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9416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参考高一下学期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docWord文件下载.docx

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③思想震撼之路:

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④殖民掠夺之路: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开始形成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

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马铃薯传到欧洲)

②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市场开始起步)。

③自新航路开辟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从分散孤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第二课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一、荷兰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1.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①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②工商业、对外贸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③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④新航开辟的影响。

2.殖民扩张的表现

①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②抢占殖民地:

在北美抢的殖民地,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后纽约市)。

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好望角。

在亚洲,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占据台湾。

③成为17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但其霸权只是昙花一现。

3.荷兰的衰落

失去海上霸主时间:

17世纪末直接原因:

三次英荷战争根本原因:

单纯的商业立国

二、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1.英国殖民扩张的优越条件:

①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②经济优势——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

③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④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⑤政府支持——采用“重商主义”政策,颁布《航海条例》,保护本国工商业等措施。

2.殖民扩张的表现:

①1588年英西战争——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权。

②组织垄断贸易公司:

1600年成立英属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中英、印英之间的贸易。

③拓展殖民地:

1607年在北美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后来陆续在北美占领13块殖民地;

在亚洲,逐渐侵占印度。

④争夺殖民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注:

导致英荷三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内容:

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3.结果:

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夺得了许多殖民地,18世纪中期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在殖民争霸中获胜的根本原因:

先进的社会制度。

【基础过关】

1.荷、英确立海上霸权的相似条件有哪些?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③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④大力开展对外贸易(殖民贸易公司)。

2.殖民扩张的影响?

(如何评价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

①对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起步。

②对欧洲: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提供广阔的市场、原料、资本的原始积累,带来丰厚的利润)。

③对殖民地: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屠杀、奴役当地人民,黑奴贸易,抢掠财富),造成了当地的落后。

同时,客观上也给殖民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课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①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②资金:

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③劳动力:

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⑤市场(直接原因):

英国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首先发生的行业:

从新兴的棉纺织业开始。

2.主要发明:

①棉纺织业技术革新:

1764年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84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与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②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工业革命以后,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

(2)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给世界市场提供了丰富商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

(3)工业革命中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密切了国际交往,为商品贸易提供了通道,为世界市场提供了联结纽带。

(4)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殖民体系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另外,工业革命的影响还有:

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盛行;

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四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

条件:

1)政治条件:

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政治环境良好

2)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科技基础(直接推动力)

3)市场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4)资本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资本雄厚

5)劳动力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劳动力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时间: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源地和中心:

美国和德国领域:

重工业新型工业部门

类别

国别

发明人

发明成果

能源:

电力

1866年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80年代

美国

爱迪生

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电厂(电气时代)

交通

1893年

本茨

汽车(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903年

莱特兄弟

飞机

化工

塑料、人造纤维、炸药、化肥、农药

电信

1876年

贝尔

电话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其中③④⑤三点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影响)

①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工业等(不包括煤炭业、钢铁业、纺织业),在整个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产生了垄断组织,标志着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更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给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充分的物质条件。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④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创新,使世界各地联系更方便,市场联结通道更畅通。

⑤资本主义列强凭借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相同点:

①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都促进列强加紧对外扩张③都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

不同点:

比较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动力及能源

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

电石油

标志

蒸汽机改良和广泛使用(蒸汽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主要特点

科学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首发英国;

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垄断出现

新兴工业部门

机器制造业、铁路等

电力、内燃机、石油开采、化工、汽车、电信等

经济结构

由农业国转到工业国(轻工业)

重工业得到发展

交通工具

火车、汽轮

汽车、飞机

生产组织

工厂制

垄断组织

殖民侵略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影响

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如何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积极: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进步。

促进生产力发展;

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等。

消极:

欧美列强居主导地位,亚非拉殖民地处于附庸地位,是工业国压迫剥削农业国、西方统治东方的历史。

3.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

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

引发太平天国起义和洋务运动。

②经济:

近代工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

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③文化:

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

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中国民族危机空前;

引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变法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

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社会生活变化。

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

新文化运动;

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一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③具体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

过度的股票投机,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

贫富差距过大。

二、爆发: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接着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大增,经济危机爆发。

然后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三、特点:

①范围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个生产领域)

②时间长(1929~1933年)③危害大(生产下降,失业率高)

四、影响:

1、消极方面:

①内:

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大幅衰退;

大量工人失业,陷入贫困饥饿;

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②外:

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各国间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

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激化了与殖民地的矛盾;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2、积极方面:

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内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职能扩大。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

一、历史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美国面临空前严重的困难。

(2)胡佛总统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使美国度过危机。

(3)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二、直接目的:

通过国家干预,结束经济混乱状况,摆脱危机。

根本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三、主要内容:

⑴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恢复银行信用

①下令银行暂时停业整顿,以恢复银行信用。

②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实行美元贬值。

③通过《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

评价:

恢复了银行与金融的正常秩序,恢复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⑵恢复工农业生产(复兴工业是中心措施)。

调控生产,缓解危机(不是加快经济发展)

A.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执行该法,制订了包括工资、工时、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等措施,并发起“蓝鹰运动”。

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

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⑶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稳定社会秩序。

A.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

B.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

⑷保护劳工权利。

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并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和禁用童工。

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断然做出的一项改革。

⑸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妇女、儿童和病残者提供救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使他们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到1939年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保险、养老金及救济制度)初步建立。

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

四、特点:

在保持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来消除经济危机,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五、实质: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六、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⑴短期:

①经济:

推动了生产力的恢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

(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②政治: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社会生活:

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一方面表现为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影响迅速扩大,另一方面表现为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⑵长远:

①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引发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②为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⑶局限:

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三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

(1)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

①应用第三次科技成果,发展新兴产业;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③向世界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

④发展社会福利政策。

表现:

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建立了对世界经济的领导权。

特征:

二战后的20年,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滞胀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石油危机(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③重要原因:

西欧、日本同美国的竞争;

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

⑤美苏争霸及侵越战争的困境。

表现(及特征):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3)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美国经济的恢复

原因(措施):

①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刺激投资;

②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货币学派、供给学派)。

表现(成就):

美国经济回升,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得到缓解。

但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

(4)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的新繁荣(即进入“新经济”时代)

A.“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B.利用科技的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经济全球化的优势。

D.良好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

E.二战结束以来经济长期稳定繁荣发展。

特点:

A“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B“新”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C“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D“新”在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连动关系。

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

2、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

时期

代表政府

经济政策

理论依据

实践结果

主要问题

二战后—60年代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

充分就业

凯恩斯主义

经济繁荣

财政赤字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

肯尼迪、约翰逊

赤字财政

70年代

尼克松、

福特、卡特

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交替使用

一时见效

“滞胀”

里根

1、削减开支

紧缩通货

减税

2、减少干预

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

(反凯恩斯)

经济回升

持续增长

高赤字

高国债

高利率

高贸易逆差

90年代

克林顿

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

贫困与富裕、竞争与垄断并存

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原因:

①战后德国政府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秩序稳定。

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国家有限的物力、财力发展经济。

③采用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即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重视科技和教育,应用第三次科技成果。

⑤美国对德国大力扶植,并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2)表现:

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5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仅次于日本;

60年代中期,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福利国家的含义:

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高标准的社会福利。

2、形成原因:

①生产力提高,经济的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目的——直接:

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根本: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4、发展历程:

①初步建立:

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措施

②发展普及: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③缩小规模: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5、实质: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6、特点:

①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②建立在国家高财政支出基础上。

7、评价:

改善低收入阶层生活,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

造成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助长了惰性,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

【拓展】

1、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①最重要的变化是: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②重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③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④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出现。

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

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组织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2)出现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战”的特殊作用;

克服经济危机的需要。

(3)理论来源和目的:

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

目的是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

(4)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实施与发展

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新模式,是凯恩斯主义的第一次成功的应用。

②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6)评价

①它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在二战后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②它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危

专题七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1、客观条件: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已有一定发展,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

腐朽的沙皇制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③一战影响:

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

①俄国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

②有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③列宁主义形成④稳固的工农联盟。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1、前奏:

1917年3月,二月革命。

(1)目的: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2)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

①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②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2、提出纲领:

列宁提出《四月提纲》:

1917年4月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3、转折:

七月事件:

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4、爆发: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推翻旧政权:

1917年11月6日,发表《告俄国公民书》,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建立政权: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1917年11月7日)

内容: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一切权力归工农代表苏维埃;

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意义:

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