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417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

云南保山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

云南保山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

  内容预览:

2019年云南省昭通、保山、文山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酝酿(niǎng)确凿(záo)参差不齐(cān)

B、提防(tí)憎恶(wù)锲而不舍(qiè)

C、蹒跚(pán)教诲(huì)无与伦比(lùn)

D、孕育(yùn)畸形(qí)孜孜不倦(zī)

答案C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花枝招展人迹罕至不记其数深恶痛绝

B、无精打采千姿百态异想天开无人问津

C、发人深醒天真无邪再接再厉断章取义

D、繁花似锦与日惧增心旷神怡川流不息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答案:

A

4、在下列句子攒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上眼,山起来了,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视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惟一的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散。

A、清朗直射背影秘密B、朗润直射身影秘诀

C、清朗斜射身影秘密D、朗润斜射背影秘诀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玉树地震,全国人民纷纷解囊相助,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道德。

B、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

C、2019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开幕,赢得了各国的赞誉。

D、当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被深深感动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张飞就是其中之一。

C、苏洵(父)、苏轼、苏辙“三父子”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

答案:

D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答案中有加字、漏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学而不思罔,思而学则殆。

(《论语》)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远方亲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远方亲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古诗词中有不少关于送别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两句。

(课外内均可)

示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等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两题。

西南5省(区、市)自去年11月以来,秋、冬、春三季连旱,灾情从60年一遇不断升级到80年、100年一遇,越来越严重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国家防总、水利部积极协商国家有关部委加大对旱区抗旱资金的支持力度,用以帮助解决农村人畜忺水和农田水利生产的困难。

今年以来,共拨付中央应急综合抗旱资金12.92亿元,其中特大抗旱补助经费1.55亿元;提前下拨西南5省(区、市)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经费63.63亿元,其中54.8亿元用于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3.09亿元用于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5.74亿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补助。

(1)请提取文段主要信息,写在空格内。

不超过50字。

(3分)

答:

西南5省(区、市)三季连旱,国家加大资金支持、帮助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生产的困难。

(2)云南“青年基金会”发起了“我为乡亲送瓶水”暨“爱心蓄水池”紧急募捐公益活动,希望募捐一些善款,让乡亲们“久旱逢甘露”。

请你代“青年基金会”拟一条“献爱心”的募捐宣传标语。

(3分)

示例一:

老天无情,人间有爱;伸出您的手,甘露润人心。

示例二:

天灾无情人有情,关爱善举暖人心。

(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本大题含9~24小题,共44分)

(一)(3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1分)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答: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2分)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

通“遍”,普及,普通。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

指祭祀用的牛、羊等。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

第二次。

(4)既克,公问其故故:

原因,缘故。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1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分)

答:

取信于民。

(或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2分)

答:

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三)(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

①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之风扑面而来,一时间,“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

“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等新概念、新政策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

②何谓“低碳生活”?

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通过对居家、办公、交通、出游等个人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的简单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达到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③推行“低碳生活”,要从转变理念做起。

努力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不仅是为拯救地球家园所做出的行动,也是为了使我国走上节能减排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资源,提高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倡导“低碳生活”,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理念。

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让“低碳”理念融入大家日常生活,并开展节水节电节气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④过“低碳生活”,要从小事做起。

“低碳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

据《生命时报》报道,少买一件衣服可减少二氧化碳2.5千克,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少开一天车可减少98千克二氧化碳……就个人而言,过“低碳生活”,完全可以从改变一些生活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积极实践“低碳生活”,让“低碳”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成为一种时尚。

⑤倡导“低碳生活”,要强化责任意识。

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如何抑制全球变暖,我们承担着共同的责任。

为了将来能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每个人都应“责”字当头。

要把低碳工作、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正确的习惯培养起来,作为勤俭节约的重要内容来发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少坐电梯多爬楼;多用网络办公,少用打印机;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改变那种高消耗、低效益等现象。

总之,人人注意节能,事事讲究减排,处处推崇环保,就能形成巨大的“低碳”力量。

(李仁锋李正祥)

15、“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反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请根据文意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2分)

答:

通过“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回归自然的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6、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举例子、列数据。

用事实和数据佐证。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进一步说明“低碳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7、关于怎样过“低碳生活”,文章给出了哪三条建议?

(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推行“低碳生活”,要从转变观念做起。

(2)过“低碳生活”,要从小事做起。

(3)倡导“低碳生活”,要强化责任意识。

18、“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你还能提出哪些好的建议?

请简要写出三条。

(3分)

示例:

(1)保护环境资源(由政府部门采取强硬措施,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等);

(2)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3)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4)尽量少看电视,多看书,既可省电,还可以增长知识;(5)娱乐休闲,多做体育运动,尽量不玩网络游戏。

(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四)(18分)

诗意的生活

俞敏洪

①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

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

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尘埃把我们心中的这块圣地封闭了起来,而远离诗歌的我们变得日渐庸俗,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

但在我们心底深处,诗歌这片圣地却永远不会消失,只要一有机会,它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来。

一个人只要心中怀有诗意,就已经达到了诗的境界;而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意的生活。

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情感升华为美好情感的过程。

只要我们愿意,诗意总是可以找到的。

②什么是诗意的生活呢?

在学校里,如果除了每天在教室里听课、在图书馆看书之外,除了匆匆穿行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之外,你也有过躺在草坪上看白云飘过的时候,也有过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