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7952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下载.docx

C.人体每天应摄取营养素最多的是油脂

D.谷类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7.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a,b是由原子构成的,生成物c是由分子构成的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的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D.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abc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

3:

2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

D.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9.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

点燃集气瓶内的红磷后,立即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

5

B.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大量的乙

C.分别将60℃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80℃,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60℃时,向140g甲饱和溶液中先加50g水,再加2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仍为饱和状态

11.如图为改良版的“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用一根铁丝穿4片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硫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1、3变为红色,2、4不变色

B.若将稀硫酸换成稀醋酸也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因它们都属于酸

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D.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成酸性

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

C.b点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Cl和NaOH

1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

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生石灰和水B.锌粒和稀盐酸(混合会产生氢气)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大理石和稀盐酸

14.如图所示,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一会后再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

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验证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B.图B的现象是:

受热部分的铜片由亮红色变为黑色

C.图C实验一段时间后振荡,只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D.图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瓶口可能出现蓝色火焰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A

NaCl溶液(CaCl2)

适量碳酸钠

B

NaOH溶液(NaCl)

适量稀盐酸

C

NaCl溶液(Na2SO4)

适量硝酸钡

D

稀盐酸(稀硝酸)

适量氯化钡溶液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硝酸银(AgNO3)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制,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化学性质不稳定;

(1)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生成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保存AgNO3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17.天然气是我市居民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

报警器安装的合理位置应为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所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

18.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

(1)填写下表空格中的化学式:

氧化钾

氧化钙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锌

氧化亚铁

氯化铜

KCI

CaCl2

NaCl

MgCl2

__________

ZnCl2

FeCl2

CuCl2

反思:

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整理的,

(2)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现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如图)。

比如①用稀硫酸除铁锈;

②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等。

请从①、②中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为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工业炼铁所需要的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写出图中涉及到的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高炉温和_________________。

(2)铁制容器不能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三、实验题

20.化学实验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请分析以下实验,回答给出的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煅烧石灰石并检验气体产物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

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燃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同时打开弹簧夹K1、K2,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F中液体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接着同时关闭K1,K2。

21.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①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

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制取氧气,同学们可以选择下列__________(选填编号)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因此加热不适合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

②同学们还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30%双氧水的质量(g)

加入的水的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40

200

20

30

100

3

67

I.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II.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III.本实验中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选填编号)。

IV.实验2中双氧水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V.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__________g。

VI.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2.为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试剂的挥发),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电子天平的示数直至碳酸钙粉末完全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1)分析图三可知t3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

(2)5g碳酸钙粉末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天平示数m的值是(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粮食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乙醇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纺纱织布只是棉纱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C、烧制瓷器是陶土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陶瓷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冶炼生铁是含铁化合物被还原为铁单质的过程,反应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后是否生成新物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A

A、呼出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集气瓶应正放;

为了防止气体泄漏,也防止玻璃片从集气瓶滑落,集气瓶口上方和配套的玻璃片都要磨砂面(即粗糙的一面)接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处理废弃药品,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能直接倒入水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

3.A

【分析】

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包括: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尼龙布属于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4.A

地壳中含量前五的元素分别是:

氧、硅、铝、铁,钙;

含量大小顺序为:

氧>硅>铝>铁>钙;

5.D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A错误;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C错误;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6.C

A.蔬菜、水果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说法正确;

B.蛋奶、鱼肉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说法正确;

C.人体每天应摄取营养素最多的是糖类,原说法错误;

D.谷类富含的营养素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说法正确。

故选C。

7.D

【解析】

A.反应物a,b是由分子构成的,生成物c也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

B.由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错误;

C.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的生成物可能属于氧化物,错误;

D.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a、b、c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

2,正确。

8.A

根据化合物、中和反应、二氧化碳不是酸、酸的性质进行分析。

A、由化合物概念可知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则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又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B、酸与碱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而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等,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不属于酸,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D、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

例如,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也能放出气体,但不是活泼金属,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不属于酸。

9.D

A、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不一致,故选项说法错误。

10.C

A、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80g:

100g=4:

5,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故B正确:

C、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都是上升型的,所以升温,溶质没有析出,因为在60℃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两者都是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80℃,溶质质量分数还是相等的,故C错误:

D、6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所以140g甲饱和溶液中正好是100g水和40g溶质甲饱和了,50g水,再加20g甲,正好饱和,故D正确。

C。

11.C

A、稀硫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色;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干燥的二氧化碳没有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色。

所以图中1、3变为红色,2、4不变色,故正确;

B、因为稀醋酸也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所以若将稀硫酸换成稀醋酸也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因为它们的pH<7,故正确;

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使石蕊变红色,故错误;

D、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直观性强,故正确。

12.C

A、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

B、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B错误;

C、b点等于7,所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发生了中和反应,故C正确;

D、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D错误。

13.A

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所以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又恢复原状,所以气球缩小恢复至原状,符合题意;

B、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装置內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气球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C

A、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铜片上的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铜片由黑变红,振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中的气体,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这是一氧化碳燃烧形成的,所以该实验可验证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选项正确;

B、图中的铜片受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所以受热部分的铜片由亮红色变为黑色,选项正确;

C、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铜片上的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铜片由黑变红,振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选项错误;

D、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中的气体,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这是一氧化碳燃烧形成的,选项正确,故选C。

15.A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CaCl2能与适量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选用的试剂正确。

B、NaOH溶液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选用的试剂错误。

C、Na2SO4能与适量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选用的试剂错误。

D、稀硝酸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选用的试剂错误。

16.+5O2避光、密封保存

(1)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

3=0,解得x=+5;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gNO3

2Ag+2NO2↑+X↑,可得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反应后

银原子22

氮原子22

氧原子64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中有2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3)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变质,故应放在棕色瓶中避光、密封保存。

故答案为:

(1)+5;

(2)O2;

(3)避光、密封保存。

17.A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CH4+2O2

CO2+2H2O化学能转化为热

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警报器应该安置在高处;

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故填:

A;

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CO2+2H2O;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18.AlCl3金属活动性Na+、Cl-、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Al(OH)3+3HCl═AlCl3+3H2O

(1)氯化铝中氯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铝的化学式为:

AlCl3;

根据金属活动性表的知识可知:

表中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是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整理的;

金属活动性;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图中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为:

Na+、Cl-、H2O;

Na+、Cl-、H2O;

(3)①稀硫酸除铁锈反应是稀硫酸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②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Al(OH)3+3HCl═AlCl3+3H2O。

19.Fe2O3+3CO

2Fe+3CO2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Fe+CuSO4═Cu+FeSO4节约金属资源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主要作用是:

燃烧提高炉温和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

(2)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不能使用铁制容器盛放,否则会导致药效降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3)废旧金属“循环再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等。

(1)Fe2O3+3CO

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

(2)Fe+CuSO4═Cu+FeSO4。

(3)节约金属资源。

20.Ca(OH)+CO2=CaCO3↓+H2O3Fe+2O2

Fe3O4双氧水的分解能持续提供氧气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CO2+H2O=H2CO3

[实验一]A处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B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CO2=CaCO3↓+H2O;

Ca(OH)+CO2=CaCO3↓+H2O;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该实验中,铁丝燃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是双氧水的分解能持续提供氧气;

3Fe+2O2

双氧水的分解能持续提供氧气;

[实验三]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同时打开弹簧夹K1、K2,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F中液体变为红色,变红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CO2+H2O=H2CO3。

21.D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B

C和D12%5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考虑是固液加热及便于气体排出,选D;

加热水也会加快蒸发,增大水蒸气含量,阻止木炭复燃。

二氧化锰是固体粉末,所以应使用药匙取用,故选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氧气不溶于水可选用C、D,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但A中导管没有伸到底部,错误;

实验2中溶质质量=20g×

30%=6g,溶液质量=20g+30g=50g,那么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