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107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5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水平测复习提纲删减版

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a.天体的存在形式: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天体系统: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

(右图所示)

b.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有液态水。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a.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b.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为地球上生物的生长提供光和热;

维持地表温度;

大气运动、水循环等运动的主要动力;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d.太阳的外部结构:

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e.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显示。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黑子和耀斑。

f.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影响:

产生“磁暴”现象;

产生极光;

产生自然灾害:

地震、水旱灾害。

(3)地球运动的意义。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

周期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

a.角速度:

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0/小时。

b.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b.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地方时和区时:

东多西少,东加西减(15º/小时,1º/4分钟)

地转偏向: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影响:

①河流②大气环流③洋流)

c.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º-∣纬度差∣

(纬度差为:

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点纬度之间的纬度距离)

四季的划分:

北半球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1.3.4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时间

昼长

北半球

极昼极夜

赤道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分

12小时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赤道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

由南向北递增

昼长夜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

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秋分

12小时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赤道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

由南向北递减

昼短夜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昼夜等长

南回归线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震波

地震波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

横波

固体

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纵波

固体、液体、气体

由里到外依次分为:

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壳与地幔分界线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分界线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b.岩石圈的范围: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也可以说是:

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连续但不规则)和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

a.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岩浆岩:

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

典型的侵入岩:

花岗岩;喷出岩:

玄武岩。

沉积岩:

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

由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形成,包括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b.地壳物质的循环(如右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a.内力作用包括: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地形倒置现象

判断依据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储油气构造、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

华山、庐山、泰山;地堑: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b.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

使岩石成为碎块或砂,如花岗岩球状风化

流水侵蚀

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洼地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U型谷、峡湾

海浪侵蚀

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

搬运

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流水堆积

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石钟乳、石柱、石笋

风力堆积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

冰川堆积

冰碛丘陵

海浪堆积

沙滩

(3)大气受热过程。

a.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

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的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

多云的白天温度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

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

太阳暖大地(太阳短波辐射)、大地暖大气(地面长波辐射)、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

 

 

b.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

 

 

竖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

高温上升,低温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水平运动方向:

高压吹向低压。

2.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c.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北半球高空的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

2.北半球近地面的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

方向与等压线相交。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b.气压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如右上图):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c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西南季风)

风向

冬季

西北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夏季

东南季风(源地:

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

印度洋)

d.气候

 

气候的形成原因:

气压带、风带、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气温、降水

气候类型的判别方法和步骤:

1.判断半球: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2.判断所属温度带——以温定带:

最冷月均温

气候类型

>15℃

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少雨型)

0℃~15℃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地中海气候(冬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型)

-15℃~0℃

温带季风气候(夏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

(最热月均温<5℃——寒带气候)

3.判断降水类型——以水定型:

雨型

特征

可能气候类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全球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º之间

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南、北纬10º~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南、北纬10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等地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南、北回归线~30º大陆内部和西岸

非洲北部地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交替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南、北纬25º~至35º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º~40º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岸,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等地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北纬35º~55º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南、北纬40º~60º之间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暖湿润

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及岛屿

西欧、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新西兰

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降水少且集中夏季

南、北纬50º~70º之间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苔原气候

全年严寒,

降水少

分布在极地附近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地处高纬,太阳高度较小、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

分布在极地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控制

高山气候

垂直变化明显

分布中、低纬度的高大山地和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地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a.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天气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却过程中成云致雨。

冷锋天气有: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

暖锋

天气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

在暖锋上,暖气团沿冷气团主动地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春、夏季,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准静止锋与天气

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慢或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徘徊,这种锋面称准静止锋。

在它的控制下,常造成该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如:

昆明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

分类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控制气团

气温

气压

天气

天气

控制气团

气温

气压

天气

冷锋

暖气团

阴雨

冷气团

转好

暖锋

冷气团

阴雨

暖气团

b.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

太阳能和重力能

分类:

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

意义:

①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②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人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洋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分类:

暖流:

水温高——水温低;寒流:

水温低——水温高

洋流的成因:

盛行风(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

洋流分布示意图: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对象

影响

举例

气候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澳大利亚、秘鲁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都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使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则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海洋污染

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油轮发生泄漏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a.自然带:

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b.分布规律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较直观的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定义

低纬、高纬明显。

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中纬度明显。

东西更替;南北延伸。

高山、高原地区明显。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图示

成因

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引起的热量差异

主要是由于距海远近引起的水分差异

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引起的水热变化,导致自然带的更替、变化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聚落:

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

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大类型。

2.分布特点: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块状、棋盘式的格局,人数比较多;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布 局

形 态

走 向

平 原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山 区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

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最明显的后果之一: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影响农业生产——高纬增产,中低纬减产

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极端天气增多(洪涝、干旱等)

2.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多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分类:

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2)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3)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

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

按成因和过程,自然灾害划分为: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和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天文灾害。

3.自然灾害的危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4.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间:

秋末、冬季、初春

影响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

西藏、云贵地区所受影响较小。

危害:

严寒、大风、霜冻

5.台风:

时间:

夏秋季节

影响地区:

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我国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

危害:

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台风也有功劳:

解除或缓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

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一、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高—低—高”模式

(传统型)

“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极低

人均寿命

继续延长

进一步延长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

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

18世纪末19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

20世纪50年代~现在

新技术革命时期,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

原因

原始社会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

生产力水平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

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传统型模式,发达国家处在现代型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

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由传统型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变化)气候、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是最根本原因,起主导作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

战争(战争难民)、政策(深圳的崛起)、政治中心改变(迁都)

4.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5.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

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

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

原因:

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承载力:

某一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

2.环境人口容量:

综合考虑多种资源所能供养最多的人口(取决于数量最少的那种资源)

影响因素:

资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3.人口的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关系: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功能区

占用土地面积比重

区位特点

住宅区

一般占40%-60%

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建筑质量上高级和低级住宅区分化

商业区

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