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973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

9、鲸

学习目标

   1。

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1。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2。

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

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

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如:

“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精读课文。

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

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

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

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

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

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

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

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

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

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教学后记:

在教学中,我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便下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学生乐在其中,充分发挥了潜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

 

10、松鼠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有关松鼠的资料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像把伞?

(学生回答:

松鼠)

  二、学生交流资料:

  你喜欢松鼠吗?

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

(板书课题)

  三、自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们谈感受:

  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

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

(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

  从哪几方面体会到小松鼠美丽和可爱?

  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

  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

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

  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

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

  喜欢吃的东西、如何做窝……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学生总结:

并板书:

  1、活动:

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

  2、住的:

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吃食:

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四、交流:

学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生在体会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小作者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一、继续学习课文:

喜欢小松鼠吗?

  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

  二、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松鼠写的让我们都非常喜欢呢?

  学生谈并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要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要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悄习性,如:

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

(生动、形象)

  结合语文天地的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让学生学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练习说话。

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于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

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

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

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带刺的朋友》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

  三、指导本课的字:

    捷 遮 蔽

  四、习作:

认真观察动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

  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

  4、做游戏时的特点。

五、开卷有益:

《带刺的朋友》

教学后记:

上课前我创设了情境,利用播放松鼠活动片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设计效果很好。

11、新型玻璃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意思。

   3.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4.朗读课文。

   5.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

  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初步掌握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

他们有什么用处吗?

    (让学生自由回答,正确的教师给以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片关于玻璃的课文,题目叫(此时教师半数课题13新型玻璃)

    看课题后教师可提问“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这片课文中有那些新型玻璃呢?

他们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用处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课题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说一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板书:

夹丝网   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的语句,用“~~~~”划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

   2.学生自学后讨论:

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并板书:

特点       作用

        中间夹丝金属丝网 报警

   3.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说边体会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四.分组自学二至五自然段

   1.学生用上述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以下四中玻璃。

每人学一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完成板书,填写四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的认识各种玻璃。

  六.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个人探求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2.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走进新型玻璃展览馆,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出示表格)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然后看着表格,连贯的说一说每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先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召开展销会,鼓励学生竟说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在我们班开一个展销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当一回推销员,推销员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就是把自己厂里的产品介绍给大家,发动大家来买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