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例Word格式.docx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例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产业正在面临发展的诸多瓶颈。
为了实现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各种以新型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进入大家的视线之中。
本文将从浙江的海洋新兴产业角度,对新兴产业的产生,发展进行系统论述。
二十一世纪是蓝色的海洋世纪,由于陆地能源的慢慢枯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谋求通过海洋来拓宽和发展社会。
在海洋资源,空间,能源上的竞争,抢夺也日益加剧。
通过开发海洋新兴产业,直接决定了国家和地区能否在二十一世纪的海洋世纪占有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因而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开始调整战略制定政策大力发展培养海洋新兴产业,并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浙江作为沿海省市,虽然陆地资源贫乏,但却拥有其土地两倍以上的领海,蕴含了丰富的海洋资源。
随着国家将海洋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步骤,这位浙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第一章概念解析
第一节新兴产业:
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新兴产业的出现,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确定了新兴产业的7个领域,“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第二节战略性产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及特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浙江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材料、海洋新兴以及核电关联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新兴科技,新兴产业、战略性为一体,其特点凸显为: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成: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表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门类和重点发展领域
产业门类重点发展领域
节能环保产业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资源循环利
用关键共性技术,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基础设施智能化,文化创意产业
生物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育种产业,生物制造关键技术,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航空装备,空间基础设施、卫星及其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新能源产业核能产业,太阳能产业,风电产业,智能电网,生物质能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资料来源: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整理。
第三节海洋新兴产业:
广义的海洋产业是指人们利用海洋资源进行活动的事业,即凡与海洋有关的行业均为海洋产业。
本世纪60年代以前形成的海洋产业为传统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海盐业、海洋造船业等,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的海洋产业为海洋新兴产业。
。
第四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1)定义: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海洋高新科技发展为基础,以海洋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需求,对相关海陆产业具有较大带动作用,可以有力增强国家海洋全面开发能力的海洋产业门类。
(2)分类: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港航物流服务和深海矿产产业等七大海洋产业门类。
第二章选择依据
第1节浙江目前产业总体状况
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为3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4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015亿元,分别增长3.6%、9.1%和9.4%。
人均GDP为5866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9083美元),增长7.1%。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9:
51.6:
43.5调整为4.9:
51.3:
43.8。
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95.4亿元,增长3.9%,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亿元,增长9.4%,增幅回落6.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2亿元,增长11.8%,增幅回落3.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例为5.1∶53.9∶41,三产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一、二产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为4221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078美元,增长8.6%。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5%、8.3%、4.2%和3.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增长7.0%。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
200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359.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8083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分别回落6.3和7.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513.6亿元,下降11.7%,与上年(增长29.8%)相比,增幅差为41.5个百分点。
服务业较快发展。
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出GDP增幅1.7个百分点。
全省生产总值构成(2005-2010年)
单位:
%
年份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工业
#建筑业
2005
100
6.7
53.4
47.3
6.1
39.9
2006
5.9
54.1
48.3
40.0
2007
5.3
48.5
5.7
40.6
2008
5.1
53.9
48.1
5.8
41.0
2009
51.8
45.8
6.0
43.1
2010
4.9
51.6
45.7
43.5
第二节中国海洋经济近况
2011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
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8760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7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图22011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海洋电力业海洋电力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沿海多个风电场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全年实现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海洋船舶工业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
全年实现增加值1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海洋生物医药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下,海洋生物医药业持续增长。
全年实现增加值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新开工项目和在建工程稳步推进。
全年实现增加值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滨海旅游业滨海旅游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邮轮游艇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
全年实现增加值6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海水利用业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海水利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海水利用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全年实现增加值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海洋油气业受溢油等突发事件影响,海洋原油产量有所下降,但随着油气价格的上涨,海洋油气业依然保持了稳定发展。
全年实现增加值1730亿元,比上年增长6.7%。
——海洋交通运输业尽管我国沿海港口生产势头总体良好,但受国际需求放缓及航运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海洋交通运输业增长总体放缓。
全年实现增加值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
——海洋渔业海洋渔业生产总体稳定,海水养殖产量稳步增长,远洋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全年实现增加值3287亿元,比上年增长3.7%。
-—海洋化工业海洋化工产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6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
——海洋矿业海洋矿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海砂开采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产业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全年实现增加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
——海洋盐业海洋盐业生产情况总体稳定,全年实现增加值93亿元,比上年增长0.8%。
第三节浙江优势
(1)浓厚的海洋区域文化
中国海疆广阔,不同海域的具体海洋自然条件差别较大,沿海地域文化丰富多样。
濒海人群在所处地域文化传统的熏陶中,根据所拥有的海洋资源优势展开海洋文化创造,并在其成果中打下深深的地域特色印记,形成区域海洋文化特点。
浙江独特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人文传统,为形成浙江海洋文化特色奠定了基础。
浙江先民很早就萌发创造海洋文化的意识,积聚了持久开发、利用海洋的动机,展开形式多样的海洋文化创造,孕育了较强的海洋商贸文化,形成具有优势的海洋经济产业,并结出具有浙江特色的物质性海洋文化成果。
在浙江海洋经济特点和不重对抗、偏于宽和的浓厚文化氛围影响下,浙江海洋行为文化显示出较强的协作团队性特点。
首先它体现在浙江涉海生产组织方式中的协作团队性。
浙江人擅长的造船、航海涉及到多种复杂的工艺和技术,往往需要许多人共同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海洋捕捞也需船老大与其他渔民的密切配合;
而修筑海塘更依赖万众的齐心协力。
浙江颇具特点的海洋生产组织方式,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浙江涉海人群的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孕育了他们重视协作的团队精神,并通过这种优良的团队精神,使浙江的这些海洋产业在古代中国保持较长时期的领先发展地位。
其次,协作团队性也表现在海难救助等民风习俗上。
具有较强商贸精神是浙江海洋文化又一重要特色内涵。
商贸精神往往积淀着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理念,它应属于准意识性层面的文化构成,能体现区域海洋文化的深层特点。
古代浙江长期远离中国政治纷争中心,战事较少,社会安定,百姓较为富庶,民众商贸意识历来较为深厚。
宋代以后浙江经济更为发达,“两浙之富,国之所恃’,商贸也更加繁荣。
同时,浙江发达的手工业、航海业,以及独特的海岛、海岸优势等,都会促进多种形式海洋商贸活动的展开,使浙江海洋文化中蕴含着较强的商贸精神内涵。
(2)优越的地理环境特点
与我国其它沿海省份相比,浙江独特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优厚的海洋资源表现在:
1 岛屿众多,岸线漫长。
l22浙江沿海星罗棋布着3061个岛屿,约占全国6500多个岛屿数的近1/2左右,拥有海岛数居全国各省第1位,且海陆交错,岛屿旁连,形成了中国最为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海岸线总长达6696公里,居全国首位。
2 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优势。
浙江海域蕴含着丰富的鱼类饵料,自然地形成天然渔场;
其中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大渔场。
海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近海渔场22.27万平方公里,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
3 拥有众多天然良港,且有海洋区位优势。
现有港口58个,泊位650个,年吞吐量2.5亿吨,宁波一舟山港为全球第二大综合港、第八大集装箱港。
浙江沿海的曲折岸线,大多岸滩稳定,水深湾大,港域宽阔,航道畅通,多天然良港;
同时,又地处中国海岸线中部,便于南下北上,与海内外沟通交流。
4 风貌独特的海洋自然和人文景观。
浙江海域岛秀、礁险、石奇,海洋自然美景别具一格,海洋旅游资源占全国的13.7%;
吴越海洋文化风情,令人难忘。
(3)政策优势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初步形成海洋新兴产业体系,支撑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年均增速将不低于20%,产业增加值实现翻两番。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使得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得海洋经济成为浙江省“十二五”时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2012年6月,省财政厅发布《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012年10月,省发改委下发《浙江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海洋清洁能源业专项实施方案》,发挥浙江省区位、资源、产业等组合优势,加强海洋清洁能源利用研究开发、技术装备与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形成一批重大示范工程、产业化项目。
近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省把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港航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全省海洋经济的发展。
此外,浙江还在全国较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资源环境有偿使用等方面改革,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高效、规范的市场机制,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第4节浙江的选择
浙江是经济大省,但是却存在空间狭小,矿物资源稀缺,人口数量巨大,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浙江省的能源消费有95%以上是靠外省调入,能源需求具有高度的向外依赖性。
这也成了浙江成为一个经济强省的巨大瓶颈。
正处在十字口的浙江经济,面临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生态产业环境三重压力,在传统三大产业难以得到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结合浙江自身优势,引领创新传统海洋产业,深挖海洋块状经济产业优势,利用深厚的海洋经济集群基础和悠长的历史来深化发展战略性海洋经济产业,这必然成为浙江未来竞争新优势。
第三章浙江基础
第1节海洋产业历史背景
浙江是海洋大省,涉海活动历来是浙江人重要的生产、生活内容,也是浙江经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浙江的海洋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浙江的先民已经能够制造并且利用舟楫,并运用在河流和湖泊上航行的经验进行海上航行。
秦汉到隋唐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初盛期,此时浙江利用造船和航海技术对海洋资源开发的能力大大提升。
在海洋贸易以及海洋捕捞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
具体表现有:
一:
温州,明州大量建造海船,二:
浙江开辟了直达日本的最便捷航线,三:
与朝鲜,日本等国进行贸易,四:
在浙江沿海进行浅海滩涂渔业。
从此浙江的海洋传统经济走向高峰。
宋元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
由于中国政治中心南移,浙江的海洋经济全面发展。
主要表现为浙江造船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
海洋贸易范围扩大,与古代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都有贸易往来;
海洋渔业生产方式从谈吐捕捞逐渐发展为近海捕捞,从而得到了产量大大幅度提高。
明清由于实行了时间较长的海禁,严重阻碍了浙江造船业,航海,海洋捕捞以及海洋贸易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海洋门户的开放,浙江的海洋经济在近代又有了快速的发展。
第2节海洋产业现阶段状况
(1)海洋产业所占比重
浙江省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浙江省海洋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7373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出的11.2%:
增加值为2344亿元,占GDP的12.5%。
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18.1%,比2004年增长59.2%,年均增长16.8%。
其中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和支持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为12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5%;
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的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1030亿元,占GDP的5.5%:
作为海洋经济外围层的海洋相关产业占GDP的6.O%。
2008年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677亿元,占GDP的12.5%。
对沿海省市2008年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初步测算数据来看,浙江海洋经济增加值绝对量排在全国第5位,即在广东、山东、上海、福建之后;
但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排在全国第8位,即在上海、天津、海南、福建、山东、广东、辽宁之后,高于河北、江苏、广西。
可见,海洋经济在浙江省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12009年浙江省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
港口名称
货物吞吐量(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宁波港
舟山港
嘉兴港
台州港
温州港
38400
19299.56
3484
4178.5
5772.55
1042.3
8
10
9
39.6
数据来源:
中国港口统计年鉴
表22008年浅海滩涂海湾养殖利用情况表
海水町养殖面积(千公顷)
海水已养殖面
浅海
滩涂
港湾
总计
积(干公顷)
浙江
36.30
57.39
7.77
101.46
56.7
2009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表3浙江的海洋经济密度情况表
2008年海洋生产总值(亿元)
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亿元/km)
2677.0
1.45
表42008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对沿海地区的经济贡献程度情况表
海洋产业增加占总GDP的值(亿元)
比例(%)
12.7
(2)传统海洋产业的瓶颈
江浙沿海,海洋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众多的政策扶植,导致了群众一拥而上,盲目的发展与海洋相关的传统产业,让浙江走入了传统产业的困境。
就现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存在着产业技术层次低,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分布杂乱,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且海洋的传统行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依然十分高。
与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相比,我国的海洋经济依然处于粗放增长的阶段,靠的是数量上的增长带动经济的增长,但随着传统海洋资源的枯竭,这种增长方式必定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1 海洋渔业面临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渔船的捕捞技术越发先进,在加上渔民盲目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针。
导致了近海渔业资源快速被消耗殆尽,渔船不得不驶向远海进行捕捞作业。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十年前在江浙沿海成群结队的大黄鱼,在经过渔民疯狂捕捞之后已经几近灭绝,目前单条大黄鱼售价已经高达500元甚至更多。
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生产方式粗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2 海洋航运的亏损
海洋航运业与造船业息息相关,随着中国加入WTO,海上航运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迅速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能源以及各种资源的运输任务,带动了我国沿海钢铁,化工,电力等沿海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目前航运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四的水平,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冬季,海外订单需求变弱,航运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靡期,众多运输船舶开始好无用武之地。
由此,整个海洋航运业跌入了亏损轨道。
3 上游造船业的低迷
航运业的亏损直接影响到了上游造船业的发展。
虽然在世界造船业竞争力三大指标:
接受订单量、未交付订货量、建造量方面,中国均处于世界第一,但是随着经济冬季的来临,中国的造船业也步入了寒冷的冬季。
多处造船企业陷入了开工不足,甚至停工的困境。
随着传统海洋产业进入瓶颈期,为了使浙江沿海海洋经济进一步持续健康的发展,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四章发展趋势
第一节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将充分挖掘浙江丰富的“海洋生产力”,并把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到2015年,浙江的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720亿元。
同时,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
在产业布局上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与福建海西经济区接轨;
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过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和科技支撑功能,为产业升级服务。
在此基础上形成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并推进舟山、温州、台州等地诸多岛屿的开发和保护。
围绕这些大平台,浙江省将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突出我国在原油、矿石、煤炭、粮食等重要物资储运中的战略保障作用。
同时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浙江整体产业层次。
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空间新布局:
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
在这一空间布局中,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7市47个县(市、区)被纳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