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和思考在语文的江湖Word格式.docx
《守望和思考在语文的江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守望和思考在语文的江湖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唱宋词的温婉,问询“今宵酒醒何处”?
听闻“清角吹寒”;
观赏杂剧的起伏跌宕,品嚼百味人生,流观浮生万象;
在“红楼”的大观园里,透过“一帘幽梦”,窥看情天恨海;
在“孽海”的大风浪里,感受“石破天惊”,参悟盛衰荣枯。
杯中天地大,壶里日月长,这一杯酒啊,酿造了五千年。
语文是一盅茶。
弥漫着清香,润泽了肺腑。
悠然南山下,坐观垂钓,卧看夕阳。
在月华的清辉里,听玉人吹箫,波心荡,隐隐然,心儿飞向了远方!
语文是一杯水。
加盐自然咸,加糖自然甜,加醋自然酸,一切的滋味尽在不失时机地调适和更换。
看似浅白,实则涵咏深长,于平淡中见真精神,于纯净中得大绚烂,于无声处,颤栗于惊涛骇浪。
语文啊,滋味无穷,兴味盎然。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语文最忌是单调,单调即无味,无味在空洞,空洞是一种危险,是对家园的遗弃和忘怀,是对生命的漠视和亵渎,是对精神的消解和迷失。
语文是一条河,也是一条江,更是汪洋大海。
有山溪的清唱,有江河的奔腾,有大海的广博、深邃、蔚蓝和壮丽。
语文是一座山。
经水的灵动的映衬,更见其沉稳;
透过水的晶莹,更见其灵秀。
是那样的仁厚,也是那样的丰茂,更是深蕴了无尽的宝藏。
进得深山,听百鸟之啼啭,观百兽之奔逸。
静息之余,阵阵松风,片片白云,流岚霰雾,让人心旷神怡。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
天行有常,语文有道。
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人世,在别人的哭声中依依告别,这其间,语文是不离不弃如影随身,记录了生命,书写了生命,再现了生命,也创造了生命。
语文,无时无处不见琳琅满目的美的光影,行走在语词的密林,将给你无尽的感悟与遐思。
远古的神话,当下的网络,还有其间的星光灿烂,还有其间的山河烂漫,还有其间的万紫千红,还有其间的千娇百媚,哪一处不让人赏心悦目,哪一处不让人魂飞天外,哪一处不让人流连忘返,哪一处不让人愰兮惚兮陶然飘然。
思接千载,是不尽的悠悠;
视通万里,是无限的渺渺。
这悠悠渺渺,是中华的瑰宝,是世界的珍奇,是智慧的光耀,是性灵的芬芳。
说千道万,挂一漏万,仍还困迷,这是语文的神奇,也是语文的诡秘,更是语文的魅力。
经历了百年沧桑,沐浴着新纪元的曙光,有一个诚朴的声音,在回归线上吟唱:
语文还是语文,语文就是语文。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就这一瓢,滋味万千。
也许是酒,也许是茶,也许是水,也许是河,也许是山,也许是花,也许是树,也许是云,也许是人,也许是心,也许是梦……
不必去质疑这“也许”,这“也许”是“大概”也是“一定”或“必须”,问题并不在问题之外,问题就在问题之中。
问题是切入点,问题是思考点,问题是突破点,问题是生长点,问题是偌大的一个创新空间,问题是思考的方向,问题是行走的路线,问题是超越的对象,问题是创造的契机。
每一个语文人对问题的破解和揭秘,也就是在走进语文的灵魂,也就是在寻求语文的奥秘,也就是在发现语文的美丽。
语文之路,是探索之路,是发现之路,是创造之路。
语文,本就是一个问题,如果进入了问题的领域,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因而,语文还是语文,语文就是语文。
语文在我们祖先的足迹中,语文在语词的虹桥上,语文在历史的长河中,语文在苍穹里,语文在大地上,语文在大自然的百草园,语文在精神的圣殿里,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在我们的工作中,语文在我们的学习中,语文在我们的生命中。
(2005年4月6日天地潜心斋)
对语文教师回避尴尬和实现精彩的思考
在语词的密林里
不辞辛劳地穿梭
咀嚼古人的语言
品味他人的言说
在毫无快感的状态下
努力地寻找意义和深刻
把自己的创意和独到抛掷一边
把自己的声音和颤动置之不顾
把自己的鲜润和酣畅湮没葬送
行色匆匆地穿梭
含英咀华
吐故纳新
在毫无激情的时候
仍要声嘶力竭地演绎
在没有道理的时候
如簧的巧舌播弄玄妙
如歌的行板
在艰涩里协奏
悲怆的命运
在枯朽里哀号
梦回唐朝
在守望里张皇
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诗意的栖居
是天边残月的疏淡
是夕阳西下的薄暮
是烟波浩淼的苍茫
是鸡声茅店的落寞
意兴阑珊地穿梭
深情款款
思绪翩跹
“必也正名乎”
苍老而雄健的声音在提醒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世俗而困惑的彻悟在警告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直白而朴拙的言语在梦呓
“于无声处听惊雷”
执著而勇敢的精神在感召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超迈而旷放的灵魂在行游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缱绻和缠绵的心怀在吟唱
眼前翠柏影
胸中万壑松
惬意和畅达把心灵滋润
深邃和凝重把思想绚烂
义无返顾地穿梭
让宿命去迎接挑战
无怨无悔
我走我路
走上言语的虹桥
观人间万象
写华彩篇章
气宇轩昂地穿梭
让冷面和热血交织
用真诚的心火去燃烧
让沸点和心潮卷涌
用生命的光华去照耀
语文老师
你的宿命在语词的密林
(2000年7月10日夜天地潜心斋)
二、把“无声的语文”变成“有声的语文”
我们的语文现在变得“无声”,于无声处,我们语文教师无助而又无奈,但依然前行,依然抗争着现实,依然坚守着理想的信念,依然行走在探究和摸索的道路——行走和穿越,守望和思考,挣扎和抗拒,突围和确证。
这里的“无声”和“有声”,是两种向度上的界说。
一是从语文教学的本体意义上看,一是从语文教育的社会存在角度看。
一是学理性,一是社会性。
讲学理而至具有学术状态,这是高中语文教师必得引起足够重视的话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王元化),千百年来而至现今,仍然是一个问题。
“因循经验,感觉至上”,“我向选择”,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顾及当下而忽视未来,缺失生命情怀,漠视生存状态,背离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走不出“预设”的局限,让“唤醒”和“生成”停留于灰色的理论言说,让自己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太在乎“高考指挥棒”的圈禁,在“点线面”上彻底淆乱……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需要重整河山,让“蜀江水碧蜀山青”的生机、活力焕然一新!
“我们学习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读’,读就意味着有声音,要有声音的学习,而这恰恰是当今我们教育界忽视的问题。
”(孔庆东)“有多少种情感,就有多少种音乐(声音)”(段增勇《音乐与情感》)“声音之道,达乎人性,直指人心!
”“依声求义”,“还我琅琅读书声”(黄玉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于此,我们可以去深刻觉悟很多“读”的妙道。
从生命成长的生理发育状态看,“读”也是很重要的,发声器官也将藉此而得到锻炼,从自然之声到音乐之声,从混昧之声到明朗之声,从杂乱之声到纯正之声,从艰涩之声到酣畅之声,等等,都得经由有意识的“学得”而至无意识的“习得”,兴趣培养而至习惯养成,习惯自然而至方法觉醒,自觉自为而至渐入佳境,潜移默化而至豁然开朗。
语文学习的诸多关节也将藉此而经脉顺畅,四体不止“通透”而且“通泰”!
同时,从“人学”的角度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关注人,关注生命个体,关注生命状态,关注生命的精神渴望,尤其是师生的心灵共鸣和精神遇合,“没一句话里都有一颗心灵”(池田大作),在“声音”的交互感应下,互相呼应,和谐共生。
总之,“读”起来,“读”下去,“读”出意思,“读”出意义,“读”出意味,“读”出境界,让琅琅书声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风景,让鲜活馨香的书声润泽日渐干枯的精神家园,让人的性情和性灵赋予人的尊严和人的光辉。
读的学问,读的意趣,读的方略,也只有我们从思想的重视走向行动的落实,渐渐的,我们也将会享受“读”孕育的甘美果实。
至于语文学科在社会性层面的“无声”状态,也就是本学科的社会地位和现实名声日渐尴尬和式微,在于“语文江湖”的混乱,多有“遮蔽”而处于“幽冥”的状态,“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本体研究的滞后和含混,导致本质探究的缺席和迷乱。
“课文”等同了“语文”,“练习”取代了“学习”,“考试”这一“点”搅乱了“教学”这根“线”也“遮蔽”了教育这个“面”。
试想,在“死胡同”里转悠,走不出“井中天”,又如何能走向广阔的天地——走进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走进丰富深博的心灵世界,走进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的精神长河?
怎么办?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回到“常识”上来,要致力于语文学科的本体研究,要致力于语文教师的生命状态的调整和健全,要致力于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建构,要致力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学术层面上的提升,要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让课堂这块试验田成为一个有魅力、鼓舞学生的地方。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有“新、奇、实、活、乐”的声音,不容乐观的现实也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去改变,既然有很多的问题,也就有很多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发展空间。
三、考试——教学——教育:
“点线面”的辩证
教育是“面”上的,教学是“线”上的,考试是“点”上的。
宏观和整体(面),过程和序列(线),块状和局部(点),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教育——教学——考试”的特征和状态。
所谓的“芝麻”和“西瓜”,所谓的“鱼”和“熊掌”,所谓的“方向”和“路径”,所谓的“道”和“器”,所谓的“体”和“用”,是很有差别的,然而,我们有太多的混淆和迷失……
基于如上的思考,我们回到语文教育的现状中,会发现如今的情形是“考试压倒一切”,以“点”代“面”,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点”上的梳理和条贯,导致“零碎、散乱、僵化、固守、执迷、绕弯子、兜圈子、下套子、耗时低效、枯燥乏味”的教学状态,让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让教室缺失了“润泽”的滋养和芳馨,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枯涩中,让教师在一成不变的“套路”里“守株待兔”,这是对“教育要与时代俱进”(陶行知)的悖逆,更是对“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维果茨基)的消解。
应试就是应试,绝对不能“穿靴戴冒”地冠以“教育”二字,非得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抗起来,这既是学理上的一个“逻辑错误”,也是敷衍塞责而自我解脱的“幌子”。
因为,教育这个“面”的忽视或漠视,导致了对“教育”的本体意义和本质意义的含糊含混,浮于“表面”而不能深入“内里”,不能从根本上检省我们在教学行为上的缺失和疏漏,让“教学”这根“线”成为了“看不见的战线”,纯粹“技术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教学取向,无法开启“教学机智”和“教育智慧”,“教学期待”和“教学超越”的创造性行为被抑制,只能喊累叫苦,穷于应付,茫然四顾,终究是事倍功半。
归因起来,还是在于“点”上的拘泥和固守,走不出“预设”和“预制”,走进了“他困”和“自困”,失落了“发现、发明、创造”的自主和自新,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抑制了“个性”也放弃了“尊严”更是丧失了“自我”。
深究起来,也就是“奴性,太奴性了!
”——服从和跟着走;
而不是“人性,太人性了!
”——自主而创新。
我们还是听听古人的声音吧,“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广采博收,传承借鉴,自能正本清源,生气灌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习见,走出遮蔽,走出“我向选择”,换个角度看问题,拥有一片新天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高处立,向阔处看,向远处看,尽收眼底,自在把握,高蹈而超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生命,走进心灵,让“实践”结出“真知”的硕果,让“真知”走出“熟知”的禁地)。
总之,要“想”开去,“沉”下来,“做”起来!
形而上的“迷失”——学科教育在宏观把握上的含混、拘泥、遮蔽和迷乱,必将导致形而下的“低迷”——学科教学的实际操作的琐碎、散乱、肢解和低效。
学科教育的宏观把握和具体的教学实践如何有机地结合或整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科教学的素质教育走向,又如何有效地保证“高素质,高水平,得高分”,也具有极大的探索空间,关键是要有高远的教学视点,切实的教学行为,敢于和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
学科教育的当下性如何走出功利性追求的遮蔽,学科教育的前瞻性如何确保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怎样才能走出如此“二难”的困境,都是值得学科教学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建议作如下的的整体规划:
高中一年级——注重基础性能力的培养。
强调积累和感悟,夯实基础,学会积累,注重语言品味,培养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让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和自主的自由写作成为语文学习的日常行为,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高中二年级——注重迁移性能力的培养。
强调拓展和提升,着眼于阅读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的引领,培养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审美能力。
强化个性化阅读、鉴赏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高写作不同文体的文章的水平。
高中三年级——注重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强调应用和转化,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强化和提升,着眼于解题技巧的指导和应试水平的提高。
基础性能力,迁移性能力,综合性能力,分别是高中三个时段的三种能力指向。
从高一到高三,呈现为“金字塔”形状,学习和训练的梯度与强度成正比。
注重文本解读,注重语言品味,注重习得性的学习,注重发散性的思考,注重有益有效的训练。
知识点的梳理,能力点的确定,训练点的侧重,思考点的设置,兴趣点的引发,问题点的破译,延伸点的展开,都要充分体现“语文性、语文味、语文态”,给予学生亲切感,让学生享有人文关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运用语言文字的智慧,唤醒学生自主创新的语文学习意识,让语文学习的时效性得到应有的保证。
四、凸现生命意识,展示生命个性
有人把“写作”定义为“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虽不能整体而周详地涵括“写作”的丰富要义,却也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让我们审视和把握写作的基本指向。
事实上,写作者的写作状态也正是写作者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呈现,写作是对生命的书写,是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是对个性的张扬和实现。
如果写作中没有自我生命和他者生命的渗入、审视和思悟,所写的文章难以达到以生命感动生命,以心灵唤醒心灵,以精神感召精神。
高考应试场,一个特殊的人生角斗场。
“输不起”的集体无意识操纵了整个“游戏规则”,谁也不敢贸然地越过雷池,因此,为求稳妥,为谋高分,为赢得胜利,便在“规则”的牵制下反复地进行“规范性训练”,致使高考应试作文(即便是优秀作文)常常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种“常规作文”的制造,让人心理疲软,精神疲劳。
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也就是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个性的舍弃,生命情采的黯淡。
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作文水平未能尽如人意,也就在于走不出自设的“困境”和他设的“遮蔽”。
强化得分意识,忽视生命情怀的滋养;
强化写作技巧,忽视生命内在的蕴藉;
强化规则遵守,忽视生命个性的张扬。
纵观近些年的考场作文,有如下弊端。
一是华而不实,文质不能兼美。
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如开篇用比喻和排比的句式写三句话,滥用题记和后记,生硬地使用小标题和三段式,用诗句或对联串起各部分内容却缺乏内在联系,穿一件漂亮的外衣来遮掩空洞的灵魂。
二是名人名句泛滥。
不少考生大量引用和堆砌名句、名段、名人和名篇,缺乏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具体深入的分析,给人以杂乱、繁琐、累赘、矫情的感觉。
藉此以显示自己的文化内存,反而是食古不化,弄巧成拙。
三是形式有所创新,但形式和内容并不匹配。
或者对所选用的新形式缺乏一定的把握能力,如故事新编落入俗套,借用文言句式而文白夹杂,缺乏文言语感等;
或者新瓶装旧酒,像花瓶一样地摆设;
或者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含糊其词而不知所云。
四是缺乏生活与时代气息。
要么材料陈旧重复,多在“故纸堆”里打转,说历史,写古人,多集中在屈原、项羽、司马迁、王昭君、杜甫、李白、岳飞、林则徐等,不能做到以史为鉴、以古讽今,“借尸”不能“还魂”,“谈古”不能“论今”,有古无今,沉陷在历史、文学作品和其它文字材料中,割断了历史与生活、书本与生活的联系。
要么虚构假设,内容缺乏现实生活的影子,甚至对公认的历史材料和历史人物进行“八卦”式的改编,张冠李戴,似是而非,荒诞得离谱,错乱得荒谬。
五是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这几乎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远离生活,脱离生活,从书本到书本,思考的载体缺乏应有的生活与时代气息,古人故事或则名人遗事的述说,加上自己的抒情和议论,800字的文章就大功告成了,这样的体式成为了应试作文的一种时尚,流风盛行,愈演愈烈。
文章写作,当有实在的现实关注和开放的思想观念以及通透旷达的胸怀,如此,文章也才能展现出写作者的生命状态和文化底蕴,至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当本着“为情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
所谓高考新文体的泛滥,矫情、滥情、俗情的趋势日渐让人腻味,走不出“预设”和“预制”的圈禁,走不出“套路”和“套式”的贩卖,实在是浮泛和空疏。
所谓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流俗为“花拳绣腿”式的虚妄和虚张,缺失的是“真实的灵魂”,也就是真才实学和实心实意。
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应试文风盛行,这是对“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消解。
事实上,文风不正的内在原因也就是写作者生命的缺席和个性的湮没。
迫切而紧要的任务是:
强化生命意识,张扬生命个性,提高生命质量,颐养生命的情怀,丰富生命的内存,畅达生命的情思,寻找生命的蓝天,放飞生命的翅膀,探索生命的真谛,绽放生命的花朵,吐露生命的芳香,让好文章真正呈现为生命独特感悟的诗意言说。
要多读点书,丰富文化内存,提高文化品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积累,感悟,熏陶,都得经由阅读者的切己涵咏,才能内化为阅读者的精神营养。
我们主张自主的、自觉的、自由的、自在的和自明的阅读行为,让阅读促成自己的精神发育,让心灵、情操和思想,在阅读的过程里得到陶冶和提升。
有位考生以《顾城,你忘了问英儿》为题,写出了一种深度的痛,一种无法忘怀的积存于记忆深处的痛。
“顾城,你忘了问英儿”,是对生命的叩问,也是对灵魂和精神的叩问,虽然这“生命、灵魂、精神”具有个体性,但对于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都富有启迪性,催人深思,于慨叹唏嘘之余,叩问自己的灵魂。
笔者之所以能如此快意为文,只在于笔者的阅读状态——把书读“熟”了。
唯有烂熟于心,才能纵横文笔;
唯有尽心尽意的阅读,也才能养护心灵,内化为一种精神营养。
这也涉及到“真正的阅读”的问题,也就是贴近文本,读出心动的感觉,读出心花绽放的状态,读出意味深长的韵致。
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思维品质的探究性,提高理性思维的水平。
“熟知”并非“真知”,要能获得“真知”,必须在“熟读”的基础上“深思”,“深思”才能“慎取”,也才能有辨别、有选择地“拿来”,而不至于胡编乱造、凭空杜撰或者虚拟假设。
有了“源头活水”,还要辨识其流程、流动状态、流水的质量和基本的流向,这样才有一个整体的觉解,在文章的取材、立意和构思上,才能真正做到明晰、酣畅、意味深长。
某考生《问——打开真理之门》,“以智慧之‘口’,打开真理之‘门’”,对“问”字的绝妙诠释凝结为全文的中心意旨,这是思考的结果,洋溢着理性思辩的光辉,给行文增添了亮色。
“好问”“敢问”“会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结构严谨,文思明快,文气明朗,给人以清爽畅达之感。
要加强化语言的修养,注重习得性言语水平的提高,让诗意言说走进澄明、敞开、照亮的境界。
真正思想的语言是诗意的,语言在说话,说即是指示出,让看,让听。
“真正思想的语言是真理的言说,而诗意语言也正是真理的言说。
”海德格尔关于“诗与思”的思辩和论证,对我们的写作教学在言语水平提高方面,当是很有价值的引领和别开生面的启迪。
不论是对社会、历史、现实,还是对自然、自我、人生的思考,要能体现一定的深度,都当用心去思考,用生命去拥抱,“言为心声”,这世间最美的诗歌,便是拨动了心弦而吟唱的心灵之歌,性灵之歌,生命之歌。
因此,要有意识地涵咏和咀嚼言语的内在意味,要把言语的习得和生命的成长融为一体,要让诗性的表达去追求真理的晨光,要丰富和深化言语的智性含量。
近些年里,考生在考场上写出的充满灵性和个性的文字,充分体现了对言语的诗性和智性的适度把握,但是更多的考生在言语上的浮华和空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事实上,言语潜能的开发,言语视野的拓展,言语思维的激活,言语智慧的培育,具有极大的探索空间,而且言语的根性在于民族性和本土性,这在母语教育方面更是值得深入思考和切实探究的。
关注社会人生,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存在与精神,关注历史文化,关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人的生态,仍然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指向。
如何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以及考场这种特殊的情势下写出好文章?
读书,思考,诗意的言说,是确保考场作文致胜的法宝,也是青春生命的动人弦歌得以协奏的根本保证,舍此,别无他求。
也只有这样,才能多一些真实的感悟少一些无“情”的解析,多一些生命情怀的吟咏少一些技巧的生搬硬套,多一些生命本色的挥洒少一些应试的套路条框,多一些生命个性的喷薄少一些无病呻吟的矫情。
突显生命意识,展示生命个性,让思想的火花烛照心灵,让智慧的思辩开启言说,让精神的品格提升境界。
五、高三语文教学的困境和出路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必将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全方位的挑战。
高中语文教学出路问题是致力于课改的每一位老师尤其是高三老师应该深思的。
也许有人说:
高考考什么,高三老师就教什么;
高考怎样考,高三老师就怎样教;
一言以蔽之:
备考,应试,抓分数。
是的,笔者以前也曾这样想过,也曾这样做过,而且看看当前高三老师的做法,翻翻手头有关高三教学和复习的各种资料,便会很容易得出同样的结论。
那么,我们的高三语文教学又是如何备考、应试、抓分数的呢?
凡考纲规定的知识点就灌输;
凡考纲规定的能力点就分项机械训练。
无论多么经典的文章,不管多么优美的诗篇,均被肢解为考纲范围内的知识点、能力点、分数点。
学生或埋头题海,或疲于应考,或拼命记答案。
教学模式单调,不是“一言堂”,就是“应考场”;
学习气氛沉闷,“不闻读书声,惟闻生叹息”。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二十几年了,还是这样的叹息和无奈。
应该说,备考、应试本身并没有错,素质教育也需要应试,关键是怎样备考,怎样应试。
科学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备考和应试永远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