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39133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七年级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2.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3.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神经B.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视觉中枢D.角膜、视觉中枢

4.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

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

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A.凸透镜、凹透镜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D.都是凹透镜

5.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

①迅速张口 ②迅速闭嘴 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 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打呵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D.神经冲动的传导

7.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A.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且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8.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B.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C.吃食物分泌唾液D.切洋葱时流眼泪

9.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

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A.视觉中枢B.语言中枢C.听觉中枢D.躯体感觉中枢

10.眨眼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脑,简单反射              B.脊髓,复杂反射

C.反射弧,简单反射            D.反射弧,复杂反射

11.人体感知外界环境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反射弧B.脊髓C.神经元D.大脑

12.图3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c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13.临床上,与初步诊断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划脚心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星是否有变化

C.检杳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以生的一段话

14.幼年时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会患()

A.侏儒症B.巨人症C.白化病D.糖尿病

15.下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

16.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为成蛙;

(2)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

这两个实验可以证明()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个体的发育

C.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  D.A和B

1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

B.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

C.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却不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

D.神经调节在整体上起主导作用,激素调节也会显著地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18.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

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D.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

19.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B.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D.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坏血病

20.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性激素D.生长激素

21.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导致人体患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A.垂体、甲状腺 B.胰岛、甲状腺C.甲状腺、垂体  D.垂体、肾上腺

22.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糖尿病和拘楼病B.坏血病和侏儒症C.糖尿病和巨人症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23.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24.生物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理智地运用科技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你认为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三北”防护林被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它的建设可改善生态环境

C.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控制人口的过度膨胀

D.绿色植物不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也不能调节气候

二、非选择题

1.关注健康,善待生命。

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据调查我国的近视眼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近几年来,近视逐渐低龄化,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

下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②物像只有落到[]____________上,我们才能看到清楚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带装有__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③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___________。

④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属于_______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

2.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

(2)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

(3)由

(1)

(2)可知,脊髓具有和功能。

(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

3.下图是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若图中[1]表示感受器,请写出图中其他序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

[2]      、[3]      、[4]      、[5]      

(3)当手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从反射的类型看,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

(4)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        ,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       反射。

4.2008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

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

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A

C

B

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1.(12分)①[2]晶状体②[3]视网膜凹透③视神经或视觉中枢

④条件  大脑皮层

2.(10分)

(1)A→B→E→C→D

(2)

【G】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束)

(3)反射、传导(4)吃梅

3.(20分)

(1)反射弧  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2)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1→2→3→4→5 非条件

(4)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或躯体感觉中枢)  条件反射

4.(10分)

(1)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2)①分成两等份(或平均分成两份)

②新型材料购物袋③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