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2783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全集60页Word文件下载.docx

(练习一。

做这题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1、教给学生概括层次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就是从段落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其思维步骤是:

首先弄清全文的内容;

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地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

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常见的基本方法有:

①摘录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这是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②分层归纳法。

用多层归纳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要先分好一个段落的层次,再弄清每层的意思,然后归纳这个段落的大意。

③归纳中心句。

有许多段落往往找不到中心句。

其实,没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有个中心,它融合在字里行间。

这就必须把中心归纳总结出来。

④缩句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段落的句子加以压缩,即压缩句子的次要意思。

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添加或改写个别词语。

——2、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

摆出新现象:

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

(③归纳中心句)

第二部分:

逐层分析这一现象,论证它的正确性。

(②分层归纳法)

1、“两会”车队以前一路绿灯,让市民生活受到干扰,是搞特殊化。

(④缩句法)

2、开好“两会”并不是非得以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

(①摘录归纳法)

3、让“两会”车队一路绿灯的惯例,带上了特权、特殊化的烙印。

4、在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必须遵守。

第三部分:

结论。

强调中心论点,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3、本文总思路: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

摆出新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

逐层论证它的正确性──解决问题(第三部分:

结论)

(四)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对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的新现象作出评论,指出它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重大意义。

(五)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

(练习三)

1、来源广泛,4个论据来自古今中外,支撑论点更有力。

2、穿插使用,有简(大家熟悉的)有繁(大家不熟悉的)。

三、活动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学习第16页知识短文《评事论理表见解》。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教案1

1、时评两篇•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1.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倡导文明节约的精神;

2.学习巩固时事评论的写法;

3.学习巩固概括段意的方法。

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

一、字词:

酽酽yà

(味浓) 

阖hé

家(全家) 

眼花缭乱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夷:

平常)奢shē华(花费大量钱财摆 

令人咋zé

舌(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 

不敢问津(不敢探询渡口,比喻不敢探询价格和情况) 

流风(正在流行的思潮、流行方式等) 

竞豪赛奢(比阔比有钱)

(一)研读课文,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即标题: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二)分析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摆出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②分层归纳法)

分析这一现象,论证它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费。

强调要进行勤俭持家和勤俭建国的教育及其意义。

(三)课文的逻辑思路是什么?

提出问题(第一部分:

摆出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

论证它的错误性──解决问题(第三部分:

结论,指出怎样去作)

(四)第一部分中摆出月饼消费中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包装上,形式大于内容,而且造成浪费;

用途上,偏离了人们一般的礼尚往来,成为一些人拉关系的“敲门砖”。

(五)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对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提出批评,指出应勤俭节约,要进行勤俭持家和勤俭建国的教育,这样我们民族才能拥有远大前程。

(六)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

1、围绕一个月饼消费问题,搜集社会上的大量材料,增强了说服力。

2、集中在第一部分分类使用,更显得问题严重。

2、按第2页的《活动指引》开展活动,写大作文。

3、呼唤生命教育

教学目标:

1、训练考察语文听力能力,及采集信息点的能力

2、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并学会珍惜生命。

3、探讨了解生命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并学会珍惜生命。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设想:

为了达到培养速读和快速收集信息能力的目的,采用事先不预习课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步骤:

一、简要说明上本节课的相关规则(本课是一篇较简单易懂的时评文章,其中涉及相关知识和有关定义,通俗易懂,用来作为训练学生的语文听力能力的材料比较适合。

相关规则:

一、学生分为四大组,要求请准备好纸笔,作记录;

二、听朗读相关文章及课文第一部分;

然后提出问题,题目将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

必答题答错不得分,抢答题大错倒扣同题分值,以此类推,完成全部题目后,计算分数,选出优胜组。

三、活动完成后,然后翻开课文,将刚才的问题有重点的写在课文相应处。

二、运用相关资料导入(要求学生认真听朗读材料并在材料中采集信息,完成相应的练习。

在此过程中适时完成相关必答题,本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听中训练采集信息的的能力及基础知识的落实)

三、听课文朗读第一部分,完成抢答题1、2。

四、学生速读第二部分(2自然段)完成抢答题3、4。

同样方法完成第二部分剩余内容。

五、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完成抢答题11、12。

六、师生共同小结归纳文章结构,明确议论文的“三段式”特点。

七、师生共同推导出时评文章的特点——强烈的争对性。

(以上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收集信息的能力。

同时,运用抢答方式不但可以加快上课进度,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接收知识,事半功倍)

八、研究探讨开放型训练。

(本训练的设置主要检验学生掌握和运用本课知识情况,也能训练学生的表达和归纳能力)

唤生命教育

王 

据200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

15岁至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

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翻翻既往的媒体报道,青少年自杀的事例为数不少,近一年多发生的就有以下十几例:

中侦网讯:

2001年11月20日,新疆石河子122团中学初三(3)班4名花季少女,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约喝老鼠药自杀。

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女孩至今仍躺在医院急救室里,另一名幸存的女孩事发后休学在家。

据悉,11月10日,石河子122团中学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并排了名次。

这4位女生名次排在年级的后面,由于害怕家长责骂,她们便商议一起服老鼠药自杀寻求解脱;

2001年11月初,呼和浩特市14岁初中生凯钦因为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1次而不是老师说的4次,选择以自杀方式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2001年10月28日,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学生因不堪忍受病痛和绝望的折磨以及经济拮据造成的心理负担,从学校新楼10层的一间教室跳下,当场死亡;

2001年10月25日,由于不忍父母负担过重,广州市一名14岁女孩留下遗书吞药自杀;

2001年6月、7月,长春、深圳16岁女中学生不堪中考压力服毒服药自杀,后深圳女孩被救;

2000年8月,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的吉林省一女生卧轨自杀;

2000年7月,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广东省顺德市一初三男生上吊自杀。

广州一名中专学生在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分析可能与找工作受挫有关。

这名学生成绩不太好,曾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而接收单位要求出示成绩单,这可能使他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最终轻生;

浙江一位高中生在家吞食化学物品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男生的死令校方和家长均感不解。

他的老师回忆说,这名学生只是最近考试成绩有所下降,另外在一个星期前曾因打碎教室玻璃赔过10元钱。

所有的人都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事导致了男孩自杀;

山东农村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因为老师的两记耳光而自杀。

这名小学生与同桌发生矛盾,老师对两人进行了批评,并打了他两耳光,小学生跑回家后服敌敌畏而死;

 

成都一初二学生在家中悬梁自杀。

据他的伯父分析,可能是因为孩子三天没交数学作业,老师让其回家叫家长到学校,孩子不敢告诉家长,思想压力过大,超过了孩子的承受力,所以采取了如此偏激的行为;

顺德市一名初三男生为一台游戏机而上吊。

这名学生向同学租借了一台游戏机,但是被爸爸藏了起来,当晚,妈妈让他早点睡,告诉他明天爸爸会把游戏机还给他。

夜里,这个孩子上吊自杀了,他留下遗书:

“……你们把我逼上绝路……可恶的爸爸……”所有的事例都令人震惊和痛惜,特别是他们的年龄只有18岁、16岁、15岁、12岁……最小的一位只有9岁!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在花一样的年纪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我们的教育给了我们的孩子什么东西?

如何才能阻止青少年自杀呢?

专家认为,生命教育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重要了。

学校教育应该补上这一课。

一、内向、抑郁的孩子易自杀:

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差、家庭问题多、早恋失败是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一致认定的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

除了外部环境问题,究其根本是青少年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差。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在热线设立之初曾作过一次统计,在前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多是中小学生。

由此可见,在有心理小学生中,存在自杀倾向者不在少数。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大致的规律,即大城市的孩子心理问题大都与情感有关,如早恋、父母离异、师生关系等。

心理问题大多出在两个极端:

一种是家境不好、人成绩差的孩子,他们往往自卑,破罐破摔;

一种是家境好、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则过分自负,只能听表扬,受不得一点批评、委屈。

问题与性格也大有关系,徐主任说,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往往是内向、抑郁的性格。

对上述一些大中学生自杀实例作过分析后,总结自杀原因有:

早恋被干涉、集体自杀、考试作弊、成绩差、教师诬陷讽刺、对毕业分配失望等。

在这些自杀案例中表现出的人格缺陷为怯懦、抑郁、孤僻、狭隘悲观、被动、依赖、敏感、淡漠、多疑、冲动、焦虑、自卑等。

二、心理教育与文化教育并举:

专家认为,心理教育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重要。

培养健康的心理不仅是预防之本,而且会令孩子受益终生。

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优点突出,但也有很多人任、自私、脆弱、独立精神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这些都不是思想品质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需要心理教育来解决。

如今,心理教育课已走进了不少学校的课堂,据悉,教育部即将讨论心理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开设中小学生心理建康教育课。

在日前由精神卫生专家、社会学家、教育家等各方专家参与的预防自杀讲习班上,起草了中国国家自杀预防策略草案,草案中呼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

会上一位精神病学专家特别提出了青

少年自杀干预策略:

减轻学习负担;

举办父母学校,改变父母对子女不切实际的期望;

对教师、家长进行青少年心理知识普及教育,改变学校思想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

特别关注问题家庭的子女;

对中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

三、尊重生命,呼唤生命教育:

古语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杨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人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一个社会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亲人朋友相关联。

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就是给他人以关爱。

关于生命的话题,那是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省略。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

成长是痛苦的,就像竹节拔高,需撕裂身体,去达到生命的高度。

成长、死亡,这好像是一条轨迹,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照这样一个程序生存,于是这样一个近乎于呆板的程序使得每一个人的表情很单调,有时甚至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

生与死并不是鲜明的对立概念,它使广大的青少年熟视无睹,对生没有惊喜,对死也没有恐惧。

我们每一位成人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

现代教育呼唤的是“全人”的教育,要求我们关爱学生,要求我们关注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要求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生命特点、生命情感、生命欲望、生命目标……总之,现代的优质教育应该是能为学生的最优发展提供“适应性空间”的教育,为培养学生未来的品性、意志、精神奠基,也就是为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奠基!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强烈的“生命欲”。

这种“生命欲”需要在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在集体活动中不断地互相碰撞、冲突、迸发火花,激发了他们的内驱力,从而产生了一股源源不竭的生命“活水”,在活动过程中又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最后走向成功。

真正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理解学生的生命情感,更为重要的是,为“生命体”日后的成长奠基——学生学会了热爱集体、自我管理、尊重他人、珍爱生命、与人沟通、团结合作、坦然面对挫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所有这些意志和品质,将会陪伴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

现代教育倡导“平等、民主、合作、互动、并进”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作为鲜活生动的“生命体”,生命地位得到承认,生命价值得到尊重,生命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也得到了升华。

我们呼唤这样的生命教育,为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奠基!

4、中国共产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知识目标:

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的重大意义,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郑培民等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教学难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白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以及党的执政方式的内容,导出本节的内容是让学

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出示当代中国的一些先进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的图片,例如有任长霞、史来贺、郑培民、周国知、牛玉儒

等的先进事迹,引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长期执政,从只有几十个人发展成为拥有6800多万人的大党的就在于党具有先进性,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总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讲授新课】

中国共产党:

一、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列举出党的指导思想,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由学生列举出这些指导思想包括什么内容,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例如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抗战爱国统一战线等是重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包括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对党的新要求的产物,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2、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3、“三个代表”的内涵

4、“三个代表”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对“三个代表”重思想有个全面的认识,着重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了解三个代表的方向。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这一点让学生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新时期对党的新要求,通过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原因的对比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功的秘诀就是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这部分内容结合2005年1月份开始的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党具有先进性,新的历史条件下更需要党保持这一先进性。

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个知识点。

小结:

(略)

练习:

一、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党的指导思想

4、“三个代表”的内容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出示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先进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举例说明,扣紧历史知识,举学生熟悉的例子,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比较认识,通过对比,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合国家热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体现新课标精神。

5、拿来主义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本文难度是很大的。

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维,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

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

要在学习第九课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

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是个难点,可以用“比”的办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重在加强学生的语感,重在“意会”(心中明白了鲁迅杂文语言的妙处了),而不一定要求学生“言传”(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妙处)。

  理解内容和学习论证艺术、体会语言特点是学习本文的两大任务,可以各安排一个课时。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参考材料很多,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众说纷纭,人教社的教参只是其中的一种意见。

教学过程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依据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这一原则决定对各种意见的取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

  4.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

《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仅以中学语文课本涉及的为限。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于是文化界的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政权和一些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

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

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

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

为了揭露和打

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

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

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研读标题,发现问题。

  提问:

本文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

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

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

读标题后,要思考

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