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3393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人教版Word下载.docx

C.信仰并不是宗教徒的专利,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时期,道德教化表现出的强大力量足以媲美于高级宗教。

D.道德信仰易受时代环境左右,在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其坚定性往往比不上其他宗教信仰。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之所以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相当高的层次,只是因为它经历了艰苦漫长的过程。

B.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体现出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

从这一点上讲,先儒们“孝”的观念的提出,可谓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

C.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

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

D.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信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消极的一面。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也许缺少宗教信仰,但是中国文化中的道德信仰并不逊色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所以,宗教对于一个民族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B.“百善孝为先”。

“孝”道得到推行,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

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推行“孝”道。

C.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道德信仰有其消极性,也有积极性。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崇尚宗教,仍应加强道德建设。

D.中国和平安宁,而巴尔干地区还在饱尝漫长而惨烈的改宗斗争,这表明道德信仰优于宗教信仰。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2分)

(一)文言

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

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

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③。

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

”骑士曰: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④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

未可以儒生说也。

”郦生曰:

“弟言之。

”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⑤,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

“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

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沛公骂曰:

“竖儒⑥!

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

“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

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

“计将安出?

“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

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注 ①握齱:

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

②里中:

同乡。

③先:

先导,介绍。

④溲溺:

sōunià

o:

解小便。

⑤传舍:

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

⑥竖儒:

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

竖,竖子,小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徇:

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下:

归附

C.郦生曰:

”弟:

小弟

D.不宜倨见长者倨:

傲慢无礼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①郦生乃深自藏匿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C.①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②素善留侯张良

D.①延郦生上坐,谢之

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了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是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在遇到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地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以这种姿势见宾客,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这个细节体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立即采纳了夺取陈留郡的意见,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

(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4分)

(2)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3分)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千秋岁引①

王安石②

别馆寒砧③,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④。

楚台风⑤,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

①千秋岁引:

列入《钦定词谱》,王安石创调。

此词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后的晚年作品。

②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世称临川先生,又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宋神宗时宰相,有矫有匡世之志,主张改革,推行新法。

晚年居金陵。

有《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③砧(zhēn):

捣衣石。

④“东归”二句:

是说秋季燕子归去,大雁南飞。

⑤楚台风:

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披襟而当之曰:

快哉此风。

“庾楼月”亦用典。

《世说新语。

容止》中说:

瘐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

“华表语”就指“去家来归”云云。

“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

8.词的上片是从哪些方面描绘了什么样的秋景,请结合诗句试做简要分析。

9.“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三句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古代诗歌默写(10分)

10.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0分)

(1),俯察品

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2),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3),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5),。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共13分)

不天真时代的天真老人——周有光

阮中强

人活得足够久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不是所有活得久的人就一定是活得明白的人。

因为经历世事太多,而易于变得世故,失去赤子之心。

如果你活得足够久,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或者你有很好的思考力,而活得不是足够久,都是个问题。

周有光绝对是一个例外。

他经历过晚清、北洋、民国和新中国,正如他自己所言,生命长,就会见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所幸周老两者皆备,所以,他的文字记录的是一个经历百年风云的老人睿智的思想。

“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这是后来学者对先生的评价。

我一直认为太老的老人的文字一定是很老的,像是来自上个世纪。

读了周老的这本书(注:

指周老所著《朝闻道集》,2010年1月出版),我觉得竟如此新奇!

真的,他是一位可爱的天真老头儿。

说到天真,这多好的一个词,如今,已经快被异化成贬义词了。

或许只能说明,这是一个不天真的时代。

周老自认为自己是一位“两头真”的学者。

什么叫两头真呢?

他自己的解释是:

年轻时候一味天真盲从,到了老年开始探索真理。

我想,他探索真理,则是赤子般的天真。

他从天真盲目中走了出来,但是他仍然

是天真的,是一种理性的天真,是一种自觉的天真。

因为天真,他才超凡脱俗,他的文字中仍充满理想!

这似乎已经不是一个谈理想的时代了,可是,看周老在大谈“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里面的激情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彩。

因为天真,他无名缰利锁,故而自由超脱,思想透彻,力透纸背,能直达问题核心,直达心灵。

正如周老所言,他思考的不是水面上的泡沫和浪花,而是水底下走势。

所以,他用他的百年来的阅历来审视当今世界。

他思考的都是大问题:

美国何以长盛不衰?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东西方文明能共融吗?

他也谈论于丹,他认为,重要的是心中明白:

复兴华夏文化,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

不是以传统文化代替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根据现代需要,用科学方法,学习和实践古人的有益教诲。

因为天真,他虽百岁,但仍是说出皇帝一丝不挂的小孩,他能够看到真相,说出真话。

他说:

“‘十年动乱’,全国人民发生精神休克状态,一度呆若木鸡,丧失了思考能力。

后来慢慢清醒过来,恢复思考文化问题。

”他认为“只有清算过去,方能开创未来,华夏文化任重道远”,“迷信时代要过去了,盲从时代要过去了,现在是独立思考、择善而从、不拘一格、奋力求进的‘与时俱进’时代了”。

因为天真,他对人生的态度旷达。

“‘文革’时期我被下放到农村,我的失眠症却治好了,一直到现在我都不再失眠。

所以,我跟老伴都相信一句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不要失望。

有两句话我在‘文革’的时候经常讲: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

多么可爱的天真的老人。

这提醒我们,要对生活保持警惕呀,现在太多的年少老成的文化人,真的如一位西方先哲说过的:

“自从出现了有学问的人,就再也没有正直的人了。

”这是一个已经不太天真的时代,在集体狂欢,集体庸俗,集体挑战恶俗底线的今天,大家都被泡沫和浪花冲得热血沸腾,而不去关注水底下水流走向。

没有了理想,被物质奴化,有的是难以排遣的焦灼感和浮躁气。

让我们到百岁老人那儿寻找已经失去的美好天真吧!

(选自《中华读书报》)

11.文章以“人活得足够久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开头有怎样的作用?

12.周老的“天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13.周老说“他思考的不是水面上的泡沫和浪花,而是水底下走势”,这对你未来的生活有怎样的启示?

(5分)

第二部分表达题(共8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沁园春·

长沙》的开篇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

B.浩浩荡荡的长跑队伍里,无论是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一个个都显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记者耳濡目染了天津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验,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

一项是(  )

A.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减少,是直接导致以加工型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B.纪委工作报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建设目标,不是一个新概念,应该关注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提高党和国家预防腐败能力的建设。

C.小李说“屌丝”“元芳”等词语被官方话语系统所接纳,会让网民感到亲切。

在场的人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的。

D.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订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地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学会倾听别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打断别人,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好多人,压根儿就没有耐心将别人的话听完

②在一个人人注重“自我表现”的时代,每个人讲话,都会很自私、很着急

③尤其是和群众说话时,和弱势群体说话时,更要多一些耐性,多一些尊敬;

要允许别人将话说完,这不仅仅是一门沟通艺术,更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④其实,这是一种不礼貌的事情,甚至会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增加一堵“墙”

⑤好像自己很聪明,你还没开口,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似的

A.⑤④②①③     B.⑤①②④③

C.②①⑤④③D.①②③⑤④

1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亦足以畅叙幽情     幽:

幽深内藏的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

期许

B.①纵一苇之所如      如:

相似

②旌旗蔽空,酾酒临江酾酒:

斟酒

C.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

简直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

命名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

尚且

②而又不随以怠怠:

停止

18.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D.侣鱼虾而友麋鹿

20.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⑤客有吹洞箫者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⑧有碑仆道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D.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21.阅读下面一则微博,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不超过60个字)(5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一词已扩大了语境,不再局限于教育行业,人们已经习惯称“夸父老师”、“嫦娥老师”、“赵匡胤老师”、“武则天老师”、“萨达姆老师”、“金正恩老师”、“科比老师”、“李娜老师”、“李宇春老师”、“曾轶可老师”……我们的“老师”遍天下。

五、写作(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共60分)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

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

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

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

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温暖。

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

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 CA“这使得”不正确。

因为还有其他原因。

B“没有给其他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发展留下任何空间和条件”错,原文是“没有给任何宗教留下适宜发展的空间和条件。

”D“其坚定性往往比不上其他宗教信仰”不对,应是“各种高级宗教”

2.【答案】 A“只是因为”表述欠妥,“思想”一词漏掉了,而且“漫长”无中生有。

3.【答案】 D“道德信仰优于宗教信仰”说法不对)

4.【答案】C弟:

但,只管

5.【答案】C两个“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交好”。

A项,介词,凭/介词,把;

B项,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

D项,道歉/道谢。

6.【答案】A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不仅仅因为他放荡不羁,还因为他的才智超群,可以说“不敢”中包含着敬畏

7.【答案】

(1)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

(2)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

(3)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4)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

8.【答案】上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凄清哀婉、岑寂冷隽的秋景图。

(2分)“寒砧”,“孤城画角”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写出秋天的“哀婉凄清”。

“燕子东归,大雁南飞”写所见,写出“岑寂冷隽”的特征。

(2分)

9.【答案】无奈名缰利锁,缚人手脚;

世情俗态,耽搁了自己的生活。

风流之事可惜总被抛一边。

(2分)借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对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

10.【答案】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11.【答案】①结构

上,引起读者兴趣,以对比的手法引出传主。

②内容上,突出周有光活得足够久却未失赤子之心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难能可贵。

12.【答案】①超凡脱俗,充满理想;

②无名缰利锁,自由超脱,思想透彻;

③能够看到真相,说出真话;

④人生态度旷达。

13.【答案】参考角度:

①思考大问题;

②具有“开阔”“深邃”的眼光;

③不为表面现象所蒙蔽,关注本质。

(其他角度自圆其说亦可)

14.【答案】D解析:

D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此处应用“耳闻目睹”。

15【答案】D解析:

A项,句式杂糅,“直接导致……下降”或“是……的主要原因”。

B项,搭配不当,建设目标不是“概念”,应该为“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是一个新概念”;

C项,表意不清,“对此”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16.【答案】C

17.【答案】C解析:

A项,期:

至、及。

B项,如:

往。

D项,怠:

懈怠。

18.【答案】A解析:

A项,均为介词,在。

B项,指示代词,那/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C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

19.【答案】D解析:

A、B、C三项与例句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20.【答案】B解析:

①③⑥为判断句,②⑤为定语后置句,④为被动句,⑦为状语后置句,⑧为省略句。

21.【答案】示例一:

反对将“老师”这一名称泛化。

(观点1分)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称呼政坛、文艺界、体育界等各界的人为老师,是对“老师”这个名称的曲解。

(阐释4分)

示例二:

赞同称呼各界人士为“老师”的做法。

(观点1分)各行各业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在某些方面胜过我们,称其为“老师”是可以的;

同时这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2.【写作指向】 该话题为譬喻类话题,考生必须弄明白“屋檐”一词所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这对考生理解题意、选择

最佳切入点、拓展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审题层面来看,应从“屋檐”的作用,尤其是“温暖”一词来多极思考,积极思维,话题中“屋檐”应含有如下内涵与特征:

①爱——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学会关爱、怜爱、博爱,真正的奉献不问对象。

②容——包容、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原谅、体谅、理解、谅解他人。

③助——援助、捐助,扶助弱者,不唯“回报”是图,不要太吝啬自己的爱心,要保留一份悲悯情怀。

经过这样的细化,就可避免“屋檐”内涵的泛化,而使文章的笔力高度集中。

从选材层面来看,对“屋檐”的构建者和享用者的选择,应充分注意到两者之间的落差,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落差的大小与文章的震撼力是成正比的。

从切入层面来看,应从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入手,于细微处体现主旨和精神会更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