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8599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

《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相遇的文言文Word文档格式.docx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周《庄子》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遗忘:

想你的时候很幸福,幸福的有些悲伤,悲伤的时候很甜蜜,因为不愿遗忘。

昔日的海誓山盟,冬雷夏雨在耳边仍旧余音不绝,可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却再看不见你那熟悉的身影。

那一刻的温柔,虽芳华一瞬,却能镌刻永久。

这一刻的惆怅,虽流年一景,却悲啼亘古。

“相濡以沫”也好,“相忘江湖”也罢,抉择总是这样的无情。

如梦如幻,亦真亦假,既然不能在一起,还是忘了吧。

八: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原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雨:

如果想去追寻一种最简单的诗意生活,不如就去听雨吧。

雨中的世界最宁谧,雨点滴答滴答落在窗棂上,好似伊人的轻捷的脚步声,唤醒了昔日的梦,点缀了未来的天,青春时的悸动再次回荡在眉间心上。

雨中的世界最简单,尘世的浮躁都被雨水浸湿,留下来的只有一丝清爽一寸柔情,好让我们偷得半日清闲,能去细细的回味那曾经的年少轻狂。

流年似水,浮生若梦。

世事为何,一生,一念,一场雨而已。

七: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原文: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偕老:

执手相思,相思难眠。

这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这是一种浪漫而美丽的传说。

执手之时,冷暖两心知;

执手之时,悲喜两忘。

牵手处,是青葱岁月的回顾;

白首间,是忠贞爱情的见证。

风也罢霜也罢,雨也罢雪也罢,执子之手,每一刻都是如此的美好,每一刻都是一首动人的情诗,每一刻都值得用所有的时光去回味……如果你爱她,请对她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离别:

寒蝉凄切,北雁南飞这是离别的舞台;

序属三秋,霜林欲醉这是离别的时间;

高山流水,落花逢君这是离别的寄语。

泪眼相迎,含情递望这是离别的你我。

离别前我们依依不舍,离别后我们千里相思。

折尽长亭的柳枝,难遣我的一片惆怅。

望断汴河的秋水,谁来为你再披霓裳。

人生既有相逢,我们便不愁离别,愁得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一个“别”字,道尽千古断肠事。

四: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生死:

古今情相似,穿越两心同。

隔了百年的光阴,万里的迢递,割裂了生与死,天涯海角寻思遍,上穷碧落下黄泉,到哪里再去寻找那一袭纯白如羽的华裳?

还有那素净如莲的脸庞?

生与死虽是界限,却不是终点;

爱与恨无根无由,谁又能尽言。

一阕词,一生情,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轻轻念道,一瞬间,我恍惚了,到底人生似词,还是词如人生?

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原文: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十年:

轻抚你的玉铛金钗,走过你的衣间镜台,试图在镜中重拾你的温柔,脑海中却是一片空白。

当欲哭无泪,落笔无言时,恍惚间发现,原来你已经离去了十年。

十年间蕴含着多少伤心,可以把青丝度成白发;

十年间汇集了多少眼泪,可以把红颜熬成垂老。

冉冉月华年年如此,飒飒秋风岁岁依旧,不知何时已经把回忆变成了一种习惯,把思念当做一种释然。

青松掩翠,寒鸦啼冷,读《江城子》,读碎东坡一片心。

一: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原文:

《项脊轩志》流年:

院中的枇杷树早已是绿树浓荫,抬头望望天,忽然想起当初我们相遇时,天空也是如此的蓝。

你的背影融入我的视线,我的鲜花辉映你的笑脸,最动人的仍是你低头的那一灿然。

然而春芳易谢,秋叶难留,你的香消玉损,便是我一生幸福的终结。

一棵小树出现在庭院当中,种下了坚贞的爱,埋葬了苍老的心。

一圈年轮,一番春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我要老了,我怕我没有力气再能在想你了............

感人肺腑的十首古诗词

第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提到思乡,诗仙的这首诗是所有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第一时间想起的。

这首诗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最熟悉的古典诗歌。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

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第二首,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被广为传颂。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第三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最为有名,影响最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

其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堪称绝唱。

第四首,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

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

每当再出现兄弟相争时,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五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

登高,才能望远;

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也激励着中国人昂扬向上。

第六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中国人所特有的佳节思亲就来源于此。

第七首,《诗经》的第一首,《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是中国诗歌之始,其中不乏千古名句,尤以第一首广为人知。

中国的爱情诗也有很多,其中不乏千古名句,但尤以《关雎》影响最大。

每当男人见到美女,想上去追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成了最充分的理由。

第八首,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女词人李清照这一首慷慨激昂的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

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第九首,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第十首,李绅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道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影响最大的十首古诗词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

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

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

接着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

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

“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

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

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

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

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

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

《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设想别后情景。

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摸鱼儿

【宋】元问好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几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大雁亦殉情,禽鸟所为竟如此,词人对之不禁深怀感怆,于是写下了这首讴歌天地间至情的杰作。

此词咏雁,但读都的感受早已分不清其中充溢的真情究竟是雁之情还是人之情了,人们已由殉情的大雁想到梁祝那样的人间爱情悲剧,为之一挥悲泪。

情之感人也深矣!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最精彩的是歇拍: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

、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

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烘托,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m]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歌。

亦抒情,亦议论,哀乐交织,天上人间融为一体。

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

无怪乎沈际飞评曰:

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臭腐为神奇。

虞美人

【南唐】李煜

[m]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

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物是人非的伤感,囚居异邦之愁,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多么真切而深刻。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错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在那华灯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的花市,主人公与心爱的人在月挂柳梢的黄昏时刻相约赴会。

现实是这样的凄凉,月光华灯依旧,然而却见不到去年的情人,主人公伤心的眼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陈廷棹云此词:

何等气慨!

何等志向!

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少年游

【宋】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

“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的词篇。

因李师师一个香艳故事而出名。

上片,烘托室内气氛,渲染室内的安恬静谧,纯净闲雅。

下片,换头三字直贯篇终,极写对恋人温存体贴和婉言劝留。

在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所在皆是。

此词的构思比较别致,有新的角度。

这主要表现在场景的布置与细节的选择上。

作者没有选取离别相思之类的场面,也没有选取别后重逢惊喜的一刹那,而只是通过“并刀”、“吴盐”、“新橙”、“锦幄”、“兽香”这样一些比较简单的道具布置出一个安恬静谧的环境,然后再通过“破新橙”、“坐调笙”和“低声问”这样的动作以及“不如休去”这样的对话,表现相互爱恋与深情体贴。

有了这样的道具和布景,有了这样的动作和心绪,就把词中所反映的爱情关系提到一个格调比较高雅的境界,洗净了爱情词作中常见的那种脂腻粉浓、市尘儇薄的庸俗气味。

清沈谦在评论这首下片几句时说:

“言马,言他人,而缠绵偎依之情自见。

若稍涉牵裾,鄙矣。

”清代谭献在《复堂词话》中评这首词说:

“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假如没有后片低声而简短的对话,就不可能含蓄婉转地表现出旖旎风流与温柔体贴的恋情。

这首词纯用白描,到口即消,和他那些富艳精工,长于对句,善用动词,深清音律的词作是截然不同的。

周邦彦确实是驾驭语言的大师。

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论这首词说:

“此亦本色佳制也。

本色至此,便足。

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

赤壁图

图画的是北宋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故事,绘画出于想象,然而景象极具写实兴味,表现那嶙崎险峻的峭壁悬崖,汹涌湍急的水流波涛,江风吹拂摇动的树木,以及万里开阔的江天,皆极得真实生动的情状。

图中用笔湿润,淡墨皴染山石明洁滋嫣。

以浓淡墨作松树,大体层次分出,在淡墨勾皴的山石上密布用重墨的树木及苔点,有的地方先用淡墨大片皴出山体结构,然后再用重墨稍作勾勒,呈现出浓淡墨色的渗化现象,使景象稍趋朦胧,以求再现出“月白风清”时的景趣。

作者:

武元直,生卒年不详,金代画家字善夫,章宗明昌(1190—1195)时名士。

与赵秉文友善。

善画山水。

尝作《朝云图》、《曙雪图》,著录于《画史会要》。

并为乔章作《莲峰小隐图》,赵秉文题诗云:

“太华五千仞,驱写入盈尺。

飞泉峰顶来,落我松下石。

清风忽吹散,琴上溅余滴。

呼儿急写之,指下淋漓湿。

”又作《渔樵闲话图》,亦有赵诗,均著录于引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乌鹊歌》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

乌自高飞,罗当奈何?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

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战国时代的宋康王,荒淫残暴。

本来后宫已有数百佳丽,却仍不满足。

得知侍臣韩凭的妻子何氏年轻美貌,就千方百计地想占有她。

宋康王强迫韩凭去筑造青陵台,强抢何氏入宫。

韩凭冒暑顶寒,终日筑台;

何氏幽禁深宫,吞泣饮恨。

韩凭因劳累过度、精神失常,离开人间。

朱康王为断何氏的思念,特意把韩凭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何氏。

何氏痛不欲生,几次寻短,均被宫女相救,死不得成。

宋康王在十丈多高的青陵台上设置酒宴,安排歌舞,强邀何氏一起登台,妄图诱惑何氏顺从。

宋康王几经劝酒,均未得逞,就要向何氏施暴。

何氏急忙退后几步,纵身跳下青陵台。

宋康王忙唤侍从下台相救,何氏已断气身亡。

侍从在何氏衣袖里发现一块白绫,上面写着两首《乌鹊歌》。

《咏破镜》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恐国破后两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于他年正月望日卖破镜于都市,冀得相见。

后陈亡,公主没入越国公杨素家。

德言依期至京,见有苍头卖半镜,出其半相合。

德言题诗云: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公主得诗,悲泣不食。

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还之,偕归江南终老。

《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出妄言。

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

公元前680年,楚王灭了息国,将她据为己有。

她在楚宫里虽生了两个孩子,但默默无言,始终不和楚王说一句话。

宁王宪(玄宗兄)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

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晰,王一见属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

环岁,因问之:

‘汝复忆饼师否?

’默然不对。

王召饼师使见之。

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

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

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云云(按即《息夫人》)。

王乃归饼师,使终其志。

《章台柳》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

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

所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韩翃或作韩翊。

柳氏本长安倡女,为韩翊朋友李生的爱姬,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慕翊之才。

李生知其意,乃请翊饮酒,席间将柳氏赠之。

后韩翊登第,归家省亲,柳氏留在长安。

天宝末年,遇安禄山叛乱,陷长安。

柳氏以姿容绝世,惧为乱兵所辱,乃剪发毁形,寄居尼庵。

此时韩翊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中任书记。

长安收复后,翊遣人寻访柳氏,携去一囊金并题写了这首《章台柳》。

柳氏捧金呜咽,回报以《杨柳枝》词。

但不久柳又遭番将沙吒利劫以归第,宠之专房。

淄青诸将在酒楼聚会,韩翃诉以此事,青年将领许俊素来以义烈著称,轻甲长剑烈马,用计赚开沙驰利府门,取韩亲笔信给柳氏,扶上马背载归。

及翃随希逸入觐京师乃知其事,肃宗乃下诏断柳归翃,夫妻终得破镜重圆。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

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

‘谁耶?

’以姓字对,曰:

‘寻春独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