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5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011.05)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

语文试卷还要特别做到:

字迹美观

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说明:

1.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1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1)

(2)

(1)

(2)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请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6分,每小题1分)

①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②白头搔更短,       。

(杜甫《春望》)

③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④       ,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⑥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

(《我用残损的手掌》)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经典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蕴含着丰厚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内涵,成为一个民族熠熠闪光的精神内涵。

一个民族不能只有时尚阅读、娱乐阅读,不能只有功利性的、实用主义的、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阅读。

我们需要经典阅读,它使我们的心灵永远充满诗意,使我们的思考永远充满智慧,使我们永远坚守高尚情操、民族正气和高雅情趣的追求。

大中小

 ①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部使用)直接在原句上进行修改。

(2分)

换用号增补号

删除号调位号

②根据文段,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倡导经典阅读。

(20字以内)(2分)

20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老人放下钓索,一脚踩住了,把鱼叉举得尽可能地高,使出全身的力气,加上他刚才鼓起的力气,把它朝下直扎进鱼身的一边,就在大胸鳍后面一点儿的地方,这胸鳍高高地竖立着,高齐老人的胸膛。

他感到那铁叉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

①以上语段节选自,作者是美国作家。

(2分)

②写出选段中“老人”的姓名,并结合原著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3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得分

评卷人

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1分)

5.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画线句,你认

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分)

 

6.谈谈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分)

 

(二)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滁①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及②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修③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又幸④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⑤其山川,道⑥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滁:

滁州。

②及:

等到。

③修:

指欧阳修。

④幸:

庆幸。

⑤因为:

于是就。

本:

根据。

⑥道:

称道。

得分

评卷人

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1分)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9.下面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遂书以名其亭焉。

B.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所在为敌国者

C.①圣人出而四海一②乐其地僻而事简

D.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1.分析【甲】【乙】两文段在写作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的相同点。

(4分)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天气转暖害了北极动物

①阿拉斯加海岸对面,“北极黎明号”破冰船,正载着俄、美两国极地学家驶向北极。

②突然,了望室报告,船在左前方约1000米处发现一个活动物体,那物体的轮廓渐渐清晰——是只北极熊,它站在一块浮冰上,正从左船舷下经过,它的胸廓透过那雪白的柔毛显现出来,肚子呈褐色。

它的4条腿支撑着那一吨重的身躯,在冰水中试图向船靠近。

它的眼睛黝黑,眼窝深陷,憨厚的面孔充满渴望和乞求。

船上的生物学家们都明白,它饿了,是船上飘出的鸡蛋和香肠的香味吸引了它。

③有人扔下去一把香肠,香肠落入水中,那熊迅速扑入水里,在波浪里乱抓。

船继续向前走,也不知道那熊能不能捞起那些香肠。

④“北极黎明号”不能停下来,它刚刚驶到冰地的边缘,前边的路还很漫长。

科学家们对那头熊的惨况感到震惊,但并不觉得意外。

因为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发出警告,提醒人们北极冰帽的不断融化和缩小,将造成许多世界上最令人喜爱的动物的死亡,这些动物包括北极熊、鲸鱼、海豹和海象。

“北极黎明号”正是为调查这一正在不断加剧的环境灾难驶往北极进行科学探测的。

⑤北极原始质朴的冰、雪、冻原和永久冻土,给北极熊、海象、海豹、驯鹿、旅鼠、北极狐、北极狼和麝牛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园。

这里是白鲸、角鲸、灰鲸常来“度假修养”之地,这里是全球15%的季候鸟每年前来寻找爱情孕育后代的地方。

⑥然而,随着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不断加剧,这个地球最寒冷的地方已逐渐变暖,气温上升已超过1.5度——比世界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快5倍。

⑦在一个冬季来临气温可降至零下75℃的地方,平均气温上升一两度,对于那些依赖冰水和冰原的浮游生物及各种动物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

因为在这里,食肉的北极熊要捕捉鲸、海象和海豹,海象、海豹和鲸则要在结冰的海水中觅食,它们喜欢的贝壳类生物、北极鳕鱼和海藻等也只有在冰水、冰原上才能存活。

现在,由于浮冰变薄,冰区不断北移,这脆弱的食物链正在被拆散。

⑧暖潮融化了海象的冰巢,压死了正在哺育中的母象和它们的幼仔。

即使幼象能活下来,成年象也难以喂饱它们,因为冰块越往北移,海水便越深,潜到海底去寻找甲壳类动物及鳕鱼就越发困难。

冰块离海岸越来越远,部分动物甚至被困在陆地上,它们依托冰块潜水找食物的祖传谋生办法已经很难派上用场,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越来越多。

⑨在北极陆地上,灰熊、驯鹿、北极狐狸和狼在过去数百万年中养成了迁徒的习惯。

每年春夏之际,幼嫩的草、青苔和地衣会悄悄拱出地面,然后很快消失,动物们便要抓紧时间迁到这里交配和哺育后代。

但天气变暖使春天来得越来越早,苔原便也更早地枯萎。

动物们按既有习性赶到这里时,草叶已枯黄并开始结籽,觅食和交配的条件已很恶劣。

海鸠通常在夏天深入北极北部栖息,随冰区北移,现在它飞得越来越靠北,以致天气变冷后,它们已没有足够的时间逃离严寒地带,因此这种鸟正在迅速的灭绝之中。

科学家预测说,如果冰层变得越来越薄,也许在20年内许多动物——包括北极熊,都会灭绝。

得分

评卷人

12.通读全文,说一说“天气转暖”对“北极动物”有哪些危害?

(3分)

 

13.文章开头前三段叙述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分)

 

14.文章第⑦段“现在,由于浮冰变薄,冰区不断北移,这脆弱的食物链正在被拆散”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被拆散”而不用“断开”,说说你的理解。

(3分)

 

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⑥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

然而,随着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不断加剧,这个地球最寒冷的地方已逐渐变暖,气温上升已超过1.5度——比世界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快5倍。

 

16.全球变暖给许许多多的生物带来了灭绝性的灾难,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严峻的考验。

结合文章内容,请你以北极动物的口吻写一段话,向人类发出警告。

(60字以内)。

(4分)

60

(二)花都开好了 

①记忆里,乡村多花,四季不息。

而夏季,简直就是花的盛季,随便一抬眼,就能看到一串艳红,或一串粉白,趴在草丛中笑。

②凤仙花是不消说的,家家有。

那是女孩子的花。

女孩子们用它来染红指甲。

(A)花都开好的时候,最是热闹,星星点点,像绿色的叶间,落满粉色的蝶,它们就要振翅飞了呀。

猫在花丛中追着小虫子跑,母亲经过花丛旁,会不经意地笑一笑。

时光便靓丽得花一样的。

③最为奇怪的是这样一种花,只在傍晚太阳落山时才开。

花长在厨房门口,一大蓬的,长得特别茂密。

傍晚时分,花开好了,浅粉的一朵朵,像小喇叭,欢欢喜喜的。

(B)祖母瞟了一眼花说,该煮晚饭了,遂折身到厨房里。

不一会,屋角上方,炊烟就会飘起来。

狗开始撒着欢往家跑,那后面,一定有荷着锄的父母亲,披着淡淡夜色。

我们早早把四方桌在院子里摆上了,地面上洒了井水(消暑热的),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要来了。

花在开。

这样的花,开好的时候,充满阖家团聚的温馨。

花名更是耐人咀嚼,祖母叫它晚婆娘花。

是一个喜眉喜眼守着家的女子呀,等候着晚归的家人。

天不老,地不老,情不老,永永远远。

④喜欢过一首低吟浅唱的歌,是唱兰花草的,原是胡适作的一首诗。

歌中的意境美得令人心碎: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定是一个美丽清纯的乡村少女,一天,她去山中,偶遇兰花草,把它带回家,悉心种在自家的小园里,从此种下念想。

她一日跑去看三回,看得所有的花都开过了,“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多失望多失望呀,她低眉自语,有一点点幽怨。

月华如水,心中的爱恋却夜夜不相忘。

是有情总被无情恼么?

未必是。

等到来年的春天,会有满园花簇簇的。

⑤亦看过一个有关花的感人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在三岁时失去了母亲。

父亲不忍心让小小的她受到伤害,就骗她说,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等院子里的桃花开了,妈妈就回来了。

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