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1347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3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1976年9月8日

行政职务

副主任

专业职务

副教授

研究专长

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硕士

担任导师

工作单位

华侨大学学生处学生社区中心

联系电话

0-136********

通讯地址

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学生处学生社区中心

邮政编码

362021

姓名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武玉洁

1972.10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事务管理

本科

学士

华侨大学学生处

罗建平

1975.09

马克思主义

博士

华侨大学人文学院

姚植兴

1982.08

助教

华侨大学社区中心

赖志淮

1978.09

华侨大学旅游系团委

李泽楼

1982.06

胡丹

1982.11

第一推荐人姓名

第二推荐人姓名

预期成果

D

A.专著B.译著C.论文D.研究报告E.工具书F.其它

字数(单位:

千字)

30

申请经费(单位:

万元)

1

·

预计完成时间

2009年12月30日

二、项目设计论证

1.本项目国内外研究概况;

2.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4、参考文献。

(可根据需要另行加页。

一、本项目国内外研究概况:

如何落实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如何解决好制约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难题和瓶颈,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是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日益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关于专业化职业化的研究是把专业化职业化划分为传统的和新时代的两个部分,他们认为职业化的传统概念就是:

按部就班工作,严格服从工作流程“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新时代的专业化职业化概念的核心是:

专业条件准入、专业标准要求,职业化和职业生涯。

基于此,国外关于高校学生事务发展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则是侧重把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研究定位在学生的“全人教育和全人发展”这一育人理念之下,严格从分工程度和职位职业化程度来研究学生事务发展工作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问题的。

2、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更多地把辅导员队伍扮演的角色认同为“消防员”和“救火队”,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条件并不完全具备。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颁发后,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呼声越来越高,提高职业准入、内化职业要求、促进职业发展、优化职业考核、完善职业保障等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开始在理论界和高校中蓬勃发展。

(1)福建省及时出台了关于贯彻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实施细则,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研究会也在历次的研究课题指南中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作为专题,强调要朝着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建设辅导员队伍。

(2)北京市坚持以“专业化、职业化、多样化、规范化”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方向,加大经费投入,提供配套政策,努力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方向”、“职业化发展出路”。

上海市始终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新机制,在构建科学化模式、实行专业化培养、推动职业化发展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3)河南省教育厅陈垠亭认为,专业化和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内在演进的必然要求。

山东大学学生处张宇指出,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卞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辽宁省教育厅张伯威认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和发展决不是概念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4)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不同学术期刊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约20余篇,如洪文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思考》、赵晓曼《构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孙祥军》、卜建华《抓住四个重要环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综观这些研究,大多提出了问题,然则,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长远考虑和稳定发展却有待深入。

比如,高校的教学工作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应该如何分工?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何以可能?

如何构建更加可行的建设模式、支撑体系和保障制度?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课题主要以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为纬度,以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和职业化发展转变为考察视角,论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相关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如下:

1、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理论上揭示并阐释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工作发展的巨大能动价值,辅导员队伍建设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导向作用,特别是在研究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全新理念、长远构思、现实意义、可能性条件、可行性途径和对策措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价值意义。

2、本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上有利于把中央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战略构思、总体部署、运作方略转化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的推进落实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实际行动,推动其结合行政区域高校和各高校的实际切实解决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问题。

3、本研究符合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本身特点和演进规律,具有逻辑上的学术价值。

4、本研究揭示辅导员队伍发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工作中的本质内涵,对今后我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

5、本课题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对策性建议,可对我省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模式支撑,具有重大的价值。

6、本课题将对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使辅导员队伍建设超着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实践方向迈进,具有现实的意义。

三、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

研究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应从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本质、基本内涵、相互关系,以及重要性、必要性的基础上,把提高专业准入、优化专业标准、内化职业要求、促进职业发展、优化职业考核、完善职业保障等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制定辅导员的职业标准体系,研究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建设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构,切实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揭示并论证以下四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总体性和根本性问题。

1、何谓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2、为何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3、现阶段的条件能否支撑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4、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据此,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规定,以及上述问题的基本内涵、辨证递进关系、理论与现实意义、实现途径等进行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

其主要研究内容为:

1、研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本质与基本内涵。

(1)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指辅导员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而专门从事辅导员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产生分工与协作的基本要求。

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发挥专业化指导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实践、引导辅导员工作实践方向、规导辅导员工作实践的独特功能,以增强辅导员工作实践的自觉性、谋划性、目的性和科学预见性,以降低、减少辅导员工作实践的自发性、盲目性和非理性。

这是降低实践成本,提高实践效益,增大实践成功率的根本要求。

(2)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是指从事高等学校的辅导员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有自身不可替代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特点,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标准保障制度,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主要包括建设职业化队伍、设置职业化岗位和培养职业化精神。

(3)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先决条件和内在要求,职业化是专业化的必然结果。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如果没有专业化这一前提和先决条件,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职业化和专家化。

反之如果实现了专业化,自然就能发挥职业化的价值功能。

而且辅导员队伍建设正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已有的经验已不符合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演进的要求,无法借鉴现有的成功经验,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避免非理性的盲动。

如果没有科学力量的指导,没有正确的思想作引导,就有误入歧途甚至走向失败的危险性和可能性。

2、分析研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什么基础上以什么为内容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专业化、职业化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担负着提高职业准入、内化职业要求、促进职业发展、优化职业考核、完善职业保障的重大任务,担负着推动辅导员队伍顺应新形势要求发展的重大使命。

其内容是:

(1)根据分工专业化程度,研究如何形成专业化的学科设置,专业化的岗位培训,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专业化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系统。

如何使辅导员具备良性的发展机制,有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队伍发展进入良性、稳定状态,形成“老、中、青”三代互相传承的局面,传、帮、带作用明显而有效,分工合理有序,凸显“金字塔”形状的队伍构架。

(2)根据职位职业化程度,研究如何使辅导员队伍具备特定的工作岗位职责、特定的工作力量和队伍体系,为成员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和保障机制,建立严格的选聘机制、配备机制、发展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辅导员对自己的队伍的认同感增强,受到全社会的认可与尊敬。

(3)研究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新亮点:

结合高校的发展实际为辅导员“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长远而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规划建设,以其能够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可施性模式建构。

同时,针对我国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困境,指明今后一段时间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思路。

3、研究并提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1)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政策,积极营造辅导员队伍的良好发展环境。

进一步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关系辅导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工作条件保障、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培训发展、出口路径设置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切实为辅导员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2)研究如何推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条件准入、专业标准要求,职业化和职业生涯,支撑体系和保障措施进行可行性研究,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家学者型发展,推动辅导员队伍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发展,促进辅导员队伍从经验型、事务型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转变,为辅导员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辅导员走职业化发展道路,打造符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各类专业化辅导员。

(3)研究如何建立适格的辅导员队伍发展管理评价机制,探讨建立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工作部为主实施,党委组织部、学校人事处共同参与的辅导员管理评价模式;

如何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度为主要指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的辅导员考核体系;

如何优化考核激励措施:

考核优秀的可提前晋升,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逐步建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辅导员用人机制。

四、本项目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能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这一纬度出发,顺应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坚持“学生为本”和“全人教育”的理念下设计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岗位设置和功能定位,专业化职业化制度保障和运作机制,职业化专业化操作办法和支撑体系,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辅导员更好地承担其对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责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本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全新理念,即通过跟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保障式学生工作理念向发展式学生事务理念转化,施教主体(辅导员队伍)从经验型向专业型(专家化、专业化)发展、工作职能从单纯的事务性向规范性(职业化)发展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基本要素的新演进,凸显“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新理念,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全人发展”目标,实现从过去侧重“辅导员队伍该教什么?

”和“该如何去教?

”到追问“辅导员队伍希望学生学到些什么?

”和“辅导员工作队伍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与能力?

”的重点转移。

并通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履行辅导员队伍的职责,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作用。

六、本项目研究的创新点:

1、构筑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传承性:

(1)设置资质传承性——设置合理职位,明确队伍分工,形成资质认证体系。

(2)架设结构传承性——实施老带新计划,重视经验交流,形成合理的梯队。

(3)提高实践传承性——及时收集、编写日常工作资料,重视工作的传承性。

(4)完善专业传承性——建立专业化培训机制,实施专业化培养计划。

(5)强化理论传承性——鼓励辅导员参与工作研究,提高自身科研实力。

2、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职位设置分工考察:

依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职能的科学的界定,结合我省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提出辅导员职业化后应设置的职位:

思想政治教育、社区生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境外生管理、助学服务和文艺指导等,并进一步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功能进行必要的论证。

七、研究本课题的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徐汇教育信息网,2005年8月22日).

[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

[4]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5]张蔚萍,李永恒著.思想行为学概论[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3月版.

[6]张蔚萍: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4月版.

[7]李田贵,申文杰,张玉海著.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构建与应用[M],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8]祖嘉合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赵晓曼.构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2期:

89-90.

[10]范迅.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7年2期:

26-28.

[11]洪文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思考[J],高教论坛:

2006年6期:

194-196.

[12]刘二林,李耀珍.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我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年04期:

81-82.

[13]杨波,张春侠,吕宝云.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8年4期:

17-18.

[14]孙祥军,卜建华.抓住四个重要环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01期:

42-44.

[15]王志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4年.

[16]袁瑞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

2003年.

[17]戴圆晨.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战略[M],北京:

中国劳动出版社,2001.

[18]马冬卉.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J],华中科技大学网页.

[19]杜庆君.“专业化+职业化”:

当前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视[J],山东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20.

[21]王燕芳.浅谈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素质要求[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

(2):

253.

[22]周立新.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8).

[23]李振跃.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9).

[24]李振跃.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浅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

[25]李振跃.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6]李振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工作艺术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7]陈希杨振斌等.双肩挑50年——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五十周年回顾与展望[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三、项目组成员开展的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和近期研究成果

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承担的相关研究课题及近期研究成果,包括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或出版时间,以及对成果的评价(包括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

本课题研究已有的前期成果:

(一)相关论文成果:

1.李振跃.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9).

2.李振跃.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浅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

3.李振跃.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李振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工作艺术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5.李振跃.规则意识: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3).

6.武玉洁.高校政工干部心理状况调查与思考.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02(4).

7.姚植兴.高校辅导员的职位设置研究,《成都大学(教育科学版)》2007(5)

8.姚植兴.高校辅导员的职能定位探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

9.姚植兴.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基本要素的新演进,中文核心期刊、CSSCI索引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2008(5)上海,并入选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论坛论文集第一专辑PP192-200

(二)相关课题成果:

1、李振跃:

主持并按时完成华侨大学2005年思政课题“大学生诚信教育可行措施与机制研究”;

2、李振跃:

参与并按时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2003年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区的模式与实效性研究”;

3、武玉洁:

主持并按时完成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2003年课题“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4、姚植兴:

参与并完成华侨大学2005年思政课题“学生社区管理规避的法律研究”。

四、项目组成员分工情况

姓名

在本课题中承担的任务

签名

负责课题整体研究方向的规划和研究方法的确定;

组织团队、分配任务;

撰写结题报告,发表论文。

课题进度编排;

调研省内外兄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情况,提供所需数据并进行分析;

撰写论文。

负责本课题理论支撑材料的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整理中央、国家及各地方和高校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规定和实践经验。

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编写调查问卷对省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调研,并进行调研结果分析,结合课题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汇总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做出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

资料整理

承担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负责部分研究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对外联络。

五、完成项目的条件分析

项目组成员的研究水平、资料准备和设备等科研条件。

一、项目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李振跃老师(副教授)具有带领课题组的经验,在院系直接从事辅导员工作5年,现为学生处学生社区中心副主任、学生社区党工委委员,有基层辅导员和机关辅导员管理工作经验,对辅导员工作比较熟悉,且已有关于辅导员工作研究的前期成果(在大学学报以上刊物发表20多篇文章,其中有4篇是直接关于辅导员工作的),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已掌握了国内外对改课题的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

武玉洁老师(副教授)曾主持过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的课题,同时从事过院系辅导员工作,现担任学生处副处长,对辅导员的准入、使用和培养决策的制定参与较多,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和辅导员工作管理经验。

罗建平老师(副教授)曾从事辅导员工作4年,现在华侨大学人文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工作,有理论功底支撑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赖志淮、姚植兴、李泽楼、胡丹4位老师,都长期在院系一线和机关从事具体的辅导员工作,经验丰富,对辅导员工作的切实体会和想法较多。

二、完成本课题研究的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所在的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都十分重视该课题所涉及的研究项目,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有良好的科研环境;

且都是在高校从事辅导员管理和事务工作,学校订阅了种类相对齐全的资料,可供大家参考;

成员与国内许多高校尤其是本省高校的同行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可借助其他兄弟高校了解相关情况。

六、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

费用项目

金额

(万元)

用途说明

1.管理费

2.图书资料费

3000

购买相关书籍、资料、资料打印复印

3.国内调研和学术会议费

省内外高校调研、参加省思政年会

4.办公、通讯费

500

对外通讯联系费用

5.小型会议和咨询费

组织交流及成果鉴定会

6.小型仪器设备费

7.人力劳务费

8、发表论文版面费用

发表论文的版面费

预算总额(万元)

申请资助总额

其它经费来源及数额

分年度拨款计划

2009年

0.8

自筹0.2

七、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申请人,须由1-2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推荐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