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209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物化学总12章 9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基本单位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

  碱基与戊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核苷;

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酯键相连接构成核苷酸。

根据戊糖2-位碳原子是否含有羟基,分为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

核苷酸存在于RNA分子中,而脱氧核苷酸存在于DNA分子中。

  核苷酸中戊糖上的所有游离羟基均可与磷酸形成酯键,但生物体内多数核苷酸的磷酸连接在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5′上,形成5′-核苷酸。

含有l个磷酸基团的核苷酸称为核苷一磷酸(NMP),含有2个磷酸基团的核苷酸称为核苷二磷酸(NDP),有3个磷酸基团的核苷酸称为核苷三磷酸(NTP)。

如AMP是腺苷一磷酸,GDP是鸟苷二磷酸,CTP是胞苷三磷酸。

  

第二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一级结构

  四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多聚脱氧核苷酸链,即DNA。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及其连接方式。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有严格的方向性,前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羟基(-OH)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5′-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从而构成一个没有分支的线性大分子,其两个末端分别是5′-末端(游离磷酸基)和3′-末端(游离羟基)。

  

(二)DNA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的组成中:

  ①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数总是相等(A=T),鸟嘌呤与胞嘧啶的摩尔数总是相等(G=C);

  ②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

  ③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1953年JamesWatson和FrancisCrick两位青年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DNA右手双螺结构模型,确立了DNA的二级结构,其结构要点:

  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互补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一条链走向5′—3′,另一条链3′一5′;

两条多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连接在一起。

A与T、G与C配对。

  2.两条链都以右手螺旋,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连构成的链状骨架位于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

螺旋表面有两条凹槽,一条深宽称为深沟、一条浅窄称为浅沟,沟状结构与蛋白质、DNA之间的相互识别有关。

  3.双螺旋每10个核苷酸旋转一周,每一螺距为3.4nm。

螺旋的纵向稳定性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砌力维持。

  小结:

与蛋白质比较,核酸一般不含S,而P的含量较为稳定,占9-11%。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核苷酸

核苷酸的组成:

含氮碱基、戊糖和磷酸。

DNA和RNA的组成区别:

一级结构是指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3¢,5¢磷酸二酯键

多核苷酸链的方向:

5ˊ端→3ˊ端

碱基组成规则(Chargaff规则)

  [A]=[T],[G]=[C];

[A]+[G]=[T]+[C]

  有种属特异性

  无组织、器官特异性

  不受年龄、营养、性别及其他环境等影响

Watson-Crick双螺旋结构模型

  1)反平行双链:

脱氧核糖-磷酸骨架位于外侧,碱基对位于内侧

  2)碱基互补配对:

AT配对(两个氢键),GC配对(三个氢键);

碱基对平面垂直纵轴

  3)右手双螺旋:

螺距为3.4nm,直径为2.0nm,10bp/圈

  4)表面功能区:

小沟较浅;

大沟较深,是蛋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的基础

  5)维持结构稳定的力量:

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碱基堆积力维持螺旋纵向稳定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RNA主要分为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三类。

  外还有近年很受重视的小分子RNA(miRNA)。

  

(一)mRNA

  DNA通过转录而产生mRNA,使DNA遗传信息传至RNA分子,并以此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决定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mRNA约占总RNA的3%。

真核细胞核内合成的mRNA初级产物是不均一核RNA,其分子量比成熟的mRNA大,经剪接生成成熟的mRNA,并移位到细胞质。

  mRNA的结构特点如下:

  1.mRNA分子为单链,从5′-端的AUG开始,每3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按一定顺序排列的3个核苷酸称为三联体密码。

  2.大多数真核mRNA的5′端在转录后均加上一个7-甲基鸟苷二磷酸基,形成mTGpppN的结构,称为帽子结构。

  3.绝大多数真核mRNA的3′-端有200多个腺苷酸的尾巴,这是在转录后逐个添加上去的,其作用在于增加mRNA的稳定性和维持其翻译活性。

  

(二)tRNA

  tRNA是主要功能是携带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氨基酸,并按mRNA上的密码顺序,将其转运到mRNA分子上。

每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tRNA运载。

tRNA的结构特点如下:

  1.tRNA分子是单链,碱基互补的片段形成局部双螺旋结构,呈三叶草形二级结构。

  5′-端和3′-端7对碱基组成的螺旋区称氨基酸臂,能直接与氨基酸结合,在3′末端为CCA,被激活的氨基酸就连接于此3′末端核糖的3′-OH上。

反密码环由7个核苷酸组成,第3、4、5三个核苷酸组成反密码子,携带不同氨基酸的tRNA有其特异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相应的密码子互补。

  2.tRNA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每一分子常含有7~15个稀有碱基,包括假尿嘧啶(ψ)、次黄瞟呤(I)、双氢尿嘧啶(DHU)和甲基化的嘌呤等。

  3.tRNA的三级结构呈倒L型,一端为氨基酸臂,另一端为反密码子。

L型的拐角处是DHU环和Tψc环。

  (三)rRNA

  rRNA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蛋白质和RNA结合组成。

rRNA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真核生物含有4种rRNA,其中28S、5.8S和5s存在于大亚基,小亚基只含有l8S一种。

  小结

  mRNA:

  1.5’端“帽子”:

m7GpppNm-。

  2.3’端“尾巴”:

polyA。

  3.中部:

其前体包含“外显子”和内含子,需加工去除内含子。

外显子以“密码子”形式体现遗传信息

  4.功能: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

  5.细胞内特点:

短寿,少量,多样

  tRNA:

  1.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倒L”型三级结构

  2.氨基酸臂:

3`末端的CCA-OH3`单链用于连接该tRNA转运的氨基酸。

  3.反密码环:

反密码环中部的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的三联体密码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解读遗传密码,称为反密码子

转运氨基酸到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rRNA:

  1.有大小两个亚基做成。

  2.功能:

与特殊蛋白质一起组成核蛋白体,为蛋白质生物合成提供场所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核酸是两性电解质,在一定pH条件下带有电荷,可用电泳或离子交换方法分离。

  

(一)核酸的紫外吸收

  核酸分子的碱基含有共轭双键,在260nm波长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可利用这一特性对核酸进行定量和纯度分析。

  

(二)DNA变性和复性

  DNA变性是指在某些因素作用下,DNA双链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DNA双螺旋分子被解开成单链的现象。

DNA变性的本质是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而破坏DNA二级结构,但不影响一级结构即碱基的排列顺序。

引起DNA变性的因素有加热和化学物质的作用,如有机溶剂、酸、碱、尿素和酰胺等。

  DNA的变性是可逆的,热变性后温度缓慢下降时,解开的两条链可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这一过程称为DNA的复性。

若复性的温度缓慢下降,可以使DNA复性至天然状态,若在DNA变性后,温度突然急剧下降到4℃以下,复性则不能进行,这是保存DNA变性状态的良好办法。

  DNA变性与复性的原理在分子生物学中已被广泛地应用。

分子杂交与PCR都是基于原理设计的。

  1.紫外吸收,260nm

  2.DNA变性:

DNA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中的氢键断裂,碱基堆积力遭到破坏,双螺旋结构解体,双链分开形成单链的过程。

  3.变性后的DNA一级结构没有改变。

第五节 核苷酸的代谢

  食物中的核酸主要以核蛋白形式存在,核蛋白在胃中被胃酸水解成核酸与蛋白质。

核酸进入小肠,在胰液和肠液中的各种水解酶催化下不断被水解,生成核苷酸及其进一步的水解产物磷酸、碱基、戊糖,这些消化产物可被肠黏膜吸收,核苷酸、核苷还可在肠黏膜细胞内进一步分解。

  体内核苷酸主要由细胞自身合成,不需从食物提供,因此核苷酸不是营养必需物质。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产物

  嘌呤核苷酸首先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核苷,再经核苷磷酸化酶催化,生成游离的嘌呤碱与核糖-1-磷酸。

核糖-1-磷酸可进一步转变成核糖-5-磷酸,用于合成新的核苷酸,也可经磷酸戊糖途径氧化分解。

  AMP和GMP首先分别脱氨和氧化脱氨生成IMP和鸟嘌呤,再生成次黄嘌呤。

次黄嘌呤被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生成黄嘌呤,进一步氧化生成尿酸,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嘌呤代谢异常导致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症,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升高(血尿酸>

8mg/dl),尿酸盐晶体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

痛风可能是一种多基因病,某些参与嘌呤核苷酸代谢的酶先天性缺陷可引起痛风症,主要表现为尿酸生成增多,产生高尿酸血症。

  临床上常用次黄嘌呤的类似物别嘌呤醇(allopurino1)来治疗痛风症,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抑制尿酸的生成;

别嘌呤醇还可与PRPP反应生成别嘌呤醇核苷酸,这不仅消耗核苷酸合成所必需的PRPP,还作为IMP的类似物代替IMP反馈抑制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产物

  嘧啶核苷酸是在核苷酸酶和核苷磷酸化酶的催化下,生成磷酸、核糖和嘧啶碱。

胞嘧啶脱氨基转化成尿嘧啶,并继之再还原成二氢尿嘧啶,二氢尿嘧啶水解开环,最终生成NH3、C02和β-丙氨酸。

胸腺嘧啶水解生成NH3、C02和β-氨基异丁酸。

β-氨基异丁酸可进一步代谢或直接随尿排出。

  3.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最终产物:

β氨基酸、CO2、NH3

  例题:

  10.关于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正确的是

  A.两条同向的多核苷酸

  B.两条反向的多核苷酸

  C.腺嘌呤和鸟嘌呤配对

  D.碱基之间以共价键连接

  E.磷酸骨干在双螺旋之中

[答疑编号500827080101]

  『正确答案』B

  12.DNA和RNA完全水解后,产物的特点是

  A.糖不同,碱基相同

  B.糖相同,碱基不同

  C.糖相同、碱基部分不同

  D.糖不同、碱基部分不同

  E.糖和碱基都相同,只是含量多少不同

[答疑编号500827080102]

  『正确答案』D

  14.下列哪种碱基只见于DNA而不见于RNA

  A.腺嘌呤

  B.鸟嘌呤

  C.胞嘧啶

  D.尿嘧啶

  E.胸腺嘧啶

[答疑编号500827080103]

  『正确答案』E

  60.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是细胞内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B.RNA主要有mRNA、tRNA和rRNA三类

  C.胞质中只有mRNA和tRNA

  D.RNA并不全是单链结构

  E.rRNA可与蛋白质结合

[答疑编号500827080104]

  『正确答案』C

  62.DNA碱基组成的规律是

  A.A=C:

T=G

  B.A=T:

G=C

  C.A+T=G+C

  D.A=G=T=C

  E.(A+T)/(C+G)=1

[答疑编号500827080105]

  『正确答案』B

  63.DNA变性时其结构变化表现为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N—C糖苷键断裂

  C.碱基内C—C键断裂

  D.戊糖内C—C键断裂

  E.对应碱基间氢键断裂

[答疑编号500827080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