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267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docx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技术”教研组

修订日期:

2018年02月

 

目录

课程介绍……………………

造血检验及造血检验技术…………………………………………

第一章造血及造血调控

第三章造血检验技术

白细胞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第五章白细胞检验技术

第六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检验技术

第九章白细胞疾病应用

红细胞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第四章红细胞检验技术

第八章红细胞疾病应用

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第二章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第七章血栓与止血疾病检验技术

第十章血栓与止血性疾病应用

 

一、教学计划表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合计

大课

见习

(含实验、电教、示教)

技能训练

病案讨论/PBL

自学

造血检验及造血检验技术

9

9

18

白细胞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12

18

30

红细胞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9

9

18

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15

9

24

病案讨论/综合应用

3

3

6

总计

48

48

96

二、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夏薇、陈婷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陈婷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

三、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书书目:

书名:

邓家栋临床血液学

作者:

邓家栋,杨崇礼等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1年

 

书名: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血液肿瘤的WHO分型2008)

作者:

主译 周小鸽 陈辉树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年:

2006年

书名:

血栓病临床新技术

作者:

王鸿利,王学锋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

四、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各部分比例、考核方式等)

总分:

100分

成绩构成成绩比例考核方式

基础理论知识40%笔试

阶段性理论15%笔试

病案讨论15%现场汇报

实验考核20%形态学考试

平时成绩10%实验报告、实验操作

 

一、造血检验及造血检验技术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造血及造血调控(自学)

熟悉内容: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

了解内容:

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血细胞生理、结构与功能;造血调控;血细胞凋亡与自噬。

第三章造血检验技术

掌握内容: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各系统血细胞的形态特点,能在显微镜下识别各类各型正常血细胞;能进行正常骨髓象的细胞形态学分类并正确书写和分析骨髓报告);细胞化学染色检验(细胞化学染色的原理,如过氧化物酶、酯酶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铁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血细胞免疫分型分析技术(流式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方法及其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中的应用)。

熟悉内容:

骨髓涂片的制备和染色。

正常血细胞对细胞化学染色的反应结果和白血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

血细胞染色体检验,染色体检验常用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如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及其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了解内容:

骨髓活体组织检验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血细胞培养技术。

二、教学时数

讲授:

9学时

见习(含实验、电教、示教):

9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授课内容

(1)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介绍、造血检验概述及基本方法(血象、骨髓象检验、染色体检查)(3学时)

(2)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细胞化学染色、分子生物学检查)(3学时)

(3)造血检验的基本方法(流式细胞免疫分型)(3学时)

2.见习内容

(1)正常骨髓象检验:

骨髓片染色、正常骨髓象各阶段细胞形态、常见血液病骨髓象细胞形态(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巨核细胞系统疾病)。

(2)骨髓象检验(分类计数),骨髓报告撰写。

(3)细胞化学染色:

过氧化物酶染色、铁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碱性磷酸酶染色。

二、白细胞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五章:

白细胞检验技术

了解内容:

白细胞功能检验、粒细胞动力学检验、

熟悉内容:

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原理、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

第六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检验技术

了解内容: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计数、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的检验

第九章:

白细胞疾病应用

第一节: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概述

了解内容: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临床特征

掌握内容:

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分型包括FAB/WHO对髓系肿瘤的分型、FAB/WHO及对淋巴组织肿瘤的分型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熟悉内容:

急性白血病概述及发病机制。

掌握内容:

1.白血病的概念、细胞形态学分型及实验室诊断。

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及分型。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和血象的细胞形态学特点、诊断要点和急性白血病间的鉴别诊断。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定义及分型。

各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和血象的细胞形态学特点、诊断要点和急性白血病间的鉴别诊断。

3.各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定义及分型及骨髓和血象的细胞形态学特点、诊断要点和急性白血病间的鉴别诊断。

第三节:

其他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

熟悉内容:

淋巴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掌握内容: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实验室检测特征及诊断要点。

第四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熟悉内容:

MDS的骨髓特征和诊断依据。

掌握内容:

MDS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验;MDS的WHO分型标准

第五节:

骨髓增殖性肿瘤

熟悉内容:

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概述及WHO分型标准。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实验室诊断

掌握内容: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1阳性的实验室诊断特征及临床分期标准。

第六节: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了解内容:

MDS-MPN概述及WHO分类。

第七节:

浆细胞肿瘤

了解内容: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和重链病。

熟悉内容:

多发性骨髓瘤与其它浆细胞病的鉴别诊断。

掌握内容:

浆细胞病的定义;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标准。

第八节其他白细胞疾病(自学)

了解内容:

熟悉粒细胞减少(缺乏)症、类白血病反应的实验室检查。

传单的发病机理。

熟悉内容:

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的定义和发病机制;类白血病反应的类型、诊断标准、常见病因和与白血病的鉴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时数

讲授:

12学时

病案讨论:

3学时

见习(含实验、电教、示教):

2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授课内容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2)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3)骨髓增殖肿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实验室诊断

(4)淋巴增殖性疾病概述、浆细胞肿瘤的实验室诊断

2.见习内容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象及骨髓象细胞形态和特点。

(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共同特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M2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象及骨髓象,疾病分期骨髓象特点。

(4)多发性骨髓瘤MM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三、红细胞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四章:

红细胞检验技术

掌握内容:

有关铁代谢的检验指标及临床意义。

各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实验室特点;溶血性贫血分类与实验室检验的选择,各实验室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验和诊断。

熟悉内容:

叶酸、维生素B12、血清内因子阻断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骨髓涂片检验以及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特征。

了解内容:

溶血的检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和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

红细胞膜、血红蛋白结构与细胞破坏的关系。

第八章:

红细胞疾病应用

掌握内容: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和各类贫血实验室检验方法,检测指标变化的机制,各期的诊断标准和相关的鉴别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常见类型、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诊断标准,巨幼样细胞的特征及临床评价。

溶血性贫血的分类,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红细胞膜缺陷溶血性贫血、红细胞酶缺陷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定义、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标准。

熟悉内容:

贫血的分类和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内容: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定义和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检验在其他红细胞疾病中的应用要求

二、教学时数

讲授:

9学时

见习(含实验、电教、示教):

9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授课内容

(1)红细胞检验基础理论、基本方法、贫血的分类和诊断中的应用

(2)铁代谢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继发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及鉴别诊断

(3)溶血性贫血(双语)、再生障碍性贫血(双语)的实验室诊断

2.实验内容

(1)缺铁性贫血(分类计数)、CLL/淋巴瘤(幻灯)

(2)巨幼细胞性贫血(分类计数)、巨核细胞分类计数、再生障碍性贫血(幻灯)

(3)小细胞贫血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四、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及疾病应用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二章:

血栓与止血

掌握内容:

血管壁的止血功能。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血液凝固机制。

凝血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抗凝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功能。

纤溶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功能。

熟悉内容:

机体的止血机制。

血栓形成机制。

了解内容:

血液流动性、粘滞性以及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血栓的分类。

第七章:

血栓与止血疾病检验技术

掌握内容: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实验的原理、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凝血因子的检测方法、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的相关实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聚集实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病理性抗凝物质的筛查实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纤溶降解产物检测的相关实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熟悉内容:

检测凝血活化的相关实验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的相关实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纤溶相关组分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仪的实验原理及临床意义。

血栓与止血检验涉及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了解内容:

检测血管内皮止凝血功能的相关实验方法、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

检测黏附功能、释放功能、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自身抗体的相关实验方法、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验的实验原理及临床意义。

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分析原理及操作。

第十章: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应用

掌握内容:

一期和二期止血筛选试验的临床应用。

纤溶活性亢进筛检试验的应用。

各种常见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等)的定义、实验室特征。

血栓前状态的定义和血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易栓症的定义和其实验室诊断指标的评价。

DIC的定义、实验室检验及诊断标准。

熟悉内容:

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鉴别要点。

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抗纤药的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