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39941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

《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试验段方案金温二标Word下载.docx

黄褐色,湿土饱和,松散,Ⅰ;

(1)1Q淤泥质土:

灰褐色,饱和.流塑,σ0=60kPa,Ⅱ

(1)2Q粉质黏土,灰黄色,可塑,σ0=150kPa,Ⅱ;

(1)3Q粉质粘土:

灰黄色~灰褐色,硬塑,σ0=180kPa,Ⅲ;

(2)1Q细角砾土:

黄褐色,稍密,潮湿,σ0=300kPa,Ⅱ;

(3)1K1c泥质粉砂岩:

黄褐色,全风化,σ0=200kPa,Ⅲ;

(3)2K1c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强风化,σ0=300kPa,Ⅳ;

(3)3K1c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弱风化,σ0=400kPa,Ⅳ;

(4)2K1c砂砾岩:

(4)3K1c砂砾岩:

紫红色,弱风化,σ0=400kPa,Ⅳ;

(5)1K1c凝灰岩:

(5)2K1c凝灰岩:

黄褐、灰褐色,强风化,σ0=450kPa,Ⅳ;

(5)3K1c凝灰岩:

青灰色,弱风化,σ0=800kPa,Ⅳ;

2.2地区特征

本区域内山脊、山谷、池塘与村庄较多,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茂密,植被多为松树及灌木丛。

2.3沿线交通运输简况

区域内村庄较多,公路基本都是穿越村庄而行,交通不便。

2.4试验段主要工程量

清表约:

6000m3;

A、B组填料约为:

38650m3;

级配碎石填料约为:

2105m3。

3、试验段选择和试验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条件,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具有代表性的(DK48+800~DK49+000)段作为工艺试验段,其中包含DK48+889涵洞两侧过渡段。

此段路堤填筑高度为9m左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0.7m,基床底层AB料填筑2.3m。

按施工规范要求做填筑、压实的试验,以确定合理的铺填厚度、压实遍数和填筑工艺。

试验时记录好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含水量等。

试验完成及时整理写出书面材料,试验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时使用的依据。

4、施工组织安排

4.1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

提前做好各种原材料的选材和检验工作,选定取土场并及时为试验段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本段试验段土源主要来源为蝙蝠岭隧道进口,试验报告为细圆砾土B组,已经上报审批通过。

在料源位置组织专人管理施工填料的粒径及含水率,从源头把控。

若在施工现场出现粒径超过15cm的填料,现场组织人工用锤子解小,如果无法解小,则用机械将其挑出,拉出施工现场。

4.2劳力及机械安排

4.2.1工期安排

试验段工期安排表

序号

计划填筑用时

备注

基床以下

30~40天

基床底层

10~15天

基床表层

6~9天

4.2.2机械安排表

试验段主要机械表

项目

劳力

机械

型号

1

清表

3人

挖掘机1台

小松200型

2

地基处理

5人

推土机1台

压路机1台

TY130b型

20吨震动型

3

路基施工

10人

平地机1台

平地机用于基床表层摊铺

4

运输

6人

运输车6台

自卸车

4.2.3人员安排表

试验段主要管理人员组成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技术职称

主要工作分工

潘伟安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试验段整体协调

芮勇敢

项目总工

试验段技术指导

张海波

项目副经理

助理工程师

现场协调

许干华

项目副总工

工程师

试验段负责人

5

左平辉

技术员

现场技术控制

6

郭兰娇

实验员

负责实验

7

王灿中

施工管理

施工员

道路、便道情况

8

戴福寿

现场摊铺情况

4.2.4填筑厚度计划表

工序

方案

碾压遍数

含水率

压实系数

结论

ABC填料

松铺35cm

合格与否

松铺40cm

松铺45cm

A、B

组填料

松铺38cm

级配砂砾石

松铺30cm

根据上述试验数据,结合实际在保证压实系数的条件下,根据以往经验与现场情况选取合理的松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碾压遍数暂定为6遍(静压1+弱震1+强震2+弱震1+收光1),6遍之后要是不合格则继续碾压,直到试验数据合格为止,确定的压实遍数,作为今后路基施工的推广方案。

4.2.5施工测量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利用GPS进行导线平面控制网复测及导线加密测量,且均满足测量规范及业主要求。

在此期间应计算好线路的左右线坐标,并报监理处审核。

审核合格后用GPS放出线路中线及设计红线,保证前期征地的需求。

施工过程中将每6个月进行一次导线复测,以保证整个测量控制网稳定可靠。

利用天宝电子水准仪对设计院的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且均满足测量规范及业主的要求,并加密了高程控制网。

在设计图纸拿到之后对设计断面进行复测,并计算实际施工方量是否与设计方量相符合。

高程控制网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测,以防有部分控制点被破坏或沉降,从而保证高程控制网的可靠性。

4.2.6施工图纸审核及三改调查

拿到施工图纸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查看各项建筑物、设备和有关附属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尺寸、施工图表、工程数量、采用标准图、通用图和设计说明。

工程水文、地质资料是否符合实际,能否满足需要。

设计是否合理,技术难度大的项目施工方案是否可行。

重点工程项目、工点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和主要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合理。

站前、站后工程接口技术方案是否齐全合理。

对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查看既有道路、水路、桥涵、电力、通讯等是不是与我们的线路有冲突,若有冲突且设计没有标注的应及时作出说明以便及时处理。

对需要改迁的道路与水路给予改迁建议,绘制现场实际地形图标注实际测量标高,并且标注与既有道路、水沟、线路的具体位置尺寸,与设计进行协商。

4.2.7施工前期准备

在施工前期首先要做好施工范围内的排水设施,挖好水沟、修好施工便道、选好材料及机械的堆放场地,做好临时用电设施。

为以后的施工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5、地基处理

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地质资料进行核查,当与设计不符合时应及时反馈。

路堤填筑前应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出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原地面坡度陡于1:

5时应自下而上挖台阶,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原地面松软表土及腐植土应清理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平整、密实。

在设计无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

2)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

3)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6、基床以下路堤填筑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6.1施工准备

基床以下路堤或基底处理完毕并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合格。

取土场表层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

做好土石方调配方案,取土场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地段总的土石方调配计划,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随意挖取。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选用A、B、C组填料作为主要填筑原料,基床底层2.3m填筑选用AB组料作为施工填料,基床表层0.7m填筑选用级配碎石作为主要填料。

使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

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应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摊铺时采用网格法及挂线法进行摊铺,网格法为10*10米网格,摊铺40cm时每格方量为40方,摊铺45cm时每格方量为45方。

6.2路堤填筑

⑴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

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路堤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

⑵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

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

采用砂类土和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

⑶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50cm。

当上下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满足D15/d85≤4(两层渗水土间)或D15≤0.5mm(非渗水土与渗水土之间)。

⑷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

⑸用细粒土或含细粒成分较多的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堤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填料的含水率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

当含水率过高时,应采取疏干、松土、晾晒或其他措施。

当含水量过低时,则加水润湿,加水量mw(kg)按下式估算:

式中:

Ms——所取填料的湿重(kg);

Wn、Wopt——填料的天然含水量、最优含水量。

⑹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6.3施工控制

施工过程中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做土工试验进行鉴定。

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筑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符合规定后,再进行碾压。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按下表进行控制,砾类土,细砾土、碎石类及砾土采用K30和n两项指标。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改良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A、B组及C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软块石)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90

≥130

压实系数K

-

≥0.9

孔隙率n(%)

<31

-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要符合下表。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中线至边缘距离

±

50mm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横坡

0.5%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7、路堤基床施工

路基底层填筑施工前,先对填料进行取样检测,填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验标和设计要求。

根据规范和验标要求,路基填料碾压密实后,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最大填筑压实厚度应大于35cm,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每层最大填筑压实厚度应大于30cm,每层最小填筑压实厚度均不应小于10cm。

碎石类土和粗粒土填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10cm,级配良好。

路基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前,根据试验段施工确定的各项工艺参数和前一阶段实践检验的结果,进行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大面积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前,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碾压机械及碾压遍数等参数进行施工,施工中加强路基压实质量检测及填料指标控制,填料标准应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路基压实质量。

基床底层填筑按分层施工图和作业区段分段施工的方式,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

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要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

当采用自卸汽车时,根据车容量提前计算出堆土间距,并派专人负责指挥卸土,以保证土层厚薄均匀。

7.1基床底层摊铺平整

⑴复核基床以下路堤填筑的顶标高及路堤宽度,依照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基床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打桩标示;

直线段每20m一个桩,曲线段每10m一个桩,用浅白灰划出10×

10m方网格,并在桩上作出虚铺厚度的标记。

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合理摊铺层厚,进行分层上土,松铺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网法”和“挂线法”,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以上,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整平,摊铺厚度采用水准仪控制,保证摊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平整面要做成4%的横向排水坡。

网格内虚铺厚度为40cm则需40方填料,松铺45cm则需45方填料。

⑵填土时随时检测填料含水量,碾压前控制在由试验区段压实工艺确定的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若含水量过低,则可在路基上洒水拌和或提前在取土坑内焖湿;

若含水量过高,则可将土在路基上摊开晾晒或在取土坑内翻松晾晒,并适当减少填层厚度,确保填料含水量在施工允许范围内。

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及碾压遍数,选择合适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压实达到设计的要求。

本标段大面积填土压实作业全部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曲线内侧后曲线外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在0.4m。

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采用人工配合及时补平,使碾压好的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施工中路面设置4%渗水坡。

及时回复中线,进行水平标高测量,检查路基宽度。

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路面修整后,达到路面平整,横向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

7.2基床底层施工要求

⑴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检查含水量,含水量适宜时推土机摊铺整平,路基摊铺按照虚铺厚度0.4m的高度进行控制,根据试验段填筑确定的工艺参数和一个阶段的实践检验结果,进行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检测,并及时进行沉降和位移变形观测。

⑵摊铺厚度控制:

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计算出每车土摊铺的面积,在路基面层上按照10m距离打上方格,确定每格卸几车土,控制倒土密度。

同时在路基坡脚处,每隔10m立一竹杆,在杆上用红布条或红油漆作好摊铺厚度线,用来控制推土机摊铺作业厚度。

摊铺边线控制: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不少于50cm。

⑶填料摊铺后及时整平,用推土机进行推平。

路基顶面应做成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应在路基两边坡外,每隔10m竖一竹杆,并根据既定的松铺厚度在杆上用红布条或红油漆作好记号,推土机摊平时按竹杆上标记控制厚度。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即可开始碾压。

碾压标准见下表。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土

A、B组填料及改良土

地基系数k30(MPa/m)

≥150

≥0.95

<28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40

7.3基床表层施工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检测修

整阶段

摊铺碾

压区段

搅拌运输

输区段

验收基床

底层区段

底层区段底层区段

试验

修整基床底层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床表层填筑分层施工,每层施工工艺流程分四区段六流程,四区段指“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搅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和检测修整区段”,六流程指级配碎石在填筑作业中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和修整养护。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的备料工作;

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卵石或砂砾石等集料应分别堆放;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必须采用场拌;

通过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

本段试验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搅拌站设在DK49+400处维修工区里面,负责供应永康南站整段路基级配碎石供应。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应分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cm。

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

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

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避免工作缝。

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要求,局部不平整应及时补压。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孔隙率n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

≥190

≥55

<18%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中线高程

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水准仪测

路肩高程

中线至路肩边缘

+20~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尺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坡度尺量

不大于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2.5m长直尺量

级配碎石厚度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砂垫层厚度

7.4护道施工及边坡修整

7.4.1护道施工

护道施工应严格控制护道填料,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选用填料,作好填料试验工作。

护道与路堤同时填筑时,必须采用与路堤相同的填料。

在护道施工时做好防排水措施,对护道基底按设计要求进行平整,防止基底、坡脚和填层面积水。

护道每一水平层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

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做成向两侧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

精确测量,保证填筑范围的准确性。

加强施工控制,保证填筑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值。

7.4.2边坡修整

路堤边坡宜采用加宽超填或专用边坡压实机械施工。

当采用加宽超填法施工时,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

路基刷坡宜采用机械,机械刷坡时应根据路肩用坡度尺控制坡度。

人工刷坡时采取挂方格网控制边坡平整度和边坡,方格网桩距不宜大于10m。

路堤边坡应平顺、密实、稳固。

偏陡量不得大于设计的3%,检验方法为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侧边坡抽样检验3处,监理平行检验1处,坡度尺量。

路堤边坡点位置、平台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边坡点位置

20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

每侧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或尺量

平台位置

100mm

注:

边坡点、平台位置以位于路肩下的高度计。

7.4.3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动态观测。

观测桩必须坚实、牢固与有效,并定期检查校正。

施工中应保护好沉降观测桩不得破坏。

沉降观测等级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作为观测标准,沉降观测及水平位移观测桩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不得擅自挪动或不进行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最少观测2~3次。

当两次填筑时间较长时至少3d观测一次,保证有足够的观测频次进行沉降和位移分析。

当路堤中心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带观测值回复到限制以内在进行填筑。

路基填至设计标高后,应按设计在路肩设置观测桩,与边桩和沉降同步进行观测,通过路肩沉降的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

沉降观测数据应及时整理、汇总分析,并提交相关单位做为工后沉降评估的依据,竣工验交时,沉降观测设施和数据资料应同时移交给工程接受单位。

沉降观测记录如下表

路基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软土路基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断面里程:

位置:

埋设日期:

观测日期

(年月日)

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情况

线路左侧()

线路右侧()

观测值

(m)

本次

位移

(mm)

累计

时间

间隔

(d)

速率

(mm/d)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