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866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情感和意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9、困难越大,越有利于小学儿童的意志培养。

10、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表率,对小学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积极影响的。

四、分析

1、一位高年级的教师在上课中,发现一位中队委员思想开了小差,老师为促使他“醒悟”,便要这位同学用“以身作则”这个成语造句,这位同学低头不语。

于是,教师带着讥讽的口吻造了一句:

“中队干部上课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

”谁知,过了片刻,该学生却站了起来回敬了一句:

“老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学生必须以身作则,怎么能挖苦学生呢?

”话音刚落,全班轰动,气得这位教师脸色发白、、、、、

请分析,这位教师为什么会碰壁?

答题要点:

这位教师的碰壁,原因在于这位教师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儿童形成与教师对立的情绪。

2、有一个小学一年级男孩,平时非常好动,就是在上课时也不能好好安静下来,总显得手脚不停,影响别的同学听讲。

为此老师一连给他换了三次坐位,但仍收效不大,这个毛病总也改不掉。

这个小朋友自己也很苦恼,为了改掉这个老毛病,早日加入少先队,他自己动手画了一条红领巾,放在桌角上,以些来约束自己,努力改掉这个坏毛病。

渐渐地,他果然不再那么好动了。

请运用意志品质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

围绕自觉性和自制性来答

第六章小学儿童的品德

1.品德是个人依据()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

向。

2.品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包括、、和

等心理成分。

3.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总的趋势是。

4.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从-到;

从_

到;

从-到

5.惩罚应少用、慎用,当确实需要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

2;

3。

选择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

2.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总的来说属于()。

A.初步的B.较高的C.相当高的

3.

道德

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

A.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C.

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

4.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从总体上说

()。

A.知落后于行B.比较协调C.行落后于知

三、判断

1、品德也就是道德。

2、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或发展的“关

键年龄”,一般认为在三年级下学期。

3、品德一方面依存于道德,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

另一方面品德对道德也有反作用,许多人的品德又构成或影响社会的道德面貌。

4、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

四、简答

1、品德和道德这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92页)

2、从总体上如何估价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从中应得到什么启

示?

答案要点: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发展比较协调的时期,道德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道德知识逐渐系统化,道德行为的发展与道德认知水平相适应,并且逐步养成了一些道德行为习惯。

言行一致,而且年龄越小越是这样。

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言与行之间逐渐出现了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情况给我们的启示是,系统的道德认知与相应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形成的。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要加

强小学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起,越早越好,持之以恒。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一、填空

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交往是由、和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活动。

3.班级中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

、、

和。

4.小学儿童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普遍具有和-两大

特点。

5.小学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一般可分为、——和

三种类型。

二、选择

1.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是()。

A.活动B.交往C.人际吸引

2•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是()。

A.电视B.动作C.语言

3.班级人际关系包括()。

A.师生关系B.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C.领导与被领导

的关系

4.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

A.友谊B.同伴C.同伴团体

5.为了解儿童在班集体中地位,社会心理学通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社会测量法B.观察法

1、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同伴关系。

2、小学儿童择友标准中最显著的标准是身体强壮否。

四、讨论

1、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08页)

2、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是什么?

它在教育实践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特点:

(112页)意义:

在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利用这些特点,推动儿童的人际交往,并使他们在交往中得到有得的身心发展。

3、你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不足

之处在什么地方?

在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上有何设想,其出发点

是什么?

现有的教学模式虽然是在集体中进行,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比较少,因而本质上仍然是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个别交往,这种个别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交往技能,不利

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建议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如教程中介绍的把班级建成若干个课堂学习小组,教师安排适当时间让各小组进行集体性学习。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进集体内部的交往,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往能力,发

展儿童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1、心理学中的个性指的是个体在()活动和()

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的()

的。

2、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性、—性、—性和()性的

特征

3、心理的—水平保证了个性的稳定性。

从功能上讲,个性具有—性,

从发展的角度看,个性又是具有()性。

4、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各种过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心

理活动的整体。

这一整体的—,决定着个性发展的高度。

5、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的,而不是()

的。

6、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结构、—结构和()结构。

7、个性的动力结构包括—、—、—、世界观。

(小学儿童表现

为。

8个性的特征结构包括和等心理成分,它是

个性的的集中表现。

9、个性的自动调解结构包括_和()三方面。

10、一种较有影响的分法是将需要分

为、、、禾廿。

11、儿童的兴趣只有在()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发挥动力作用。

12、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和叫做价值观。

它是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二、判断

1、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

2、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

3、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交往需要的强度日益强烈。

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

6、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能促进个性和谐地发展。

7、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

三、论述

1、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122

页)

2、为什么说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

(123页)社会性一点,要求答出:

(1)人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所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是社会的;

(2)个性所反映的各种关系是社会的。

3、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

请简述之。

要求简述小学儿童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发展的特点,如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表现特点(如低年级儿童喜欢玩小动物、做游戏,高年级儿童喜欢课外读物和文体活动);

小学儿童认识需要发展的两个特点(从外部需要向内部需要转化,从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转化);

交往需要(主要向教师和同学两个方向发展)及成就需要发展的四点表现。

第九章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填空

1、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

2、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包括

(和。

3、儿童的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

C、无意识

C、自我监控

C、早

)。

C、动力功能

A、潜意识B、自我意识

2、自我意识的主要心理成分是()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

3、自我意识的形成要比个性的形成()

A、晚B、同步

4、自我意识的作用可归为一条,那就是(

A、认识功能B、调解功能

1、自我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我认识()

2、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成绩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主导作用。

3、学习上的“平等竞争”是指全班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普遍竞争。

4、社会视角转换技能是指在社会认识过程中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

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评判自我的技能。

四、问答

1、为什么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整个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具有崇尚权威的特点,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水平低下,一般是以权威特别是教师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评价的。

2、你认为是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还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为什么?

儿童长期地自我评价过低对其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更为不利。

因为这会降低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阻碍其个性的形成。

第十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1、和、品德及自我意识等交互作用,共同

组成了人的完整个性。

2、才能的高度发展即。

3、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4、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能力被称之为

能力,它又叫做。

5、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

活动的、

、和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6、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其分布多寡构成

了人的气质差异,即质、

质、质和质。

7、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称

之为。

8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分布。

9、当个人把某个群体作为一种尺度,使自己行为有所参照,那么这

个群体即被称之为群体。

10、通常了解气质类型的方法包括和()法。

二、选择

1、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行

为方式。

A、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

B、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

C、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

D、自然形成的

2、智力的核心是()能力。

A、想象B、记忆

C

、观察

D

思维推理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能力(

A、记忆力

B、想象力C、推理能力

、操

作能力

4、下列哪一项更多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A、性格

B、气质C、情感

、品

5、诸如正直、

慷慨或懒惰、吝啬这些个性品质都表示人物的(

A、气质

B、性格C、能力

、情

6、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A、13%

B、3%C、0.3%

、1%

三、问答: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157页)

2、如何培养孩子获得良好性格?

(158页)答案要点:

(1)提供适当参照群体。

解释参照群体含义,并举例说明意义;

(2)注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3)创设良好群体气氛。

解释群体气氛的含义,并列举创良好群体气氛的途径。

(4)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选里面重点内容来答。

第十一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填空:

1、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

2、儿童心理发展分以下几个年龄阶段:

(1)从出生到1个月为()期;

(2)从1个月到1岁为()期;

(3)从1岁至3岁为()期;

(4)从3岁至6岁为()期;

(5)从6岁至11、12岁为()期;

(6)从11、12岁至14、15岁为()期;

(7)从14、15岁至17、18岁为()期。

1、年龄特征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稳定性B、可变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2、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性来自()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

3、儿童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

A、成长B、发育C、发展

4、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心理的内部矛盾

一、

简答:

1、

马斯洛的五种需要层次说。

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3、

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

4、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二、简述:

1、如何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的兴趣?

2、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能力?

3、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性格?

4、如果你是老师,针对班里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你打算如何进行

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