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调研联考试题物理Word格式.docx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调研联考试题物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调研联考试题物理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答案】ABD
【解析】对选项A如果原来二力等大该力调整方向后二力等大方向就可做匀速直线运动;
选项B中如果该力调整方向后二力合力与速度同向物体就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选项D如果该力调整方向后二力合力与速度不共线物体就可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对于选项C因为原来二力为恒力而向心力的方向必须要发生变化,所以不可以。
【考点】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向心力
(原创)4.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的上端拴接在天花板上,下端拴接在一个物块上,物块的下端是地面,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请问:
物块的受力情况可能有几种情况?
A.2B.3C.4D.5
【答案】C
【解析】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和伸长状态或者是自然长度的状态。
如果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物块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
如果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则我们还要分析弹簧拉伸的程度,如果此时弹簧的拉力恰好与物块的重力相等,则物块的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
如果弹簧中的拉力小于物块的重力的话,则物块的受力分析图如图4所示;
如果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则物块只受重力和地面的弹力两个力的作用,其受力情况如图5所示。
综上所述,本题有四种答案。
选项C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
(原创)5.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火星和地球沿着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能量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判定下属选项正确的是:
(已知行星引力势能的表达式为
,其中M和m分别为太阳和行星的质量,r为太阳和行星之间的距离),
A.太阳位于火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当它们由各自的近日点运动到远日点时,它们(与太阳组成的系统)的引力势能都要增大。
C.当它们由各自的近日点运动到远日点时,动能都要减小,所以它们(与太阳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也要减小。
D.如果采用理想化模型法将两个行星的运动轨迹看成正圆的话,它们运行时各自的向心加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太阳应该位于焦点上,所以选项A错误;
根据
可以直接得出。
由于两行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所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选项C错误;
因为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不同,故选项D错误。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人造卫星
(原创)6.(多选)一钢球从某高度自由下落在一放在水平地面的弹簧上,从钢球与弹簧接触到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F、钢球的加速度a、重力所做的功WG以及小球的机械能E与弹簧压缩量x的变化图线如下图(不考虑空气阻力),选小球与弹簧开始接触点为原点,建立图示坐标系,并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则下述选项中的图像符合实际的是()
【答案】BC
【解析】由于向下为正方向,而弹簧中的弹力方向向上,所以选项A中的图线应该向下,选项A错误;
根据对小球受力的动态分析和振动相关规律,选项B正确,根据重力做功的计算式WG=mgx选项C正确。
小球和弹簧整体的机械能守恒,故选项D错误。
【考点】弹力、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
(原创)7.(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两点,O为AB连线的中点,MN为AB的垂直平分线。
在MN之间的C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C点的场强大于O点的场强,C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
B.小球从C点运动至距离该点最远位置的过程中,其所经过各点所受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从C点运动至距离该点最远位置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若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将逐渐减小
【答案】AC
【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和方向,选项A正确;
因为从M到N点场强的变化有两种可能,或者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再减小,或者先减小再增大;
故选项B错误;
根据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的特点以及电场力做的功与电势差的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知选项C正确。
如果小球运动从最远处开始运动,则小球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将增大,故选项D错误。
【考点】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电场力的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原创)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T为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低).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合上电键S,当环境的温度逐渐升高时,若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用I1、I2和U表示. 则各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解析】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减小,整个电路的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所以伏特表的读数(外电压)减小,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R1两端的电压增大,则R3两端的电压减小,则I1减小,I2增大,选项B正确
【考点】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改编)9.如图(甲)所示,一根粗绳AB的长度为l,其质量均匀分布,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上距B端x处的张力T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粗绳可能受到摩擦力作用B.粗绳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
C.可以求出粗绳的质量D.可以求出粗绳运动的加速度
【答案】A
【解析】对选项A,绳单位长度质量为
,先对整根绳子有
,再对绳子左端部分应有
,联立算得:
,由图线可以得出拉力和绳长的大小,无法确定是否受到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对选项CD,根据T与x的表达式无法求出粗绳的质量,由于质量未知,无法求出粗绳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故C、D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改编)10.(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37°
的斜面长10m,一块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静止放置于斜面底端。
小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48N的推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当物块向上运动了9m而到达B时才撤去外推力,则关于小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到斜面的顶端速度刚好为零。
B.在外推力F作用在物块上的过程中,推力F做的功要大于物体克服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C.从小物块开始运动到最后飞出斜面到最终落回地面的整个过程中,小物块所受外推力做的功和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变化量
D.物块落地的动能为352J
【答案】BCD
【解析】经过定量运算,小物块应该飞过斜面的最高点。
选项A错误。
根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原理很易判定选项B和选项C都正确。
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2所示,选定从A到D的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
方法二:
下面的方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首先,我们设定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则物体在D点的动能就等于它在D点的机械能。
然后,由于物体从C到D的曲线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其机械能守恒。
则它在D点的机械能就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再考虑物体由A到C的整个过程,根据功能关系:
物体所受的外力和非保守内力所做的功等于它的机械能的增加量,即上述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外力和摩擦力的功!
因为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零,所以上述机械能的增加量就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即:
又因为
综上所述,所求D点的动能为352J.
【考点】功、动能定理、功能原理
(改编)11.(多选)带有同种电荷的各种带电粒子(不计重力)沿垂直电场方向入射到平行带电金属板之间的电场中,并都能从另一侧射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粒子的带电量和初动能相同,则离开电场时它们的偏向角φ相同
B.若质量不同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相同电场加速后进入该偏转电场,则离开电场时它们的偏向角φ相同
C.若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相同电场加速后进入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其偏移量y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D.若带电粒子以相同的初速度进入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其偏移量y与粒子的荷质比成正比
【答案】ABD
【解析】对选项A:
对选项B,由于
,又因为
恒量;
对于选项C,根据
和
,所以它们的偏移量应该相同;
对于选项D,
,所以D正确。
【考点】综合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改编)12.(多选)有一沿x轴分布的电场,设定+x方向为正方向。
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势最低
B.x2点的电势最高
C.正电荷从x1移动到x3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其电势能的减小量
D.x1与x3的场强相同
【答案】AD
【解析】因为场强的数值为负,根据题给的正方向,场强方向应该水平向左,所以O点的电势最低。
A选项正确。
越向右,电势越高,所以B选项错误;
正电荷水平向右运动,其电势能应该增加,克服电场力做的功应该等于其电势能的增加量,故选项C错误。
场强即为纵坐标,所以选项D正确。
【考点】电场强度、电场力的功、电势能
(原创)13.(多选)如图是一个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
S为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O可以接通1,也可以接通2、3、4、5或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开关S分别接1或2时,测量的是电流,其中S接2时量程较小
B.当开关S分别接3或4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A是黑表笔
C.当开关S分别接5或6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B是红表笔
D.当开关S分别接5和6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S接6时量程较大
【解析】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题图为一简易的多用电表原理示意图。
其中1、2两档用来测电流,第1档为大量程,因为它的限流电阻较小;
3、4两档用来测电阻,其中黑表笔连接表内电池的正极;
5、6两档用来测电压。
因为6档共用一个表头,所以测电压时外部电源的正极应该接在A表笔上。
【考点】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
(改编)14.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里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
授课中的一个实验展示了失重状态下液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效应。
在视频中可观察到漂浮的液滴处于周期性的“脉动”中。
假设液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液滴的上述“脉动”可视为液滴形状的周期性的微小变化(振动),如图所示。
已知液滴振动的频率表达式为
,其中k为一个无单位的比例系数,r为液滴半径,ρ为液体密度;
σ(其单位为N/m)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它与液体表面自由能的增加量ΔE(其单位为J)和液体表面面积的增加量ΔS有关,则在下列关于σ、ΔE和ΔS关系的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根据公式带入相应单位
运算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单位制
高三物理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7
18
19
得分
第
卷答题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本题2小题,共27分,其中第15小题16分;
第16小题11分.把答案填到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做图.
(原创)15.
记录数据组
钩码总质量(g)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cm)
18.00
21.33
24.60
27.93
31.2
34.56
弹力大小(N)
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
所用钩码每只的质量皆为30g。
实验中,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下端,稳定后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表中。
(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
(1)上表记录数据中有一个不符合规范,它是第___组中的______数据(填写数据的名称),应记作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将对应的弹力大小计算出来并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内(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坐标纸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线。
(4)根据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k=_______N/m。
(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写出弹簧中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
L/cm
注意:
前5问不要求考虑弹簧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有的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将弹簧水平放置来测量自然长度,就会消除因为弹簧的自重而引起的长度的改变量,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填写:
正确或者不正确)
(7)有的同学认为如果将图象的横坐标改成弹簧长度相对于自然长度的改变量,这样才能直观的得出胡克定律所要表达的规律。
[必修一课本中胡克定律的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者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正由于考虑到弹簧自重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该同学准确测得弹簧水平放置时的自然长度为16.89cm。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算得弹簧的质量为________g。
(求解本问时可以将弹簧的自重全部看成位于最低点,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请选用以上所有实验数据和结果,根据需要在下方给定表格中添加左数第一列中的数据名称,并填写相关数据,然后在下图中做出弹簧中的力随着弹簧后来的长度相对于其自然长度的改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x/(cm)
(9)有的同学认为弹簧竖直放置时,其自重会使第(4)问中测得的劲度系数不准确,请你帮该同学定量分析一下他的观点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5,弹簧总长,31.20⑵0,0.294,0.588,0.882,1.18,1.47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从18cm开始的一次函数⑷8.9N/m
(5)
或者
(6)正确(7)10(8)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为一正比例函数(9)当弹簧下方不挂钩码时满足:
,当弹簧下方挂钩码时满足
,而
就是题目中测量得到的弹簧长度的改变量,所以不会引起劲度系数测量的不准确。
【解析】1.
(1)5,弹簧总长,31.20⑵0,0.294,0.588,0.882,1.18,1.47⑶略⑷8.9N/m
(6)正确(7)10(8)略(9)当弹簧下方不挂钩码时满足: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原创)16.李华同学的爸爸是个电气工程师,李华经常看到爸爸在用如上图所示的多用电表进行一些测量。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习了多用电表的用法之后,爸爸给他出了一道题目,让他通过测量找到如上图所示的二极管的负极。
(1)李华同学做了如下两步具体的操作:
第一,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的1档,经过__________之后,他把红表笔接在二极管的短管脚上,把黑表笔接在二极管的长管脚上,发现二极管发出了耀眼的白光,如图所示;
然后他将两表笔的位置互换以后,发现二极管不发光。
这说明二极管的负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长管脚”或者“短管脚”)所连接的一极。
(2)李华同学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他琢磨了一下,然后又依次用电阻挡的1档,10档,100档,1K档分别进行了二极管导通状态的准确的测量,他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填写“大”或者“小”),请帮助他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说,欧姆表内的电池用过了一段时间,电动势稍微减小,内电阻可能增大很多倍。
自己可以设计实验测量一下电动势和内电阻。
李华立刻准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相关测量,现在备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
A.干电池1节B.滑动变阻器(0~20Ω) C.滑动变阻器(0~1kΩ)
D.电压表(0~3V)E.电流表(0~0.6A) F.电流表(0~3A)
G.开关、导线若干
①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电流表应选。
(只填器材前的序号)
②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实验误差,请在虚线框中画出该实验最合理的电路图.
③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__Ω.
【答案】
(1)欧姆调零,短管脚。
(2)小。
亮度小说明功率小,对二极管来说,根据
可以知道其中通过的电流就较小,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这说明从1档,10档,100档到1K档,多用电表的内阻越来越大。
(3)
1B(2分),E(2分)②电路图如图所示。
(2分)
③1.50.5(每空1分)
【解析】
(1)根据题干所述内容进行全面判定后发现,二极管发光时处于正向导通状态,因为黑表笔所接为二极管的正极。
(3)如果回路中的滑动变阻器超过1k,则经过粗算可以得知回路中的电流为1.5mA左右,电流太小,安培表测量不准确。
【考点】测定电源的内电阻多用电表的使用
三、本题共3小题,共2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改编)(7分)17.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108km/h,距离s0=1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左图为甲,右图为乙),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1)t=3s时甲车速度是多少?
此时甲乙两车间距是多少?
(2)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0~9s内会不会相撞?
(3)上一问中如果相撞,则求出相撞时间;
如果不相撞,则求第9s末两车的间距。
(4)分别作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线。
(1)t=3s时,甲车速度是0,此时甲、乙两车间距是55m。
(2)两车在3-9s内不会相撞。
(3)9s末两车相距55m.
(4)见解析。
17.(7分)解:
(1)由图象知,甲车在0-3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8km/h=30m/s,则3s末,甲车的速度
=0m/s
此时甲车的位移
=45m。
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90m
则两车相距的距离
55m,甲车还在乙车的前方。
(2)3s后,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两车在3s时相距55m。
此后前面的甲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面的乙车以30m/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
解得,
3s
此时前面甲的位移
22.5m
后面乙的位移
67.5m
因为
=77.5>
,故知两车不会相撞。
(3)对乙车在3~9s,
,可以得到乙车在9s末的速度为零,则3-9s内乙车的位移
3-9s内甲车的位移
(则在3~9s内,两车都向前运动了90m,其间距显然不变。
)
则两车在9s时的间距
m
(4)
【考点】运动图线、追及相遇问题
(改编)(10分)18.10个相同的扁木块一个挨一个的放在水平地面上。
每个木块的质量m=0.40kg,其长度为L=0.50m。
木块原来都静止,它们与地面间的静、动摩擦因数都是1=0.10。
在左边第一块木块的左端点放一块M=1.00kg的小铅块,它与木块间的静、动摩擦因数都为2=0.20。
现突然给铅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4.3m/s,使其在木块上滑行,试问:
(1)当铅块刚刚滑至哪一块木块上时,下面的木块开始滑动?
(2)当铅块和下方的几个木块开始同时运动的瞬间,此时铅块的瞬时速度大小为多少?
(3)铁块最终落在地上还是停在哪一块木块上?
(设铅块的线度与L相比可忽略。
(1)当铅块滑至倒数第二块木块上时,木块开始滑动。
(2)
(3)铅块最终停在最后一块木块上。
【解析】设定水平向右为正向。
对铅块:
对下方诸多(n个)物块,当满足条件:
木块开始滑动,则:
即当铅块滑至倒数第二块木块上时,木块开始滑动。
则铅块对木块的加速度为:
设定铅块滑上倒数第二块木块时的初速度为v1,则对于铅块连续滑过前八块木块的过程中:
解,得到:
v1也是铅块刚滑到第二块木块这一瞬间铅块对木块的相对速度!
在此瞬间木块静止。
转换参考系!
研究铅块对木块的运动!
设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