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5187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上化学寒假巩固精炼探究题精选40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首先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

(2)依次关闭活塞K1、K3、K4,打开活塞K2、K,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E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是,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再次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3)同学们根据E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

装置F的作用是,如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填“偏高”或“偏低”)。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进行气体性质实验。

(1)第一小组同学为检验某C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和H2,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①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装置变蓝,小冯同学由此判断气体中一定混有H2,小汪同学认为不对,理由是___.

(2)第二小组的同学探究某混合气体的成分。

已知该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或几种。

小组成员没装A装置,直接把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盛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已排尽空气),充分反应后,发现管内物质质量减少1.8克,将反应完全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到10克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的成分至少有___种,肯定有的气体是___.

3、为了测得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常含少量NaCl),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纯碱样品,从分液漏斗中滴入稀硫酸。

(1)图甲中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小红觉得小明的实验装置会导致较大的误差,故设计了图乙的装置,请你写出图乙装置的优势(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

(3)小红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为

①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158.0g,再准确称取11.0g纯碱样品并全部放入A中;

②组装全部反应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关闭d;

由e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③打开d,慢慢鼓入空气10min;

④再称干燥管的总质量为162.4g。

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若没有B装置,而直接通入空气,实验最后使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黄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 

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3)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________

5、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

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样品稀硫酸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1)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

(2)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

样品加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3)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

其目的是________。

(4)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2NaHCO3

Na2CO3+H2O+CO2↑)

6、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在反应前后测量C、D装置的质量(各步反应均完全)记录如下表: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____。

(3)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则a、b、c、d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

7、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材料。

某氮化铝样品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

现用如图所示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观察实验现象并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资料:

①氮化铝和NaOH溶液能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AlN+NaOH+H2O=NaAlO2+NH3↑

②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全部溶解,但不生成气体;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步骤:

a.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

b.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

c.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d.检验装置气密性。

(1)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用a、b、c、d字母表示)。

(2)选用试剂X为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

(3)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后,发现锥形瓶底部残留少量固体,则固体成分是什么?

并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

8、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3外,还有少量的硫化物。

小茜和小明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

已知复分解反应CaCO3+2HCI=CO2↑+H2O+CaCl2可自发进行。

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

溶质

H2SO4

HCl

H2S

H2CO3

HClO

pH

小→大

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

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______(填字母).

A. 

H2SO4+2NaHCO3=2NaCl+2H2O+2CO2↑B、2HCl+CaS=CaCl2+H2S↑,

C. 

CO2+H2O+Ca(ClO)2=CaCO3↓+2HClOD、H2S+CuSO4=H2SO4+CuS↓,

资料二:

常见干燥剂有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④生石灰⑤五氧化二磷

【实验探究】

小茜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分析:

(1)制备的CO2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2)上述装置中,A是______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

(3)上述装置中,B物质的名称可能是______;

(4)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I.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II.称取少量大理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III.待完全反应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100.0g

大理石样品的质量为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07.6g

(5)小明同学为了计算这种大理石中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小明同学通过分析计算,得出结论:

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大理石样品纯度为83.3%.请你评价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并简述理由_.

9、碱式碳酸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1)某碱式碳酸盐药品M(OH)2·

MCO3,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及步骤(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

①连接装置并_________;

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

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

④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

⑤冷却到室温;

⑥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列式计算.

I.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II.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硫酸铜

III.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IV.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实际生产中的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Cu(OH)2·

mCuCO3,某研究小组仍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值,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取3组数据的平均值得到CO2的体积为______mL,又已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g/L,据此计算m的值.(写出计算m的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组别

样品质量

CO2的体积

第1组

0.21g

22.39mL

第2组

22.41mL

第3组

22.40mL

10、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

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2)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3)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

(4)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

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11、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对这种糖衣片产生了兴趣,打算对药片的糖衣所起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硫酸亚铁糖衣片中糖衣的作用是什么?

【查阅资料】a.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

b.亚铁盐溶于水时,会水解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Fe(OH)2沉淀;

c.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d.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药片糖衣的作用除了包装药物外,还可能是

【探究一】利用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并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推断糖衣的作用.

实验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没有浑浊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探究二】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

Ⅰ.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量测出x的值.

①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

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③小明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晶体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

Ⅱ.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

①图2中T3至T4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计算FeSO4•xH2O中的x为.

12、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装入药品;

④ 

⑤D中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变成红色后,停止加热;

⑥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⑦数据处理。

(1)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是 

(填序号) 

A.先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

B.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稀盐酸;

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C.打开活塞滴加盐酸和点燃酒精灯加热,谁先谁后都可以

(2)B装置中水的作用,装置B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使装置气压平衡。

(3)已知:

CuO样品质量为m1克,E中增重为m2克,D中反应后的固体质量为m3克,

A中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4克,以下数据中能计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是( 

A.m1、m2B.m2、m3C.m1、m3D.m2、m4

(4)若使制取氢气是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13、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以及一定量的CuSO4和Na2SO4,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流程,拟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金属铜,并利用氨碱法原理“制碱”.(除标注外,所加药品或试剂均过量,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①可知Fe、Cu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若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 

(3)步骤⑤中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由NaHCO3转化成纯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氨碱法制纯碱中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B.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大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D.在加压条件下向独辟蹊径氨盐水中通入CO2,能加速NaHCO3的生成

(5)该流程①~⑥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的有 

.(填写步骤编号)

14、“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

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a.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b.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实验反思】

a.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b.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c.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15、有些晶体按比例带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带有结晶水的晶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脱去结晶水。

草酸晶体(H2C2O4·

x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其受热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xH2O

(x+1)H2O+CO2↑+CO↑。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信息以及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开展实验,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中的试剂足量,注射器量程足够)

①测量装置A、B的质量,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连接装置。

②取质量为m的草酸晶体,加热至完全分解,将产物全部通入以上装置。

③测量并记录装置A增加的质量为a,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b,装置C读数为V。

④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A、B、C所得数据计算该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的液体是;

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之一是测量的体积。

(2)乙同学对利用装置B测量结果计算的可靠性进行反思与评价,认为反应后装置A中残留的气体会使自己的计算结果  (填“偏小”或“偏大”)。

(3)甲同学依据装置A测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用代数式表示)。

16、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

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17、已知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气体由浑浊又变澄清,CaCO3+H2O+CO2=Ca(HCO3)2,由此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提出问题】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查阅资料】①NaHCO3+NaOH═Na2CO3+H2O

②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实际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质为Na2CO3

猜想2:

溶质为 

(填化学式,以下同)

猜想3:

溶质为  

猜想4:

溶质为

【实验方案】

Ⅰ、甲组同学为确定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②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③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

Ⅱ、乙组同学根据甲组同学的猜想,通过定量分析绘制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象确定溶质成分.

A、Na2CO3BCD

18、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 

(填写化学式)

(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

(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 

,还可能含有 

【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 

19、“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

俗称固体双氧水。

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有(填化学式)生成.

(2)取实验

(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

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双氧水的双重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鱼浮灵”样品的组成测定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鱼浮灵”样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