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4420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农村高中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007年,我曾对恩施地区的20个中小学进行了信息技术各方面的调查,虽然已经过去了6年,但在随后的了解中我发现,硬件由当时的几台到了现在的几十台,甚至上百台,但观念及软件方面却没有大的改变。

具体表现如下:

  1.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明确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仍然偏低。

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许多学校领导和家长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2.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

  在高考指挥棒下,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和学生都认为不参加高考的信息技术课理应成为学生休闲娱乐放松的时间,学校想尽办法压缩信息技术课时,而初中学校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学校很少,学生仅有的计算机操作大多来自网吧。

这样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错位,认为上网聊天、看电影、听歌等娱乐性功能就是信息技术教育。

到高中就出现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但对课堂内容却不愿接受,甚至出现反感厌烦教师讲课的情况。

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认真完成等现象时有发生。

  3.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

  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待遇低、工作重,很多学校还把信息技术教师列入后勤或教辅人员之中,身兼数职。

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出成果的机会少、晋职评模机会少,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无积极性、没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4.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随着近年来“远程教育”工程等国家的大力扶持,最初设备配备齐全,但后续保障跟不上,许多的微机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更有的学校的微机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成为门面。

  二、教学要求

  2012年8月31日湖北省省教育厅下发通知《湖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课程开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根据《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要求,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修习2个模块,获得4个学分。

每个模块修习学时36节,完成2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总学时须达72节。

一个学年的有效教学时间为36周,若高中学校1学年内完成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每周需开设2节信息技术课,若2学年内完成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每周需要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

  同时,为了完善信息技术课学分认定办法,确保课程量,通知中还规定从2012年9月开始,我省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学分的认定以完成作业量为基本依据。

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当堂上网提交。

每一模块学习过程中提交的作业量达到20次及以上、修习过程表现良好、模块考试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三、出现矛盾及解决途径

  在农村高中,要完全开足课程是没办法保证的,但学生也必须要完成相应教学模块的学习取得学分。

摆在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就是要在课时不足的情况下完成足量课时的任务,提高效率势在必行,也不得不行。

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了当务之急,研究重点,改革先驱。

  四、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高效的基本描述即: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

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

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

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

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

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1.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的优势

  信息技术课相对其他课程在打造高效课堂方面有其特殊的

  优势:

  

(1)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2)实践操作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3)交流方式多样,包括声音、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4)方便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5)实用性强,课堂所学知识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及时运用。

  2.软硬件等环境基本保障

  硬件、软件设施要有最基本的保障,这是课堂教学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工具保证。

  

(1)硬环境方面。

学生用计算机配足配齐、教师机一台兼服务器、投影仪一台、黑板,如果资金允许,最好还配备电子白板一块。

  

(2)软环境方面。

如教学软件(具备教学演示与示范、屏幕监视、遥控辅导、屏幕录制、屏幕回放、同步文件传输、提交作业、远程命令、电子黑板与白板、电子点名、网上消息、电子举手、获取远端信息、获取学生机打开的程序和进程信息、学生上线情况即时监测、远程开关机和重启、学生机同步升级服务、计划任务、时间提醒、班级和学生管理等功能,这种教学软件非常多,红蜘蛛极域与电子教室在网上就可以下载免费版本的。

  (3)网络环境方面。

计算机教室所有电脑能上Internet,并以教师机为服务器管理整个机房。

  3.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自身能力的提升

  

(1)在工作态度上要求教师要正确看待,爱岗敬业,担起信息技术教师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2)新的形势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旧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学,学才是根本,无论对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手段的深入研究,都是为了学而服务,所以教是为学服务的。

教师身份角色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3)教师不仅自身要转变教学观念,还要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正确科学的认识,改变学生把信息技术课等同于娱乐休闲放松课的观念。

  4.整合教学内容

  按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大纲,高中信息技术课共72学时,而在目前的现状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读懂读透教材及培养目标,充分掌握教学大纲,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而不是简单地舍弃内容。

如果简单舍弃内容,学生就得不到完整信息技术教育,这就把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了。

这就失去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意义和最终目标。

  5.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作用,打造高效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

看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10%,听到的信息可以被记住20%,亲身体验的信息则可以被记住80%。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外在的,而体验式学习却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

  体验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它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的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要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作用,把信息技术课堂打造成真正的高效课堂。

  6.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堂导入必须精彩才能吸引住学生,提高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意愿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来。

在农村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高,以我校为例,一是每个星期的信息技术课必上,二是信息技术前一节课的老师一定不拖堂,因为再讲也没有人听得进去,学生都做好冲去网络教室的准备了,学生可以用2分钟时间从教学楼4楼到科技楼四楼。

虽然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如此感兴趣,可对教学内容未必有什么兴趣,他们都是来上QQ、逛空间、看电影、听歌,总之是娱乐。

所以,课堂导入要让学生觉得比这些娱乐更有趣,才能吸引他们参与其中。

  

(2)课堂讲授部分一定不能超过10分钟。

到这个时间,学生如果不能亲自动手操作或者有互动参与其中,就对此内容失去了兴趣而转移到别的内容上面了,如果再要激起学生对此内容的兴趣并有意愿参与就更困难。

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和内容的安排。

  (3)一定要有课后展示和总结。

课后作品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价值,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提升学生的自信,对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是一个良性循环必要的激励环节,总结可以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进步的必要措施。

从课堂教学模式上来说,是必要而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4)要留一定时间如5分钟给学生自由活动。

因为农村高中的特殊性,学生需要一个自由的时间来释放压力,利用信息技术课的计算机来处联系同学、下载歌曲、查阅感兴趣的资料,网上购物等私人事务。

看似不可思议的安排,实则是人性化的考虑,学生有专门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前面的教学环节就可以全身心投入,教学效率更高,效果就更好,师生矛盾,违反课堂纪律等现象都会缓解和杜绝。

  (5)内容难度和容量把握要适度。

内容过难或者过易,容量太少或者太多,操作或环节复杂学生都会失去兴趣,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容量上的安排还欠缺。

  (6)语言要通俗易懂、用词要精确,同时要加强对专业术语的普及。

农村高中的学生,60%以上来自农村,家里没有电脑,初中也不一定上了信息技术课,仅有的电脑知识来自网吧上网聊天或者打游戏,所以授课时语言要通俗易懂,即使是打比喻也要用他们熟知的和能理解的内容。

农村高中的绝大部分学生并对信息技术的了解运用始于网吧,没有接触过专业术语,连计算机的桌面都不能准确认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上对专业术语的普及以及运用上老师要作为榜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使用专业的术语,更要教授给学生一个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借以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

信息技术本来就是一门科学而严谨的学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7)小组合作环节一定要有课前准备和课内教师的辅导。

这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前准备很重要,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任何准备,仅靠课堂的时间是很难完成整个流程的,所以前期准备工作如素材的查阅收集,一定要另外安排时间,课内同学之间通过交流、协作得到成果并整理呈现。

否则,一节课不能按计划完成,到下课时不了了之,等到下次课时,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难以进入状态。

课堂效率自

  然低。

  (8)小组合作中小组长的人选也很重要,起码要具备以下两点:

①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并具有一定领导能力;

②在信息技术水平要优于平均水平。

所以,建议在平时都有固定的小组和小组成员。

  (9)每节课要有适量实践任务。

农村高中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很少,课外基本没有时间,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实践练习是提高技术的必须途径。

每次课必须要有适量的练习,通过练习可以检测本次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身体验感知,学生能快速掌握其所学内容,打造高效课堂,这也是体验式教学的一部分。

  7.课外实践

  信息技术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知识的运用,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对课堂的促进、提高和检测,更是对体验式学习的延续。

我校信息技术学科组就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种活动来加强课外实践,如开展班级网页设计大赛,优秀作品直接上传到我校网站上;

利用我校一年一度的科技体育艺术节招募网站记者,参与大小赛事和活动的报道;

开展学校明星片设计大赛,摄影展、培养班级多媒体管理员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在巩固所学内容的同时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又回到课堂内容中来。

  关于农村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是在理论上的探讨,没有具体到当前现状和环境,实施操作性欠缺。

但本文结合实际,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可操作性强。

希望对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有所帮助和启发,共同打造学生教师理想的高效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李瑞萍,李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2008(11).

  [2]高会荣.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信息技术,2012(02).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

概观与展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5]陈琦,刘儒.信息技术教育应用[D].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6]王吉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沿革与反思[D].课程?

教材?

教法,2000(01).

  [7]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1(03).

  [8]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History.The

  NationalCurriculumforEngland,London,1999(27).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编辑薄跃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