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档案归档整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文书档案归档整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书档案归档整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可概括为“遵循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计划与总结,安排与汇报,关于干部任免、工资、退休的,通知,思想工作,关于教育,文化、宣传品质,关于经济的,关于生产的,关于农业工作的),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与传统立卷原则相比较,两者是基本规律客观存在的。
文件整理归档的目的,是将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能反映出机关基本活动面貌的文件材料保存下来,以便今后和历史研究查考。
因为条件的变化,具体整理方法可以不同,但都必须遵循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规律,才能达到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共同目的。
1、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文件的形成不是任意的,而是伴随着各机关,团体和社会组织的职能活动产生的,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
不同的机关,尽管其职责和业务范围各不相同,但各项职能活动总是存在着各方面的联系,所形成的文件之间自然有一定规律,这种规律也就是文件之间有机联系的具体表现。
文件之间的这种联系职能反映出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面貌,同时也符合人们查找利用档案的心理预期,为检索提供了线索。
因此,进行归档文件整理工作,必须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一个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就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归档时应该按期限放在一起,批复与请示应该放在一起,装在一个盒内)。
2、区分不同价值
不是所有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都需要整理归档,而是要依照《机关档案归档与不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区分归档范围不同文件价值,划定不同保管期限。
对于保存价值大,保管期限长的文件,重点整理和保管;
对保存价值小,保管期限短的文件,根据条件区别对待(这次全市文书立卷改革工作考虑到这因素,永久保存的用硬纸盒,长期的则用软纸盒,短期的用卷皮装订);
对无保存价值的,不须归档的文件,则可以销毁。
通过将不同价值的文件区别整理,可以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不同价值的文件经过整理后相对集中,为日后档案进行保管利用,以及到期移交进馆也提供了方便(例:
一个会议的形成文件材料,虽然他们之间有机联系,但必须区分不同价值,会议、通知、日程表,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等属于永久保存,会议上的纪录、简报、交流材料、典型材料属于长期保存,会议的小组记录,事务性文件属于短期保存)。
3、便于保管利用
这是归档文件整理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检验归档文件整理方法实用性的唯一标准。
执行文件级整理,正是新形势下对这一原则的合理发挥。
在整理原则中,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
是手段,“便于保管和利用”则是最终目的。
从根本上说,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忽视甚至无视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有的地方有的部门采取取消分类,排列时不强调事由,不区分保管期限。
完全按归档文件形成时间或文号对归档文件进行排列,依靠计算机进行检索。
这种做法从目前能够满足利用需要,但由于档案间缺乏逻辑联系,以及同一事由或问题的档案被分散到多个档案盒中,从长远看,特别是对档案移交进馆之后,将会给系统利用档案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要坚持以便于保管利用为出发点,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才能更好地实现文件整理目的。
二、归档文件的价值鉴定
归档文件价值鉴定是整个档案鉴定工作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机关文件归档时,对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进行审定,确定其是否属于归档的范围,同时剔除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因此,归档范围的确定实际上是对文件价值的初步判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第一关口。
第二阶段是对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根据其在日后保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同作用来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是对文件价值的进一步判定,是决定档案命运的关键所在。
<
一>
、鉴定的原则和标准
根据归档文件整理原则的要求,进入归档范围的文件范围的材料,必须在区分其保存期限的前题下,才能系统地进行整理。
因此,正确地判定文件材料的价值,准确地划分保管期限,这是保证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应归档的文件材料,都具有保存价值。
文件的保存价值和档案的保管期限成正比。
保存价值越大,保管期限就越长;
反之,保存价值小,保管期限就短。
二>
鉴定的原则
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和鉴别档案内容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根据本机关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断档案的保管期限。
三>
鉴定的标准
1、职能标准。
职能标准是指按立档单位所在系统的地位和重要程度来决定其档案的价值。
一般情况下,行政级别越高,其形成的档案越重要。
在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时,对于不同行政级别的机关,永久档案所占比例应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机关档案部门应尽可能保存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及基本历史面貌的文件材料。
2、来源标准。
来源标准是要体现档案的形成者。
一般地说,本机关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当是保存的重点。
在鉴定文件的价值时,重点要看本机关产生的,还是外机关产生的,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上级就比本级的重要。
(上级针对本机关的文件,原则是要视为本机关的文件来对待,如干部任免的、离退休的,批转本机关有关工作的文件,转发本机关的文件等,那么一般普发性的文件,有查考作用的就归档保存,没有查考作用的可以不归档。
3、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指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和独一性。
在分析文件的内容时,主要看它的重要程度如何。
(重要性:
如文件反映的内容是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近一个时期的,本单位主要职能工作的保存价值就大,反映的是某一方面的,某一时期的,某一项工作的保存价值相对来说就不一样,保存的时期就短一些,独一性,文件反映的内容比较特殊,如地震灾害的,洪水灾害的。
4、形式特点征标准。
是指文件的文种(名称)文本,外形特征等。
1、文件的文种不同,作用不同,价值也就不同(举例)2、文本是指文件的正本、定稿(底稿)修改稿、草稿等。
由于作用不同,其保存价值也就不同。
草稿,修改稿都是来定稿,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一般情况下都不必保存。
只有个别情况下,有重要领导人直接修改和批示的则应当保存。
(有的文件是秘书直接从微机上打印的,出一个清样,交领导审阅后,认为可以,就打印分发,那么这份清样就是底稿,归档时应该归档,但注意的是请领导签字,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法律效力。
)3、外形特征也包括载体形式,一般指非正式的文件。
对文件起辅助说明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照片,录音,录像,领导人题词以及奖杯,锦旗,证书等实物,都生动记录了真实的历史事件。
是不可多得的档案资料,应得到足够重视。
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
归档范围,就是归档文件整理的范围。
在整理时,不是所有的文件材料都需要归档,而是要正确分析,区别对待。
在确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时,既要保证归档文件的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归档,防止“有档不归”(有的领导一看是自己的任免通知,就锁到自己的办公桌里,有的科室一看这份文件自己科室里的业务,就放到科里保管,我们机关还出过这么一件事,一个领导一看是自己的任免通知,快收起来放下,等退休几年后,地委要让上报任职时间,调升工资急了,找不见了,又到单位查,又是找组织查,费了很多时间),又要注意不该归档的文件材料就不能归档,防止“有文必档”(有的文档人员把一年里的全部收文,包括召开临时会议的,五一节值班的,征订杂志报刊全部收集起来归档,一次装订十几卷,又抄目录,又装订,写皮,放上十几年没人查,保管期限也到了,该销毁了,劳命伤财)。
1、应归档文件材料
凡是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1>
上级文件
1、上级党政领导机关针对本机关工作的指示、批复、批转、通报、通知和普发的需要本机关贯彻执行的指导性文件;
市委、政府各县市区委、政府针对本机关的干部任免启用印章和本机关上报批转、转发的以及普发的需要本机关贯彻执行的指导性文件。
2、上级机关领导视察、检查本机关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指示、题词照片和录音、录像材料;
3、上级机关召开的需要贯彻执行的会议的文件材料
4、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发来的文件。
也就是你们直接上级发来的文件
2>
、本级文件
1、本机关“红头”文件。
以机关党组织和行政名义发出的指示、决定、规定、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批复等
2、本机关内部文件。
本机关内部单位形成的主要文件(如工作计划、报告、总结、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局务、局长办公、党员组织生活会,职工大会等)会议记录,重要的电话记录,工作条例、规章制度、各种统计报表,干部、工人的行政工资和党、团、工会会员、关系转移介绍信及存根、职工离退休、退职证明、存根,本机关党、团员、职工花名册、购房协议等;
3、本机关召开各种代表会和专业会议形成的重要文件。
包括召开会议的请示与批复、通知、日程安排、代表名册、工作报告、讲话发言、总结、决定、纪要、简报、典型和单位材料、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名单等;
本单位领导在有关会议的讲话稿。
4、本机关编制的历史资料和编辑出版的各种书书刊的定稿和印本及本机关的宣传、报道稿;
反映本机关各种活动的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剪报、计算机盘片等。
5、本机关财产、物资、档案等交接凭证、清册。
6、重要的人民来信来访材料、领导的指示和本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形成的记录、摘要单、调查处理报告、统计分析材料等。
7、技术文件。
本机关在各项科学技术活动中形成的项目任务书、原始记录、工作总结、科研成果、技术标准、鉴定证书等材料;
本机关在修建综合楼、办公楼、住宅楼等各项工程基建项目的审批文件、设计任务书,地质勘察材料、隐蔽工程记录、质量评定书、技术复核资料、工程预、决算、验收纪要、竣工图等材料;
本机关购置设备的随机材料(包括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运行维修记录等材料;
本单位设计、生产的产品的成套文件材料;
8、本机关形成的财务预、决算、财务分析、会计月、季、年报表,总账、各类明细账、现金(出纳)日记账、银行存款账,凭证等文件材料;
3>
、下级文件。
(1)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报告、典型调查、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综合性(年度)统计报表等材料;
(2)下级机关报送的需要本机关备案的重要文件材料;
4>
、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文件。
(1)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发来的需要办理执行并起依据作用的文件。
关于支部、公务员、干部考核的、职工工资待遇的、下岗职工安置,住房改革的、公积金的、医疗保险的等。
(2)、有关业务机关对本机关工作检查形成的重要文件。
2、不归档的文件材料。
(1)上级机关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
(2)上级机关普发供参阅、不办理的文件材料;
(3)上级机关征求意见未定稿的文件;
(4)本机关的重复文件‘
(5)本机关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
(6)未经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鉴的未生效的文件材料、电报草稿,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重要法规性文件定稿除外)、铅印文件的各次校对稿(主要领导人亲笔修改稿和负责人签字的最后定稿除外);
(7)从正式文件、电报上摘录的供工作参阅的非证明材料;
(8)无保存价值的信封、一般的群众来信;
(9)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机关职务形成的与本机关无关的文件;
(10)为参考目的从各方面收集的文件材料;
(11)参加非主管机关召开的会议不需要贯彻执行和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12)同级机关发来的不需要贯彻执行和起依据性的文件;
(13)非录属机关抄送的不需要办理的文件材料;
(14)下级机关送来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不应抄报或不备案的文件材料;
(15)下级机关抄报备案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档案保管期限
1、保管期限的划分
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3种。
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16—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
永久——凡是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保管。
它主要包括:
本级党委(组)总支、支委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总结,精神文明建设的报告、总结、决定,处局长办公、处、局务会议记录,召开会议的通知、日程、讲话、意见、报告、决定、决议、纪要、重要的声像材料,机构设置、启用印章、人员编制、干部任免、领导分工的通知、方案,开除党籍、公职、撤销职务的决定,受到省级以上的表彰决定,年度工作计划,目标任务指标、责任书、总结;
长远规划、重要的调查报告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规章制度、组织沿革、基础数字汇编、大事记等,党员干部(公务员)、劳动工资及各种业务统计年报表、职工、党员花名册;
直属上级机关针对本机关主管业务并要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材料。
以上的文件材料是永久收集的,也是永久文件的排例次序。
长期——凡是反映本机关一般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本机关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长期保管。
本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议记录、职工大会和职工政治学习会议记录,召开会议的典型经验、材料、发言、简报,半年工作计划、总结、通报、季度工作总结,干部的录用、聘用、转正、定级、调资、离退休、技术职务聘评、限额考核表、简表申报表通知、资格、复转军人安置、抚恤、死亡、补助等文件材料,地、县级以下的表彰奖励、一般的处分材料,错误调查处理材料、个人检查、处分决定等。
职工调动工作的行政、工资、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及存根,下达经费的通知,一般的调查报告、总结,一般的财产、物资、档案等交接凭证等;
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统计报表,重大问题的专题报告;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召开会议的讲话、报告、决定、决议、纪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重要通知、办法、条例、计划、总结等。
(文件的排列也是应该从上面的顺序进行的,在同一个问题内先排本级,在下级、上级的)。
短期——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本机关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管。
本机关召开会议的小组会议记录,一般事务性文件材料,没有复文的请示,季度、月份工作计划、统计表;
同级机关和非录隶属机关报民来的需要贯彻执行并起依据性的文件材料;
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以下的总结、统计报表,一般专题的报告、总结和图案的文件材料;
上级党政机关颁发的需要贯彻执行并起依据作用的文件材料,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召开会议的典型、经验材料、发言、简报,年度以下的计划、总结经验、通报、一般的通知等,(详见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2、判定文件价值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判定文件的价值,要立足于本单位。
本级文件存宽,上、下级文件从严。
介于两个期限之间的文件,本级文件往上提,上下级文件往下拉。
(2)要从整体上和一组文件的联系上判定文件的价值。
(3)判定文件的价值,不能单一地按文件的文种判定价值,要结合、内容判定其价值。
(由于我市许多单位的文种名称使用不规范,所以不能判定价值。
如:
一个单位发了这么一份文件,关于加强工作纪律的决议,实际上是对一名职工迟到10分钟的批评,扣一天工资的事,这个单位认为是决议,文件的威力就大。
三、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和装订
装订是归档整理的基础环节,即采用符合档案保护要求装订材料,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固定在一起。
装订前还必须对归档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整。
通过装订,从实体上将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单位——“件”确定下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
整理单位
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一般以每行文件每一件。
文件的正本与定段合为一件;
正文与附件合为一件;
原件与复制件合为一件;
转发文与被转发文合为一件;
同一年度内相关的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各合为一件;
跨年度的各为一件;
报表、名册、图册、图表、介绍信存根、会议记录等按其本来的装订方式,一个自然本(册)为一件。
(报表应该注意的是,一份报表为一件,如:
主管部门要汇总全市各县区的报表,汇总的算一份,7个市县区的各算一份,不能把汇总的,本单位的,7个县市上报的装订到一起算一份文件,查找起来很不方便。
如果定稿过厚不易装订的,也可将正本与定稿单独作为一件;
如果附件数量较多或者太厚不易装订时,也可与正文各为一件。
、归档文件的修整
装订文件之前,应先检查文件是否齐全完整。
有缺张少页或附件等不齐全的应没法补齐,有破损的应予修整。
有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应予恢复或复制。
如永久和长期保管的档案,字迹材料复写纸等的圆珠笔、铅笔书写的等要进行重新抄写复制。
重要的传真件必须进行复制。
装订边太窄的应适当加宽,纸张不符合A4或16开标准的应按A4或16开折叠或裁切、背贴(如:
介绍信A4装订用A4白纸张贴,16开的用16白纸张贴,8开的报表一折二装盒)。
在进行上述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剔除多余的重行文件和不要的复制件。
归档文件的装订
1、凡归档的文件统一按“件”进行装订
2、一行文件由几部分组成,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
正文在前,附件在后;
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
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
请示与批复作为一件时,批复在前,请示在后;
汉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
有价值的文书处理单需要保留的,置于相关文件之前,按文件首页对待,可加盖归档图章(把真正需要保留的保留下,一般的反映文件处理过程的处理单,没有必的保留)。
3、装订文件时尽量把四边都对齐,至少把右边与下边分别对齐。
(示范)如有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举例)。
4、列为短期保存的文件及本来已装订成册的刊物、书籍、会议记录、介绍信存根、报表、名册等,用档案盒装盒的,可以保持原貌,不再拆开重新装订。
(不去钉书针,定稿簿的可直接粘贴在正文后)。
用档案皮装订的,全部拆除金属物后,采用“三孔法”进行装订(示范)。
5、列为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文件,采用不锈钢订书钉或线绳进行装订。
使用不锈钢订书针装订时,在距左侧边沿1.2厘米处装订,中间的针取纸张的中点,上下各距中间针A4为7厘米,16开为6厘米;
使用线绳装订时,统一采用“三孔法”,在距离左侧边沿1.2厘米处装订,中孔取纸张的中点,上下孔各距孔装订A4为7厘米,16开为6厘米。
(进行两种装订法的示范)。
文件太簿,如不便于使用不锈钢订书针或线绳装订时,可使用少量胶水按“三孔法”装订的位置定页粘贴。
一般掌握8页以下用胶水粘贴,9页以上用不锈钢订书针或线绳装订。
如遇归档文件较厚时,可灵活掌握。
有的单位的文件纸张比较厚,也可5页以下用胶水粘贴,6页以下用不锈钢钉书针或线绳进行装订。
四、归档文件的分类
分类:
是指全宗内归档文件的实体分类,就是将归档文件按其来源,时间、内容和不形式等方面的异同,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别,构成有机体系的过程。
分类包括选择分类方法,制定分类方案、文件归类等具体内容。
对归档文件进行合理的分类,不但能有能效地揭示出归档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全宗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便于系统地提供利用,而且对排列、编目等后续工作的开展,以后将来馆室的系统化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基本分类方法(通用的)
分类方法也称为“分类标准”、“分类特征”。
合理选择分类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分类的质量。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选择年度、组织机构(问题)和保管期限作为通用的分类方法,是因为这3种分类方法在各级单位档案部门使用率最高,并且反映了基本规律和要求。
1、年度分类法。
年度分类法,就是根据形成和处理文件的年度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
年度分类法是运用最广泛的分类方法。
归档文件按年度将特征分类,可以反映上一个机关单位每年工作的特点和近年发展变化的情况,并且,同现行机关以年度为单位将文件整理归档的制度相吻合。
不同年度的文件不能混全归类。
运用年度分类灵法时,要正确断定文件的日期并归入相应年度。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文件有多个时间特征的判定
一行文件往往有多个时间特征,包括成文日期,签发日期、批准日期、会议通用日期、发布日期、发文日期和收文日期等等。
分年度时,一般为说应以文件签发日期(即落款日期)为准,以此来判定文件的所属年度。
对于计划、规则、总结等内容涉及不同年度的文件,《规则》取消了原有的按针对年度归档的做法,统一规定按文件落款日期(即签发日期)判定文件的所属年度,以进一步简化分类中的要领和操作。
例如:
2000年形成的《从2001—2005年的工作规划》应归入2000年度;
2003年形成的《2002年工作总结》,应归入2003年;
2002年制定、2003年生效的法律法规,应归入2002年。
跨年度形成文件的判定
机关单位的某些具体职能活动,如召开会议、处理案件等等,可能会跨年度形成文件。
这样的文件往往统一在办结年度归档,分类时也都归入办结年度。
如2002年12月30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2003年元月2日结束,两个年度形成的会议材料,统一在闭幕年归档,即2003年整理归档(过去是按召开会议的年度进行归档的,与现在的归档年度有区别,请大家注意),分类时这些文件材料都归入2003年度;
跨2002年、2003年两个年度处理的案件形成的文件材料,统一在闭幕年归档,即2003年整理归档,分类时这些文件材料也都归入2003年度;
下级单位2002年12月写的请示,上级单位2003年元月收到,该请示应连同办理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文件一起归入2003年。
、几行文件作为一件时“件”的日期的制定
正本与定稿,原件与复制件,来文与复文等也可作为一件时,这时制定“件”的日期,应以装订时排在前面的文件的日期为准。
具体地说,正本与定段为一件,以正本为准确性;
正文与附件为一件,以正文为准,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以转发文为谁;
来文与复文为一件,以复文为准。
、没有标注日期的文件的判定
在归档案时,往往遇到有些单位的内部文件(白头文件),没有标注日期,这时,需要分析文件内容,制成材料、格式、字体以收各种标识,来考证和推断文件的准确日期或近似临时日期,以便按年度合理归类。
5>
、有专门年度的分类方法。
如果立档单位相当一部分工作是按照专门年度进行的,如教学年度等,采用年度分类法时,对这部分工作形成的文件,就应按专门年度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