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767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1、大禹治水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学生进行“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教学过程: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指导语:

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

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指导语: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指导语:

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指导语:

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指导语:

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2、秦始皇游会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2、了解秦始皇在当皇帝时曾到会稽山拜祭大禹陵。

3、会讲家乡地名的来源。

二、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

2、收集家乡地名来源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1、了解秦始皇。

(1)秦始皇是谁?

(2)他来过浙江的什么地方?

他做过什么事?

自己看书了解,再请学生回答。

2、说说家乡地名的来历。

(1)说说山阴、诸暨等地名的来历。

(2)我们家乡还有哪些地名?

拿出收集的资料来介绍。

3、活动。

(1)你到过绍兴吗?

(2)投影(图片),介绍绍兴美丽的景色。

4、课外拓展。

收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风土人情的图片。

`

3、卧薪尝胆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故事。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故事,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自学故事,理解故事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

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

“胆”指什么?

谁卧薪尝胆?

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学习这个故事。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名说说这个故事。

3、投影,出示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吴国和越国所在的位置。

4、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5、还有一些人物在吴越争霸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来认识他们。

伍子胥、文种、西施

三、总结全文

  1、听配乐故事。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讲讲这个小故事。

4、毕昇和活字印刷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活字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很需要地位。

2、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感悟毕昇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

设计理念:

知道什么是活字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很需要地位,感悟毕昇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感悟毕昇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一、简介毕昇生平。

二、学习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后,先组织交流各自了解了什么,然后再请学生提问,教师补充内容。

2、在师生讨论中,重点指导理解:

活字印刷术为什么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3、活字为什么都做成反向的?

4、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泥活字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刻自己的姓名,进行“互赠印章”游戏,刻自己家的电话号码,进行“欢迎来我家”的游戏,也可刻各种卡通形象等等。

5、贺知章的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贺知章的事迹,知道他是萧山名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与贺知章有关的图片、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诗引入

学生齐读古诗《咏柳》。

请生介绍自己知道的贺知章事迹。

二、看书了解

1、学生阅读书中故事,思考并讨论: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贺知章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知道“金龟换酒”的故事吗?

能讲讲别的与贺知章有关的故事吗?

3、贺知章不仅是大诗人,也是大书法家,让我们欣赏他的书法艺术。

三、拓展激情

从古到今,萧山出了不少名人,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6、名人鲁迅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大师鲁迅的童年生活。

2、了解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他的著名事迹。

设计理念:

通过阅读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他的优秀事迹,了解文学大师鲁迅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他的著名事迹。

教学过程:

一、了解鲁迅:

1、简介鲁迅:

①、鲁迅生平。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②、鲁迅故居。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今鲁迅路208号),在鲁迅纪念馆的西侧。

三味书屋在纪念馆东侧,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距故居100米左右。

咸亨酒店在市区鲁迅路。

2、阅读教材文本,进一步了解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二、实践活动:

1、独立通过上网和书刊新闻记者,收集关于鲁迅的资料。

2、分组进行专题介绍的设计。

3、以年级为单位,举行实践活动的交流汇报,演讲、讲故事、出小报等形式。

7、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教学目标:

1、了解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感悟茅以升科学救国的思想。

2、了解钱塘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激发热爱大桥、热爱家乡、为家乡建设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和钱塘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激发热爱大桥、热爱家乡、为家乡建设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感悟茅以升科学救国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各种桥的图片。

2、了解茅以升的有关生平。

二、阅读课文:

1、简介茅以升的概况;

①、了解茅以升小时候下决心长大要造最结实的桥的原委;

②、了解茅以升长大后果然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2、讨论与实践:

①、讨论。

茅以升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成就?

②、实践。

通过《钱江大桥通车》和《毁桥的故事》,能够进一步了解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感悟茅以升的爱国情感和创造精神。

三、拓展活动:

阅读“茅以升爷爷说未来的桥”这一内容,并当一回桥梁设计师,画画心中理想的桥,激发学生热爱桥梁建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其创造潜能。

8、美丽的浙江

教学目标:

1、认识浙江省所处的地理位置,知道浙江省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大省,了解浙江旅游资源的种类。

2、认识浙江四条黄金旅游线路,了解并会简单描述四条旅游线路的特色。

3、通过介绍自己去过的风景点,发展学生整理、概括、表达等能力。

4、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浙江的热爱之情,诱发学生参与旅游的愿望。

设计理念:

通过学习,使用权学生知道浙江省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大省,了解浙江旅游资源的种类,认识浙江四条黄金旅游线路,了解并会简单描述四条旅游线路的特色,通过介绍自己去过的风景点,发展学生整理、概括、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浙江旅游资源的种类,认识浙江四条黄金旅游线路,了解并会简单描述四条旅游线路的特色,发展学生整理、概括、表达等能力。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让学生收集浙江省旅游资源方面的资料,收集的内容最好是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如果学生没有出去旅游过,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收集。

这个活动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

2、活动二:

在学生收集准备的基础上,举行浙江旅游资源介绍活动,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评比。

3、活动三:

在介绍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浙江省旅游地图对介绍的风景点按景色特点和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引导得出四条黄金旅游线路。

9、千年古刹

教学目标:

1、了解浙江的几处较有名的千年古刹,知道它们的地点,特点。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了解家乡的寺庙,说说它们的地点,特点,了解佛教文化。

课前准备:

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学生进行“千年古刹”的调查收集工作。

教学过程: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指导语:

书中介绍了哪些古刹?

它们在哪里?

有什么特点?

?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0、避暑胜地莫干山

教学目标:

(1)了解莫干山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它名字的由来。

(2)能积极参加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1)搜集浙江范围的国家级风景名胜的图片与资料。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激情引入,谈谈感想。

二、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三、集体讨论交流,激发兴趣。

(1)说说莫干山的地理位置,它的特点以及它名字的由来。

(2)交流收集的浙江范围的名胜图片,资料。

(3)交流看了图片,资料后的感受,激发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交流了解家乡的名胜,激发爱家乡的情怀。

四、拓展活动。

把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分别做一套风景名胜明信片。

11、诸暨五泄

教学目标:

(1)了解五泄以及五泄的地理位置,特点感受五泄的优美景观。

(2)激发学生对名胜的向往喜爱。

课前准备:

(1)五泄的图片与补充资料。

(2)浙江省级的风景名胜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二、看五泄图片资料,谈感想。

三、读课文,了解五泄地理位置,结构特点。

四、交流讨论,谈感想,表达对五泄的喜爱赞美之请。

五、拓展

(1)交流收集的浙江省的名胜图片与资料。

(2)小组合作,做一份图文结合的介绍材料。

12、我的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学会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

2、收集家乡的风景名胜,制作宣传资料,设计一套家乡游览方案。

3、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发展出点子”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设计理念:

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学会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

收集家乡的风景名胜,制作宣传资料,设计一套家乡游览方案。

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发展出点子”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学会介绍家乡的旅游资源。

收集家乡的风景名胜,制作宣传资料,设计一套家乡游览方案。

教学过程:

一、学习探究:

1、对临安的整体了解。

2、了解临安的风景和名胜古迹

3、了解临安的特产。

4、关注、介绍自己的家乡。

学会挖掘和欣赏自己家乡的旅游资源,培养和发展孩子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二、实践活动:

1、活动一:

介绍家乡好玩的去处,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活动二:

介绍、交流家乡的特产。

3、活动三:

根据地理位置,设计家乡旅游方案。

4、活动四:

为家乡旅游发展出几个金点子。

13、浙江绿茶

教学目标

(1)了解浙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