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技巧总结Word下载.docx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技巧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技巧总结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
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
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
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
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
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节课的开始,运用投影配合教师语言可提供一种简捷、直观的导入手段。
如讲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如果单靠教师口头归纳总结,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也很枯燥。
若运用投影来展示我国气温分布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再结合谈话式教学法,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
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
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
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难点与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
如果借助投影,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制作一幅旋转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投影片作为底片,把绘有太阳光线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投影片作为旋转片,演示时转动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
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中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昼夜平分;
当太阳直射点继续难移到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本来一个很难讲的问题,通过投影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重难点迎刃而解。
二、巧妙插叙,激发情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如讲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着:
“......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空中,上面有蓝色的海白色的云,没有云块遮挡的情况,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
”这是学生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是谁在宇宙间看到地球的样子呢?
这是学生的迷。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
“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层薄薄一层覆盖。
”“我在中国上空慢跑,我想着故乡,我来了。
”这样一上课就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同学们听得认真、有趣,受到了深刻教育。
三、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
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如引用: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
讲内蒙古高原用: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
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
“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
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
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
”
我国海运条件优越,沿海多优良港湾,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十四个,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借助歌诀记忆较好:
“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
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四、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1、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1)、巧借古诗教学。
诗词歌赋,琅琅上口。
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
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讲气候时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
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
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2)、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教学过程增辉添彩。
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
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
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
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
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3)、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
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
“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有它给你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灯”(北极星);
“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
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些谜语。
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然后开始讲新课,效果不错。
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
“船出长江口”——上海;
“空中码头”——连云港;
“用圆规画圆”——太原;
“大言不惭”——海口;
“银河渡口”——天津。
2、形象的描述与板图结合。
如讲锋面雨带随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时,一边画略图,一边用兴奋的情绪感染学生:
每年5月份,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趁机登陆,在南岭一带受到冷空气的阻挡,冷暖两种气团在此交锋,这里首先进入雨季,珠江水流开始上涨。
尔后,夏季风的“援兵”赶来,势力增大,于6月份向北挺进到长江流域。
冷暖空气又在江淮之间交锋,势均力敌,相持摆动一个月左右,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因此时恰逢黄梅成熟季节,人们称这时的降水为“梅雨”。
“梅雨”结束后,夏季风乘胜北进,势如破竹,于7—8月份连克华北和东北,夏季风一统神州。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冬季风不甘失败,马上气势汹汹,大兵压境。
在9月份,夏季风被迫退到长江流域,10月份无可奈何地离开大陆。
就这样锋面雨带随夏季风有规律地移动,造成了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而北方则开始晚、结束早的特征。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
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
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
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
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产生亲身感受的体验。
比如在教学分数认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蛋糕”的场景——让两个学生分一个蛋糕的场景呈现在屏幕上。
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
“这个蛋糕怎么分?
每人分多少?
你能用一个数表示每个人分得的蛋糕吗?
这样,学生就有了对分数的心里需求,从而迅速的引入了本课的内容。
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通过儿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歌语句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欢。
教学中,借助儿歌等形式,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
如教学数数时,可以教儿歌,“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再如,教学除号时,可以教给儿歌:
“一条横线画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
不仅形象描述除号的形状,内含等分意义及书写要求,强化了学生表象记忆。
3、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倒推》问题后,可以让同桌的两位同学进行“抢三十”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倒推”策略在生活中应用。
4、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好办法。
因此,在数学中,要常在小组间、个人间、男女生间开展口算、速算、分析等竞赛活动。
在竞赛中,教师的一次高分,一句赞美之词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希望,产生神奇的力量,有些甚至影响终生。
对于后进生,更应注意给予鼓励,奖其助学所长,让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5、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实践证明: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
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
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随即教师指出:
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6、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动手操作倍感兴趣,教师应当顺应这一要求,努力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多让他们在动中学习和思考。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从几种途径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且使这种兴趣迁移到以后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去。
教材中这类动手操作的内容很多,教师操作的好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一点本人深有感受,我至今仍然清晰的记得儿时学习三角形面积时的课堂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巧用情感激励,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感情对教学有着积极地影响作用。
因此要有意建立师生感情,在教学中发挥情感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克服困难,辅助学生学习成功,让学生体验学习进步的快乐。
1、优化师生关系,巧用爱的迁移
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
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使学生喜欢老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达到“爱乌及乌”程度。
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爱这门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知识为快乐。
2、巧用情感激励,辅助教学成功
教学内容难度逐渐递增,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少会遇到学习困难,出现成绩起伏现象。
此时,老师要充分掌握学生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赞扬;
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在给予适度批评的同时,多给予鼓励和辅导,使学生学懂,帮助其学习成绩提高,让学生在成绩进步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特别是在较难章节,学生极易出现成绩滑坡和学习情绪低落现象,这时,老师给学生感情上的激励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提高学习成绩,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护自信心,稳固学习兴趣犹为重要。
二、实施“快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
课堂教学要创造一个欢快的学习氛围。
老师要真诚地爱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
课后与学生多接触,多交谈。
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就会喜欢这位老师,进而迁移到课堂,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实践证明,当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敏捷时,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随着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
学生都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当他们的行为得到肯定、表扬时,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进而对所做的事产生兴趣。
教师要赏识每一位学生,永远不要对他说“你很笨”、“你不行”,不要挫败他们的自信心。
赏识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是成功的翅膀。
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特别是对成绩差的学生,批评多了,他就很可能对学习永远没有信心。
三、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习兴趣
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做课本B组题,以扩大知识面、趣味性和实践性,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成功原理,教师在提问或布置课外作业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使学生获得成功,我们以创设成功机会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
即以大多数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每个目标层次做到快速反馈、激励评价,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乐学。
四、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1、巧妙地设计好导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优秀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地巧妙地设计上课的导语。
好的导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渴望学习,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导课的方法很多,我通常采用的以下方法导入新课:
讲故事导入、悬念导入、设问导入、旧知导入、联系实际导入、介绍导入。
2、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持久性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如果在课堂上,不断地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引发他们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为课堂教学奠实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的效率比在传统单一讲授式下学习的效率要高得多。
因此,因地制宜地在教学中安排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小竞赛、讲故事、解题接力、实验活动,课外实验探究、实地参观、观看科技影片、兴趣小组活动等,能使更多学生参与,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享受在活动中学习的快乐,又能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物理课上《做功与内能的改变》这一节中,可通过实验来来引发好奇心。
实验前,让学生猜测突然用力压缩厚玻璃筒中空气时,会看到什么现象。
当学生提出几种不同的结果后,进行演示实验,突然用力压缩厚玻璃筒中空气,学生会看到棉花会瞬间燃烧。
这立刻引起学生新奇感觉,引发好奇心和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着火点而燃烧。
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被引发了,兴趣被激发了。
又如初中阶段生物的学科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认知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录像、新闻等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情境,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生活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乐于去探究、主动去探究。
例如,在讲授《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节时,开篇放一段关于“重庆井喷”事件的新闻现场,再附上受灾人民的境况。
播放完后,设置几个问题:
(1)、空气中的有毒气体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
(2)、有毒气体在进入人体过程中,人体毫无抵抗力吗?
带着对受灾者的同情和要了解自身结构的渴望,学生们都主动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而且,整节课,一直利用“井喷”事件,在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功能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当不可预测的灾难降临时如何避免受到伤害?
日常要做什么?
事件发生时做什么?
我想,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在人们日益重视健康的今天,学生肯定会认真、主动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
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而且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3、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好办法。
4、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猜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历史上通过猜想而获得现实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与于猜想,善于猜想,在猜想中判断掌握知识,在猜想判断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在讲授因式分解后,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试猜想m为何值?
又如在得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后,让学生猜想:
正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是否也是一个定值?
这个定值是什么?
在讲有理数的运算后,结合
这一规律,让学生去探索猜想
(n是自然数)的结果是什么?
这样适时结合某些问题的教学,合理地搞点猜想,易于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