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5134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

《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生产广泛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农业标准化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x年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农业物质装备。

农业基础保障更加稳固,农田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有效改善,生产设施化和手段信息化进展迅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旱涝保收田面积占基本农田比重达8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水平达75%以上,设施农业比重提高到15%以上。

——农业科技应用。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技术集成化应用趋势明显,先进适用技术覆盖面和到位率进一步扩大。

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先进技术到户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品种优质率达95%以上。

——农业生态环境。

基本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农业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环城、环X、环新桥机场等重点区域农业生产环境显著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模式应用广泛,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

农作物秸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率分别达80%、95%、70%以上。

——农业社会化服务。

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到位,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全面建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合作社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农业服务社会化格局逐步显现。

应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建成率达100%,农业服务社会化服务总量比重提高到70%以上。

——农业政策支持。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继续强化,财政投入和金融投入力度加大,多元化投资机制有效构建,农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农业政策性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行动。

坚持优化布局与规模集聚并重,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体系与功能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一是优化都市农业产业布局。

加快“三圈两区一带”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

提升环城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在全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快环湖生态农业发展,争创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区;

推动环新桥机场高效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典范;

推进沿岭节水旱作、沿山特经综合和沿路高效设施等农业发展,构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区域性现代农业产业带。

二是推进粮食产业改造提升。

深入实施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强化科技增粮支撑,重点抓好30个以上部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和120个省、市、县联动创建示范区建设,高产创建面积力争突破150万亩以上。

三是突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高效农业“双百双超”工程,重点推进蔬菜产业百园百村百万亩工程、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等建设,力争到x年,建成设施草莓、蔬菜、西(甜)瓜、茶竹桑、苗木、花卉、园林水果、生猪、家禽、淡水产品10个x年产值超10亿元的高效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发展休闲农业,加快“环城、沿湖、依山、戏水”四大休闲农业集聚带建设。

组织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加快种苗产业发展,打造全国种业之都。

积极推动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动植物疫病防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力争到x年,种子种苗产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服务业产值分别突破40亿元、30亿元、30亿元。

(二)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行动。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双千亿”跨越发展行动,大力实施“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战略,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全面增强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一是推进产业基地建设。

依托规模基地连片开发,加快发展“种、养、加、游、养、商、文”等地域性特色和比较优势产业基地,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特色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蔬果之乡、苗木之乡、生态山水之乡、乡村文化之乡等。

二是提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千亿产业、百亿园区、十亿企业”工程,提升粮油、畜禽、乳品、休闲食品、水产、蔬果、茶叶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重点建设木材、蔬菜、种子3个产值超200亿元加工产业和粮油、畜禽、食品及纺织4个产值超百亿元加工产业,打造中部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中心和食品产业基地。

三是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

鼓励和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和大型农产品经销企业发展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推进农产品物流配送、连琐经营、直供配送、展示展销、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

加强“农超对接”、“社企对接”等产销对接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销售型龙头企业对接、建设产业基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

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采取保护价订单收购,发展保鲜、储运、加工等配套服务带动,建立健全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

探索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带动模式,促进农业联合体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民增收水平。

(三)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行动。

突出打造集生产加工、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型园区,推动产业、企业、科技、人才、资金、服务向园区集聚。

一是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x开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和建设试点。

重点加快庐江郭河、肥东白龙、包河滨湖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长丰龙门寺、肥西花岗、X环湖北岸等万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发展。

到x年,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分别发展到2家、5家、500家。

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

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市)工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力争经开、长丰、肥东、X等四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突破300亿元,庐江、肥西、庐阳、高新等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

三是加快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

以x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北城农产品物流园、上派农产品物流园、同大农产品物流园为龙头,培育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机市场、农资市场。

到x年,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将分别达到25%、35%、40%以上。

(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动。

深入实施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双百提升”工程建设,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方阵。

一是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

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生产要素开展集约化经营,鼓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等从事农业经营,到x年,力争培育2万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领军人才。

二是加快发展家庭农场。

鼓励规模经营大户通过工商登记成立家庭农场,实现“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过渡,到x年,力争培育1500家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家庭农场。

三是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

加快合作社发展,深入开展示范社创建和规范化管理,着力提升专业合作、土地合作、股份合作、服务合作和资金互助合作质效。

积极推进合作社在生产、加工、流通领域拓展合作,加快发展区域性联合社,实现高效特色农业、大宗农作物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三个覆盖”。

到x年,全市培育各级示范社600个以上,成员户比当地同类型未入社户增收40%左右。

四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强龙头、促加工、建基地、带农户”和“引外龙、扶强龙、培小龙、育新龙”,培育壮大“效益百万、经营千亩、服务万户”的龙头企业集群。

重点加快“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农产品销售、带动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带动农村资源资本化”的“五带”型农业龙头企业群体建设,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品牌。

到x年,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400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百亿元企业1家。

(五)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行动。

突出科技创新、转化应用、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和农业产业转移融合,科技创新和创业并举。

一是探索建设x郭河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

积极推进庐江郭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市院合作、院地共建”,探索建设x郭河农业自主创新试验区,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农业科研集群基地、农业科技孵化基地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加强x农产品加工院、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创新主体建设。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安农大、省农科院、在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校和机构,构建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协作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联盟,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科技集中创新中心,推动种源、生物、设施、生态、信息等农业领域和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科技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每年推广10项农业重大技术,因地制宜创新农技推广模式,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到位率。

四是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和新型农民培训。

深入实施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百千万”行动,重点培育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全面提升新型农民培训水平。

(六)农产品质量品质提升行动。

突出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加快建设品种优、品质高、品牌响的特色农产品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大力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蔬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加强标准化生产、农作物疫病防控、检验检测、产品认证、风险应急、执法监管等体系建设,健全标准化应用与产业项目扶持联动机制,加大农产品和农资市场整治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是加强“三品一标”产品开发。

大力建设“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鼓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行整体认定认证,扩大“三品一标”产品总量和产业规模。

完善以检查、监测、预警、退出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绿色食品企业x年检制度,维护企业和产品形象。

三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

完善品牌创建激励机制,鼓励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合作社加大同类优势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创建区域性公共品牌,扩大品牌宣传和营销,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

(七)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以优化发展生态产业、保护修复生态涵养、节约减排生态保护、资源集约生态循环为主线,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不断改善农业生态和农村生活环境。

一是优化区域农业生态布局。

突出湖区、岭区、山区资源节约利用,以项目为载体,推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生态优势区域集聚。

重点加强环X生态农业带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以“高效低碳、绿色生态、生物科技、文化休闲”为主要标志的环湖生态农业新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环保、旅游融合发展,构建规模高效与生态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加快森林x建设。

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形成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的森林网络体系,构建城区绿美相融、城郊森林环绕、城外绿海扬波的城乡造林绿化格局。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创新造林体制机制,实施“四绿建设”和“五森工程”,力争到x年新增森林面积突破15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突破30%。

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五个一”绿化工程,种植围村林、行道树、绿化带。

推动苗木花卉产业化发展,扩大x苗交会影响力,发展观赏苗、经果苗等六大系列林产品,力争到x年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50万亩、x年经营收入20亿元。

三是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示范村、示范区建设,积极构建“主体主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三级循环农业利用模式。

积极推广间作套种、农牧结合、粮经轮作、林下种养等生态高效循环生产模式,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加大秸杆禁烧和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农村环境持续改善。

四是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完善环X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形成市、县(市、区)分级分层、覆盖全域的监测信息平台。

积极推进减量化投入品使用,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化肥利用率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适水植物生态、林业生态等农业生态修复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养殖业区域布局,减少农业污染面源排放,降低氮磷污染。

(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行动。

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一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服务管理。

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农业经营能力审查、风险防范和流转价格市场形成等机制,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维护农民土地流转收益。

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和颁证试点工作。

二是因地制宜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对农民大量稳定转移就业、适宜规模经营的地区,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和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条件不足的地区,鼓励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以规模化、专业化、全程化、配套化的服务,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和促进农户增收。

三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深入推进农村村级集体资产集中交易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财政奖补政策措施。

深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创新,强化农村公益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和惠农政策监管。

四是推动完善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高效设施农业等保险覆盖面。

推进农村“三权”抵押、农民资金互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等试点,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九)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行动。

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一主多元、互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全面完成县(市)、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设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加强与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合作,提高公益性服务水平。

二是培育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业。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创办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基层供销社、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发展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粮食烘干、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检测认证、沼夜配送等面向农民便捷化的社会化服务。

三是创新农业服务方式和手段。

大力发展专家大院、农技服务超市、庄稼医院、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农户、涉农企业+专家+农户等服务模式,推动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促进农业先进技术到田到户。

(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实行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物质装备和农业信息化整体联动推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

统筹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增粮工程和美好乡村等项目建设,健全田、林、路、渠等农业生产支持体系。

到x年全市新增标准农田100万亩。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改造及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河道疏浚、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工程建设,提升农村水利建设水平。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优化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农作等技术集成,加快发展以合作社、农机大户、跨区作业联合体等为主的农机全程化服务组织,力争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三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把设施农业作为x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围绕“两环五带十区”设施农业布局,加速推进设施农业集中区和重点设施农业工程等建设,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和设施环境控制技术配套化、系列化水平,实现生产可控、产出高效。

四是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农业气象灾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预警、预测、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农业安全生产。

五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业地理等领域信息管理平台。

加快物联网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经营管理各环节信息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地要把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推进、项目实施、责任落实等机制,确保行动计划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市发展改革、农委、财政、国土、水务、林园、畜水等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二)加强政策扶持。

各地要完善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研究制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十项行动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工商企业等经营主体参与建设、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保障行动计划项目有效实施。

(三)深化改革创新。

坚持面上改革创新与点上改革试验相结合,加强政策和制度设计,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配置,构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普适性、长效性制度,释放农业经济发展活力。

(四)强化招商引资。

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第一要事,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大企业、大项目,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农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抓手,围绕产业链配套,组织实施农业项目“双千双百”工程,以大项目促进产业的提升发展。

(五)强化评估监测。

研究制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相关指标体系,加强项目建设x年度目标的工程化、系统化管理,定期开展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监测评价工作。

注重示范引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先进典型和示范样板,促进整体推进建设。

进一步完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联系基层、联系项目、服务发展等机制,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