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2326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

《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Word格式.docx

1前言1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1.1.1220kV通济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1

1.1.2220kV咸祥变、鲍家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1

1.1.3220kV杭湾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2

1.2评价过程3

2编制依据5

2.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导则、规范及规程5

2.1.1采用的法律5

2.1.2采用的法规5

2.1.3有关标准6

2.1.4有关技术导则6

2.1.5有关管理导则6

2.1.6有关技术规范7

2.1.7有关测量方法7

2.1.8有关设计规程7

2.1.9环评委托书和相关批准文件7

2.1.10工程报告资料8

2.1.11有关的区域规划文件、意向8

2.2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8

2.2.1评价等级8

2.2.2评价范围9

2.2.3评价标准10

2.2.4评价方法10

2.3环境保护目标11

3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3

3.1工程的构成及规模13

3.2新建110KV送电线路敏感点的背景监测13

3.3送电线路的工程分析15

3.3.1送电线路污染因子分析15

3.3.2工程环保特点16

3.3.3主要的环保问题16

3.4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对输变电工程的意见及落实情况17

4环境概况18

4.1自然环境概况18

4.1.1地形地貌18

4.1.2气候18

4.1.3水利20

4.2社会环境21

4.2.1余姚市社会环境21

4.2.2鄞州区社会环境21

4.2.3慈溪市社会环境22

4.3电网规划23

5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24

5.1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类比监测24

5.2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6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0

5.4其它环境影响分析30

5.4.1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30

5.4.2水土保持31

5.4.3对景观、交通的影响分析31

5.4.4对农业生态的环境影响分析32

5.4.5线路跨越民房情况分析32

5.4.6拆迁安置33

5.4.7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分析33

5.4.8对电信线路的影响分析33

6环境保护治理措施34

6.1项目前期的污染防治措施34

6.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34

6.3运行期的环保治理措施35

6.4环保投资35

7环境公示37

7.1选址及线路选线设计时的公众参与37

7.2环境影响评价公示38

7.2.1张贴《项目信息公示》表38

7.2.2公示证明38

7.3公示结果38

8环境管理规定与监测计划39

8.1输变电项目环境管理规定39

8.2环境管理内容39

8.2.1施工期的环境管理39

8.2.2运行期的环境管理39

8.3环境监测计划39

8.4监测项目40

8.5监测点位40

9工程预测评价41

10结论42

10.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

10.2本项目的规划要求42

10.3项目的组成42

10.4环境影响评价42

10.4.1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43

10.4.2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环境影响评价43

10.5环保治理措施43

10.5.1噪声控制43

10.5.2工频电场、磁场控制43

10.6公众参与44

10.7环保投资44

10.8评价总结论44

10.9建议45

附表1220kV通济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46

附表2220kV咸祥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56

附表3220kV鲍家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65

附表4220kV杭湾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69

1前言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1220kV通济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项目位于宁波余姚市境内。

截至2006年底,余姚市电网共有500kV变电所1座,即河姆变3×

75万kVA;

220kV变电所3座,主变6台,总容量96万kVA,即220kV屯山变、溪凤变、阳明变;

110kV变电所15座,主变23台,总容量98.9万kVA。

余姚市6000kW以上的小火电装机容量17.69万kW,6000kW以下的小水电装机容量为2.662万kW,6000kW以下的小火电装机27.3万kW。

随着经济的发展,余姚市的用电需求也增长迅猛。

2006年余姚市最高负荷71.7万kW,预计2009年将达到92万kW,2010年将达到98.4万kW。

因此,为了满足余姚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余姚中西部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需加强余姚中西部地区110kV网架结构,从而满足余姚及宁波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需要。

1.1.2220kV咸祥变、鲍家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项目均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境内,其中,220kV咸祥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位于鄞州东部,220kV鲍家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位于鄞州区中心区。

鄞州电网是宁波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6年底,鄞州区电网有500kV变电所1座,主变3台,总容量225万kVA,即500kV天一变;

220kV变电所5座,主变10台,总容量168万kVA安,即220kV新乐变、潘桥变、蔡郎变、梅梁变和下应变;

110kV变电所15座,主变25台,总容量99.2万kVA。

随着经济的发展,鄞州区的电量负荷也增长迅猛。

2006年,鄞州区的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达84万kW,预计2009年将达到95.2万kW,2010年将达到10.5万kW。

大嵩滨海地区由于瞻歧、咸祥、塘溪三个乡镇组成,随着沿海中线和瞻歧隧道的开通,交通区位的改变和土地价格较低及规模较大的优势,大嵩滨海地区已成为鄞州区又一个投资热土,大嵩滨海地区经济社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鄞州滨海投资创业中心的开发建设深入,将进一步带动该区域的整体发展。

鄞州区建设中的中心城区位于宁波市南部,奉化江两岸,以石矸、钟公庙、钱湖镇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近景用地规模33km2,人口15万人,远景用地规模控制在88.99km2,人口30万人。

中心城区作为鄞州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宁波市的副中心城区。

经过近10年的建设,特别是2002年以来,抓住撤县设区的机遇,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城区开发建设力度。

随着新城区行政机关搬迁的基本完成,新城区已初具规模,人居、商贸、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因此,为了满足余姚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鄞州东部及中部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需加强鄞州东部地区110kV网架结构,从而满足鄞州及宁波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需要。

1.1.3220kV杭湾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项目位于宁波慈溪市境内。

慈溪电网是宁波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6年底,慈溪市电网220kV变电所4座,主变8台,总容量132万kVA,即220kV慈溪变、贤江变、水云变和淞浦变;

110kV变电所19座,主变35台,总容量134.5万kVA。

慈溪市6000kW以上的小火电装机9.953万kW,6000kW以下的小水电装机容量为0.099万kW,6000kW以下的小火电装机54.23万kW。

随着经济的发展,慈溪市的电力负荷也增长迅猛。

2006年,鄞州区的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达98万kW,预计2009年将达到122.5万kW,2010年将达到128.5万kW。

随着杭州湾心区经济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如吉利汽车、九天仪表、盛泰电子金属材料等工业负荷的增多,慈溪电力供应将趋于紧张。

根据宁波电网发展规划,2007年底左右将在杭州湾新区相继建成投产110kV兴慈变、越瓷变,届时,将考虑兴慈变新建双回输电线路接至水云变,在越瓷变接入时,将110kV水云-兴慈线双“T”接入越瓷变。

考虑杭州湾新区远景还有110kV吉利变需要接入,慈溪北部的110kV电网网架结构有待增强。

因此,为了满足慈溪市北部杭州湾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慈溪北部电网的供电能力,同时改善电网供电质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需加强鄞州东部地区110kV网架结构,从而满足慈溪及宁波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需要。

1.2评价过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的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宁波电业局委托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负责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接受任务后,收集了有关工程情况、可行性研究和背景资料,对送电线路进行了现场踏勘;

并征求了宁波市环境保护局、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电业局等有关单位对本次环评的意见;

评价单位在对各工程周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类比监测及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宁波通济变等220kV变电所配套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本次环评根据配套线路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以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和公众参与为重点,重点评价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宁波电业局、宁波电力设计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评价单位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编制依据

2.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导则、规范及规程

2.1.1采用的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

2.1.2采用的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3>

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3)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7>

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

(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2月20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细则》;

(7)国家电网科<

2004>

85号《国家电网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

(8)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66号令《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9)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5>

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10)环保总局环发2006<

28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11)《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年8月19日。

2.1.3有关标准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2)《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

2.1.4有关技术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2.1.5有关管理导则

(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

(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

2.1.6有关技术规范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

2.1.7有关测量方法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

(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349-90);

(3)《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

2.1.8有关设计规程

输变电工程所执行的规程见表2-1。

表2-1输电线路工程有关设计规程一览表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等级

1GB6364-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

2GB6830-86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国家

3GB7495-1987架空电力线路与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距离国家

4GB13614-1992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

5GB13618-1992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国家

6GBJ143-1990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国家

7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行业

8DL5033-1994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设计规程行业

9DL/T5063-1996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干扰影响设计规程行业

10DL/T5040-1995高压送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设计规定行业

11SDL5-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行业

2.1.9环评委托书和相关批准文件

宁波电业局发展策划处,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函(附件一)。

2.1.10工程报告资料

本次环评所采用的工程资料见表2-2。

表2-2本次环评的工程资料一览表

序号工程资料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

1《220kV通济输变电110kV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07年4月

2《220kV咸祥输变电110kV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4月

3《220kV鲍家输变电110kV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4月

4《220kV航湾输变电110kV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4月

2.1.11有关的区域规划文件、意向

宁波地区输变电工程的有关所址、路径的批复文件见表2-3(各工程批复文件附在相应报告表后)。

表2-3宁波地区输变电工程的批复文件一览表

序号工程名称工程的批复情况

1220kV通济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线路路径得到余姚市规划局、余姚市马渚镇人民政府和余姚市阳明街道办事处盖章同意。

2220kV咸祥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线路得到宁波市规划局、宁波市鄞州滨海投资创业中心规划科、宁波市鄞州区瞻歧镇人民政府、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人民政府盖章同意。

3220kV鲍家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配套送出线路得到宁波市规划局盖章同意。

4220kV杭湾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线路得到慈溪市规划局盖章同意。

2.2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2.2.1评价等级

根据相应评价技术导则,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如下:

(1)电磁环境

电磁辐射是输变电工程运行期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对输电线的电磁环境影响进行重点预测评价,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要求执行;

由于评价范围内无无线电设施,因此仅对无线电干扰作达标分析。

(2)生态环境

整个工程占地(永久、临时)总面积小于0.5km2,线路较短,不涉及敏感区域,工程影响范围较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的要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仅作简要分析。

(3)水环境

工程施工期废水排放量很小,运营期没有废水产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工程的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由于本工程产生的废水量很小,水环境影响仅作污水达标评价。

2.2.2评价范围

(1)施工期

•施工扬尘:

线路塔基周围环境。

•生态环境:

线路周围100m范围内。

•水体环境:

塔基施工生活污水排放去向。

(2)运行期

运行噪声:

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以及周围环境敏感点。

工频电磁场:

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要求,确定以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并考虑周围环境敏感点。

无线电干扰:

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要求,确定送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为评价区域。

2.2.3评价标准

根据输变电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对评价标准的确认意见(见附件二)。

本次环评采用如下评价标准。

(1)电磁场

根据《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的推荐,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110kV线路工程参照该标准执行。

(2)无线电干扰

根据《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

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m距离处、测试频率为0.5MHz,在好天条件下,110kV送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大于46dB(μV/m)。

(3)声环境

采用的声环境评价标准见下表。

表2-4声环境评价标准

序号工程名称执行标准标准级别及标准值

1220kV通济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线路沿线乡村居住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标准1类(昼间:

55dB(A)夜间:

45dB(A))

2220kV咸祥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3220kV鲍家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4220kV杭湾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2.2.4评价方法

110kV线路工程评价方法主要采取类比监测及理论计算确定其影响。

对110kV送电线路采用类比监测及理论计算方法进行预测评价。

类比的项目为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

类比对象选用丽水110kV雀杨1587线、白杨1586线同塔双回路线路(逆相序排列)、嘉兴110kV禾城-禾泾、东禾送电线路(同相序排列)和禾塍1239单回线路(三角形排列)进行类比测量。

本次110kV送电线路工程主要位于平原和山地,根据线路征地面积分析其建设对林业、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及在工程建设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2.3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踏勘及工程设计资料,以及对宁波地区输变电工程所经地区情况的了解,本次环评的线路工程线路路径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森林公园等特殊保护地。

工程建设地区多为平原和山地,为此确定本工程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送电线路跨越的民房及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内的民房,主要保护对象为人群。

根据沿线调查,220kV杭湾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没有跨越民房,线路走廊两侧30m范围内没有敏感目标;

而220kV鲍家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全线采用电缆敷设。

220kV通济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和220kV咸祥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5。

表2-5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地理位置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功能

环境因素

1

220kV通济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宁波余姚市

线路西侧40m处梁巷村线路南侧40m处施家漕头村线路北侧110m处岭下村线路南侧100m处里山脚下村线路西侧50m处外山脚下村

民房

噪声、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

2

220kV咸祥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宁波市鄞州区

线路南侧50m处龚家沙埠线路南侧5m处方桥村沿山26号线路西侧100m处民丰村上周岙线路西侧30m处裘岙村1号

3

220kV鲍家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电缆沿线经过地区周围30m范围内的民房

4

220kV杭湾变配套110kV送出工程

宁波慈溪市

沿线走廊两侧30m范围内没有环境敏感点

噪声、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内无导航台、卫星地面站或广播电视发射塔;

线路路径没有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3.1工程的构成及规模

本次220kV配套110kV输电线路送出工程共有4项,本期新建110kV架空线路长度为2×

51.7km+1×

1.4km;

新建110kV电缆长度为2×

0.155km+1×

5.58km。

表3-1工程的构成及规模

性质

规模

进展阶段

新建

110kV马渚线:

4.1km110kV胜归、七里线:

5.7km110kV胜归、新华线:

4.7+1×

1.4km

可研

咸祥―干岙线:

27.2km

咸祥―大嵩线:

0.55km咸祥―瞻歧线:

0.55km

鲍家~新林、鄞城的T接线:

4.53km(电缆)鲍家~新林线:

0.28km(电缆)鲍家~下应线:

0.385km(电缆)鲍家~姜山、蔡郎的T接线:

0.385(电缆)鲍家~铜盆2回线:

0.155km(电缆)

庵东、贤江线:

1.2km滨海、水云线:

1.5km越瓷、兴瓷线:

6.2km

具体规模、组成将在各工程环评表中给予详细叙述。

本期配套110kV送出工程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3-1~图3-3。

3.2新建110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