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1716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

《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足有效教学开展教学教研Word文件下载.docx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

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我的教学有效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二、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我们先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谈起: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比赛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

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的多;

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

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

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

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

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

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

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

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

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

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

孔子说过: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

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

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

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

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

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

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

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

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

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

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阻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糟糕透顶的误人子弟。

三、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要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首先就得了解和把握其表现和成因:

1.三维目标的割裂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

但是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其一,“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低效、无效的;

其二,“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教学内容的泛化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

如语文课:

或者丧失自我,异化为生物课、历史课、物理课、文化课、思维课、班会课等;

或者忽视语言文字,重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教学内容虚泛、空洞;

或者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课文的时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在数学课上:

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如:

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

上课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问:

小朋友们,知道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吗?

学生急忙举手回答:

“零”。

老师似乎不满意其回答,暗示起坐下。

启发道:

谁再动动脑筋,0又像什么?

生2:

像轮胎。

老师:

你真会动脑筋,想得非常好。

生3:

“0”像太阳。

生4:

“0”像十五的月亮。

生5:

“0”像西瓜。

……

与此同时,教室里的学生都是抡起手臂把桌子敲得震山响,纷纷抢着发言,各种想象应有尽有。

(老师分别予以表扬,表扬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

活跃的课堂的气氛持续了将近20分钟。

学生所描述的都是有关“0”像什么。

即将下课,老师进行着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

生1:

我们学习了“0”,我知道“0”像鸡蛋、像地球、还像……

学生还想说,老师马上暗示其坐下,让其他的学生回答。

我知道了“0”像太阳。

我还知道“0”像车轮胎。

连续叫了4个学生,学生的回答都是“0”像什么。

老师只能作罢,草草说了有关“0”的作用与意义,就宣布下课了。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堂很热闹的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启发,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

这堂十分贴近生活的数学课虽然有以上优点,但是从最后的小结可以看出明显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知识”几乎成了生活例子的附庸。

3.教学活动的外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

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

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4.教学(层次)的低下

与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相对应,我们把教学分为两个层次:

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

显然,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

从具体一节课来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

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

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责任感的形成。

一位文学教授曾经指陈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语文老师的解读思维活动与学生同在一个层次上,他要讲的不用讲学生就已经自明,即便这个时候老师明智地采用提问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讲,这仍然是浪费教学资源。

因为这对学生来说没有增加新的信息。

教师讲授往往只是对文本信息的重复性归结,是学生已经懂得的“真理”,学生不能从老师那里摄入任何有效的、能够生成思维能力的成分。

这是当前语文课文本解读最失败的地方。

[2]从教学全过程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

遗憾的是,现在的教学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看到这样的怪现象:

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

5.预设生成的冲突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

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

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要着力做到:

第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第三,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第四,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第五,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可以说,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的五条基本措施。

四、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

听课、评课是我们基层学校经常组织开展的一种常规的校本教研活动,尤其是评课,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

对这个问题,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觉得一节“好课”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1.应该是“实惠课”。

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

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

我们甚至可以说,课堂学习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

所以,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好课”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者是获得了知识技能,或者是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是拓展了思维,或者是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等等。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好课就应该是“实惠课”。

2.应该是“科学课”。

既然是“好课”,一定有触动师生心弦的精彩之处,一定能够给学生带来某些“实惠”。

既然如此,“好课”一定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校情甚至是国情的。

总之,“好课”的本质应该是“科学课”。

而那些课堂效果不是太完美的“课”,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其教学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理念乃至理论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一定有悖于“情”、不合“理”的地方。

3.应该是“特色课”。

人都是有个性的。

由于性格、习惯、阅历、素养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和学生——这些课堂里的人也都是活生生有个性的人。

同时,由于学情、班情、校情不同,各地、各学校、各班级也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因而,“好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应该是因“校”制宜的课,应该是因“班”制宜的课,应该是因“人”制宜的课。

也就是说,“好课”还应该是彰显师生和学校、班级的个性和优势的课,应该是“特色课”。

有特色的课应该说都是合乎“人情”、顺乎“天理”的“好课”,应该说都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科学而有机地融合和统一的“好课”。

4.应该是“创新课”。

在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好课”还应该是“创新课”。

教师要不断求新、求进,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验和探索,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师生应该伴随着课堂一起成长。

当然,好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和生成的特点,“好课”也不只是上述四“课”的简单糅合和叠加,平时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都上成四“课”合一的精品课。

但只要我们瞄准目标,不断学习,经常反思,积极进取,执著追求,将教学的某一方面发挥到极致,拥有四“课”中某一方面特质,就应该被视为“好课”。

五、我们该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1.学生究竟具有哪些特性

教师的全部工作,不论是教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要向学生进行的,因此,都贯穿着一个怎样对待学生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

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他们有没有什么本能或天然倾向?

所谓“学生观”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认识问题。

所谓正确的学生观,也就是指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有正确的认识,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指出: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以下两种相对应的本质属性:

(1)向师性

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好象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

“向师性”一词也由此而来。

“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它表现在:

①凡是学生都具有一种“学生感”:

都感觉到自己是学生,要学习,要听老师的教导和指挥。

存在决定意识,是学生就有这样的学生感,这是很自然的事,但也是很奇妙的事。

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是要学习和听从教师的教导的。

不仅如此。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通常是很高大,并且往往比实际的人物高大。

他们常觉得,他们的教师如果不能说是博学的话,至少也是在某一方面很有学问,具有专长的。

这是因为事实上教师总是在某些方面比学生知道得多,是有一定专长的,所以,钦佩、尊重、崇敬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自然倾向和基本心理特征。

②学生的再一个共同心理是:

不论学习哪一门课,都希望有个好教师;

不论在哪一个班学习,都希望有个好班主任。

学生的这种希望表明:

教师,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也许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

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或者说,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影响或支配下度过的。

在一定上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教师的手里。

他们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所以,他们才殷切地希望能遇到好教师。

③学生还有一种共同心理,这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注意。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教师的热情的注意,而不是冷眼的监视。

教师的注意,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发现了他们的光彩,意味着对他们的了解、重视、鼓励、关怀和喜爱。

教师的注意,常常比表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这样,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注意,就可以在他和这个学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并且鼓舞这个学生更加向上。

反之,对一个学生长期忽视,不予注意,就等于抹杀了他的优点,以至否定了他的存在。

(2)独立性

独立性也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无论学生是如何倾向于老师、和老师有怎样的依赖关系,也无论怎样地缺乏独特的个性,也无论是年龄大小,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

学生的独立性有四层意思:

一是: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是: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

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

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

三是: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

独立自主性是个性的核心内容,指的是个体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需要和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表现在:

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

自己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反复哆嗦;

自己相信自己能想出解答的问题,就不愿再叫别人提示;

自己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再让别人帮助或多嘴。

实际上,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

四是:

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者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第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从饮食起居、辩认事物、说话听话、读书写字、争论辩解、画画唱歌、戏耍交游,一直到许许多多课堂上没有教过的社会生活知识和能力,绝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独立学来的;

第二,即使是教师教给他们的东西,也是靠他们已经具有的基础,运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独立学习能力,包括听、看、读、想、说、写、练等,才能被他们掌握的。

但是,教师由于总是从“学生需要教”这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同时又常常被一些难教之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吸引,再加上站在高处往下看,就常常会低估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的成果。

反之,如果你不承认、不尊重、不认识和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独立性”,那你不仅不能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并遭到学生的反对,以至在学生中间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以学生的向师性为基础,又要以学生的独立性为导向。

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及其两者的关系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2.教师的态度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

在这里,教师的态度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包括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相关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性。

有一句话说得好:

态度决定一切。

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

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

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当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

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

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