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335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9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级育婴师复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是在职业活动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

简要合用

5.多样性和详细性。

种类各种各样,表达形式简要详细、灵活多样。

如制度、章程、公约、须知、誓词、条例等

三、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最基本规定)

爱岗敬业:

是指从业人员要热爱自己工作岗位,崇拜自己所从事职业。

优质服务:

就是以崇高使命感和责任心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

育婴员工作职责:

是在家庭、社区、初期教诲机构中照顾、护理和教诲0-3岁婴儿。

其目是使婴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热爱小朋友,尊重小朋友。

热爱小朋友必要理解小朋友,掌握小朋友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依照其生长发育规律予以科学教诲和指引;

热爱小朋友必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和责任心,学会站在小朋友角度上考虑问题。

尊重小朋友,重要是尊重小朋友生存和发展权利,尊重小朋友人格和自尊心,用平等和民主态度对待每一种小朋友,满足每一种小朋友合理规定。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是做好育婴员工作前提。

诚实守信是做人主线,是中华民族老式美德,也是优良职业作风。

育婴员是直接为婴儿、这家长、为社会提供服务一种“窗口行业”,因此必要用真诚态度对待工作。

无论是对婴儿,还是对家长,都要以诚相待,为她人着想,以诚实守信道德品质赢得社会和家长信任。

育婴员是用当代教诲理念和科学办法对0-3岁婴儿进行生活照顾、护理和教诲专业人员,其思想观念、工作态度对的与否和能力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婴儿生长发育、教诲质量和社会效果。

第三节育婴员工作守则(P12)

一、育婴员工作守则

1.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具备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2.平行地对待每一种婴儿,让她们充分享有安全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3.掌握婴儿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则,用科学办法进行饲养和教诲。

4.坚持保教并重原则,注重培养婴儿个性、品德和行为习惯。

5.尊重婴儿个别差别,增进其潜能充分发展。

6.掌握婴儿生活照顾、护理和教诲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7.宣传科学肓婴、保教并重基本理念。

8.对婴儿家庭关于资料保密,保护个人隐私。

9.依照家长和社会关于方面意见,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

10.与卫生保健、学前教诲机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为婴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育婴员专业修养

1.学习勤奋。

2.富有爱心、耐心、诚心和责任心。

3.热爱小朋友并尊重小朋友。

4.具备当代教诲观念及科学育婴专业知识。

5.具备广泛兴趣及宽泛知识。

6.善于沟通,具备与人合伙能力。

7.具备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

8.身心健康。

9.兴趣清洁,做事有条理性。

10.有进取精神。

第二章基本知识

提示:

0-3岁是一种人身心发展核心时期,也是智力发展奠基时期。

要做好育婴工作,必要学习和掌握0-3岁婴儿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

第一节0-3岁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P13-23)

一、婴儿生长发育过程 

1.“发育”定义

发育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持续、阶段性、渐进、有方向性、由分化到完整生理、心理变化过程。

(婴儿发展是指个体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一系列进行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过程。

2.婴儿发育变化特性

(1)大小变化:

生理方面:

身高、体重、器官增长;

心理方面:

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2)比例变化:

如胎儿头占身长1/2,婴儿占1/4,成人占1/8

(3)旧特性消失:

如幼儿期乳牙脱落

(4)新特性获得:

如好奇、好问及生理上浮现恒牙

3.发育任务

婴儿在成长中,需要完毕“发育”或发展任务涉及如下内容:

(1)学习走路

(2)学习食用固体食物

(3)学习说话

(4)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5)学习结识自身器官和关于性别行为

(6)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7)学习判断是非

(8)完毕生理机能稳定

(9)形成社会与个体简朴概念

4.婴儿发育重要特点

(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婴儿期发育速度是最快,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阶段性。

如新生儿时以天、1-3个月时以周、4-6个月时以3个月、6-12个月时以半年、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2)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

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发育遵循从头到足规律。

(3)婴儿时期要完毕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

从一种毫无生活解决能力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社会人。

5.年龄阶段划分

联合国小朋友基金会将小朋友期定为0-18岁。

依照国内生活条件和教诲状况,普通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发育过程分六个阶段:

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0-3岁可统称为婴儿期,也可细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

小朋友每个年龄阶段均有相对稳定、独立特点。

如新生儿——适应外界生活时期;

乳儿期——需要成人生活照顾较多时期;

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时期

二、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1.呼吸系统——气体互换站

(1)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鼻:

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黏膜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吮乳。

鼻泪管:

鼻泪管短,开口处瓣膜发育不全,因而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

咽鼓管:

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咽部炎症易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喉:

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脆弱,富于淋巴组织和血管。

轻度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浮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气管及支气管:

管腔相对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少强力组织,黏膜极柔弱,富于血管。

黏液腺分泌局限性而较干燥,黏膜纤毛运动差,不能较好地清除微生物及黏液,易发生感染;

炎症致使管腔变得更窄,易引起呼吸困难。

婴儿右侧支气管较垂直,因而异物较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肺脏:

富有结缔组织,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而含血较多,含气较少,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故感染时易被黏液堵塞引起间质炎症,并易发生肺不张、肺气肿及肺淤血等。

胸廓:

呈圆筒状,肋骨呈水平位。

胸腔较小,肺脏相对较大,加之呼吸肌发育较差,肌张力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肺扩张受限制,不能充分进行气体互换。

呼吸困难时,不能加深呼吸,只能增长呼吸次数,以改进肺内气体互换局限性,但补益不大,易发生缺氧症状。

(2)婴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1)上呼吸道具备调节温度作用:

上呼吸道黏膜有丰富毛细血管网,呼吸时能使吸入冷空气加温接近体温,还可以加湿再进入下呼吸道。

2)黏膜纤毛清除作用:

支气管以上部位黏膜上皮细胞,均有纤毛运转系统,具备清除功能,对防止感染,维持正常功能是非常重要,一旦微生物或颗粒吸入后,运用其摆动排出体外进行清除。

3)肺回缩力特点:

婴儿肺回缩力与胸廓回缩力较成人小,故肺处在膨胀状态。

若需氧量增长,由于缓冲气量少,易发生换气局限性。

2.心血管系统——人体运送管道

(1)婴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

心脏:

体积相对较成人稍大,但其与身体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新生儿心脏重20-25克,占体重0.8%;

1-2岁达60克,占体重0.5%。

出生后第一年心脏增长最快,7-9岁及青春期时增长速度再次加快。

大血管:

新生儿大血管弹力纤维少,故弹力局限性,后来血管壁渐厚,弹力纤维增多,12岁时发育成熟限度开始与成人相似。

(2)婴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出生时心脏迷走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弱,而交感神经对心脏作用较强。

至5岁时,心脏神经装置开始具备成人特性,10岁时完全成熟;

年龄越小,心率及血流速度也越快。

婴儿血循环时间平均值为12秒,学前期小朋友需15秒。

3.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

(1)婴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口腔:

1)口腔容量小,口腔浅,舌短宽而厚;

唇肌及咀嚼肌发育良好,颊部有坚厚脂肪垫,这些特点为吸吮动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2)新生儿及婴儿口腔黏膜非常细嫩,血管丰富,易于受伤,清洁口腔时,需谨慎擦洗。

3)唾液腺发育差,分泌量很少,口腔比较干燥。

3-4个月时唾液腺开始发育,唾液分泌增长,5-6个月时明显增多,由于口底浅,不会吞咽,故常发生流口水,称生理性流涎。

4)牙齿发育变化大。

4-10个月时开始出牙,2岁左右长齐,共20颗。

乳牙可分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容易被腐蚀形成龋齿。

食管:

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少,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引起溢奶,绝大多数婴幼儿在8-10个月时好转。

胃:

1)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35毫升,3个月时120,1岁时250。

由于胃容量有限,故每日喂食次数较年长儿多。

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布满液体后易使胃扩张。

吸吮时常吸入空气,称为生理性吞气症。

2)婴儿胃呈水平位,开始会走时,其位置逐渐变为垂直。

贲门括约肌发育差张力低,易发生呕吐或溢奶。

3)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水为1-1.5,母乳为2-2.5,牛奶为3-4小时。

肠:

1)婴幼儿肠管相对较长,新生儿为身长8倍,婴儿超过6倍,而成人仅为4倍。

2)肠黏膜细嫩,富有血管及淋巴管,小肠绒毛发育良好。

3)肠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黏膜下组织松弛,易发生肠套叠及肠扭转。

4)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较弱,肠内毒素及消化不全产物易经肠壁进入血液,引起中毒症状。

肝:

1)新生儿肝脏相对较成人大,到10个月时重量为出生时2倍,3岁时则增至3倍。

2)肝脏富有血管,结缔组织较少,肝细胞小,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

胰:

婴儿胰腺构造发育不够成熟,缺少结缔组织,血管丰富,分泌消化酶活力较低。

(2)婴儿消化道动力功能

1)吞咽能力。

16-17孕周胎儿已能吞咽羊水。

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吸吮和吞咽反射,生后即可开奶。

2)吸吮能力。

30-34孕周时才成熟。

早产儿不能协调呼吸、吸吮和吞咽动作,哺乳时易发生呛咳,更易浮现胃食管返流,胃排空时间也更长。

3)肠蠕动。

早产儿大肠蠕动尚不能完全协调,易引起大便滞留或功能性肠梗阻。

(3)婴儿肠道吸取功能

1)碳水化合物。

3个月如下婴儿由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含量低,不适当喂淀粉类食物。

2)脂类。

新生儿对脂类吸取不够完善,人乳中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婴幼儿吸取。

3)蛋白质。

新生儿对蛋白质能较好消化吸取。

乳清蛋白对足月和早产儿都较酪蛋白更易吸取。

4)肠道菌群。

婴幼儿肠道菌群组随摄入食物不同而异。

母乳中乳糖多能增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生长,因而不易腹泻。

肠道细菌参加一某些食物分解以及合成维生素K和B族。

胃和十二指肠内几乎无菌,结肠和直肠中细菌最多。

4.泌尿系统——人体废物解决场

(1)婴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

肾脏:

新生儿肾脏相对较成人稍大,出生时约重25克(约占体重1/120),逐渐增长至成人时达300克(占1/200)。

肾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态,位置较低,故2岁如下婴儿肾脏容易触及。

随着躯体长高,肾脏位置逐渐升高。

输尿管:

较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扩张并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导致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膀胱:

位置较高,尿充盈时易升入腹腔,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盆腔内。

膀胱黏膜柔软,肌肉层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防止尿液反流能力差,膀胱内压力增高时易浮现膀胱输尿管反流而诱发尿道感染。

尿道:

婴儿尿道短,新生女婴仅1厘米,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

男婴尿道较长,但常有包茎,积垢时亦可引起细菌上行性感染。

(2)婴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足月儿出生时肾脏已能有效发挥作用,在普通状况下可以完毕肾脏生理机能,但储备能量差,调节机制不够成熟,在饲养不当、疾病或应激状态下,易浮现功能紊乱。

出生后机体内环境调节重要依托肾脏维持,随着生理规定提高,肾功能迅速增长,到1岁后各项肾功能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已接近成人水平。

5.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

内分泌系统重要功能是增进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和生殖等生命过程。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借以调节机体生理代谢活动化学信使,它们由各种内分泌细胞所合成、储存和释放。

人体重要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

脑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能增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生长,对新陈代谢也有一定增进作用。

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会大量分泌,夜间22点至凌晨是分泌高峰期,分泌量占全天22-40%。

6.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

(1)婴儿运动系统特点

1)骨骼生长迅速。

在不断地长长、加粗。

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有助于骨骼生长和骨组织再生和修复。

2)骨骼数量多于成人。

婴儿骨骼总数比成人多,重要是某些骨骼尚未融合连接成一种整体。

如婴儿髋骨由三块骨头连接在一起,到7岁左右才逐渐骨化融合成为一块完整骨头。

3)骨骼柔软易弯曲。

婴儿骨中含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

婴儿可以做许多成人无法做动作(如吃自己脚),但同步也很容易浮现变形、弯曲。

4)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

新生儿出生时头部骨头之间有很大缝隙,骨缝要到4-6个月才干闭合。

后囟在3个月左右闭合,前囟在1-1.5岁闭合。

5)脊柱生理弯曲随动作发育逐渐形成。

出生时脊柱是直,弯曲是随着动作发育逐渐形成。

普通在3个月昂首时浮现戏曲,6个月能坐时浮现胸曲,10-12个月学走时浮现腰曲。

7岁前形成弯曲还不是很固定,躺下时弯曲可消失。

7岁后随着韧带发育完善后,弯曲才固定下来。

6)腕骨钙化没有完毕。

出生时腕骨所有是软骨,6个月才逐渐浮现骨化中心,10岁左右才所有钙化完毕。

因而,手部力量小,不能拿重物。

7)关节发育不全。

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驰,易发生脱臼。

8)足弓尚未形成。

婴儿脚没有脚弓。

到了站立和行走时,才开始浮现。

由于肌肉力度小,韧带发育不完善,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或经常不活动可导致脚底肌肉疲劳,韧带松驰,浮现扁平脚。

9)肌肉力量小。

肌纤维细,肌肉力量和能量储备少,肌肉收缩力较差,易发生疲劳,不能负重。

10)肌肉发育顺序。

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顺序进行,先发育颈部肌肉,然后是躯干,再四肢。

先发展大肌肉群,再发展小肌肉群。

因而,婴儿先学会昂首、坐、立、行、跑、跳等大动作,手部精细动作要到5岁左右才干完毕。

(2)婴儿大动作发展特点

1)0-1岁时以移动运动为主,涉及:

躺、坐、爬、站等

2)1-2岁时以移动活动向基本运动机能过渡,涉及:

爬(障碍爬)、走、滚、踢、扔、接等

3)2-3岁时以发展基本运动技能为主,向各种动作均衡发展,涉及:

走、跑、跳、投掷、玩运动器具等。

7.神经系统——人体指挥中心

婴儿神经中枢系统特点:

(1)脑发育迅速。

婴儿大脑发育十分迅速,脑重量增长不久。

新生儿脑重平均为350克,1岁时950克,6岁达1200克。

(2)大脑功能发育不全。

大脑尚未完全建立起各种神经反射,因此在运动、语言、思维等各方面能力都不及成人。

6岁大脑在重量上已接近成人水平,但功能仍不完善,需要用大量信息刺激,来协助婴儿建立起各种感觉通道。

(3)神经髓鞘化。

刚出生婴儿神经细胞缺少髓鞘,因而,婴儿在做许多动作时不精准。

普通到6岁时完毕神经纤维髓鞘化。

(4)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

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形成较慢。

婴儿大脑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很容易兴奋,因而,容易激动,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不能长时间做一件事,容易疲劳

(5)小脑发育晚。

出生时脑干、脊髓已发育成熟,但小脑发育较晚。

3岁左右时婴儿小脑功能才逐渐完善。

因而,1-3岁左右婴儿平衡能力差,走路不稳,动作协调性比较差,容易摔跤。

(6)植物神经发育不全。

婴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好,体当前内脏器官功能活动不稳定。

如心跳和呼吸频率较快,节律不稳定,胃肠消化功能容易受情绪影响。

8.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途径

(1)婴儿皮肤特点:

1)保护功能差。

皮肤细嫩,角质层薄;

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较少,皮肤保护功能差,细菌容易入侵,容易感染。

2)代谢活跃。

皮肤新陈代谢快,分泌物多,需要经常清洗。

不及时清洁容易长疖。

3)体温调节能力差。

皮肤散热和保温能力都不及成人,容易受凉或中暑。

4)渗入作用强。

皮肤薄嫩,血管丰富,渗入力强,某些有害物质很容易通过皮肤被机体吸取,引起中毒。

(2)婴儿眼睛发育特点。

1)眼睛发育不良。

5岁前小朋友由于眼睛发育不良,眼球先后径短,物体往往成像在视网膜背面,容易导致生理性远视。

2)眼睛调节能力强。

婴儿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能力强。

尽管是生理性远视,但对于较近物体仍能看得比较清晰。

3)眼睛容易近视。

由于远视,看近物时需要收缩睫状体使晶状体突出。

长时间看近物,容易导致睫状体疲劳,眼睛调节能力下降,晶状体突度增大,使物像汇集在视网膜之前,看远物不清

(3)婴儿耳发育特点。

1)耳咽管短、平。

婴儿耳咽管短,管径宽,呈水平位置,上呼吸道细菌、病毒等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2)对噪声敏感。

当噪声达到60分贝时,就会影响婴儿睡眠和休息。

第二节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P23-30)

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1.发展持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持续性:

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种不可中断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逻辑发展顺序。

年龄阶段性:

是指婴儿心理发展全过程中,体现出某些在质量上不同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均有其最普通、最典型特性,以区别于其她阶段。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每一种年龄阶段特点,都具备相对稳定性。

由于所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变化也体现出一定可塑性。

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时间也许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

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差别,但差别是在量水平上,而不是在质水平上。

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小朋友心理发展初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小朋友心理发展初期阶段,其发展好坏对后来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时期。

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能说出和理解1000各种词汇;

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2.5倍左右;

新生儿重要靠感官结识周边世界,3岁时不但有了相称观测、记忆、思维能力,并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它们发展为小朋友成熟期心理发展奠定了基本,人基本语言能力,人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各种心理能力,人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

二、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0―3婴儿心理发展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性、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重要方面。

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小朋友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1.感知觉能力发展

(1)感觉能力发展

感觉:

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结识过程。

如,物体声、色、冷、热、软、硬等。

新生儿凭借完好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

最早浮现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渐体现出敏锐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

(2)知觉能力发展

知觉:

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结识过程,它是在感觉基本上形成。

婴儿半岁左右可以坐起来时候,可以较好地完毕眼手协调活动。

在视觉调节下,手在视野范畴内完毕操纵、摆弄物品活动,这是运用知觉能力综合结识物品特性。

始终到3周岁左右,都是各种知觉能力飞快发展时期。

2.记忆能力发展

1岁此前婴儿记忆能力比较差,5-6个月时可以结识并记住自己妈妈,但保持时间很短。

在重复浮现状况下,可以逐渐结识周边所熟悉事物,保持对事物记忆。

1岁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范畴扩大,结识事物增多,会记住越来越多东西。

但这时记忆无意识性很大,重要凭借兴趣结识并记住自己喜欢事物,记忆过程缺少明确目。

随着言语发展、结识事物表象积累及稳定性增强,开始形成积极提取眼前不存在客体意向。

2岁左右,可以故意识地回忆此前事件(故意记忆),但这种能力还很弱。

这种能力浮现和发展与言语发展密切有关。

3.思维能力发展

人思维有几种不同方式,在成人头脑中是并存。

但是,从发生、发展程序看,它们有先后顺序。

它们从发生到发展、成熟,大概要经历18-时间。

感知动作思维:

是指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感知事物和操纵事物动作思维方式。

婴儿只有在直接摆弄详细事物过程中才干思考问题。

详细形象思维:

是一种依托事物或情景表象及表象联想进行思维活动。

如婴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并且依角色身份进行表演,在泥工、绘画中,根据事先想好形象去塑造、绘画。

0-1岁是婴儿思维方式准备时期。

凭借手摸、体触、品尝、鼻闻、耳听、眼看,发展起感觉、知觉能力,并在复杂综合知觉基本上,产生萌芽状态表象,并在语言参加下,开始产生萌芽状态思维现象。

1-3岁产生人类低档思维形式,即感知动作思维(又称直觉行动思维)。

3岁左右,在感知动作思维基本上,逐渐发展起详细形象思维,并在3-6岁思维活动中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4.想象能力发展

想象:

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心理过程。

人类想象活动总是借助于词汇实现,对已有表象进行带有一定创造性分析综合活动。

新生儿没有想象能力。

周岁此前婴儿可以重现记忆中某些事物,但还不能算是想象活动。

1-2岁婴儿,只有萌芽状态想象活动,她们能把寻常生活中某些简朴行动,反映到自己游戏中。

如把一块饼干放到娃娃嘴里。

3岁左右婴儿,随着经验和言语发展,可以产生带有简朴主题和角色游戏,可以反映婴儿模仿成人社会生活情节想象活动。

如,带上一种“听诊器”装扮成大夫给“病人”看病。

3岁此前婴儿想象内容也比较简朴,普通是她所看到成人或其她大孩子某个简朴行为重复,属于再造想象范畴,缺少创造性。

这个年龄阶段想象经常缺少自觉、拟定目,只是零散、片断东西。

5.注意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