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9842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

《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市十四届人大文档格式.docx

3.城市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5001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39.4%;

支出完成866369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38.5%。

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9044万元,为预算的98.6%,增长13.5%;

支出完成296108万元,为预算的99.9%,增长19.4%。

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0218万元,为预算的110.1%,增长43.2%;

支出完成350530万元,为预算的98.1%,增长71.2%。

郑东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8533万元,为预算的103.8%,增长14.1%;

支出完成593060万元,为预算的99.5%,增长36.5%。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3)

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各级人代会批准的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6030338万元,实际完成5403057万元,增长0.9%;

支出预算为6030338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追加、新增债券转贷收入等因素,支出预算调整为6380547万元,实际完成5037494万元,增长4.8%。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5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3430977万元,实际完成3329093万元,下降6.2%,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228526万元;

支出预算为3430977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追加、新增债券转贷收入、补助下级等因素,支出预算调整为1632948万元,实际完成802157万元,增长2.6%。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5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2466043万元,实际完成2421350万元,为预算的98.2%,增长3.9%;

支出预算为1812135万元,实际完成1906978万元,为预算的105.2%,增长17.9%。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为12674万元,实际完成收入12546万元,为预算的99%;

实际完成支出12520万元,为预算的98.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是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在完成财政决算审查汇总后,还会有所变化,届时再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五)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全市财政按照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审查意见,认真谋划,主动作为,坚持保民生、保发展、保运转,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1.支持经济稳定发展。

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大事要事,深入研究谋划,统筹安排资金,实施了稳增长、调结构、促双创、增动力十六条等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财政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

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政府出资3亿元,撬动中国光大实业募集资金7亿元,成立10亿元的“光大郑州新产业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现代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市级整合投入产业引导资金107.8亿元,重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拨付资金68.8亿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拨付资金10.8亿元,支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

拨付资金12.3亿元,积极支持开放平台建设和对外经济发展。

完善郑欧班列扶持政策,从2015年到2017年,每年按照2.6亿元标准对郑欧班列给予奖励。

制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支持政策,对业务量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奖励。

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拨付资金7.3亿元,支持培育科技型企业,推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制定“智汇郑州·

1125聚才计划”,促进人才培育引进。

支持航空港实验区建设。

继续落实实验区土地出让收入全留和税收增量返还等财政支持政策,拨付资金85亿元,不断加大对实验区的支持力度。

拨付资金20亿元,支持机场二期工程建设。

安排航空发展专项资金7亿元,支持新郑机场开拓航线。

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2亿元、置换债券33.7亿元,支持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积极完善财政民生保障机制,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确保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全市财政民生支出865.8亿元,增长31.5%。

支持教育均衡发展。

全市财政教育支出146.2亿元,增长17.5%。

保障基础教育发展。

拨付资金73.2亿元,继续提高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免除134.2万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用,资助5万家庭经济困难生,保障教师工资足额发放。

制定《郑州市2015年市对区基础教育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科学分配转移支付资金4亿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支持中小学建设。

拨付资金4.5亿元,积极支持农村及城市中小学校舍建设,新建、改扩建市区中小学37所,新增学位5.3万个,新建幼儿园47所。

促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

拨付资金27.8亿元,积极实施生均财政拨款预算改革,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奖助学金及免学费政策,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发展。

全市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2亿元,增长25.2%。

积极推进创业就业。

拨付资金15.3亿元,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财政补贴政策,全市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拨付资金44.3亿元,继续提升社会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138元;

市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16元。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拨付资金6.2亿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90元。

支持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发展。

全市财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0.6亿元,增长14.7%。

提高医疗保险补助标准。

拨付资金38.2亿元,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在国家规定38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428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320元提高到380元。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拨付资金12.7亿元,加快宜居健康城、市儿童医院东区等重点医疗项目建设。

拨付资金7.7亿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年人均经费标准从35元提高到40元。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拨付资金8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实施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和“先住院,后付费”等惠民措施。

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全市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3亿元,增长21.9%。

深入实施各类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加大老旧体育场馆维修改造和群众体育活动经费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支持平安郑州建设。

全市财政公共安全支出41.6亿元,增长14.3%。

继续深化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基层政法机关执法办案经费保障水平。

加强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支持扶贫开发。

拨付资金5.2亿元,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能力,完成异地扶贫搬迁1.3万户、整村推进30个,实现脱贫5.5万人。

3.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紧紧围绕畅通郑州、大棚户区改造、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等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工程,不断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

支持畅通郑州建设。

完善公共交通筹资机制,制定《郑州市域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增强公共交通项目建设资本金保障能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拨付资金127亿元,继续支持轨道交通5号线、2号线一期、1号线二期、“井字+环线”快速路建设,加快实施农业快速路、107辅道快速化等工程,继续推进公交客运场站、快速公交迁建等项目。

积极发挥投融资公司作用,完善投融资公司参与畅通郑州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全年完成投资173亿元,承建项目进展顺利。

支持城乡统筹发展。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分配财政资金,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贷款129亿元,采用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

制定《郑州市中心城区储备土地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建立土地出让收入核算体系,实行全成本核算,拨付土地出让金279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大棚户区改造。

支持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筹措环保资金8.3亿元,重点用于市区燃煤锅炉拆改奖补、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洒水车购置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支持推进污染源综合治理。

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拨付资金56.7亿元,推广新能源汽车3738辆。

4.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创新。

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监督,财政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实行全口径政府预算,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四本预算”,将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推进中期财政规划,在7家单位试编2015—2017年中期规划基础上,全面启动市本级2016—2018年中期规划编制工作。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制定《郑州市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继续扩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范围,试编单位达到9家。

健全债务管理运行机制,将甄别后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争取省财政公开发行置换债券394.8亿元,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预决算公开,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范围扩大至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部门。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增强投融资公司融资能力,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公益性资产有偿使用、股权融资、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融资新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

积极跟进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按照省市联动、“母子”两层方式设立子基金,建立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新机制。

加快推广应用PPP模式。

率先在省会城市开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面向全国发布32个PPP项目。

首批启动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107辅道快速化等7个示范项目,总投资353.8亿元,其中,轨道交通3号线、107辅道快速化等4个项目纳入财政部第二批示范项目。

推进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建立税源经济信息共享平台,财政涉税信息实现动态监控和智能分析。

推进国库支付制度改革,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实行电子化,市县乡公务卡制度改革实现全覆盖。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专项支出绩效目标和评价试点范围逐步扩大。

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送审投资479.5亿元,审减率16.9%。

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全市政府采购规模202.4亿元,增长10.9%。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财政专项资金、会计信息质量等一系列检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六)“十二五”基本总结

“十二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财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思路,积极作为,认真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政策措施,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财政保障和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财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42.9亿元,是2010年386.8亿元的2.4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五年累计3609.4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年均增长19.5%。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1103.3亿元,是2010年426.8亿元的2.6倍。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累计完成4105.3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年均增长20.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稳居周边省会城市第2位。

二是财政促进经济发展作用充分发挥。

五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工作第一要务,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完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财政资金基金化改革,持续加大对现代产业的支持力度,累计拨付产业引导资金407亿元,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财政支持城市建设力度增大。

五年来,财政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累计拨付城市建设资金1266.4亿元,全力保障畅通郑州工程、蓝天碧水工程、水电气暖等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融资方式,成功发行中期票据、市政债,争取地方政府债券,推广应用PPP模式,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和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有力支持了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四是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有效。

五年来,财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全市财政民生支出由2010年的272.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65.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由63.9%提高到78.5%。

财政民生支出五年累计2889亿元,是“十一五”的3.1倍,其中,教育支出累计619.7亿元,是“十一五”的2.4倍;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311.9亿元,是“十一五”的1.9倍;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累计306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

五是财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五年来,逐步完善市与县(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有力增强了各级政府的保障能力。

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得到更加全面反映。

中期财政规划编制逐步推开,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初步建立。

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公务卡改革覆盖到市县所有预算单位,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等改革向纵深拓展。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建立,预算公开迈出较大步伐。

财政监督检查体系逐步完善,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大监督”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财政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市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帮助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呈中高速增长态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突出;

财政管理和监督还需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财政工作总体要求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初步安排

(一)“十三五”财政工作总体要求

“十三五”是全面实施《郑州建设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也是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财政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更加注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支持改革开放,更加注重支持创业创新,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的现代财政制度,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好财、服好务。

(二)2016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和预算编制原则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财政发展既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再加上“营改增”改革扩围及落实普遍性减税降费措施,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9%。

同时,全面实施国际商都发展战略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增支项目多、刚性大、政策性强,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平衡收支压力较大。

2016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国际商都建设为统揽,紧紧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突出“大开放、大创新、大建设、大管理”,继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促开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优先保障民生、重大政策落实和重点支出需要;

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6年市级预算编制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依法理财,科学管理。

认真执行《预算法》等财政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将财政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努力打造法制财政。

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运行机制,切实增强预算编制科学性、资金使用有效性、项目扶持针对性,加强资金科学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二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

主动适应经济财政发展新常态,科学分析经济财政新形势,充分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营改增”改革扩围等普遍性减税降费政策影响,积极审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财税政策调整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是有保有压,厉行节约。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和要求,“三公”经费总体只减不增,运转经费继续保持“零增长”,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

四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改革创新,建立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清理整合专项资金,统筹各类财政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五是远近结合,提高绩效。

年度预算与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部门专项规划和财政中期规划相衔接,提高财政支出的前瞻性、可持续性。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目标,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快建立以绩效预算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

六是创新理念,服务大局。

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为抓手,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创新预算管理理念和方式,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中财力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三)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16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278333万元,增长9%。

其中:

税收收入安排2902369万元,增长10%;

非税收入安排1375964万元,增长6.9%。

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

●增值税305000万元,增长15.7%。

●营业税1330000万元,增长8.5%。

●企业所得税674000万元,增长14.1%。

●个人所得税180000万元,增长13.1%。

●契税255000万元,增长0.4%。

●专项收入416070万元,增长5.4%。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52420万元,下降5%。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38900万元,增长8.9%。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46000万元,增长5.6%。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78333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减去上解上级支出、补助下级支出,2016年市本级可供安排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为4247996万元,加上2015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15000万元纳入预算安排,再加上2016年上级财政提前下达我市专项转移支付资金83070万元,实际可用财力为5446066万元,增长11.9%。

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6006万元,增长7.5%,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51018万元,公用及运转经费安排34044万元,专项经费安排90944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199535万元,增长13.4%,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92428万元,公用及运转经费安排36784万元,专项经费安排70323万元。

●教育支出516418万元,增长20.2%,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141761万元,公用及运转经费安排2617万元,专项经费安排372040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178547万元,增长14%,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16018万元,公用及运转经费安排912万元,专项经费安排161617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1817万元,增长19.7%,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22217万元,公用及运转经费安排6488万元,专项经费安排43112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6395万元,增长21.9%,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119691万元,公用及运转经费安排11270万元,专项经费安排165434万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82644万元,增长21.3%,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44889万元,公用及运转经费安排5847万元,专项经费安排131908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134973万元,增长23.7%,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13187万元,公用及运转经费安排2119万元,专项经费安排119667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1335316万元,增长13%,其中:

人员经费安排92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