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1524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重要原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5.卡尔·

波拉尼在《大转型:

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下列关于“我们时代”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6.“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7.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

“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

”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

”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8.俾斯麦说:

“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

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

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

”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

9.据统计,美国授予的专利权,从1880年的14万件上升到1907年的35万件,德国从1900年的9000件上升到1910年的1.2万件。

同时,美国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所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所占有,德国企业技术改造总支出的80%多是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承担的。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得到提高

B.资本因追逐垄断利润促进技术改造

C.世界科技中心由英国向美德转移

D.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导地位

10.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

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

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

这说明

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11.《封建论》记载: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

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

”周初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巩固等级秩序D.有利

于加强中央集权

12.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

职为官员实际职务;

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

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

这一规定

A.保护了贵族利益

B.规范了官员行为

C.维护了官僚政治

D.扩大了地方权力

13.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

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

玄学的出现反映了

A.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B.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C.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

要求

D.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

14.《唐书·

百官志》云:

“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

时崇儒学,则为大学士;

时急财用,则为转运使。

”其目的是

A.兼职兼用,提升宰相特权

B.架空相权,使之徒有虚名

C.按需定权,加强君主专制

D.侵夺相权,直至废除丞相

15.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

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

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16.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hò

u]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

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

由此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17.明代商人王现曾说:

“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

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

”(《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

18.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

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19.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20.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说:

“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

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借),不敢私与。

”限制子女经济权的目的是

A.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维护封建小农经济

C.教育子女勤俭持家

D.维护纲常伦理秩序

21.《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

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

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

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

2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

《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23.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

得较快发展”。

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24.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看法完全相反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期间的抵抗派和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派

B.顽固派和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D.洋务派和维新派

25.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某次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

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

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27.某学者认为:

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

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

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

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

该观点强调的是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

B.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

C.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

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28.右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

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轻人。

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29.《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

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B.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

C.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D.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30.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加紧反对富农是不适当的,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应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自由。

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D.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非选择题:

(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

过去闭关自守,愚弄国之百姓,尚可天下太平;

如今海道大开,万国交通,竞逐富强,生死

存亡之时,再以科举闭塞民智、窒息人才,亡国灭种,则指日可待。

科举积陋已久,变科举、倡新学、开民智、求人才,在当时已有共识。

庚子之乱后,清廷变法新政,封疆大吏张之洞等要求变通科举。

终于到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请立废科举。

待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背后,皇上只得诏谕:

“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1905年废除科举,科场改做学堂,各地新学堂数以每年一万所左右的速度增加。

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将近两百万。

新学堂培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思维方法。

新式文人学习各种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接受科学进步、民主自由新思想。

这些思想无不冲击着传统儒家的观念与价值。

但科举制度废除后,传统文人感到无所适从,废除科举与传统文人的失落,使儒家主体的传统文化失去其制度与个人的保证,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危机。

——摘编自周宁《蓦然回首:

废除科举百年祭》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

(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约瑟认为:

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

“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

…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时期

代表人物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鸦片战争时期

魏源

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

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

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

“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

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根据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看法,结合知识,就其中一种看法加以论证。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前两个时期有何显著不同?

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

(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

历史答案:

1、BABAAADCBBACBCBDABADCADDDDBCDB

二、

31、(

1)原因: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

(3分)科举制度落后、闭塞,不能选拨出适应近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

(3分)清末新政的推动;

(3分)袁世

凯等人的努力。

(1分)

(2)评价:

积极方面:

建立了新式学堂,培养了许多适应近代化需要的新式人才,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4分)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儒家传统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4分)消极方面:

造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失落和不安;

导致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的一度不稳;

传统文化一度遭到冲击。

(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2、

(1)看法一:

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

论证:

认为理比气更根本;

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升华抽象思辨,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

看法二:

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

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

(提炼看法,2分,论证4分)

(2)不同: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仍停留在器物层面;

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

(2分)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

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

(2分,答案应比较对科学的“内涵”及“功用”的认识。

只答出“前者重视科学的实用功能,后者强调科学的社会功能”只给2分)

原因:

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

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

(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3)原因:

改革开放的实行;

综合国力的增强;

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如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行。

(4)特色:

宋元时期,文明传承与自主创新;

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

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