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作文如何拿高分Word格式.docx
《任务驱动作文如何拿高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作文如何拿高分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是未按材料要求与任务指令写作。
考生擅自改动材料所包含的“特殊性”、“教学楼”等重要概念,如把“教学楼”替换为“学校”等。
此外,任务指向是以当下现实的第一人称形式写作,而有考生改变了这一任务,把写信人定为20年后的自己,或是以一个学生母亲的身份等。
还有呈现对象错误,如《给拆迁办的一封信》的呈现方式为拆迁办,这是不切合材料、不符合任务指令的。
四是因交流感与对象意识淡漠而造成“钢性说理有余,绵性入情不够”的现象。
书信体应是一种实际运用的情理兼具的特殊文体,要求有较强的对话意识,即写作时话语指向的对象应该具体清晰,而较多文章依然停留在旧式议论文的单向说理向度,入理的同时未能入情。
出现“踩雷”现象,很可能是基于未审清材料内涵及任务指令。
所以,高分突破的首要路径就是审清任务要求,着意内涵解读。
高分突破立足矛盾关系着意内涵解读
对于一则材料,考生需首先明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这是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前提。
“内容”指向事件,“含意”指向事件所体现的旨意。
本则材料“内容”是“校园老建筑是否应拆除”。
当命题材料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时,考生要能从材料中发现矛盾对立点,提炼矛盾对应关系。
如2015年全国I卷就可提炼出“传统伦理与现代理性”、“生命意识和法律意识”、“情与理”、“情与法”、“法与理”等之间的矛盾关系。
“是否拆楼”这则材料提供了两难处境:
从理想角度看,学校追求“发展”立足“现代化”建设,事关学校发展大计,拆楼似乎无可厚非,但确要拆除,校方又可能背负破坏人文环境的指责;
如果保留,又要受制于“用地所限”的现实制约。
所以,拆除,感情上难以接受;
保留,学校发展深受影响。
由此找到矛盾的两个对立点,并提炼出一组矛盾对应关系,这样便可拟出材料“含意”:
“校园人文建筑与学校现代发展的冲突”。
而矛盾对应关系的发现有赖于关键概念,所以,寻找概念间的关系是发现矛盾关系的较好路径。
材料中“矮小、简陋、老旧”等概念表明教学楼的现状并非危楼,只是不再适合作为教学场所而已,但可以通过修缮改造进行再利用。
材料借助“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等修饰语表明了旧建筑的“特殊性”,对“特殊性”即对“老建筑”内涵挖掘的深浅就决定了作文思想的深浅。
除命题者提供的解读方式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解读“老建筑”的内涵:
“老建筑已非普通教学楼,它积淀着无数学子的集体记忆,是师生情感的纽带,是唤醒记忆的催化媒介。
是历史与人文情愫的校园文化符号,是凝固的音乐,是活的标本。
是具有永久的激励教育、启迪与怀旧意义的精神高地与文化食粮。
”这样的概念厘定就避免了写作的浅表化。
“立足矛盾关系,着意内涵解读”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突破、获取高分的有效路径。
附2016年福建省质检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
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棱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
为此,学校很犹豫。
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致XX学校校长的一封信
XX学校校长:
您好!
您还在为那幢旧的教学楼拆与不拆的事烦心吧?
贵校不少师生校友也对此极为关注,这关注寄托着他们对过往的珍惜;
也深深感受到校方的两难,这抉择之难难体现情与理的纠结——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潮流中,对于曾经有着特殊意义或贡献的物件当它逐渐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时是该守“旧情”还是该依“新理”?
诚然,怀旧是每个个体生命都有的情结,这个“旧”里面承载着许多温馨和美好;
然而,当旧的事物已经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制约的时候,除旧迎新恐怕是必然的选择。
但问题在于,当这个“旧”有着特殊的意义时,除旧迎新的“理”与恋旧护旧的“情”就让人难以抉择。
正如贵校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
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从“理”的层面,应该拆掉,重建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
但从“情”的层面,它又有存在的理由:
这座旧的教学楼曾经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
这些人,是莘莘学子学习的楷模,是学校的荣光和骄傲;
因为有这份“情”在,尽管拆的“理”十足却依然叫人难以抉择。
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曾经美好的旧的事物必然会逐渐消逝。
昔日梁思成为保护北京城的牌楼与吴晗大起争执并多次上书给周恩来总理,但周总理的回答是“夕阳无限好”;
我们绝对不能否认梁思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苦用心,但当牌楼成为北京发展的瓶颈时,拆除就成必然。
同理,当旧的教学楼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时,拆除虽然不舍却势在必行;
但可以从“情”的方面做一些补救措施。
学校可在拆之前先拟一份公告,呼吁以前的校友回来拍照,留住心中曾经的美好;
并向那些知名校友发出邀请,让他们回校拍照留存,以此激励学子奋发向上;
同时在旧教学楼旁立碑纪念,碑文上镌刻上曾经的风云以及拆旧建新的原因;
并对旧教学楼进行DV与模型的制作,放在新建教学楼的校史展览馆中供学子观瞻等等。
可以相信,这些措施虽然不能完全消除那些反对拆除的声音,但也可以使这些声音小上很多;
不知以上建议及补救措施能否些许消减您的烦恼?
祝顺心!
您的朋友:
小林
2016年4月9日
题一: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
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
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
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主要角度:
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尽力,是父老乡亲的愿望,或许也是她的梦想,但回乡村作为教师,地域、职业和待遇恐怕不是自己所想;
到著名外企工作,置身于繁华之地,发挥专业特长,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优质的生活,有着很大吸引力,可有负父老乡亲愿望,甚至会少了一点家国情怀;
至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感召下,既能实现自主创业,又能够把民族服装推介出去,不失为一个合理选择,但仅仅受潮流的吸引,盲目行动,且创业需要一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自己不一定完全准备好了。
表面是职业选择上,其实是思想、心态、观念等认识上纠结。
这也许就是她犯难的原因。
(1)选择回家乡回边远地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
可写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关系。
(2)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
可写职业、专长、个人价值等关系。
(3)随心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
可写创业、梦想、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等。
舍小我共圆梦
亲爱的小卜:
你好!
很高兴你即将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你是瑶寨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你是族人的骄傲,更是凝聚着族人的希望。
我知道你正在为就业选择而烦恼,著名外企能更好的发挥你的特长,给你优质的生活,而你则更愿意把握机遇去开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未来是如此的美好,但是在你面对外面花花世界而憧憬时,请你回一下头,回到瑶寨,当你面对父老乡亲的眼睛时,你看到了什么?
是羡慕,还有希望。
曾几何时,你也是寨里的孩子,也曾在贫困的瑶寨里,在那粗糙的课桌上埋头苦读,那时你的眼里也充满着希望,渴望走出贫穷的家乡。
而现在,你依然是瑶寨里的孩子,你走出了贫穷的家乡,可是在你身后,还有多少个如你当初一样的孩子,依旧在饱受贫穷之苦,依旧充满去改变贫穷的希望。
既然你已经成功了,为何不能放弃那花花世界而选择去帮助他们呢?
我们都是故乡的儿女,你也是瑶寨的儿女。
寨里的泥土塑造了你的形,寨里的人塑造了你的魂,寨里的一草一木都曾是你儿时的玩伴。
如今你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如同那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意气英发,当你挥舞那巨大的翅膀遨游时,你可否想过,是什么筑起你这七彩的翅膀让你翱翔?
是那贫困的瑶寨母亲用自己的血肉为你铸成的,乌鸦尚且反哺,何况于人?
当然,不用以为回到瑶寨做教师便是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梦想实现的方式有很多种。
当你把一代又一代孩子带出贫穷,当你把瑶寨的贫穷变成了瑶寨的富裕,这不也是间接是实现了你的梦想吗?
一个人就像一滴水,无论再怎么光彩艳丽,也不能点亮夜的黑,但是,当着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并用自己的力量让大海也充满光,那么世界也将为之而变亮。
舍小我,这需要放弃,这需要勇气,这需要无与伦比的胸怀。
共圆梦,这是共乐,这是无私,这是崇高的人性所散发的光茫。
创业造就人生
(点评:
题目简洁明了,具体连接抽象,不仅紧扣材料“创业”选择,而且具有一定深度)
小卜毕业后对于如何发展产生了疑问,是顺应父母心意还是加盟公司或是创业面临了选择困难。
小卜个人意愿认为创业较好,想实现梦想。
同时我也认为创业较适合现代毕业的大学生,小卜应该选择创业。
点出材料,扣紧题目要求,直接给出“建议”,干脆利落,中心突出。
语言较稀松平常。
)
面对当前创业环境良好,政府给予创业更多优惠且就业压力大的状况下,我认为想要更好地发展就可以走创业这条道路。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观念的提出为小卜创业造就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进一步明确“建议”。
)同时小卜个人想要创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创业梦,说明创业是小卜内心更渴望的,选择创业可以满足自己的梦想,使小卜不留下遗憾。
我认为创业更适合像小卜这样的大学生,更何况小卜个人身为瑶族,对于民族服饰设计有较深的底厚,能为她创业提供更好的基础。
这一段论述小卜创业的条件,虽然结合社会和个人,却不够深刻)
著名的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也是通过创业走上了致富以及实现梦想的道路。
马云最初只开设了英语辅导班,以及当技术员等各种小职业,生活虽稳定然而梦想却无实现,因而他通过创业走向了成功之路,使自己得以实现梦想。
乔布斯创立的苹果公司至今仍受许多人追棒,其所出产品也十分热卖,他后又创立微软(点评:
素材知识性错误:
创立微软应该是比尔·
盖茨与保罗·
艾伦),进一步推动网络发展,是个成功的创业家。
而小卜如果有恒心创业,我相信她也会实现她最终的创业梦,成立一间出色的民族服饰设计公司。
不管是马云,还是乔布斯,还是腾讯的创始人(点评:
“腾讯的创始人”前文并没有提到,此处出现有点突兀),他们各自都是由创业使自己走向成功之路的,所以我建议小卜选择创业。
这一段继续围绕“建议”,列举现当代一些创业成功,实现梦想的成功人士的例子,进一步来论证小卜应该选择创业。
创业造就人生。
小卜可以选择创业实现优质人生,通过创业成功后再来为家乡改变贫困状况尽一份力。
结合回乡改变贫穷状况的建议,来说明创业的好处。
)小卜若是选择创业,不仅可以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可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进一步点明创业的好处,却不够深刻。
)所以说创业造就人生。
小卜可以寻求政府优惠政策的帮助来自己实现创业梦;
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或与他人合作的方式筹集资金来进行创业。
点明如何创业的一些办法。
)我建议小卜你选择创业,用自己的优势来创业,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这一段具有总结性,紧扣给小卜的“建议”,泛泛而谈却缺少一些内涵的东西。
面对小卜就业选择,我建议她选择创业,通过利用瑶族文化底蕴以及自己的专业特长来创立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人生价值,铸造辉煌人生。
重申“建议”,总结全文。
总评:
全文最大特点在于紧扣“建议”主题,反复论述。
开头直接给出“建议”,第二段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条件来论述创业具有的良好条件;
第三段举例具体分析创业与人生梦想的关系;
第四段理论分析创业的好处及办法;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但全文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全文的语言比较平淡,偏重口语化,缺少文学性;
第二,在围绕“建议”进行论述时,论证不够充分,缺乏深刻性和内涵性。
题二:
在广佛中学,有一所自助式图书馆。
这里无门、无管理员,借书、还书、借多久、什么时候还,都是靠师生自律。
年终盘点,原来十万册图书变成了十万六千多册,当然,虽然增加了六千多册,但原有图书仍有丢失的。
此事由微博传出后,“广佛文明网”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以“‘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为题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引发热议。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别出心裁的诚信教育(56分)
近日,一所自助式图书馆成功地在微博上刷了屏,这所自助式图书馆伫立于某中学的校园中,它无门无管理员,还书借书皆凭师生自律。
其虽无门,实有诚信之门死守。
在我看来,这是一场独特的诚信教育,也是对多年来学生所接受的诚信教育效果的一种检验。
将信任还给大家,成就自律好品性,开创诚信新纪元。
有别于传统的诚信教育中所采用的理念灌输、严规把守、监视防范等老套路,该校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诚信教育方式——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来当行为的审判人,自己来做灵魂的修理师。
这看似完全自由开放的图书馆,实则被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和诚信之门严把关卡。
这基于学校对每一位同学自律性与诚实性的充分信任,我认为这已经是教育发展的最高境界,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而学校仅起一个创造诚信氛围、引领诚信作风的作用。
这种方法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当学生被强行赋予了信任与自由后,出于人人皆有的自耻心和上进心,这相当于对他们诚信行为的一大鼓舞,这种鼓舞自然能大大激发人们诚实守信。
事实上,与自助图书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英国的自助地铁站。
所谓自助地铁站即买不买票全凭民众的良知,地铁入站口不设任何检票关卡,买票与不买票的人皆能出入自由且地铁上不设检票员。
最初试运的自助地铁站不仅没有任何亏损反而因为这种充分的信任感而吸引了大量客源,所以最终英国政府决定将全部地铁站皆设为自助地铁站,这自然为政府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可见,当民众素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这种全开放式的制度着实为一计良策。
然而反观中国近年不少令人失望的道德新闻,在社会上大规模推行自助图书馆恐怕仍不合时宜。
但在小范围内与传统诚信教育方式相辅相成、互补互助倒是能起到更好地效果。
该校园中的图书馆就能起到检验传统教育的效果。
虽然原有的图书仍有丢失,但我认为这是正常的状况,只要没有丢失的图书多余增加的图书,就证明该校师生的诚信已经达到了一个不错的水平。
只要坚持自助图书馆的方式,辅以传统诚信教育的熏陶,将自助图书馆作为检验与提升的工具,日积月累,必能感化那些尚未入诚信之门的学子,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道德风貌。
我认为在数个小范围内推行这种自助式公共设施,并在社会上进行诚信教育的宣传,则中国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可计日而待,中国也有肥沃的道德土壤去滋养大规模自助式设施的运行!
用制度之门维护图书馆(54分)
近日,一中学的无门图书馆引发了热议,初闻此消息,我不禁感慨喜悦,以余观之,“无门图书馆”是自律自觉条件下的文化新态势。
久思之,深觉不妥,宜恢复制度更好!
迈过那一扇无形之门,反映出师生素质与自律能力的高度。
古有圣人见路旁梨树坚定不移,曰: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坚守诚信底线,今有师生共享自助图书馆,共同保护这小小的文化生态园,岂不乐哉?
多出了六千册的书籍也显露出了有心之人共出一份薄力,献一份真心,让图书馆成为一个流动的文化小站,将自己喜爱之书加入其中。
迈过那一扇无形的图书馆之门,实是越过了自身之诚信道德之门,若人人坚守信用,有借有还,俗话说:
便再借不难了!
但这一扇门亦有其缺陷,也带来了一些不便。
迈过那一扇无形之门,有人也在此丢下了信义,携走了新书,反映出人性中难以自制的弱点。
试想若人人携走一本书,不用数月,图书馆就空空如也了!
如同荷兰阿姆斯特丹初设立公共自行车流动站所遭遇的尴尬,一些人贪图小利将其据为己有,数周以后,街上再也找不到一辆公共单车了。
值得关注的是,无门图书馆确实考验住了绝大多数人的信用,但面对失信者,缺乏自律能力者,是否也应当有所防范?
以愚观之,无门图书馆应当采取适当的监督措施,否则,自行车之城的尴尬有可能重现!
无门图书馆虽好,但保障大多数人的阅读权益则更加重要——试想你将心爱之书放于此处,不料被人占为己有,共享之利未享,反而滋生蝇头小贼,这就不妙了。
林肯曾说:
“自律是一个人最高的精神品质。
”在并非人人皆有此种品质的情况下,制度与法则有着不可比拟的“定海神针”之用。
人心易乱,有形之门束之,方能不乱。
荷兰如今能有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全靠实名登记取用归还的体制保护;
法国对每个人都有诚信记录,如搭乘地铁逃票等细小行为都将写入信息档案。
由是社会诚信之风兴盛,由是公共设施得以发挥最大效用,由是众人喜得所愿。
因此无门图书馆最好采取定期检查书籍情况,最好还是恢复实名登记的制度,自助借阅,自助归还,如佛山图书馆的电子信息借阅系统,便利快捷。
若实在想保住一隅诚信试验田,亦可一部分书籍仍采取原有制度,两全其美,岂不乐哉?
无门图书馆是一次自制力的考验,小范围试之即可。
惟制度之门规之,方能维持其长久发展——立制度之法门,考自制之力,创文化校园!
题三: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
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
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
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
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观点梳理:
中肯肯定之:
“红包奖励”传导正向教育理念、红包新招符合教育原味、红包只是“小红花”式的游戏化象征、无奈的物质奖励不该被苛责
严厉批判之:
勿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哄孩子”式课堂是对学生的黑色嘲讽、出勤率岂能靠红包保障、你的求学岂能老师买单、花式渠道贿赂学生实在悲哀、要励志不要励欲、莫让教育用上利益的“偏方”、“中国式焦老师”可悲可哀、“红包”给教育抹黑、拒绝“红包课堂”,还我纯真教育
温和批评之:
“受益终生”的教育才是“治本”的改革、红包奖励引发教育功利化属杞人忧天、“红包妙招”不具推广价值、长远来看“红包课堂”隐忧不少、偶尔用用尚可,反客为主危险、以“钱”促学未若以“奖”促学
“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
红包,译名luckymoney,颇具幸运之意,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用于年节庆典中长辈对晚辈的赠给,也有主客之间的礼节往来。
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红包已不再只是那带有粗糙厚实之感的小红纸袋,摇身一变成为微信窗口里的虚拟图片,弹指间即可收获红包的快感。
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事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
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不论含金是几何,但终得以换来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师徒日渐升温的和谐美满的场面。
但撤去其外表的冠冕堂皇,余下的仅是“我出钱你出勤,我包红包你回心”罢了。
如此新招到底于教学有多少价值?
学生抢红包出满勤又折射出怎样的求学意志?
“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
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
“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
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
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
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
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
本该是人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
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好学生”,成为“美女老师”“女神老师”来吸引学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确实是教育手段低俗化的表现。
由此学生与老师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的衰败。
欲改变现状,纠正歪风邪气,从根源来说,教育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使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切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感与愉悦感。
而求学者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师长,尊重知识。
红包包不住沉甸甸的知识,知识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