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7832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

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

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

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材分析:

具体目标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四单元:

表内除法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1.结合实例,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会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3.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剪纸。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1.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理解相应的运算。

2.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5.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余数产生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3.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4.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5.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4.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认识各种常用的秤,并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估量物体的质量,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质量的机会,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概念。

4.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

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惯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实际含义。

利用自制的方向板,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

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再如:

开展“分一分”活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

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发明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外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

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

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

学习丈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肯定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六、课时布置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布置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数据收集整理(4课时)

(二)表内除法

(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3课时左右

  除法…………………………………………2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4课时)

  剪一剪…………………………………………1课时

(四)表内除法

(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混合运算(7课时)

混合运算运算顺序………………………………4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整理理和复习…………………………………1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解决问题…………………………………………3课时

小小设计师………………………………………1课时

(7)万以内数的认识(13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

(八)克和千克(3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赵晓霞

2017.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