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g
4.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
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
A.SiO2B.COC.CO2D.Na2CO3
5.某学生想利用如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①H2②Cl2③NH3④O2⑤CH4⑥NO⑦NO2⑧SO2⑨HCl.
A.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进气收集④⑥
B.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⑥⑦
C.烧瓶是干燥的,由B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⑨
D.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
6.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7.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物质
组别
甲
乙
丙
A
Al2O3
HCl
NaOH
B
SiO2
HF
C
NaHCO3
D
NH3
O2
HNO3
8.根据下列物质的合理性质,判断其应用不正确的是( )
A.Al2O3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B.硅具有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
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配制消毒液
D.明矾水解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C.将SO2通入Ca(ClO)2溶液可生成CaSO3沉淀
D.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Cl2═Fe3++2C1﹣
10.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
A.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
B.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
C.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11.两种金属混合物20.75克,投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11.2L(标准状况)的氢气,此金属混合物不可能是()
A.Zn和AlB.Al和FeC.Fe和ZnD.Mg和Cu
12.把锌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锌片溶解且溶液质量减轻,又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A.H2SO4B.CuSO4C.Na2SO4D.AgNO3
13.从海水中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
A.MgB.KC.Br2D.I2
14.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15.下列各组物质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
选项
丁
FeCl3
FeCl2
Fe2O3
Fe(OH)3
CuO
CuSO4
CuCl2
SO2
H2S
Al(OH)3
NaAlO2
AlCl3
16.下表各组物质中,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右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CO2
Na2CO3
NO
NO2
17.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和NOB.肯定没有Cl2和NO,可能有O2
C.可能有Cl2和NOD.肯定只有NO
1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丙.
A.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B.若甲为H2S,则丁不可能是O2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稀硝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19.下列图象表达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的稀释
B.
等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
C.
氢气与氧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D.
气态氢化物沸点
20.将13.0g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6.72L(标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L(标况)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是( )
A.11.85gB.12.7g
C.27.45gD.28.3g
21.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反应和离子反应
B.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的还原性强于锰
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
1
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22.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
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过量的浓盐酸与MnO2反应B.过量的Zn与18mol/L的硫酸反应
C.过量的Fe与稀硝酸反应D.过量的H2与N2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
23.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且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24.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OH-、CO32-、AlO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l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
I-、Br-、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KOH、Ba(OH)2、K2CO3、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
Fe3+、Cu2+、H+、Fe2+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与稀
、稀
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
中阴阳离子数数目之比为1:
与
均能使品红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能够与人体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26.甲是一种可用于净水和膨化食品的盐,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一种是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l,D、E同主族.某同学为探究甲的组成而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mg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500mL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③取20mL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然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L.
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经测定晶体甲的摩尔质量为453g.mol﹣1,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且1mol甲晶体中含有12mol结晶水.则晶体甲的化学式为 .
(3)图象中V(Oa):
V(ab):
V(bc)=
(4)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配成的甲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
27.粉煤灰中含有SiO2、Al2O3、Fe2O3等,某实验室对其进行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
(1)第①步得到的“熟料”中可溶性的成分主要是NH4Fe(SO4)2、NH4Al(SO4)2等,写出生成NH4Fe(SO4)2的化学方程式 ,在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 ,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已知KSP[Fe(OH)3]=4×
10﹣38,KSP[Al(OH)3]=1×
10﹣33.为实现步骤③的实验目的,应使溶液中c(Fe3+)、c(Al3+)均小于或等于1×
10﹣9mol•L﹣1可认为完全沉淀,则溶液A至少应调节到pH= ;
用NH4HCO3调节pH的实验原理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实验室进行第④步操作时,所需的仪器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 、 ,得到的晶体主要成份是 (填化学式).第⑤步所加试剂D是 ;
第⑥步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 .
28.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单质.
(1)已知在空气中A约21%、C约78%(均为体积分数);
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170g/L.分别写出A、C、D的化学式:
A 、C 、D .SO2通入D的水溶液中,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在一定条件下B与A、C、D化合分别生成甲、乙、丙.已知甲、乙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与Na+相同;
乙与丙可化合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甲、乙的化学式是:
甲 、乙 ;
丙的电子式是:
(3)乙可以发生如下所示一系列转化(无关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乙
X
Y
Z.单质A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的稀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当反应中有1.806×
1024个电子转移时,被还原的Z物质的量是 mol.
(4)将单质B、C按体积比为3:
1混合分别装入盛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容积相同),若反应过程中容器Ⅰ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容器Ⅱ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当反应达平衡时,容器Ⅰ内气体的密度 容器Ⅱ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在容器Ⅰ中,当反应达平衡时,容积变为起始时的
,则C的转化率为 .
29.为验证氧化性
,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甲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步骤:
1.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2.当丙装置中FeC12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3.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4.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5.更新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证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有I、II、III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上述实验结果一定能够证明
的是______(填“I”、“II”或“III”)。
30.某探究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比较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Ⅰ.先向B中的FeCl2溶液(约10ml)中通入Cl2,当B的溶液变黄时,停止通气.
Ⅱ.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取出溶液中的离子.
Ⅲ.接着再向B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气体.
Ⅳ.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Ⅱ,检验取出溶液中的离子.
(1)仪器B的名称是 ,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目的是 .
(2)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程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过程IV中检验取出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操作是 .
(4)该小组对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比较期望达到的结论是:
(5)甲、乙、丙三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下表是他们的检测结果,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SO2、Fe2+和Cl﹣还原性强弱关系的是 .
过程II中检出离子过程IV中检出离子
甲有Fe3+无Fe2+有SO42﹣
乙既有Fe3+又有Fe2+有SO42﹣
丙有Fe3+无Fe2+有Fe2+.
试卷答案
1.C
2.C
3.C
4.C
5.D
6.A
7.D
8.D
9.B
10.B
11.C
12.D
13.C
14.C
15.B
16.D
17.A
18.B
19.B
20.B
21.B
22.D
23.A
24.D
25.D
26.
(1)第三周期VIA族;
(2)NH4Al(SO4)2•12H2O;
(3)3:
1:
1;
(4)2NH4++SO42﹣+Ba2++2OH﹣=BaSO4↓+2NH3·
H2O;
(5)0.5mol/L.
7.
1.Fe2O3+4NH4HSO4
2NH4Fe(SO4)2+2NH3↑+3H2O;
2Ba2++4OH﹣+NH4++Al3++2SO42﹣=2BaSO4↓+NH3•H2O+Al(OH)3↓;
2.SiO2、SiO2+2OH﹣=SiO32﹣+H2O;
3.6;
H++HCO3﹣=H2O+CO2↑
4.玻璃棒;
蒸发皿;
(NH4)2SO4;
NaOH溶液;
[Al(OH)4]﹣+CO2+H2O=Al(OH)3↓+HCO3.
28.
1.O2;
N2;
Cl2;
SO2+Cl2+2H2O=2HCl+H2SO4;
2.H2O;
NH3;
;
3.4NH3+5O2
4NO+6H2O;
4.大于;
该反应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总质量不变,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小,密度增大;
25%.
29.
(1)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2)70%的硫酸中c(H+)比98%的硫酸大
(3)2Fe3++SO2+2H2O=2Fe2++SO42-+4H+(4)I、Ⅲ
30.
(1)分液漏斗;
防尾气污染环境;
(2)MnO2+4HCl
MnCl2+Cl2↑+2H2O;
(3)2Fe3++SO2+2H2O=2Fe2++SO42﹣+4H+;
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42﹣,反之无;
(4)SO2>Fe2+>Cl﹣;
(5)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