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5224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案Word格式.docx

(3)齐读课文。

四、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1.理解含义。

组内交流,突破“念”“志”意思,区别理解“善”字的不同含义。

2.指名反馈。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情感。

指名朗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

多读课文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投入地读,才能读出文章蕴含的意思。

4.朗读感悟。

教师用指名读、男女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读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伯牙绝弦》,进一步了解这流传于古的故事。

第二课时

1.读悟“高山流水”的含义,体验感悟伯牙钟子期的情怀,了解知音文化的意象。

2.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回顾全文

1.复习检查。

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师: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三、细读感悟,深化理解

1.学习第一句。

(1)理解含义。

①指名读句子,并说说含义。

②师:

从两个“善”字可以看出什么?

(伯牙琴技非常高超,子期音乐鉴赏能力很强)

③师:

一个“善’’字,准确地说明了二人在音乐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你能用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吗?

2.学习第二、三、四句。

(1)指读第二、三句,体会含义。

(出示课件)这里的“善”字是什么意思?

和上一句的“善”字一样吗?

【设计意图】此处和第一句的“善”字意思进行区别比较,让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2)指导朗读。

①师:

伯牙心里想到的,都能被钟子期一语道破,这是怎样的默契啊!

你能想象峨峨泰山是什么样子吗?

洋洋江河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泰山是高大巍峨的样子,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样子)

②指名朗读,预设教师点评:

你读出了五岳之首泰山的雄伟气势,读出了江河的奔流不息。

其他同学能像他这样自己试着读一读吗?

(3)体会句式特点。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两句话,发现它们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前半句都是“志在”的句式,后半句都是“善哉……兮……若”的句式)

你还能说出类似“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这样的词语吗?

(皎皎明月、皑皑白雪、徐徐清风……)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话的句式特点,为下一步仿说练习打基础。

(4)仿说练习。

一曲《高山流水》,竟然被钟子期完全领悟和体会到,伯牙一定琴兴大发,弹奏了一曲又一曲。

想想除了巍峨的泰山、奔腾的江河,伯牙的琴声还能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钟子期会如何赞叹?

②学生组内练习,全班反馈。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方法,按照文本的句式特点提高学语言和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对大自然美好景物的描写,表现伯牙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5)理解第四句含义。

(出示课件)从“必得之”你能感受到什么?

(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

还能听懂什么?

你能读出子期必得之的语气吗?

(指名读)

(6)创境朗读。

(出示课件)二人虽地位相差悬殊,沟通却如此默契,让伯牙大喜过望,于是便和子期成为知音。

你认为知音是怎样的朋友?

预设:

①互相理解、心有灵犀。

②不计较身份的高低、不论年纪的大小。

③志趣相同。

对,真正的知己是超越年龄界限,超越地位、身份的界限,志趣相投的人。

你能把这种知音相遇惊喜万分的感觉读出来吗?

男女生轮读第二、三、四句。

3.学习第五句。

(1)创境朗读。

音乐能够传递情感,是音乐让伯牙和钟子期成了知己。

两人相约来年再见。

无奈第二年的八月十五,当伯牙如约来到江边时,得到的却是子期不幸去世的消息。

(出示课件)此刻伯牙的心情怎样?

(指名读这句话)

(2)讨论质疑:

子期的死为何让伯牙如此伤心,竟然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呢?

(3)反馈回答。

(4)品读感悟。

你能读出伯牙的悲痛欲绝吗?

【设计意图】此处教学设计体现了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学生通过深入思考、认真讨论,找到伯牙绝弦的真正原因,有助于感悟纯真友谊的最高境界。

(5)升华主题。

课件出示:

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志趣相投的朋友,更是心灵上的知己!

四、课堂总结,诵读积累

1.师:

大家能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吗?

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3.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搜集古今有关交友的名言名句。

本课能够坚持“以读为本”展开教学。

如开课伊始的“粗读”使学生能够读通顺、读明白课文内容,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用,是整堂课重点关注的部分。

“品读”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独立与文本对话,融入自己的理解来读,读出文中意,读出话外音。

总之只有对文本有深度的把握,学生的朗读、积累、背诵才能水到渠成。

26.月光曲

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贝多芬是个富有同情心、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

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1.学会“茵、蜡、陌”等8个生字。

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清幽、琴键、陶醉、苏醒、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学会区别近义词的技巧、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背景,理解全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二、导入课题

1.播放钢琴曲《月光曲》。

同学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歌曲是什么吗?

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一起来学习课文《月光曲》。

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读通课文

1.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认读生字。

①易读错生字新词

②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传(zhuà

nchuá

n)说 弹(tá

ndà

n)琴

朝(chá

ozhāo)着岸边

③易写错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词语教学方法多样,学生掌握的词语越多,今后运用时就会更加灵活,根据本课词语的特点,教师根据词语的使用角度或具体的语言环境或者联系上下文的多种方法让学生主动归纳并学以致用。

2.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分情景小组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理解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指名说。

(1)预设一:

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同学点评:

这种概括过于简单,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不可取。

(2)预设二:

讲述了一天,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听到穷鞋匠兄妹的谈话后,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评价要点是否全面(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精准地概括,对于所有学生来讲依然很难。

对于写事的文章要能够抓住六要素才能算完整的概括,这篇文章的第2自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往往学生就直接用这段概括,显然这样概括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够精准。

在比较分析中学生最终一定能确定最全面最准确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说明分段依据。

分两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著名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第二段(第2~10自然段)介绍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3.直奔重点段,划分层次。

(1)再把第二大段读一读,找找哪几段是写《月光曲》的。

(第8~10自然段)

(2)按照这个传说的起因、发展、结局把第二大部分分成三层。

说清分层依据。

第一层(第2~3自然段):

贝多芬在茅屋外听琴声和兄妹俩谈话。

第二层(第4~7自然段):

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

第三层(第8~10自然段):

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并记录下来。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后面三个自然段。

2.书写课后生字。

1.抓住贝多芬的言行举止及感情变化,体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通过品析词句分清课文中实在的事物和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发挥想象,并有感情地朗读。

3.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大众的思想情怀。

二、复习导入,整体把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一起去看看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有着怎样的品格。

三、深入理解,解决问题

1.问题引导,深入学文。

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思考:

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月光曲》的?

(1)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

(好奇)

①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中兄妹俩的对话(“要是……那有多好啊!

”“……太贵了……又太穷。

“随便说说”)。

②设身处地,引导体悟:

你觉得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话,会怎样想?

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他一定要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琴。

③小结:

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为了了却姑娘的心愿,为了这位懂事的姑娘,他决定进去为姑娘弹支曲子。

(2)是因为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

①第6、7自然段:

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对话。

(引导感悟:

“多纯熟”“感情多深”等)

请学生读盲姑娘的话,抓住两个叹号体会。

②思维补白:

说说当时贝多芬又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

(开放性地引导学生)

③正是由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使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

他很激动,所以要再弹一曲给盲姑娘听。

由此可以看出贝多芬是只为穷苦人造福的音乐家。

(出示资料:

我的声音只为穷苦人造福)

(3)是当时的环境使贝多芬触景生情。

文章在叙述过程中,几次对环境进行了描写?

分别有什么作用?

①“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作者这样写,是为下文作了一个铺垫。

这就是对特定环境的描写。

它会收到很好的写作效果,我们不妨在我们的作文中试一试。

(教写法)

②“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

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这是对兄妹俩的家庭环境的描写。

这是一个气氛非常和谐的家庭,哥哥在做鞋,妹妹在弹一架旧钢琴。

这说明他们家的确很穷,这与前面介绍的兄妹两个人的对话是一致的。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这是作者特设的环境。

我们说创作是要有灵感的。

【设计意图】问题式教学是课程改革以来对课堂教学的一大挑战。

抓住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文。

做到了整体思考,从细节入手,体会情感,感受真情。

2.小结:

贝多芬为兄妹俩的感情深深感动,又为找到了这样一位知音而感到兴奋。

这又是一个和谐、幽静的夜晚,茅屋的一切是那样的打动人,月光是那样的轻柔,这一切,怎能不激起贝多芬的创作灵感呢?

贝多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3.探讨意境,欣赏乐曲。

(1)默读第9自然段,画出兄妹俩被美妙琴声“陶醉”的词句和写兄妹俩的联想的句子。

(2)探究联想,找到实景:

这些联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由“优美的琴声,清幽的月光”引起的联想)

(3)小结实景和联想:

实在的事物:

蜡烛、月光、窗子、茅屋、琴键以及贝多芬弹琴发出的琴声。

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茅屋里的一切披上了银纱,皮鞋匠和盲姑娘听贝多芬弹琴时看到的大海上的景色等。

(4)配乐朗读,体会《月光曲》的意境。

【设计意图】本文在描写实景和联想两方面非常具体。

在阅读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分辨实在的事物和联想,能按照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生活中学生也能够在观察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4.以读带讲,撰写后文。

续写练习:

兄妹俩醒来后会说些什么?

四、全文总结

通过读课文,你感觉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家?

(热爱人民、同情穷人、热爱自然)

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1.选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听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月光曲

 听 触动——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看 感动——月亮升高 风卷浪涌

 弹 激动——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在教学《月光曲》一课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月光曲的优美;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在教学“月光曲”的内容上,安排充分的时间进行反复地读,读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互相启发,提高认识。

27.蒙娜丽莎之约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挪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受到美的熏陶。

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1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教师:

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课文中的词都会读了吗?

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读:

(课件出示)

(1)自己先读一遍。

(2)指名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对。

(3)齐读一遍。

2.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画像)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7?

教师小结: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陈列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被誉为卢浮宫的镇宫之宝。

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

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举国降半旗哀悼;

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

我们不禁要问:

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

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娜丽莎》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4.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

蒙娜丽莎之约。

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

三、交流探究-整体感受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1.人多。

(对,其实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你能找出来吗?

有这么多人来观看,这就是这幅画的魅力!

2.国画展出的不易。

(一幅画的展出竟需要美法两个大国多次交涉,这幅画的确很有魅力啊!

3.预设:

读第5段。

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

(画像的内容)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

(6、7段)对,5、6、7段就是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的。

4.课文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呢?

(第2部分——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

四、交流探究二,语段研读

1.我们就来看这部分。

幻灯出示:

请同学们再次品读5~7段具体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

同学们刚刚读了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

哪部分描写最吸引你呢?

2.研读第6段(预设):

(1)学生:

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哦,你认为这部分的描写好在哪呢?

学生:

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

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

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2)教师:

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

(慎重、拘谨)

(3)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

(4)(“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吗?

看不到,这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体会写法:

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

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或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

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文章更吸引人。

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5)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呢?

(指名读一读)

3.写一写。

教师引语:

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

这幅画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这幅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幅画,发挥你的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又让人觉得(  )。

(1)想一想,写一写。

(2)指名说。

(3)出示关于微笑的资料。

4.研读第5~7段

(1)你想读哪一句?

谈感受。

(2)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个性化朗读)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小结:

从同学们的表情和朗读中,老师也深切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

作者的描绘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真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幅画的风采。

教师引读:

难怪作者与《蒙娜丽莎》的约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成了他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

2.学到这儿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幅杰出画像的创作者达·

芬奇。

(出示图片资料投影)

教学时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对达·

芬奇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学习课文时,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读促悟,以读促思,自主感受达·

芬奇天才的想象和精湛的绘画技艺。

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微笑。

28.我的舞台

1.读读记记“不解之缘、兴味盎然、绷着脸、溺爱娇宠、为所欲为、目不忍视、无言以对、卸妆、暑去寒来、暗无天日、窃窃私语”等词。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原因。

1.让学生体会到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练就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感受我国戏剧艺术的魅力。

2.理解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一、谈话导入

1.在艺术的道路上,无数艺术家们都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在他们成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呢?

今天,我们要来读一读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吴霜写的一篇回忆录《我的舞台》。

读了她的成长故事,也许,我们会有所启发。

2.板书课题:

我的舞台

二、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不解之缘 兴味盎(à

ng)然 绷(běng)着脸

溺(nì

)爱 娇宠 为所欲为 目不忍视 无言以对 卸妆 暑去寒来 暗无天日 窃窃私语

三、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概括课文大意

本文通过描写“我”在不同的阶段对舞台的情有独钟和在艺术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毅力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

四、扫读课文,找出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1.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2.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五、再次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章围绕“舞台”写了“我”学戏的哪些经历?

1.还没出生时,把娘胎当舞台,在肚子里“登台唱戏”、“大闹天宫”。

2.刚会走路时,把小床当舞台,模仿母亲“演戏”

3.随母演出时,每场必到舞台,察言观色,学形记词。

4.六岁时,把练功毯当舞台,拜师学艺,刻苦练习。

5.学艺几年后,把客厅当舞台,给到家里做客的客人开“个人晚会”。

六、小组合作:

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文,说说课文的哪些描写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出示:

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

一个“蹿”字生动地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而对“我”的描写更是充满了童趣,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让人忍俊不禁。

2.出示:

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兴味盎然”,课文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

“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

台上在演出,一个小女孩钻在幕布里看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满头大汗却兴味盎然,怪不得母亲的学生忘词的时候,会向“我”请教。

透过厚厚的幕布,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那么形象,那么生动。

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著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3.出示:

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扌周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扌周”,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

“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

“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努力。

“黑脸大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