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6449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

《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一物理课课练 必修一期末复习题Word下载.docx

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9.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

10.纸带式计时器不适用于研究的运动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B.匀减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D.来回往复的变速直线运动

1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次点.

1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复写纸片应套在上,并要放在纸带的面;

打点时应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13.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足球,以10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14、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0.1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则

s1(cm)

s2(cm)

s3(cm)

s4(cm)

8.20

9.30

10.40

11.50

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____直线运动.

有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方法如下:

甲同学:

乙同学:

你认为甲、乙中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误差更小?

___,加速度值为____。

15.物体M沿直线从A运动到B,前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后2/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则它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3.关于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4.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如图1),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4R,2πRB.4R向东,2πR向东

C.4πR向东,4RD.4R向东,2πR

5.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6、下列所述各种情况中,可能实现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及速度都保持不变

B.物体的加速度变化而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大

D.物体的运动速度数值不减小也不增大,且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则()

A.在运动过程中,A物体总比B物体快B.当t=t1时,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

C.当t=t1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当t=t1时,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大于零

8.A、B两个物体分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为a1=1.0m/s2,B的加速度为a2=-2.0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9.下列关于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号弹在夜空划出的痕迹就是信号弹运动的轨迹

B.画出信号弹的s—t图线,此图线就是信号弹的运动的轨迹

C.运动物体的s—t图线是曲线,则运动物体的轨迹也是曲线

D.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就是运动物体的轨迹

10.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时刻的关系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11.一列长50m的队伍,以1.8m/s速度经过一座全长为100m的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人离开桥时,总共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12.某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2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4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3.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它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计算图中0~6s,6~12s和12-16s各段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16s内的位移为多少?

14.右表是客运轮船在九江至武汉之间作往返航行航班运行时刻表,最右边一列是自九江起的公里数,根据表中数据,估算武汉至九江间长江的平均流速为多少公里/小时?

上行

下行

公里

到港离港

离港到港

07︰40

九江

22︰00

0

10︰2010︰30

武穴

20︰0019︰30

50

14︰2014︰30

黄石

16︰4016︰10

126

不靠港

鄂洲

14︰5014︰30

169

21︰30

武汉

11︰00

269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研究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与V0同方向)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大,位移一定大

C.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D.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是2m/sB.任意1s内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C.每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这秒初的速度大2m/sD.每经过1s,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

,加速度

,当a的数值逐渐减小至零的过程中 (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位移一直增加,直到加速度为零为止

C.速度一直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始终增加

4.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一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第3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5.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lm,关于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B.第1s末的瞬时速度为1m/s

C.加速度是1m/s2D.第1s末的速度应大于lm/s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                (  )

A.位移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10m/s2

7.物体以6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坡向上运动如图所示,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经4s物体滑回原处,速度大小仍为6m/s.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_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

8.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方程为s=5t-2t2(m),则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2s内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____m。

9.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则该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

10.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6m,在第5s内的位移为零,则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的大小为m/s2。

11、某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则物体在2s内的位移是,第3s内位移是,第2s末的速度是,前2s内平均速度是,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

12.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飞机着陆的速度为60m/s,则飞机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m。

1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

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

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

14.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为-2m/s2。

该物体在某1s内的位移为6m,此后它还能运动多远?

15.高速公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车祸。

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正常行驶速率为120km/h,汽车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8m/s2,大雾天关闭高速公路。

如果某天有薄雾,能见度约为40m,为安全行驶,避免追尾连续相撞,汽车行驶速度应作何限制?

(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6s)

1.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秒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计时后的1s、2s、3s内的位移之比为

A.1:

2:

3B.1:

3:

5C.1:

4:

9D.以上都不对

3.从倾角为30°

的光滑斜面的底端以20米/秒的速度沿斜面向上抛一个小球,它通过距斜面底端30米处所用的时间为(g取10米/秒2):

A.2秒B.4秒C.6秒D.8秒

4.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中,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

t2,等于                

A.

      B.2:

1 C.

    D.

5.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t(s)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高度是

A.

B.

C.

D.

6、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是减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下降过程是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B.上升时加速度小于下降时加速度

C.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等于g

D.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7.某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v一t图象如图所示,则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往复运动

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8、一物体以初速度20m/s竖直上抛,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

A.1SB.2SC.3SD.4S

9.一个物体由静止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秒内位移为3米,在第n秒内位移是米,n秒末的速度为米/秒.

10.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速度的改变量之比为△vl:

△v2:

△v3=____________,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v1:

v2:

v3=______________。

11.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车厢旁的前端观察,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则这列火车共有   节车厢;

最后2s内通过他的车厢有   节;

最后一节车厢通过他所需时间为    s。

1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点还有三个点未画出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求打点计时器打“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2.请你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7记数点和第8记数点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m.

13.把一条铁链自由下垂地悬挂在墙上,放开后铁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铁链通过悬点下3.2米处一点历时0.5秒,则铁链的长度(g取10米/秒2)是多少?

14.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它在落到地面前1s内共下落35m,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及下落时间.

15.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方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相互作用复习题

1.以下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3.分析在下列四个图中,A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是()

A.A沿粗糙的竖直墙面滑下B.A沿光滑的斜面向上运动

C.A随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D.A在斜面上静止不动

4.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

的重物,

,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A.50NB.

NC.100ND.

5.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可能平衡的有

A.3N、4N、8NB.3N、5N、1NC.4N、7N、8ND.7N、9N、16N

6.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

,劲度系数皆为

.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

.若不计弹簧质量,取

,则平衡时弹簧

的伸长量分别为()

、10

B.10

C.15

D.10

、15

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AmgcosθBmgtgθCmg/cosθDmg

8.关于共点力的合成和分解,下面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共点力如果大小相等,则它们的合力一定为零

B.两个共点力如果大小不等,合力的大小有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C.如果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大小不等的分力,两个分力大小之和一定等于原来那个力的大小

D.如果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等大的分力,有可能每个分力的大小都等于原来那个力的大小

9、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下面哪种情况只能得到一组唯一的解()

A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B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10、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弹的合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斜面给物体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物体所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物体所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中的任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必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1、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F1和F2的作用,但木块处于静止状态,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合力F和摩擦力f的大小,方向是()

AF=0;

f=2N,方向向右

BF=10N,方向向左;

f=8N,方向向右

CF=10N,方向向左;

f=12N,方向向右

DF=0,f=0

12.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是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所示.先用两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结点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再用一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位置拉到___________,记下___________.

13.共点力合成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

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一方向上伸长某一长度

14。

在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

合力F与两分力的夹角的关系图象(两分力大小不变),

则合力F的变化范围是。

15、如图所示为一个悬挂重物的系统,其中AO、BO最多能承

受100N拉力的细绳(OC不限制拉力)),已知BO处于水平位置,∠AOB=1500,现要求在AO、BO都不能断的情况下,所挂物体m的最大重量为多少?

1、如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A受到的作用力是

A.重力、弹力和下滑力B.重力和弹力

C.重力和下滑力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

2、一木箱静置于水平地面上,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而木箱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箱不受弹力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木箱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箱也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因为木箱发生了弹性形变;

木箱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也发生弹性形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和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15N,30N,40NB、15N,30N,80NC、0,0,40ND、40N,40N,40N

4、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F1=3N,F2=5N,F3=8N,则:

A、F1大小可能等于F2和F3的合力大小B、F2大小可能等于F1和F3的合力大小

C、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是1ND、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16N

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

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必定是OA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6、如图所示,当绳子的悬点A缓慢的移到向A’点的过程中,(BO保持水平)关于绳AO和BO张力的合力变化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D保持不变

7、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一块重为G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木块静止可知

B.由木块静止可知

C.如果增大压力F,木块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D.如果压力增大,木块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仍不变。

8.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弹性限度内,橡皮条的拉力与橡皮条的长度成正比

B.必须使用刻度单位是牛的弹簧秤

C.使用弹簧秤测力时,拉力应适当地大一些,但不能超出量程

D.拴两根绳,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结点至O位置时,结点受三个力作用平衡;

只拴一根绳,使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乃至O位置时,结点受两个力而平衡

9、某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1,对前车轮的摩擦力为F2,后来推自行车前进,地面对后车轮的摩擦力为F1‘,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和F1‘的方向均向前B、F1和F1’的方向均向后

C、F1的方向向前,F1‘的方向向后D、F2和F2’的方向均向后

10、有三个共点力F1=2N,F2=4N,F3=4N,互成1200夹角,其合力的大小为N,方向为。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在推力 

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