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Word文档格式.docx
《现代文学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史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呐喊”,要“遵命”,用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所有伟大的作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作家,都对社会人类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心和担当精神。
五四时期的一代作家正是以其对国家、民族现实命运的关怀和担当而获得其历史的分量。
作家这种对于社会的担当精神,到今天看来,仍然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更为可贵的是,那一代作家对现实社会的担当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认识方式。
如同在鲁迅先生身上所体现的一样,作家的社会担当是以他独立思考的立场来介入社会,参与现实的。
这两者相辅相成,使作家参与社会,作用历史,进而发现和理解着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鲁迅先生正是以其冷峻的思考和独特的认知方式深刻地理解关照着中国的命运。
余华认为,五四时期的一代知识分子是中国最优秀的一代知识分子。
他们以国家和民族命运为重,而把自我和个人始终放在次要的位置。
对知识分子一个最基本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责任感。
五四时期鲁迅、郭沫若和巴金等都是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代知识分子。
西川认为五四时期作家从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追求到民族国家关怀的集体主义归结,给予我们意义深远的启示,也许从个人的关怀走向对于普遍的社会关注从来就是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命运。
②周作人《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918年12月,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倡“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思想,是在“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两大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来的一种文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的他的《人的文学》,带来的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文章认为,“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所谓“肉”,是指人的一切生活本能;
所谓“灵”,是指人的“内面生活”(即精神生活)。
作者把“人的文学”定义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实际上就是人道主义文学,这种人道主义“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实际上是一种以兼容着个性主义成份的“为人生的文学”。
这一主张精当地概括了新文学对内容的期待,标示了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并恰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相合,因而影响广泛,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作用。
文章指出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的区别,不在于材料方法,而在于著作者的态度,以人的生活为是的是“人的文学”,以非人的生活为是的是“非人的文学”。
根据这种理论,作者把违反人性和人道主义的旧文学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发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个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③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艺术价值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的先河。
一九一八年五月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之后鲁迅先生陆续创作发表了一些现代白话小说集结成《呐喊》、《彷徨》。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们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性突破,完成了现代小说的艺术转型,没有鲁迅的筚路蓝缕之功,我们今天的小说恐怕不会有如此繁荣和创新的局面。
《呐喊》、《彷徨》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回味。
1、《呐喊》、《彷徨》实现了小说题材的突破和深化。
传统小说注重情节,追求故事的完整性、传奇性,叙述的对象或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或是风华绝代的才子佳人,形成旧小说特有的题材模式。
而《呐喊》和《彷徨》则直面惨淡的灰色人生,转向写普通人的平常事,刻画“老中国的儿女”的灵魂,在题材上有了全新的突破。
2、叙述方式的现代转变。
与传统小说有头有尾,环环相扣,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不同,鲁迅小说叙述方式灵活多变,别具匠心。
这位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完全自觉地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他的天才的发挥和转化,建立起现代小说的新典范。
3、《呐喊》、《彷徨》饱含象征意蕴,丰富了现代小说的内涵。
“五四”小说以“为人生”的社会写实小说为主,表现自我,袒露内心的自叙小说也风行一时,在民族灵魂改造和个性解放方面它们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而在艺术表现上,却不如《呐喊》《彷徨》深沉蕴藉。
《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现实主义传统,这现实主义又是**的,以写实为主,而融合了多样表现手法,尤其是汲取“象征”的手法,使作品具有浓郁的象征色彩和意蕴。
象征的运用增强了写实文学的文学性,有言近旨远、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4、语言特色:
鲁迅的文字精警峭拔,减省有时到了“洁癖”的程度,他以深刻的社会阅历和强大的思想能量为神髓,着墨不多而内力充实,元气精锐;
但有时为造成一种崎岖辗转的效果,也不吝啬繁复、冗长的表达。
④从思想内涵到艺术形式到语言,《狂人日记》如何将中国小说现代化实践推上了顶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
“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
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
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
小说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的热情,从总倾向到具体描写,都和“五四”时代精神一致,表现了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的特色。
。
《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这篇和果戈理短篇同名的作品发表于五四运动前一年,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
鲁迅利用早年获得的医学知识,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使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结合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艺术地贯串在小说的全部细节里,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是狂人说的话里又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
他认为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小说选取狂人为主角是一个十分精心的安排。
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地存在着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惊心动魄的概括。
借实引虚,以虚证实。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
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
小说的艺术构思是巧妙的。
运用日记体形式;
以心理描写为主,是变态的心理描写;
简练的白话语言,具有现代意味。
《狂人日记》发表后,由于它所表现的忧愤的深广和批判的犀利,使许多读者耳目一新,当时吴虞还据此写了论文《吃人与礼教》,足见其影响的深入与广泛。
这篇小说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革命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的特征。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
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揭露。
同时,它又不是采用了传统的写实的手法,而是运用大量的具有现代特征的诸如暗示、影射,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手法来表现狂人的心理内面,甚至的中国文化的无意识。
因此,这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的作品。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作为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
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
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⑤.从思想意蕴和审美品格两方面谈《边城》在沈从文创作中的重要性。
(267272)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文明”的讽刺小说。
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
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
沈从文的小说里有湘西人性世界和都市世界两个并存的世界,他用湘西人性世界反观和批判都市文明世界,而统一于完美人性的思考、表现和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创作用意。
作者追求的完美人性,是一种未被都市文明扭曲、纯朴自然的人性。
,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的小说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意境,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与典型并立的审美范畴。
他的湘西乡土题材小说,取材具有某种原始的神秘性,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构设人事场景,以青绿为底色摹绘自然风物图画,主观情意的抒发采用情景交融或隐喻象征的手法等等,都为抒情写意小说的意境创造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
沈从文说他写《边城》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主意并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而是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可理解为是《边城》所要表达的主题。
《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人性美和人情美是作家描绘的重点,它在传神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中得到全力以赴的表现。
《边城》所写本是人生悲剧的题材,但沈从文无意开掘悲剧的情节内容和雕塑悲剧性格,而是创造出一支优美的牧歌,一首忧郁的田园诗,一部浪漫的抒情写意小说。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
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
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在《边城》中,沈从文故意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去抒写自然美。
作者在描写时又是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的,这就创造出了其独特的审美意境,体现了小说清新、淡远的田园牧歌情调。
由于沈从文在作品中重视创作主体情绪的投入,使得《边城》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产生了一种诗化的效果。
《边城》将人物和环境都作了理想化的处理,是作者主观理想的张扬,是一种整体的象征。
小说最后白塔的坍塌和重修就分别象征着古老湘西的终结和新的人际关系的重造,而翠翠的爱情波折和无望等待就成了人类生存处境的象征。
沈从文素有文体作家之称,《边城》作为其代表作体现出了古朴清新的语言风格,寓有极强的表现力。
毫无疑问,《边城》在语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之,面的渲染与点的凸现,故事的推进与情节的浓化,画面的组接与意境的转换以及对朴拙的古语和流利的水上语言的使用,共同推动着《边城》走进圆熟静穆、完美和谐的审美艺术境地。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美学追求。
①从沈从文创作两类题材的角度讲,他更倾心于“湘西世界”的创造,成就最高、影响也大。
他所追求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形式”。
《边城》所展示的完美而自足的“湘西世界”正是沈从文所追求的美的世界。
②他追求的是人性美、人情美的美的人生形式。
这种人生形式表现的极改,便是对神性的向往。
“神性”就是“爱”和“美”的结合,“神”、“爱”、“美”三者一体,沈从文作品中神性就是最高的人性。
《边城》中美丽天真的翠翠,她的殉情的双亲、侠胆柔肠的外祖父、豪爽慷慨的顺顺、聪明机智的二老、忠诚守信的大老,都具有作家向往的“人性”美。
③在《边城》中沈从文创造了他最为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
《边城》所创造的古风犹存、淳朴美善的“湘西世界”就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
沈从文把《边城》看成一座供奉着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这自然人性的化身。
在沈从文笔下翠翠闪耀着一种神性之光,既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融铸了他身上具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因素的田园牧歌情怀。
④是他“造境”艺术的完美体现。
沈从文注重意境,善于造境,写的是淳朴的自然风光,原始的蒙昧,却融入了优美、健康的人性,把自然环境成了人性的外化,在自然美、人性美中,掺和,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回忆、想象,无处不在体现作者的美学追求。
⑥为什么说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
老舍性情温厚,写作姿态比较平和,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了一千多篇(部)作品,约七八百万字。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就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他的作品冷静地审视了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深层变化,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
他第一次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巨大成功。
建国前,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小说创作上。
《老张的哲学》写北京闲民的可笑生活,《赵子日》写北京学生的公寓生活,文笔轻松,写来酣畅淋漓,讽刺处,也有泼辣恣肆的力量;
但是笑料太多,描写也过于夸大,讽刺便有点失去了力量。
《二马》是作者在英国写的,意在比较中国人与英国人的不同处,但是作者对社会观察得不够深入,那个理想人物马威就不能不悬空;
文笔较前细腻,笑料仍然不少。
至于《猫城记》对老中国的国民性的不满与愤恨,《离婚》对北京市民那种妥协敷衍的灰色生活的讽刺,《四世同堂》对国民性中积极因素的发掘,这些都具有老舍所独具的特色与意义。
不过,真正把老舍灵魂的深邃处揭示出来的还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与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老舍说他写《骆驼祥子》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他把现代文明的侵袭下人性沦落的困境揭露得极为深刻。
在祥子的那个世界中的确没有任何光明,那些混战的军阀、蛮横的侦探、颟顸的车行老板等等无不以自己的方式给那个世界注入着黑暗,至于那些弱者就只能在这种黑暗中苟延残喘,命运几乎注定了他们的死亡结局。
更为可怕的是,像祥子这样的弱者根本无法找到任何信念来反抗这样一个世界,他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这样一个卑微的愿望无法支撑起他的人生,当这个愿望破灭时,他就只能被世界的黑暗吞噬,并以自己渺不足道的存在加强着现世的黑暗。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中,老舍似乎都在从那些被人忽略的卑微人生中透视着现实人间的地狱状况,从而企唤着光明的出现。
建国后,老舍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话剧创作上,尤其是著名的《茶馆》。
在这部剧作中,老舍通过一个北京茶馆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现代史的变化。
不过,老舍的关注点不在宏大的历史演变上,而在于被宏大历史所遮蔽的卑微的现实人生中。
在这里,所有人都被一种奇异的力量扭曲摧残得不成人形,人在现实中孤苦无告;
所谓的光明历史无法校正与安慰那些扭曲而痛苦的灵魂。
在这几部作品中,老舍的伟大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⑦巴金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
巴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创作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
《灭亡》和《寒夜》是他风格演变的两极标志。
巴金本人在谈自己的创作时,曾经使用过”早期“和”后期“的概念,早期应该是1929年到1941年,这一时期可以称作创作感情爆发期,后期应该是1942年到1949年,可以称作风格稳定期。
巴金在早期的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大,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
到了后期,巴金创作的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敛,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开始描写日常生活的琐事,并从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表现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这种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一个标志,是“家庭”这个概念的涵义在巴金小说里发生了变化。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家庭”是黑暗的象征物,专制的具体化,与青年所走的革命道路处于完全对立状态。
但随着巴金创作风格的演变,在他笔下,社会革命的题材越来越少,而对家庭题材则越来越表示出新的关心。
到了《还魂草》似乎是个转折,这是作家第一次站在家庭的立场上憎恨破坏这个家庭的力量——侵略者的暴行。
从那以后,家庭不再作为革命的对立物出现了,相反,它成了强权的对立物,成为作家所珍惜的伦理组织。
《憩园》中的杨家小孩不再是高觉慧式的家庭叛逆,而是家庭伦理关系的热心维护者。
在题材的演变中,我们不难看到作家创作风格演变的轨迹。
与题材变化相应的是,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逐渐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转化,这是巴金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二个标志。
“英雄”是巴金早期浪漫小说中代表作者理想的艺术形象,他们热情、勇敢,富有反抗精神与献身精神,他们身上散发出理想的色彩,为青年人所崇拜,所效法。
可以说,杜大心是这类英雄人物中的主要代表。
但巴金笔下的小人物正与之相反,他们平庸、懦弱,身上毫无引人注目的灵光,但他们又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普通人,善良的人。
他们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们的心灵中也有美好的成分,这主要表现在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多为别人着想,默默的消耗自己的生命。
到了《还魂草》以后,巴金的作品里再也没有早年的英雄形象了,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
在艺术表现上,小人物的塑造方式与英雄人物是不同的。
巴金早期笔下的英雄人物虽然也充满矛盾,但大致是一种抽象的矛盾冲突,如爱与憎,生与死,冷与热,理想与现实之类的冲突。
在性格塑造中,作家较注重的是某种类型化的性格,单纯、鲜明,但也难免有理想化、类型化的缺点。
抗战后期,巴金笔下的人物性格越来越复杂,具有生活化和立体感的特点。
在他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寒夜》里,对汪文宣一家的这些小人物的艺术塑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巴金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三个标志,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人道主义的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本色。
抗战后期,巴金依然与他早期的博爱思想保持着继承性和一贯性,但是爱的表现方法不同了:
不再求助于幻想与暴烈行为,人类之爱的基本观念不再是通过它的对立面“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对人物深刻的理解与同情。
在他的作品里,人物再也不是以绝对意义上的爱与憎的概念形态出现了,纵使对于旧式的人物,作家也抱有一定的温情。
这一时期的创作反映了作者以“人类之爱”为在中心的人道主义人生观,以其比较成熟的表现方式,宣告了它的最后形成。
⑧结合闻一多、徐志摩的作品,谈新格律诗派的诗美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出新,即新中有旧。
新诗格律化理论上的积极建设者是闻一多,他以“诗歌三美”的主张进行建设,即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是对新诗发展的规范,是形式上的要求。
闻一多对推进新诗格律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月社在新诗格律化的创作实践中也有创作,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死水》即是严格按照“三美”主张创作的,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化的样子,起到了示范作用。
徐志摩更是以积极的创作对新诗格律化进行探索,在结构的完美、音韵的动听、节奏感的明显方面有完整的……(此处未记全),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化更好的样子。
闻一多严谨有余,鲜活不足;
徐志摩轻飘有余,严谨不够。
新月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新诗的规范化,对新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要求提出明确的积极的看法,这对中国现代新诗健康发展是重要和必要的。
“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关于新诗“三美”的理论集中见之于他的《诗的格律》一文。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作者在继承我过古典诗词中的“顿”、借鉴西方十四行诗的“音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尺”。
新格律诗的音乐美,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
《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力作。
全诗五节二十行。
每行九字,这九个音节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如《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等。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死水》《洗衣歌》等都称得上是具有建筑美的范作。
音乐美——《死水》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构成,其间又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组成。
韵脚也精心安排,基本上是二、四压韵(隔行压韵),以双音节来结尾,因此读来音调和谐铿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绘画美——《死水》的词汇绚丽、多彩而又富有表现力。
建筑美——《死水》每节四行,每行九字,视觉上给人以匀称均齐,整齐划一的感觉.《再别康桥》章法整齐,诗行齐整,形式多变,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悄柔美,意想明丽流转,富有音乐与动态美。
除此之外,诗作采用的生动的口语,新颖的比喻,古诗中常用的顶针修辞法,丰富了新格律诗的内蕴。
徐志摩抒情诗的艺术成就和独特贡献:
抒写性灵的率真、纯挚;
追求意象的新颖、美妙;
讲究和谐的音节、韵律;
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意象美、音乐美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提高了“五四”新诗的美学品位和读者的欣赏水平。
⑨试析曹禺剧作的审美变化。
曹禺戏剧创作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