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7313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

《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文档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word范文模板 16页Word格式.docx

或?

+?

三、电通量

a)电场线:

电场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E的方向一致,曲线

的疏密程度表示该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即该点附近垂直于电场方向的单位面积

所通过的电场线条数满足:

E=

Φ?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该

处的电场线密度,即该点附近垂直于电场方向的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电场线条数。

b)静电场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于负电荷(或伸向无穷远),在无

电荷的地方不会中断;

2.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即静电场中每一点的电场强度只有一个方向;

3.电场线不形成闭合回路;

4.电场强处电场线密集,电场弱处电场线稀疏。

c)电通量

i.均匀电场E穿过任意平面S的电通量:

ii.

非均匀电场E穿过曲面S的电通量:

=?

1

?

四、高斯定理

a)Φ?

b)表述:

真空中任何静电场中,穿过任一闭合曲面的电通量,在数值上等于该闭

合曲面内包围的电荷的代数和除以?

0;

c)理解:

1.高斯定理表达式左边的E是闭合面上dS处的电场强度,他是由闭合面

内外全部电荷共同产生的,即闭合曲面外的电荷对空间各点的E有贡献,要影响闭合面上的各面元的同量dΦ?

2.通过闭合曲面的总电量只决定于闭合面内包围的电荷,闭合曲面外部

的电荷对闭合面的总电通量无贡献。

d)应用:

1.均匀带电球面外一点的场强相当于全部电荷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在

该点的电场强度。

2.均匀带电球面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五、电势

a)静电场环路定理:

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等于零。

b)电场中a点的电势:

1.无穷远为电势零点:

2.任意b点为电势零点:

六、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由于受到电场作用而具有电荷中的电荷比值决定位置的能叫

做电势能,?

∞=?

七、电势叠加定理:

点电荷系电场中任意一点的电势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该点所产生

的电势的代数和。

八、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

1.等势面与电场线处处正交;

2.电场线指向电势降落的方向;

3.等势面与电场线密集处场强的量值大,稀疏处场强量值小。

九、电势梯度:

a)E=?

i+?

j+?

k)

b)电场中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等于该点点势梯度的负值。

第十二章静电场中的导体电介质一、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的性质:

a)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导体表明的电场强度方向垂直该处导体表面;

电场

线不进入导体内部,而与导体表面正交。

b)导体内部、表面各处电势相同,整个导体为一个等势体。

c)导体内无净电荷,净电荷只分部于导体外表面

d)导体表面上各处的电荷面密度与该处表面紧邻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成正比。

e)孤立导体表面各处的电荷面密度与各处表面的曲率有关,曲率越大的地方,面密度

也越大。

二、空腔导体:

a)导体空腔内无带电体的情况:

i.当导体空腔内没有其他带电体时,在静电平衡条件下,空腔内部电场强度处处

为零,整个空腔是一个等势体;

若空腔带电,则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壳外表面,空腔内表面处处没有电荷。

b)导体空腔内有带电体(电量为q)的情况

i.空腔导体原来不带电,空腔外表面感应电荷为q,空

腔内表面感应电荷为-q。

如果空腔导体原来带电量Q,则内外表面电荷量分别加上Q。

三、A、B为两个任意带电平面:

1=?

4,四、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a)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

i.ii.

′=?

′?

3

电介质极化后,介质内部任意一处,合电场强度E<

0,但不等于0,这是电场中的电介质与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平衡后的重要区别。

五、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a)?

其?

D=?

0,?

0表示自由电荷数,S表示高斯面,?

0表示导体板上自由电荷的面密度六、有电介质存在时静电场的分析计算:

i.由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先计算空间D的分布,再由D=εE求得空间电场E的分布。

ii.例子见书本P47-48;

七、电容器

b)1F=106?

=1012?

c)几种常见电容器的电容

1.平行板电容器:

2.圆柱形电容器:

柱体的高度)3.球形电容器:

1、?

2分别表示电容器的内外半径,L为圆

2分别表示电容器的内外半径)

d)计算电容器的一般步骤:

i.首先假设电容器两个极板A和B分别带电量为+q和-q;

ii.求两极板之间的电场E的分布;

iii.iv.

求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

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

求得电容。

八、电容器并联相当于电阻的串联(总容值变大)、电容器的串联相当于电阻的并联(总容值变小)九、电场的能量:

22

a)带电电容器的能量:

(V表示电场体积)

b)电场的能量密度:

第13章、稳恒电流的磁场

一、电流

a)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或电流。

I=

b)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

的方向与该点电流流向相同,电流密度的大小是通过单位面

积的电流。

I=?

可见,电流I为某一截面积的电流密度通量。

(来自:

WwW.:

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

二、电动势:

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低电势)经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髙电势)时

非静电场力做的功叫做电源电动势。

b)指向:

自负极经电源内部指向正极。

c)ξ=?

电动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绕闭合回路L一周时,非静电场力所做的功。

{非静电场力的环流不为零,因此,它是非保守力,这种非静电场力场称为非保守

力场’}

三、右手螺旋法则:

a)对于直电流,用右手握住直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方向就是磁场方

向;

b)对于圆电流,大拇指指向磁场方向,四指弯曲方向表示电流方向。

四、磁感应强度

a)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

F=qvB;

b)磁场的方向为试验电荷的“零受力方向”,即?

×

的方向;

c)磁场强度的单位为特斯拉“T”;

五、毕奥—萨伐尔定律

a)直线

i.ii.iii.

一段载流直导线的磁场B=无限长直导线的磁场B=

=0(?

2)?

B=4?

半无限长直导线的磁场B=

iv.载流直导线的延长线上的磁场为零。

b)圆环

圆电流轴线上的磁场:

B=圆心处:

B=

22(?

2+?

2)

S2π(?

当x?

R的时候,B=2?

iv.磁矩:

=IS?

c)载流直螺线管轴线上的磁场(n为单位长度螺线管匝数)

篇二:

大学物理(上)知识点整理

第2章质点动力学

一、质点:

是物体的理想模型。

它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

平动物体可作为质点运动来处理,或物体的形状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是也可近似为质点。

二、力:

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分为接触作用与场作用。

在经典力学中,场作用主要为万有引力(重力),接触作用主要为弹性力与摩擦力。

1、弹性力:

为形变量)

2、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永远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趋势)相反。

固体间的静摩擦力:

固体间的滑动摩擦力:

3、流体阻力:

4、万有引力:

(最大值)

特例:

在地球引力场中,在地球表面附近:

式中R为地球半径,M为地球质量。

在地球上方(较大),在地球内部(

),

三、惯性参考系中的力学规律牛顿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系。

牛顿第二定律:

普遍形式:

时,

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惯性与力的概念,定义了

经典形式:

牛顿第三定律:

(。

为恒量)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体低速运动(础。

)时所遵循的动力学基本规律,是经典力学的基

四、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力学规律

1、惯性力:

惯性力没有施力物体,因此它也不存在反作用力。

但惯性力同样能改变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状态,这体现了惯性力就是参考系的加速度效应。

2、引入惯性力后,非惯性系中力学规律:

五、求解动力学问题的主要步骤

恒力作用下的连接体约束运动:

选取研究对象,分析运动趋势,画出隔离体示力图,列出分量式的运动方程。

变力作用下的单质点运动:

分析力函数,选取坐标系,列运动方程,用积分法求解。

第3章机械能和功

一、功1、功能的定义式:

恒力的功:

变力的功:

2、保守力

若某力所作的功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与经历的路径无关,则该力称保守力。

或满足下述关

系的力

称保守力:

3、几种常见的保守力的功:

(1)重力的功:

(2)万有引力的功:

(3)弹性力的功:

4、功率

二、势能保守力的功只取决于相对位置的改变而与路径无关。

由相对位置决定系统

所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势能。

、常见的势能有

(1)重力势能

(2)万有引力势能(3)弹性势能2、势能与保守力的关系

(1)保守力的功等于势能的减少

(2)保守力为势能函数的梯度负值。

(3)势能曲线

势能曲线能很直观地表述一维运动的主要特征,如运动范围,平衡位置,保守力随位

置的变化情况,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等。

三、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可分为:

外力的功1、质点动能定理:

2、质点系动能定理:

3、功能原理:

4、机械能守恒定律:

时,

、保守内力的功

、和非保守内力的功

第4章动量和角动量

一、动量定理

1、动量

均为描述机械运动的状态量,但两者有重要区别:

是物体之间传递

机械运动的量度;

度。

是物体的机械运动形式与其他运动形式相互转换的一种量

2、冲量:

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导致机械运动的传递。

3、动量定理:

质点:

质点系:

二、动量守恒定律

矢量式:

分量式:

利用某一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分量式常可简捷地解决力学问题。

三、碰撞问题

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满足牛顿规则(沿碰撞方向);

恢复系数

四、火箭飞行问题

箭体运动方程:

火箭飞行速度:

五、质心:

质心是质点系中运动特别简单,能代表质点系整体运动的特殊点。

1、质心位置

2、质点系动量

3、质心运动定理

六、质点角动量及其规律

篇三:

同济大学大学物理下知识点总结

普通物理(下)学习总结第九章——热力学基础

章节概述:

热力学整章的重点在于理想气体动态方程、热力学两大定律在各种状态下的应用以及卡诺定理用来计算各种热机的效率。

1、开尔文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换算。

t=T-273.15

2、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和非静态过程的区别。

对于一个孤立系统而言,如果其宏观性质

经过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即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随时间改变,此时系统属于平衡态。

而如果系统在变化过程中,每一个中间状态都无线接近于平衡态,则称之为准静态过程。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注意玻尔兹曼常量和斯密特常量的定义。

4、焦耳的实验,定义了热功当量。

如用做功和传热的方式使系统温度升高相同时,所传递

的热量和所做的功总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1卡热量=4.18焦耳的功可见,功与热量具有等效性。

做功与传热虽然有等效的一面,但本质上有着区别。

做功:

通过物体作宏观位移完成。

作用是机械运动与系统内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换。

从而改变内能。

传热:

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完成。

作用是外界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与系统内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之间的转换。

从而改变了内能。

5、

对微小过程,即准静态过程,dQ?

dE?

dW

6、等温等压过程、绝热过程、多方过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7、热循环、制冷机与热机的关系、卡诺循环及其效率的计算。

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克劳斯修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开尔文表述(开氏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它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克劳修斯表述(克氏表述):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第十章——气体动理论

本章主要讲述了气体动理论的两个基本公式——压强公式和能量公式,理解分子热运动的原理,能够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意义。

在本章中还大量地运用了统计规律来对分子的热运动进行分析,即通过对微观物理量求统计平均值的方法得到宏观物理量。

1、自然界的一切宏观物体,无论是气体、液体亦或是固体,都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成。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永恒的、杂乱无章的运动之中。

2、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气体温度的微观实质。

气体的温度其实标志着气体内部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代表了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3、刚性分子的自由度。

内能公式为。

5、由速度分布函数的定义引出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以及气体分子的三个统计速率,即平均速率

、方均根速率、

最概然速率。

它描述了运动的分子在速率上的分布。

6、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即指出了确定的速率区间和空间区域中,分子的能量越大分子数越

少。

或者称之为分子处于能量较低状态的概率比处于能量较高的状态概率要大。

主要的应用是在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变化、气体分子数密度随着高度的变化关系。

7、气体分子热运动频繁碰撞的物理机制。

主要是平均碰撞速率(单位时间内一个分子与其他分子发生碰撞的平均次数)和平均自由程(分子与分子相继两次发生碰撞之间自由通过的路程的平均值)。

8、输送过程,重要的公式有牛顿粘性定理

、傅里叶热传导定律

以及菲克扩散定理。

9、熵的概念(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孤立系统内部发生的一切不可逆过程总是由包含微观态数目少的宏观态向包含微观数目多的宏观态方向进行。

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一切不可逆过程都将导致系统熵的增加。

同样在孤立系统中发生的可逆过程,系统的熵保持不变。

第十一章——几何光学

本章主要从几何角度解释了光学在宏观传播中的规律。

主要是几何光学的三条定律和传播中的基本规律。

1、几何光学的三条性质。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总是处于入射面内,并且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总是处于入射面内,并且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个常数。

常数即为第二种介质对第一种介质的相对折射率。

2、平面反射和平面折射的成像规律。

(1)球面反射成像公式。

(2)球面镜反射物理关系中的符号法则。

物点P在镜前时呈实物,物距为正。

物点在镜后时呈虚像,物距为负。

像点在镜前呈实像,像距为正。

像点在镜后呈虚像,像距为负。

归纳

即为“实正虚负”。

凸面镜的曲率半径为正、凹面镜的曲率半径为负。

3、薄透镜的成像规律。

(1)、薄透镜的成像公式。

(2)、薄透镜的焦距。

(3)、空气中薄透镜的焦距。

(4)、薄透镜的横向放大率。

4、一般光学仪器的放大率。

(1)、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2)、显微镜的放大率。

(3)、望远镜的放大率。

第十二章——波动光学

本章概述:

本章主要从原理角度解释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干涉、衍射)。

重点是干涉、衍射的原理,另外就是与光栅相关的概念与计算。

1、光的电磁本质,既有微粒特性,也有波的特性。

2、光的干涉。

光程:

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r与该介质折射率n的乘积。

相干光和相干光源:

各原子发出的光波列的频率、初相位、振动方向都相同,可以实现光干涉、满足干涉条件的光称之为相干光。

能产生相干光的光源称之为相干光源。

(1)光干涉的一般条件。

(2)双缝干涉的条纹分布。

(3)像距两明纹或者暗纹的间距。

(4)等倾干涉。

薄膜反射光干涉加强的条件。

薄膜反射光干涉减弱的条件。

(5)光垂直入射下的薄膜等厚干涉。

(6)光干涉的特例——牛顿环。

利用牛顿环检测平面的平整度。

(7)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