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4619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新余市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可见,“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礼记》所载《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的历史文献等记载出发,我们可以推想,艺术的起源很久远。

B.诸如先秦两汉文献中的关于炎黄大战等的神话传说等,是后世的记忆,我们不能轻率否定,要作为历史则需要实物加以证实。

C.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时代,步入有文字记载的新时代的实证,包括殷商的甲骨文,先秦两汉的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

D.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以及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盘庚》《商颂》等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骨文从文学角度看,其文字载体意义有两个,一是从文字数量来考虑的,一是从文字书写角度看的。

B.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叙事条理清楚,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

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一篇典型甲骨卜辞的构成部分。

C.甲骨卜辞是早期文学的一种,它辞汇丰富,语言简洁,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

D.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相较,书写文字较少,大多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这就造成了它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但目前只能追溯到殷商时期,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等,只是传说。

B.文字的书写、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可以考知,商代社会还曾经存在其他文字书写形式,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

C.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它与青铜器制造业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

D.全文用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等方法,论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式及其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民心深处有丰碑

于良

2016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

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们的声音:

“李老师啥时候来村里作指导啊?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

内丘县岗底村农民杨会春,脑子转的有点慢。

教苹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

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

后来,杨会春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

种苹果再加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的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台。

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去年12月初,李保国正在邢台市做课题研究。

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邀请他去村里作指导。

本来他的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村里,打个来回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答应了下来。

可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

随行的人员都劝李保国说:

“高速路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

”李保国说:

“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

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

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们大声说:

“今天雾大,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

”诚恳地道歉后,他就拿起工具,教大家怎么操作。

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

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

“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

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有说清楚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35年来,李保国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

这两年,河北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省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李保国更忙了。

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给他们的乡镇、村庄作规划。

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

有一回,在石家庄,他一天之内转了4000亩苹果园。

我劝他说:

“你这样干太辛苦了!

”他说:

“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

3200万。

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

为了百姓早一天脱贫,他像个“拼命三郎”。

采访时见到他的遗物,十几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着他奔波忙碌的行程。

仅从2016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里,外出的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忙碌着……

是什么支撑他心系太行、立志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操碎了心?

是什么支撑他不顾病体、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

是什么支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埋头耕耘、淡泊名利、不图回报?

是信念的力量,他的信念就是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起来、让老百姓都过上他们向往的好日子!

有如此的苦干实干精神,有如此为民的百姓情怀,百姓又怎么能不爱戴他、不尊崇他呢?

百姓们说,李老师没有走,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都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化成的。

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摘编自2016年6月13日《河北日报》)

4.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的声音”一语,暗示出李保国平时与老乡们联系之紧密、感情之深。

B.“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表和通讯名字一样,是李保国怕农民说不清,取“模式”为名方便指导。

C.开篇写人们为李保国办理丧事,结尾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前后照应,既暗示丧事办理——因为坟上是要立碑的,又突出他所建功业。

D.倒数第三段以一组问句构成排比,引发人们思考,紧接着下一段用一句话进行回答,这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李保国崇高的思想境界。

5.下列对这则新闻的有关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农民增收28.5亿元”,突出李保国之辛苦及工作卓有成效。

B.“外出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以去世前的一组数据,突出他为了农民脱贫,像个“拼命三郎”一样工作着。

C.“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

3200万”这是李保国在计算自己的劳动效益,主要是突出他的自豪感。

D.“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一天多”“小灶”主要目的是突出杨会春的脑子慢。

E.“打个来回得半天工夫”“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通过强调时间,表现出李保国急农民所急,不让农民空等的品质。

6.为了表现李保国的精神品质,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简要说明。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乡下佬的劝告答案

〔美〕威廉·

萨洛扬

有一年,我的叔父美立克从弗莱斯诺到纽约去旅行。

在他上火车之前,他的叔父迦洛看望了他一次,告诉他旅行上的种种危险。

“你上了火车,”那老人说道,“仔细拣定你的座位,坐下来,不要东张西望。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

“几分钟之后,火车开动了,”那老人说道,“两个穿制服的人会从夹道上走过来,向你要车票。

不要睬他们,他们会是骗子。

“我怎么会知道呢?

“你会知道的。

”老人说道,“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你旅行了不到二十英里,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会走到你跟前来,递给你一支香烟。

告诉他你不抽烟,香烟上会有麻药的。

“在你到餐车去的路上,一个很美丽的女郎会故意和你撞个满怀,而且差不多抱住你,”老人说,“她一定极其陪小心而且动人,你自然的冲动便是要和她做朋友。

抛撇了你那自然的冲动,一直进餐车去吃东西;

那女人会是女冒险家。

“什么?

“婊子!

”老人喊道,“一直进去吃东西,点最好的食品。

如果餐车人满了,那美丽的女人坐在你同桌的对面,不要对着她的眼睛看。

如果她讲话了,装做聋子罢。

“装做聋子,”老人说道,“这是唯一摆脱的方法。

“摆脱什么?

“摆脱全部邪恶的花把戏,”老人说道,“我旅行过的,我懂得我谈着的问题。

“这我们不要多谈了。

”老人说道。

“我们不要再讲这问题了。

”老人说,“这完结了。

我有着七个小孩子,我的生活一向是圆满正经的生活。

我们不要再想到它罢。

我有着地呀,葡萄呀,树木呀,牛羊呀,和钱呀。

人是不能一切齐备的——除非什么时期有一天两天是如此。

“在你从餐车回到你的座位的路上,”老人说道,“你会经过吸烟间。

你在那儿会发现一批人打着纸牌,赌客们会是三个中年人,指头上套着看上去很值钱的戒指。

他们会向你笑嘻嘻地点头,他们中间的一个会邀你入局。

告诉他们,你不会讲英语。

“这就好了。

“谢谢你。

“还有一件,”老人说道,“当你夜里上床的时候,把你袋子里的钱拿出来,放在你的鞋子里。

把你的鞋子放在你的枕头底下,把你的头整夜搁在枕头上,不要睡熟。

老人离开后,第二天我叔父美立克上了火车,便一直横过了美利坚旅行到纽约去。

穿制服的两个人并不是骗子,带有上麻药的香烟的年轻人没有到来,美丽的年轻女人没有坐在餐车里和我叔父同桌的对面,吸烟室里也没有人打纸牌,我叔父把他的钱放在他的鞋子里,把他的鞋子放在他的枕头底下,第一夜整夜没有睡熟,但是第二夜,他却放弃了全部的规矩。

第二天,他自己把一支香烟递给了另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接受了。

在餐车里,我叔父走到一边去,和一个年轻女郎同桌坐了。

他在吸烟间里发起了打扑克,还在火车开到纽约之前,我叔父认识了火车上的每个人,每个人也认识了他。

有一次,当火车穿过俄亥俄州的时候,我叔父和那接过香烟的年轻人和到跋沙尔去的两个年轻女郎组成了四人合唱队。

这次旅行是很愉快的旅行。

当我叔父美立克从纽约回来的时候,他的老叔父迦洛又来看他了。

“看光景你是一路平顺的,”他说道,“你遵守过我的教训了吗?

老人远望着天空。

“有人靠我的经验得到了益处,这在我是觉得高兴的。

”他说道。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美立克去纽约旅行前后,叔父迦洛特地来看望他,给他说了一番话,主要是体现叔父是一个非常热心的老人,也体现了他对后辈充满着关爱。

B.美立克在同叔父迦洛交谈时,态度一直恭恭敬敬,叔父每说一点,他都能积极地做出回应,表现出他很尊敬这位长辈,认为叔叔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C.从叔父迦洛叮嘱美立克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叔父迦洛的眼里,社会上充满了欺骗、伤害、邪恶、偷盗等害人的把戏,暗示了他们叔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

D.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老人因为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到别人而欣慰,另一方面老人又为自己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而感到得意。

8.当美立克返回后,被他的叔父问及是否遵守教训,他回答“唔,叔叔”,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请结合文本分析。

9.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

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

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

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

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

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

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

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

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

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

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

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

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

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

俄复旧秩。

真宗嗣位,召还。

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

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

三年,再知梓州。

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

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

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

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

俄出知杭州。

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

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

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

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

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

“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

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风宪:

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

②文史:

借指儒家。

③伯阳:

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10.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几,移河东移:

调任

B.恕甚德之德:

感激

C.会西鄙有警鄙:

边境

D.为戎人所剽剽:

劫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鱼,即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

是旧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朝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坐,是定罪、获罪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受罚而被诛灭的制度。

C.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

文中的“旧秩”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

D.《礼》,指儒家典籍《礼记》,它和《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

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

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

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

B.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

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

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C.宋太初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

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

D.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

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

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2)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闻琴

唐•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

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潇潇暮雨,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

C.颈联写听琴感受。

琴声如在耳边,仿佛带有泉水的青峰一样凝重;

琴声越来越远,又如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的黑鹤凄厉的叫声。

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

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急促。

E.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15.“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在作用上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说出本诗这两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他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的句子是“,”。

(2)《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3)《送东阳马生序》中人们愿意借书给他,是因为他,抄录完之后,跑着送还给书主人,表现他十分守信的一句话是:

“”。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

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

②新近兴起的叫“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陈忠实决定性的影响,他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人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醍醐灌顶。

③小说开头寥寥几句的对话,安六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掷地有声,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④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⑤小羽先前的一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更加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⑥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毋庸置疑的。

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针对近年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专家表示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如何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善意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学校、媒体都还需认真思考。

B.新华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阅读中轻松地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人民币近期对美元贬值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市场外部环境所致,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④⑥⑤②B.①③②④⑥⑤C.③①②④⑥⑤D.①③④⑥⑤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

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

既然如此①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

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②。

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

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

③,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21.根据下面这幅题为“车祸的影子”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简单说明画面的内容。

(不超过40字)(3分)

(2)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30字)(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近日一个消息轰动了媒体,武汉某家长因为孩子刚上一年级,放心不下,就在孩子身上装了3个“追踪器”,孩子的情况每天24小时尽在眼底。

对此,有人指责这个做父亲的过分紧张、过分焦虑,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孩子成长;

有的则对此行为持认同态度,认为多一重保护措施,就少一些安全隐患;

还有的由此联想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希望政府加强治安管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暨评分标准

1.C【解析】范围不准。

①文中的“铜器铭文”是指“殷商”的,不是秦汉的;

②文中说的是“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不是所有的“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