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542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docx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

  

 

  

地学类博物馆发展报告(2006~2010)

 

  

 

 

 

 

 

 

 

   

 

 

 

 

 

一概述

目前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大致可以分为科技类博物馆、基层科普设施、流动科普设施、科普传媒设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其他具备科普展示教育功能的场馆和设施等类型。

科技类博物馆是科普基础设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指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重点展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以及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等内容的博物馆,包括科学中心(科技馆)、自然类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地质博物馆等)、专业(工程技术)科技博物馆等。

地学类博物馆是以开展地学标本典藏和研究,面向社会公众传播地球科学知识,宣传资源国情国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类博物馆。

地学类博物馆在中国的出现,可追溯到1916年由国民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建立的地质矿产博物馆(现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前身),早期的地学类博物馆是随着我国近代地质矿产工作和地质科学研究的开展而创建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力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急需的矿产资源,我国于1952年成立了地质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建立了地质局和地质研究所,地质找矿工作和地质科学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由此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地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协会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地质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又迎来一个高潮,呈现出种类多、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

与此同时,我国地学类博物馆中出现了一支新生力量——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博物馆。

地质公园博物馆是与地质公园配套建设的全面介绍地质公园基本情况、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场所,是地质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

我国的地质公园孕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在21世纪,它的建设宗旨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0年,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中国国家地质公园评选标准》,启动国家地质公园的评选工作。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中国国家地质公园评选标准》中要求各地质公园必须建设有相配套的博物馆,向游客介绍地质公园的资源、地质及其他景观、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地质发展历史,向游客进行科学知识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82个地质公园博物馆(包括在建的),呈现出发展迅猛、势头强劲的特点。

为加强对重要矿山的自然、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开展了矿山公园的建设,并且明确规定矿山公园要建立配套的博物馆,用以介绍矿山公园的发展史、开发史、矿山开发技术发展历史、矿山环境恢复、整治成果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从2005年到现在我国已有20个矿山公园博物馆对外开放。

地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地学类博物馆总数已近300家,不仅在自然遗产收藏、地学知识普及、地球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资源国情国策宣传、地质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关于地学类博物馆发展现状的学术研究前人已开展过一定的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传统上,对于我国地学类博物馆主要按其级别及性质划分为政府所属博物馆(包括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地学类博物馆)、高校地质博物馆、专题地学类博物馆来进行分析。

近年来由于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博物馆的建设在我国蓬勃发展,数量剧增,作为一个新出现的博物馆类别,其各个方面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本报告专门调研和分析了这类新出现的博物馆。

因此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我国地学类博物馆分为传统地学类博物馆和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博物馆两部分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我国地学类博物馆“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对“十二五”期间地学类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了探讨。

二“十一五”期间地学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情况

(一)传统地学类博物馆建设、发展情况

本报告所指的传统地学类博物馆是指在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博物馆出现之前已经存在的地学类博物馆,主要包括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地质博物馆、高校地质博物馆、专题地质博物馆等。

我国传统地学类博物馆,从最初由国民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建立的地质矿产博物馆(现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前身)到现在,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

2010年,笔者承担中国科协科普部题为“我国地学类博物馆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及功能定位研究”的课题,对我国地学类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

根据课题组搜集的资料来看,我国共有传统地学类博物馆70余家,其中63家已掌握较确切调查数据。

我们根据博物馆展陈内容的不同将63家传统地学类博物馆分为综合类地学博物馆和专题类地学博物馆两大类。

其中综合类地学博物馆按其归属不同,又分为政府所属、高校所属、国企所属和民企所属四类(见附表1)。

本报告选取了“十一五”(2006~2010年)和“十五”(2001~2005年)期间建设的博物馆,从数量和种类、区域分布、建筑规模、展陈方式、科普服务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数量和种类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我国共新建、重建和改/扩建了24家传统地学类博物馆,其中新建博物馆13家,重建博物馆8家,改建/扩建博物馆3家。

由于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山东省地质博物馆等4家建设中的博物馆在“十一五”期间主体工程已完成,因此也将其归入“十一五”期间统计。

“十五”(2001~2005年)期间共新建、重建和改/扩建传统地学类博物馆14家,其中新建博物馆7家,重建博物馆3家,改建/扩建博物馆4家。

从数量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重建、改建/扩建博物馆较“十五”期间有大幅度增加。

从种类上看,“十一五”期间新建、重建、改建/扩建的24家博物馆中,政府所属博物馆11家、高校所属博物馆5家、国企所属博物馆1家、民企所属博物馆1家、专题类博物馆6家。

将“十一五”期间新建、重建、改建/扩建博物馆的种类与“十五”期间的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高校所属博物馆和政府所属博物馆的增幅较大,且出现了民营企业所属博物馆(见图1)。

民营企业博物馆的首次出现,表明“十一五”期间,传统地学类博物馆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和资金投入的多元化,这也说明国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性组织等社会力量建设专业科普馆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实施。

图1“十五”与“十一五”期间新增博物馆数量与种类对比

表1“十五”与“十一五”期间新建、重建、改/扩建博物馆

2.区域分布

“十一五”期间新建、重建、改建/扩建的24家博物馆,主要分布于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见图2)。

其中华东地区6家、华中地区3家、华北地区7家、西北地区2家、西南地区3家、东北地区3家(见图3),以华北和华东居多,约占总数的54%。

“十五”期间新建、重建、改建/扩建的14家博物馆中,华东地区有4家、华中地区4家、华北地区2家、西北地区1家、东北地区2家、西南地区0家。

从区域分布上看,“十一五”期间较“十五”期间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增幅较大,且填补了西南地区在“十五”期间未发展的空白。

但从整体分布来讲,各地区数量分布还是不均匀,数量的多寡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图2“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新建、重建、改建/扩建博物馆区域分布

图3“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新建、重建、改建/扩建博物馆区域对比

3.建筑规模

“十一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的24家博物馆,建筑面积共有174846.27平方米,平均建筑面积为7285.2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内的4个,占17%;1000~5000平方米的9个,占37%;5000~10000平方米的6个,占25%;10000平方米以上的5个,占21%。

“十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的14家博物馆,建筑面积共有220500平方米,平均建筑面积157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在1000~5000平方米的6个,占43%;5000~10000平方米的4个,占28.5%;10000平方米以上的4个,占28.5%.。

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十一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博物馆的平均建筑面积小于“十五”期间建设的博物馆的平均建筑面积(见图4),主要是因为“十五”期间建设的政府所属博物馆的比例较高,且出现中国煤炭博物馆超大型博物馆,面积达90000平方米;而“十一五”期间建设的博物馆中高校博物馆所占比例较大,其建设面积受到一定限制。

图4“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新建、重建、改建/扩建博物馆面积比率对比

4.展陈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展陈手段也不断改进,已不局限于图片、展板、实物的展示,声光电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设计中,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新建、改建/扩建的博物馆,均采用了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及互动式的展陈手段,在布展形式上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力求展品、图片、模型、动画、场景、展示设备的有机结合。

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设置有惊险刺激的4D动感影院、地震海啸感受剧场以及触摸式、幻象式、灯箱式显示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

5.科普服务能力

2009年3月,国土资源部为整合地学科普资源,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开展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并委托中国地质博物馆成立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负责科普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包括科技场馆类、科研实验类、资源保护类三种类型。

科技场馆类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是指,以展示、宣传国土资源领域科学技术知识及优秀成果、国土资源先进管理理念等为主要内容,达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的博物馆、科技馆等科普场所。

2009年6月,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配合中国科协开展了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发展状况监测评估专项调查,其中科技场馆类科普基地23家。

本部分的分析将以第一批被评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的23家科技场馆类科普基地填写的《科技类博物馆检测评估调查表》为基础,具体情况详见附表2。

(1)科普人员比例。

从附表2中可以看出,博物馆在职职工中大部分人员为本科以上学历,平均达到了66%,专兼职科普人员平均也高达68%,然而企业所建博物馆则很低,如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本科学历人数仅占总数的17%。

此外我们也发现,尽管博物馆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总体相对比例较高,然而其绝对人数却不多,除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院之外,绝大部分博物馆本科学历人员在20人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只有区区几人,其中不乏一些省级博物馆。

(2)标本数量。

标本是开展科普活动的主要载体,此次调查的23家科技场馆类科普基地,标本数量在1万件的有10家,约占总数的43.5%;标本数量在5000~10000件的有1家,占4.3%;1000~5000件的有6家,占26.1%;1000件以下的有6家,占26.1%(见图5)。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传统地学类博物馆建筑规模较大,但藏品数量却偏少,一半以上的博物馆标本数量在5000件以下,还有些偏远地区的博物馆仅有几百个标本。

图523家科技场馆类科普基地标本数量柱状

(3)科普研究。

传统地学类博物馆在“十一五”期间积极开展科普作品创作,如2010年由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主编的《走进地质博物馆》一书,主要介绍了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并颇具代表性的58家地质博物馆,是第一本全面介绍地学博物馆的科普书。

2010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组织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青海省国土资源博物馆等18家单位共同申报了题为“国土资源管护知识公众化传播关键技术研究”的公益性行业基金项目,旨在研发、投入使用一系列展教具,包括矿产资源开采安全教育、地质找矿、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土壤形成与演变机理、崩(塌)滑(坡)(泥石)流形成机理、化石形成机理及其重要作用、矿物标本的成因及其重要作用、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