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者》为素材专题读写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以《朗读者》为素材专题读写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朗读者》为素材专题读写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而节目中朗读嘉宾分享各自的动人故事,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则让这股“清流”更加透彻、明亮。
正是这一环节的呈现及作用,使得原本能打八十分的《朗读者》,可以打上九十分,甚至更高分。
(摘自“XX百科”)
二、《朗读者》现象探因
1.《朗读者》节目走红不是偶然的
毛建国
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
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
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前几年网上曾经流行一个句式,前面任意填词,而后面固定的是:
“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
这一流行句式,反映的是在消费主义当下,人们面对欲望的不断膨胀,越来越担忧“娱乐至死”,越来越担忧道德的荒芜和心灵的空虚,越来越担忧精神文明长期滞后于物质文明。
这种集体反思,是有意义的。
但有必要思考,这种滞后和脱节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到底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可以把问题置换成,当物质这根时针从6点向12点迈进时,精神这根时针会是停留不动,还是迈步向前?
以一种历史的眼光看,精神长针应该还是随着物质时针向前进的,甚至还有可能在某一点重合。
当然,这种重合不会随便到来,需要我们的忧思,需要我们的自觉,需要我们的奋进。
但不管如何,一定要相信,精神时针永远都存在一种向前的自发力量。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的出现,特别是持续出现,背后一定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先是《中国诗词大会》大火,接着《朗读者》跟热,鸡年以来,文化类节目制造了个小高潮。
这种高潮的出现,应该不是偶然的。
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消费主义当下,人们依然有着精神文化的需求。
这也是人们公认的,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看看这些年来的国学热、艺术热,会有更乐观的判断。
需要辨析的是,这种小高潮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文化类节目,特别是文化的春天到了?
对此,恐怕还不能过于乐观。
董卿认为,“我并不认为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或者《朗读者》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今天中国文化类节目开始大火,或者说真的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实中成功的文化类节目还很少。
甚至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还有许多阻碍文化类节目,阻碍文化发展的因素存在。
比如收视率的问题,就曾经让无数人们为之叫好的文化节目成为过去。
在文化供给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必提的两个概念。
摆好两者关系,是所有文化企业的责任,国有文化企业更应该如此。
《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从大方向上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但具体到一档节目未必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并不是自动实现也不会轻松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
这就更需要对文化类节目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扶持。
如果只讲经济效益,那么文化类节目的春天永远不会到来。
《朗读者》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它起码是个风向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永远都有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这种精神文化需求还会有更强劲的表现。
如果我们表现出高度的文化智慧,还会出现更多现象级文化节目,也必然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朗读者》为何成功?
价值坚守与创新传播驱动文化热
……一档节目要做的有意义、有思想,还要做到彰显文化自信并不容易。
……在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处长马佳看来,《朗读者》的核心和生命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平台、机会,让观众有一种被唤醒的需要。
“这种唤醒是对尘封在每个人内心很久以来的精神的诉求、情怀的表达的唤醒,给他们诉求的表达空间,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小到每个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内涵。
”
朗读者的情感、所要朗读的文本作者的思想、观众的情感,三种元素和谐凝结,形成了《朗读者》“访谈+朗读+轻解析”的原创模式,加上电视人的坚持和情怀,《朗读者》成为一个新的标杆。
“《朗读者》的出现既得益于‘时机’,同时也彰显了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文化舞台在文化坚守、价值引领、传播创新等方面的清醒认知和不懈追求,这也是近年来像《中国诗词大会》以及《朗读者》等一些文化品牌能够接连竖立起来的根源所在,是串起这一颗颗珍珠的主线。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以《朗读者》为样本,分析了央视坚守引领和创新创作启示。
其中,文化价值、文化自觉、情感价值、持续创新、市场价值、原创能力、健康导向等成为关键词。
三、为《朗读者》点赞
1、《朗读者》受追捧是回归不是颠覆
……透过这两档节目,很多人说看到了文化的价值。
不过,应该继续追问的是:
这些文化价值到底是什么?
笔者认为,诗词也好,散文也好,之所以给人很大触动,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
虽然《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的节目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进而出现更多的模仿者,产生新的审美疲劳,然而应该看到的积极一面是:
与其说这种“清流”是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颠覆,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即无论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评析,还是从文化价值的层面去追寻,最重要的是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作者子长)
2.《朗读者》:
从朗读中重拾对生命的感动和敬畏
赵凤兰
近日,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火爆荧屏,朗读的庄严感赋予了这档朗读性节目独有的精神面貌和气质,使它与时下某些油腔滑调、痞里痞气、没有正经、缺少底线的娱综节目区别开来。
朗读赋予了读者庄重的情感体验和怡情审美的精神愉悦,它的魅力来自于真情实感的外化和其中所蕴含的超功利的神圣之美。
朗读从来不只是嘴皮子上那点事儿,而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歌声。
它是深沉隆重的内心表白和直击心灵的情感活动,是读者对作者的一次庄严致敬。
通过朗读,读者和作者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将彼此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融为一体,让智性的文字转化成富有感染力的声线,共同完成对文字音色内涵的塑造和养心怡情的审美创造,让人在诗词意境中领略生命的大美和庄严。
……
基于朗读艺术庄严的诗意体验和脱俗的端庄气质,诵读文化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盛和传播,《为你读诗》《为我读诗》《我们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微信公众号和各种文学群、诗词文化朗读群相继活跃起来。
人们通过手机APP软件录制配乐音频,借此表达对优美文字的赏读和对生命灵性的体悟,为奔忙的灵魂探寻一片诗意的栖息地。
此外,北京单向街书店的流动朗读盛宴、北京植物园曹雪芹文化中心的品红课等读书沙龙活动和网络电台,也通过现场和微信平台互动等方式,定期与观众诵读曹雪芹、鲁迅、加缪、海明威、苏珊·
桑塔格、伍尔夫、辛波丝卡等大师的作品,通过文字音律之美回望历史、品鉴经典,享受与大师同频共振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快感。
在欧美国家,朗读作为新书销售的“敲门砖”一直是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心灵倾诉和情感交流的有力手段。
欧美作家在新书签售时往往要面对公众朗诵自己的作品,借着朗读,作家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新作和心路历程,读者也借这个机会满足了“看下蛋鸡”的好奇心。
在台湾文学界,朗读在有些作家眼里被视为另一种凝视。
台湾文化总会为台湾著名作家录制了“为台湾文学朗读”的录音,为台湾文学界保留了几代文学家真实而深情的声音文本。
这其中有黄春明开朗说故事的笑声,郑愁予时而激昂时而柔情的朗读,白先勇用温柔的声音朗读《永远的尹雪艳》,王文兴以地方口音朗读《背海的人》,司马中原用诙谐的声音说鬼故事等,百位作家不同的声音质地和口音,一如他们的作品般特色鲜明,交融出台湾文学深情多彩的面貌。
在台北城南历史博物馆到中正纪念堂的南海路一带的站牌边,设置有文化总会“为台湾文学朗读”的录音,只要用户连上手机,就可以聆听郑愁予、余光中、洛夫、痖弦、张默等台湾著名诗人用他们自己的声音朗读的自己的诗作。
不仅如此,台湾文化总会为监狱里的服刑人员制作了文学录音节目,以期透过文学艺术这种温柔、安静的力量让犯人们走上新的人生路。
实践证明,他们看到了生命改变的可能。
可见,朗读不仅能使语言凝结成诗,使文学插上翅膀,还能消除身体里淤积的浊气,冲刷心灵的尘埃,撞击生命的火花,触动心底最柔软处的神经,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光亮。
更重要的是,它是读与思的结合、口与心的交汇,既悦耳又悦心,兼具美学品格和力量,蕴含着强大的生命感召力。
在当前这个过度娱乐化的年代,综艺节目《朗读者》如一股清流,把人们从单纯娱人耳目的视觉和听觉的暴力中超拔出来,为公众构建了一个朗读的空间,召唤出人们心底潜藏的读书热情,这正是它积极的文化意义之所在。
固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几档文化综艺节目就能改善阅读的贫瘠并抵达文化的深处,但它至少为诵读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情境,用深沉而朴素的情怀守望了初心,让国人从中重拾对生命的感动和敬畏,在淡淡书墨香、琅琅读书声的缭绕中走向雅致、走向深邃。
(摘自《中国文化报》)
四、对《朗读者》的批判
1.中国不缺《朗读者》,中国最缺“赛先生”
德布罗意
01朗读者没有出口函数的死循环
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些节目火了,朋友圈与董卿套近乎成了一种时髦,事实求是地讲,对比各类娱乐选秀低级趣味真人秀表演,传递人间温情和诗意审美的读书节目,精雕细琢极具诚意,广为传播理所当然。
在2017年这样一个戾气深重的商业社会,一封家书竟然就能抹平时代创伤,其正能量效应彰显奇迹。
客观地讲,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深刻,只需一抹粉红“哲思小语”,涂抹在失血已久精神之唇上,就能感觉到自己面如冠玉。
《朗读者》能够引发好评如潮,与1997年全民迷恋余秋雨《文化苦旅》,2007年爱上于丹《庄子》心得并无两样!
这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播,而是商业时代的心灵揉捏,每一次类似产品出现后,总能在瞬间麻醉无数人,但却并不能真正建立健康理性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没有出口函数for(i=1;
i>
0;
i++){}的死循环,每次稀里哗啦的泪水挥霍后,过几天仍然浑浑噩噩,并不能实质上改变自己提升自我,而是在一个“非欧空间”(Non-EuclideanSpace,非欧几里得空间)之中反复徘徊而不自知。
现代中国,我们从来不缺“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科学)”的理性精神。
02用“潘罗斯阶梯”解答“李约瑟难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Needham)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此问题: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
”这是一个让人奇怪的问题。
作为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技术上有过那么多自豪成就。
明明自己发明了火药,却被八国联军炸掉了封建牌坊;
明明发明了指南针,却被英国的战列舰找上门来。
好多穿越小说就是想回去扭转这一悲惨结局,然后一统世界干掉罗马。
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这片土壤上诞生?
李约瑟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中国传统体系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第一追求,专注于仁智礼义信的感性教化,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李约瑟的这些观点影响了黄仁宇,也成就了《万历十五年》这本历史经典之作。
读了老子读孟子,读了孟子读仲舒,读了仲舒读韩愈,读了韩愈读邵雍,读了邵雍读朱熹……这些古代的“朗读者”,可比现在的“朗读者”牛多了,动辄就写出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出来,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的确值得我们骄傲。
然而就算有再多鸿篇巨制,古代中国仍然走在一个没有尽头的“潘罗斯阶梯”上,不能从现代科学上去解放自己。
董卿主持的这一档《朗读者》节目,不过是在重复几千年来的“伤春悲秋”,只是加了一些ALLMEDIA的表现形式而已。
潘洛斯阶梯(PenroseStairs),又名潘罗斯阶梯、彭罗斯阶梯,由英国著名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潘洛斯(RogerPenrose)提出。
潘洛斯阶梯是:
四条楼梯,四角相连,但是每条楼梯都是向上的,因此可以无限延伸发展。
曾出现在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里面的清醒梦境(luciddream)中。
爱因斯坦1953年给斯威策(J.E.Switzer)的一封信这样写道: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
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
中国古代在这个方面处于完全缺失的状态,所以,近现代科学不会在当时的中国产生。
几千年以来,中国上层社会普遍重文轻理,很少像沈括那样有兴趣整理钻研科学问题,更不用说像伽利略那样以实证为己任。
中国那时最聪明的一个群体,例如比沈括要聪明得多的同时代的苏东坡,被虐之后还在那里装潇洒: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却不知他这一路走下来,带着多少中国文人走在死循环的路上。
若没有第4维力量的介入,我也许我们会在农耕文明里感动到“地老天荒”,这不仅解答了“李约瑟难题”,顺便还可以回应一下“费米悖论”,也许很多的文明被困在那个死循环里,再也没有上升动力。
03“赛先生”在中国未老先衰钱学森之问难解
中国从来就不缺乏“诗词歌赋”用户,更不缺“自嗟自怜”文青审美,《朗读者》豆瓣评分9.2也说明这一点,就算没有这些用户,还有多少老干部就以此为职业,《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也说明我们对传统文化有天然亲近,每个人心中都有“诗和远方”。
不止是宋词元曲,还有《诗经》离骚,都有海量用户。
无须政府引导,人民大众早就爱上了“弟子规”,更不必商业诱惑,失学人士早也迷恋上“国学热”。
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出过几个一流的科学家,但“国学大师”一直层出不穷,道理很简单,给罗永浩一把折扇,然后蓄上两绺长须,一定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师,但要让他弄个费马大定理出来,肯定会直接找个锤子把自己干掉。
写诗歌易,学数学难;
谈文化易,懂科学难。
这个社会并不缺古典文化,最缺的是科学精神。
两千年前以来,中华文明虽然一直站在文明之巅,但没有欧几里得几何学式的系统性、严密性、和谐性与完备性的理论基础,使得中国在近现代的发展中遭受挫折,而现在还有许多人沉浸在虚构的古代辉煌中自我安慰,我们依赖西方文明带来了现代生活,但从价值观上并没有接纳科学精神。
欧氏几何是古希腊数学中一颗闪耀明珠,它是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系统的最初典范。
欧几里得将零碎的、片断的、不系统的几何知识整理归结成一个标准化的演绎系统,《几何原本》在科学与教育方面意义重大,它不仅是科学效法的典范,也是激励新思想的源泉。
本来现代史100年来,中国的社会精英开始与科学精神对接,一部分学者开始具备科学理性的价值观,甚至还有一些人已经在把握数理逻辑的规律,但商业资本时代的过快成长,正在打断这一进程,用赛先生武装自己需要长时间的科学训练,而抹上一把“文化口红”却非常简单。
科学和理性最终是培养无私的社会精英,但这个社会不再需要精英来引领大众,只需要追踪公众趣味的鬣狗。
所以,这个弥漫着思想香气的“赛先生”阶层,在中国未老先衰。
同样问题也来了,没有科学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依然难解。
04《最强大脑》把赛先生培养成了“爱国者AI”
文化类节目用户数量大,《朗读者》以精致和饱含泪水的深情引领潮流,可以预见的是,各个卫视都在加班加点COPY另一档“朗诵者”出来。
真正科学类节目就极其稀少,赛先生在中国的境况极其不妙,当然别谈那些“怪力乱神”探秘节目,那些与科学无关,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最强大脑”就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档科技节目。
《最强大脑》开辟了中国科学电视节目的先河,也称得上真正一档完完全全的“赛先生”栏目,整个民族都缺乏这种关于科技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强大脑》的产生,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角度来说都有重大意义。
虽然很多人反感它商业性太强,暗箱操作太多,但这些都瑕不掩瑜。
真正让人担心的是,《最强大脑》里没有体现真正科学精神。
有科技没科学,有技术没理性,有脑力没脑子。
好好的一档科学类节目,被活生生包装成《感动中国》;
好好的心算比拚,却非得搞成中日PK,而且整个会场那种民粹性呐喊,让人像吞了半只蚱蜢那样难受。
科学是一种探索和求证精神,并不是用来在战场上进行厮杀的,从满场的五星红旗的晃动,能感觉到很多人把上面的选手当成战斗型的”爱国者AI”。
为了收视率偶尔煽煽民族情绪是可以理解,但每一次把选手搞得像打了鸡血一样,与《中国好声音》没什么区别。
在与人工智能的对决中,王昱珩与小度(AI人工智能)一决胜负之时,全现场都在给人类加油,王昱衡更是充满了人类的傲娇和自负,幸好小度还是中国的,如果换成AlphaGo,岂不直接给人家断电。
有人真正理解科学精神是什么吗?
科学世界里是平和的理性,是美好的欣赏,是共同的超越,哪有那么多打打杀杀。
05人文+科学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从文化层面来讲,中华民族有着5000悠久历史,祖先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唐诗宋词,从幽深小径里的青砖白瓦到深冢古墓里的白纸黑字,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江南的晨钟墓鼓,随便撷取吉光片羽,我们就能感受到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也可以包装出无数个《朗读者》让你泪流满面。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日前落幕总结时写到: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
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
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
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
真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意境,可见我们从来都不缺乏文化,我们缺的是把文化转变为人文精神,把个人唯审美转变为人类自我关怀的能力。
这些读书类节目有时候显得浅薄,因为它们将历史苦难用婉约词派消解得一干二净,《读者》式的语言让现实生活巧妙避开社会背景,然后借着个体的泪水轻松洗刷掉一切肮脏。
无论是《朗读者》还是《见字如面》,只能感受到浮光掠影的文化按摩,却不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深沉思索。
事实上,正是人文精神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发展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两者比翼齐飞。
唯有人文+科学一色,才能产生出3H+2H4He+n+17.6MeV这样的强大聚变能量。
06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赛先生”
艾青先生在《我爱这土地》中谈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
可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讲:
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你的内心世界不够理性。
说起《朗读者》,我们还可以对比下另一位央视老兵朱军的《艺术人生》,其实这两者并无两样,只是这次董卿接过了朱军的棒,在那个没有出口函数for(i=1;
i++){}的死循环里再嵌入一个链接点。
而观众除了抹了一把轻盈的泪水唏嘘30秒后,并未能在人生加入更多变量和参数。
纵观这个轻浮的世界,我们从来不缺“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的理性精神。
2.是该讲一点《朗读者》不足的时候了
孙建清
……在我看来,一个节目再好,它总有一点不足,或说一点遗憾吧,没有任何一件文艺作品或一档节目是完美无缺的。
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好那是肯定的。
但如果说它没有一点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也未必是实情。
就我个人的感觉,《朗读者》还需要回归朗读本身。
一直以来,我觉得,很多走上《朗读者》的似乎是从央视历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选取的,这让人感到《朗读者》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阅读版而已。
此外,《朗读者》上的人很少“凡人”,大都是名流,至少是很有“故事”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本来是很普通的阅读变得让人难以企及。
我知道,电视制作者是想以此感动中国人,但过度地拔高阅读,到了阅读不能承受的程度,就会让人望而却步。
如此,不是白白失去很多普通的阅读者吗?
《朗读者》一出,一片叫好声,这说明节目深得观众认可。
但是不是一点质疑都没有呢?
或者说就没有一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我看不见得。
一个节目要办好,一味表扬赞美,不提改进,甚至连一句希望的话都难听到,日后又怎么能提升节目质量呢?
有鉴于此,我希望人们对《朗读者》有一点质疑的声音,提一点意见,提一点希望。
这虽然有点煞风景,但批评也是一种帮助。
五、《朗读者》主题词集锦(1—8期)
第一期主题词——遇见
【节目卷首语】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
很久了吧。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节目开场白】
大家好,我是董卿。
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观众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
”这是
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
”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
”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第二期主题词——陪伴
为什么是陪伴?
其实我们每一期的主题词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
有时候为了一个主题词会反反复复讨论很长时间,但是陪伴是最早确定下来的主题词,而且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