛亮

2、解释下列词语:

光复:

真挚:

3、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   )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4、老师反复领学生读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换句型。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变成带句号的句子,意思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讨

1、交流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2、找出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出现了几次,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有感情地阅读“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用心感受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24最后一分钟

年级五科目语文课型:

新授执笔: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预学

1、搜集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如:

《中英南京条约》‘虎门硝烟’等;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三方面的资料。

2、初读感知: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B、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C、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歌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3、抄写文中的好词:

————————————————————————————————————————————————————

—————————————————————————————————————————————————————

二、课学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交流:

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文章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

每一次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B()

C()D()

指导朗读。

4、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边读边想像。

5、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身份自由设想),你最想说什么?

——————————————————————————————————————————。

25七律长征

年级五科目语文课型:

新授执笔: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搜集有关反映长征的文字、图片资料,增加对长征的理解。

如:

第五次反围剿、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强渡金沙江等资料。

2、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读一读下列词语:

等闲五岭逶迤细浪乌蒙磅礴云崖铁索

岷山金沙江大渡河尽开颜走泥丸万水千山

4、根据下面的节奏朗读诗句: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联系课文及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思考: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个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你最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研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诗句,然后交流课前预习部分内容。

二、汇报交流

1、联系诗句具体分析诗句的故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其中情感。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感受第一句诗意及包含的情感。

红军长征仅仅遇到了这五个困难吗?

体会诗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一、背诵《七律长征》

二、默写《七律长征》

——————————————————————————————————————————————————

——————————————————————————————————————————————————

——————————————————————————————————————————————————

——————————————————————————————————————————————————

三、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并体会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腾细浪:

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云崖暖:

铁索寒:

四、阅读有关毛泽东的其它诗词。

资料:

长征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经过十一个省,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红第二、四方面军也胜利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