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10937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文档格式.docx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第1篇

  《古诗词三首》优点之处

  一、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古诗词具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的特点,而小学生因为生活积累不多,情感体验有限,在阅读中获得的表象往往很笼统、模糊,此时就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品读尽情展开想象,通过“猜猜诗人的心情”、“你就是诗人”、“创设情境,想象说话”等,让学生与古诗词进行灵性的对话,从古诗词生动的语言中猜度诗人的心境,进而陶醉在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如在教学《独坐敬亭山》时,学生从诗的题眼就看出诗人李白此时心情很是孤独,还可以从前两句感受到,尤其是“飞尽”和“独去”等感受到的。

然后我便追问:

“那假如你就是诗人,你看到鸟儿们都离你远去,就连天上的云也离你而去,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一生说:

“鸟儿们,你们为什么都走了,留下来陪我说说话吧!

”还一生说:

“云儿莫走,同我一起聊聊天。

”还有一生说:

“我本来就很孤独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离我而去,真让我伤心呀!

”这样,学生切身体会到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当学到后两句的时候,有学生说:

“老师,我觉得李白并不孤独,因为有敬亭山在陪伴着他。

我是从‘两不厌’感受到的。

”“那你觉得李白会把敬亭山当作什么?

”“当作他的最知心的朋友。

”“我觉得李白把敬亭山当作自己的亲人。

”“是呀,既是朋友,又是亲人,所以怎么看也看不够。

那么李白可能会对敬亭山说些什么呢?

”我追问道,“请拿起笔,你就是李白,你把敬亭山当作什么,你就对他说说话吧!

”几分钟过后,有学生说道:

“李白说:

‘老朋友,谢谢你,在我最孤独的时候能陪我说说话。

’敬亭山好像在说:

‘别灰心,我支持你!

’”“多好的一对知心朋友呀!

”我评价到。

又有一生说:

“我把敬亭山当作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好像在说:

‘孩子,别怕,有娘在,要大胆的往前走。

’”还有同学说:

“我把敬亭山当作朋友,好像说:

‘朋友,别泄气,有我这个朋友在,与你同行。

’”透过这一句句想象的话语,我们似乎又感受到李白此时并不孤独,对诗的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采用多种方法,便于理解诗的意境。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情和画意融为一体。

如果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烂了喂给学生,这样的诗歌教学意象全无,学生也必生烦腻之心。

但如果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教师少讲或不讲,又怕贻误了某一个知识点。

有没有两全齐美之策?

我想到的是:

把简笔画引入到古诗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动动手,动动笔,用“画”激趣,借“画”入境,以“画”悟情。

  如在教学《望洞庭》和《忆江南》两首诗时,我主要采用用简笔画的形式把你所理解的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画出来,请一两名同学到前边画,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画,然后再去评议。

如在画《忆江南》一诗时,有同学画了一个圆形的江,有的学生就指出,“江”应该是长的,“湖”才是圆的。

有的同学只画出一条江,两岸的树木开满了花,也有同学提出疑议说:

“诗句中说得很清楚‘日出江花红胜火’,江边的花在太阳出来的时候比火还要红,所以应该把太阳画上。

”瞧,既能调动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又能将诗句理解得更为深刻。

  不足之处:

  写的较少。

  改进措施:

  订时间,按时间教学!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第2篇

  在《渔歌子》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了解词的大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词意,特别强调让学生比较同是描写江南春景的`两首词的异同。

  但是从课堂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我过于注重结果——比较异同,忽视了过程的体验——朗读感悟词中描绘的美景,体会词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

  让学生初读正音,自学了解词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番之后,就让学生比较和前一首词的异同,从学生发言情况来看,学生只能勉为其难地从表面说说想法。

因为学生还没有很好地去体验、感受《渔歌子》这首词所描绘的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青笠绿蓑,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老师没有带领学生走进词的意境,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如何能够感受两首词的不同呢?

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再多读读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悟,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去感受词中的意趣。

那么再和《忆江南》进行比较时,学生的感受会大不相同。

不过,让学生直接去比较异同,对五年级刚接触词的学生来说,太理性化,难度也大了。

不如换个问法:

白居易和张志和笔下的江南各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幅呢?

这样从学生的情感出发,触及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词的初步鉴赏能力。

  其实,这首词和柳宗元的《江雪》对比起来学习,更便于学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

一个是寒江垂钓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

一个是春雨垂钓图: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同是垂钓图,意境相去甚远。

学生通过比较,更能体会《渔歌子》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

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另外,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学生徜徉在古诗词的王国中,课堂应当别具一番情趣。

但是,学生没有被美的经典诗词所吸引,这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有关,教学生词,教师就应该有一定词的。

积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我的语言应有一种古典文化的魅力,给课堂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第3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江南春》。

  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出示黄河的视频)师:

看见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

  2.朗读古诗。

(指名读、齐读,同桌对读)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4.简介作者刘禹锡。

(课件出示)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习第1、2句。

  

(1)(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诗句。

  

(2)师:

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解疑释惑,总结。

  明确: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3)师:

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气势雄伟)

  (4)师:

说说诗歌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要求读出黄河雄伟壮丽的气势。

  2.学习第3、4句。

  

(1)(出示3、4句诗)齐读。

展开想象,思考:

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

(同桌交流)

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

(男、女生分组读诗句)

  3.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指名说)

  4.尝试背诵。

(指名背,全班背)

  四、小结

  这首诗中,诗人用淘金者的口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样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的生活恬静而美好,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

如今他们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

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概。

  五、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

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黄河被污染的图片)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不足第4篇

  古诗在这个学期被选为我们学校的打磨课内容,如何教古诗便成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

一首古诗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重复着,为的是找到教古诗的最佳方法。

这次我选择《秋思》这首诗,它排在三首表达思乡情诗歌的中间。

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

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

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

……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这之前,我听过三年级两位老师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们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亮点是能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带进一个诗意的课堂。

我个人也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

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

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在读中彰显诗性。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

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一经这样折腾就会把诗拆得支离破碎,它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整体完整性。

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

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

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

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最后熟读成背。

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

读出诗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在众多的借写家书的诗中,张籍的这一首《秋思》获得的评价最高。

王安石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它语言精炼,蕴含丰富的内容。

题目有“思”,而整首诗中却没有一个“思”字,那这个“思”究竟藏在哪呢?

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

“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

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

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

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三、在遗憾中憧憬未来

  课后的集体评课中,许多老师也认同我这样处理所带来的效果,值得一学,同时也指出我的不足之处是多媒体课件中少了把学生带入意境的声音,多了一些不必出现的秋景图。

今后在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时,我会向一些年轻老师学习,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

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