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0618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

《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朝皇帝列表Word文档格式.docx

麟德664年-665年

乾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

中宗(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

定陵

嗣圣684年

睿宗(禅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690(6年)

桥陵

文明684年

光宅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

载初690年

②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

武曌

690—705(16年)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

长寿692-694年

延载694年

证圣695年

天册万岁695-696年

万岁登封696年

万岁通天696-697年

神功697年

圣历698-700年

久视700年

大足701年

长安701-705年

李唐复辟705-907

中宗(复辟)

705-710(5年)

神龙705年-707年

景龙707年-710年

恭宗

殇皇帝

李重茂

710

唐隆710年

睿宗(复辟)

710-712(2年)

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

延和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756(44年)

泰陵

先天712年-713年

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762(6年)

建陵

至德756年-758年

乾元758年-760年

上元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779(17年)

元陵

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805(26年)

崇陵

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

丰陵

永贞805年

宪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806-820(15年)

景陵

元和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824(4年)

光陵

长庆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826(2年)

庄陵

宝历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840(14年)

章陵

宝历826年

大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846(6年)

端陵

会昌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6-859(13年)

贞陵

大中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873(14年)

简陵

大中859年

咸通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888(15年)

靖陵

咸通873年-874年

乾符874年-879年

广明880年-881年

中和881年-885年

光启885年-888年

文德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904(16年)

和陵

龙纪889年

大顺890年-891年

景福892年-893年

乾宁894年-898年

光化898年-901年

天复901年-904年

天祐904年

景宗*

昭宣光烈孝皇帝

李柷

904-907(3年)

温陵

天祐904年-907年

景宗:

李柷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

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他为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因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并最终亡国,在后唐群臣议论下,庙号景宗未被采用,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关中十八唐帝陵:

大唐帝国共经历21位帝王,除唐昭宗的和陵位于河南偃师、唐哀帝李柷的温陵位于山东菏泽外,其余十九位帝王陵墓(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乾陵)都位于陕西的关中。

自高祖李渊开始,唐代二十座帝王陵中的十八座帝陵成扇形状分布于关中北部的台原与崇山之间,横跨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被称为“关中唐十八陵”。

唐朝皇帝世系图

唐朝李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也有称这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世代贵胄,是陇西成纪一带的名门望族。

李渊的爷爷李虎,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太尉、少师、大都督、陇西公;

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陇西公、唐国公;

李渊的外公独孤信,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大司马、大都督、卫国公而且是皇帝的岳父;

李渊的大姨,北周皇后;

李渊的七姨丈杨坚,隋朝开国皇帝;

李渊的表弟杨广,隋朝的第二任皇帝……

说李渊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点也不夸张,其血统之高贵令人艳羡,其家世之豪华让人惊叹。

李渊,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千万人之上的人。

从七岁那年起,他就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封号,小小年纪,就得以封侯袭爵,可谓童年得志。

关于李氏的望族之说在历史上还有这一段插曲,本来西魏以前以山东地区的李姓一门为望族,这一地区有五大望族姓氏——王、卢、崔、李、郑,其中李姓又是鲜卑族中的一大姓氏。

而自西魏宇文泰(南北朝皇帝列表)以关中为根据地建国,由此就硬性规定了关陇李姓为望族。

有人据此认为李氏一门是破落贵族,还有人说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

根据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证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后妃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炀帝之间还有着姨表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

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

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

其中最有可能性的说法是李世民是受胡人影响比较深的汉族人。

现在一般的习惯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各民族的混血儿,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唐朝皇帝一句话概括

唐高祖李渊:

唐朝开国皇帝,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唐太宗李世民:

千古一帝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高宗李治:

帝王生涯无所作为的懦弱皇帝

唐中宗李显:

被3个女人左右一生被毒杀的皇帝

唐睿宗李旦:

历史上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

他、他还有她,竟然都可以称之为六味地黄丸

武则天(武周):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

又是明君又是昏君的矛盾综合体

唐肃宗李亨:

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的乱世天子

唐代宗李豫:

唐朝第一个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唐德宗李适:

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的皇帝

唐顺宗李诵:

被逼退位最快做太上皇的皇帝

唐宪宗李纯:

开创唐朝最后一个盛世的皇帝

唐穆宗李恒:

五个儿子中竟有三个做了皇帝

唐敬宗李湛:

唐朝帝王中寿命最短的死于宦官皇帝

唐文宗李昂:

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的皇帝

唐武宗李炎:

开创唐朝短暂中兴的灭佛皇帝

唐宣宗李忱:

评价很高晚唐人称其“小太宗”

唐懿宗李漼:

实为唐朝间接的亡国之君

唐僖宗李儇:

玩物丧志宦官手中的傀儡皇帝

唐昭宗李晔:

在位16年皇权衰微的悲剧性皇帝

唐哀帝李柷:

朱全忠不忠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

唐朝皇帝顺序表及简介

唐朝初期皇帝

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

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566年出生陇西成纪,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他是唐国公李昞的第四个儿子,七岁以嫡子身份袭封唐国公爵位。

历任河南郑州和山西静乐的太远、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山西河东慰抚大使等职务。

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晋阳起兵攻占长安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自为大丞相,封唐王。

次年五月,隋炀帝被杀后,逼杨侑让位,自立,国号唐,建元武德,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治全国。

李渊创下的两个历史之最:

他是历史上称帝最快、统一最快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超过了其他所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退位称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贞观九年(635年)6月25日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葬在献陵。

上元元年(674年)改尊号为神尧皇帝。

天宝十三载(754年)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朝代故事:

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

唐高祖李渊第二子。

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

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

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

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34年。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

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

病死,享年55岁,谥号: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李显(为武后所废)(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被韦后毒杀,时年54岁,谥号: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六味帝王丸

睿宗李旦(为武后所废)(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

享年54岁,谥号: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武周时期皇帝

武周武则天(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唐太宗赐名武媚,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

日月当空。

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

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

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

705年去世时发遗诏: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享年81岁,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唐朝中期皇帝

中宗(重祚)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在位5年。

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

少帝(殇帝)李重茂(694年~?

)710年,在位1个月,唐中宗第四子,生母不详,前身为温王。

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想重演武氏的故事,1个月后,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

后事不详。

睿宗(重祚)李旦(见684年)(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共44年。

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病死,享年78,谥号: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于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开元之治、安史之乱。

肃宗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

唐玄宗第三子。

病死,享年52岁,谥号: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代宗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

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

病死,享年54岁,谥号:

睿文孝武皇帝。

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

德宗李适Kuò

(742年~805年),780年—805年在位,共26年。

唐代宗长子,病死,享年64岁,谥号:

为神武孝文皇帝,葬于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

顺宗李诵(761年~806年),805年—806年在位,1年。

唐德宗长子。

病死,时年46岁,谥号: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葬于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

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八司马事件。

宪宗李纯(778年~820年),806年—820年在位,共15年。

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28岁即位。

被宦官杀害,时年43岁,谥号: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葬于景陵(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帜山)。

元和中兴。

唐朝晚期皇帝

穆宗李恒(795年~-824年),821年—824年在位,共4年。

原名宥。

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

服长生药而死,时年30岁,谥号:

睿圣文惠孝皇帝,葬于光陵。

敬宗李湛(809~827年),824年—826年在位,共2年。

穆宗长子。

被杀,时年18,谥号:

睿武昭愍孝皇帝,葬于庄陵。

文宗李昂(809年~840年),826年—840年在位,共14年。

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受制于宦官。

郁郁病死,时年32岁,谥号:

元圣昭献孝皇帝,葬于章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天乳山)。

甘露之变。

武宗李炎(814年~846年),840年—846年在位,共6年。

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

时年33岁,谥号:

至道昭肃孝皇帝,葬于端陵。

会昌法难。

宣宗李忱(810年~859年)847年—859年在位,共13年。

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

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

享年50岁,谥号:

圣武献文孝皇帝,葬于贞陵(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懿宗李漼(833年~873年),859年—873年在位,共14年。

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

病死,时年41岁,谥号:

昭圣恭惠孝皇帝,死后葬于简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

僖宗李儇Xuān(862年~888年),873年—888年在位,共15年。

十五岁时被宦官拥立为帝,政事全交给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却玩物丧志。

时年27岁,谥号:

惠圣恭定孝皇帝。

葬于靖陵(今陕西省乾县东北)。

黄巢起义。

昭宗李晔(867年~904年),888年—904年在位,共16年。

原名杰,又名敏,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

唐昭宗在他即皇帝位以来16年间,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

904年被藩镇朱温杀,时年38岁,谥号:

圣穆景文孝皇帝。

葬于和陵(今河南省偃师县太平山)。

废帝李裕(?

~905),900年—901年在位昭宗光华元年(898)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昭宗已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

到了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

后被朱温杀害。

哀帝李柷(892年~908年),904年—907年在位,共3年。

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907年被废。

908年被朱温毒死,时年17岁,谥号:

昭宣光烈哀孝皇帝,葬于温陵(今山东省定陶县)。

唐朝皇帝诗歌

唐诗的兴盛,与皇家爱好风雅,大力提倡密切相关。

《全唐诗》中收录了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章怀太子李贤以及后妃们的诗歌。

唐皇家的诗歌,内容大多是赞美太平、流连台阁、宴饮唱和、登观美景之类,缺少动人的力量,但上既好之,下必甚之,国家以诗赋取士,人人以能诗为荣。

唐朝诸帝,以唐太宗、唐玄宗的诗作最多,成就最高。

唐太宗宏图大略,能征惯战,出入戎马之间,而又能听谏改过,任用贤才,为一代名君。

唐太宗年轻时曾亲率军马,与薛举的十万劲卒战于渭河之滨,大破敌军,《经破薛举战地》诗云: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早年怀有雄壮之气,提戈打仗,心像朗日一般高远,志向像秋霜一样洁白。

两军如闪电一般交锋,转战之势,又如长河决堤。

唐军冲破敌营,席卷敌阵,取得胜利。

初战妖氛已静,再战天下太平。

如今俯看旧地,已经看不见往时战斗的情况,只是当年驻军时的灶台,尚有残痕。

世事易变迁,人事今昔不同。

缅想往日的情况,还是放开襟抱吧。

可以说,猛气犹在。

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门客,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帝位后,不计前嫌,礼遇魏征。

魏征感于知遇之恩,竭诚尽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唐太宗也能宽宏纳谏,二者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参加其葬礼,远送灵柩到郊外,写下《望送魏征葬》: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谁共遣。

唐太宗乘着金鞍玉辇,远远看着送葬的队伍从城中走到郊外。

大家都对魏征逝去充满痛惜之情,河桥也非旧日饯行之处,一去再上不能复返了。

惨日西斜,愁云乱翻,哀乐断续,招魂幡被风吹得时开时卷。

望见此情景,泪流不止,再也没有如同魏征一样的人,和自己共赏美丽春色。

这两首诗言而有物、情动于中,是相对较好的作品。

唐太宗还写有许多咏物诗、游宴诗、登临诗,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歌颂太平,虽然辞藻华丽,却并无太多真情实感。

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将汉高祖刘邦与唐太宗比较,说:

“然如‘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与‘风起云扬’之歌,同其雄盼,自是帝者气象不侔。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句,诗随兴起,脱口而出,有质直刚强的豪气。

唐太宗的两句诗,不免有意为之,显得造作。

二者虽然都顾盼自雄,但细味之下,还是有不同。

唐玄宗英武多能,又喜欢文艺,诗作辞藻虽不及乃祖,但骨气胜之。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是名作,固不待言。

如《早度蒲津关》,对晓景的刻画壮阔而细腻: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

鸣銮下蒲坂,飞斾入秦中。

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

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已是严整的五言律诗,气象雄浑。

钟鼓之声,严格准确地报时,已是曙色初开,远远望去,山川大河尽收眼底。

皇帝乘坐的车骑仪仗从蒲坂而下,向秦中进发。

此地十分险要,关隘更显壮丽,天下太平,巨镇尚有雄气。

正值春天,草木萌发,渡头两岸的树似乎长得连在一起,月色将落,戍楼已空,没有兵事,是太平的情景。

马队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发,鸡鸣声随着晓风传扬。

我所希望的,乃是天下太平、人民乐业,不需要严守关防、设卡检查来防备不虞。

“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两句,描写工致,意境宏大,开启了盛唐的格调。

天宝三年,太子宾客、八十三岁的老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写《送贺知章归四明》赠别: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贺知章遗弃世俗的荣耀,一心向往入道的生活,辞官而去,竟抽出发簪,散开头发,以示闲适。

我难道不爱惜贤才吗?

但还是要顺从个人高尚的愿望,己欲达而达人。

贺知章已得到了道家的真传秘要,在尘世之外散发幽深的襟怀。

在青门为其饯行的百官,依依不舍,惆怅别离。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一句,表明唐玄宗对人才宽宏优容的态度,十分高妙。

唐太宗尚沾染纤弱的习气,到唐玄宗颇有风骨,观唐皇帝的诗歌,也可知道唐代诗歌风向的转变呢。

薛平贵是唐朝哪个皇帝?

因为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2012年)的热播,薛平贵和王宝钏的爱情故事让唐朝皇帝李温在21世纪又火了一把。

其实这不就是个美化版本的陈世美么?

关于唐朝皇帝的搜索里,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薛平贵是唐朝哪个皇帝?

”因为有很多人在看完这部电视剧之后心中都有“关于李温是薛平贵吗”的疑问。

剧中薛平贵的角色也备受大家关注,大家查了很多关于历史的书籍,都没有找到关于薛平贵的详细介绍,关于他的身世之谜,大家很是疑惑……这是因为在剧中,薛平贵他本来是一个没钱没房的平民,然后接过唐朝宰相王允的女儿王宝钏的绣球,不料其父嫌贫爱富坚决不允。

无奈之下,她与父亲三击掌后断绝了父女关系,嫁给薛平贵住进了寒窑。

后来薛平贵远征西凉,又因为战争和奸人的陷害,陷落在西凉了,被西凉国的公主玳瓒救下,公主芳心暗许,后来薛平贵就和公主成亲当上了西凉国的国王。

薛平贵十八年后回到中原,见到王宝钏,经过周围的亲人的诉说,才知道自己的妻子苦等了自己十八年,于是封王宝钏为皇后,但王宝钏在封后十八天后却离世了。

按照正常逻辑,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