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6防卸性质驾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课题6防卸性质驾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6防卸性质驾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③提前应对:
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预防、准备,避免紧急情况的出现。
④文明行车:
控制不良情绪,避免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出现,友好的对待其他交通参与者。
4.防御性驾驶技术
道路运输驾驶员在每天的驾驶过程中,要进行成千上万的操作,每次驾驶操作时间虽然很短,但却是一项复杂的心理行为过程。
驾驶员进行的每个操作都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1).观察与感知
驾驶员的观察与感知活动是整个驾驶行为的基础,对驾驶员后期的分析判断、决策、行动都起着不同程度的指导作用。
驾驶员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①观察要足够远:
驾驶员需要观察足够远的道路上交通状况,确保前方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制动或避让。
需要注意的是,要求眼睛看得足够远并不是让眼睛一直注视远方,而是由近及远的全面观察。
②观察两侧及车后的情况:
驾驶过程中要不时的通过视镜查看两侧及车后的交通情况,在行驶环境复杂、恶劣的情况下,更要增加观察视镜的频率。
③预测车辆周围附近盲区内的交通情况: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应格外注意车辆周围附近盲区内的交通情况。
特别要注意在左侧或右侧车道内有车辆,接近并排行驶时交通状况。
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其他车辆行驶情况来预测盲区内的情况,要注意他们是否驶入了视觉盲区。
④通过“听”获取信息:
驾驶员可以通过“听”喇叭的声音,获得警示信息;
通过“听”的声音大小,估计车辆靠近的距离;
通过“听”车辆发出声响,判断车是否出现了故障。
(2).分析判断
驾驶员通过观察与感知获得的信息是瞬时的、变化的,驾驶员不能直接凭借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和操作,还要经过一个分析判断的过程。
分析判断的三项内容:
1获得的信息是否有即时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②瞬时信息的发展趋势和动向是否会带来风险。
③获得的信息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3).决策
驾驶员的决策过程直接决定着驾驶操作的正确与否,即使驾驶员观察及分析判断都十分准确,也不代表驾驶员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明知故犯”便是很多驾驶员的通病。
①速度决策:
超速或盲目高速驾驶不仅会降低车辆性能,使驾驶员反应速度变慢、视野变窄,出现紧急情况时还会使车辆无法快速安全停车或避让。
但是车速太慢,则势必会阻碍后车通行,造成交通拥堵或追尾事故。
超车时如果速度太慢或并行时间长,长时间占用对向车道或左侧车道,则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驾驶员必须对行车速度要有一个正确的决策,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好驾驶速度的“度”,该快时要做到果断、利落,该慢时要做到平稳。
②安全距离决策:
安全距离包括横向的安全距离和纵向的安全距离。
保持横向的安全距离,可以避免刮擦事故的发生;
保持合适的纵向安全车距辆,可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如果与其他车辆过度“亲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只会让自己措手不及。
如果与其他车辆过于“保持距离”,又会引发后面或侧面车辆不断超越和穿插,导致自己的车辆为让行而频频减速甚至停车,增加新的不安全因素,因此驾驶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横向的安全距离和纵向的安全距离。
③避让决策:
在日常行车中,经常会遇到“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的车辆,如果不避让这些车辆,而是“强抢”、“强行”,事故风险就会大大的增加。
但是一味的避让或让行,又会使自己的车辆失去“路权”,还可能因为避让或让行撞上其他行人或其他车辆。
因此驾驶员应掌握好避让的原则,正确判断所驾驶车辆的速度与前方车辆或行人的速度、距离、动向是否构成直接相撞的可能,然后根据道路条件选择准确的操作和避让方法。
(4).操作
驾驶操作的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驾驶技术的娴熟程度,此外还受到驾驶员心理素质因素、生理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驾驶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驶技术水平,并通过学习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避免在驾驶过程中出现紧张、悲观、分神等消极心理情绪,影响驾驶操作。
5.防御性驾驶要点:
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防御性驾驶强调无条件的避免交通事故。
防御性驾驶是实践性很强的驾驶操作技术,不是一两次课程就能学会、掌握得了的,真正学会防御性驾驶,首先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其次需要掌握防御性驾驶的原理方法,再则需要持续的训练,按照正确的做法,不断增强安全行车意识、强化安全驾驶技术。
因此,驾驶员要保障行车安全,要牢记防御性驾驶四要点:
①安全永远是前提:
树立、培养行车安全意识,无论何时都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即安全永远是前提。
②全面观察要仔细:
更全面、更有效观察道路各种交通情况,要有预见风险。
③稳健决策:
无论何时都应稳健决策。
④果断操作:
避险操作要准确、及时、到位。
6.个人安全驾驶三原则
①谨慎性驾驶:
驾驶过程与驾驶行为留有余量,不达到自己驾驶能力的极限,留出部分能力防止意外;
十分把握七分开,留有三分防意外!
②预见性驾驶:
对关键地点和特殊行为进行预见,积累自己的驾驶经验;
十次肇事九次快,思想麻痹事故来!
您必须及早发现交通伙伴的危险行为或错误行为,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都有可能犯错误或违规。
为了避免风险,您需要对较弱的交通参与者有耐心。
如果他们有危险,您应当提前减速,在必要时停车。
防止对方不遵守的优先权;
③伙伴性驾驶:
平等对待各方其他交通参与者,大家都是伙伴或朋友。
各方交通参与者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是安全礼让、文明驾驶的基础!
不主动挑起冲突;
以伙伴精神原谅对方挑起的冲突;
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放弃自己的优先权;
第二节防御性驾驶通则
行车中,迫使驾驶调整车辆行驶速度或路线的任何障碍物,都可以称为危险源。
在繁忙的道路上,驾驶员会同时接受到大量的信息,比如各种类型的交通参与者、不同颜色的各种标志或宣传广告、各具特色的地域风貌等。
其中很多并不是危险源的东西会引起驾驶员的关注,同时真正的危险源却被驾驶员忽略了。
安全的驾驶员必须学会有选择地观察,过滤大量无关的信息,辨识潜在的危源,并进行风险评估。
1.观察与风险评估
①观察前方情况
保持眼部持续的运动,尽量向前远处观察。
驾驶员要不停的扫视前方的路面,从自己眼前的障碍物到视力所能及的最远处都要观察。
只有观察得足够远,才能让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判断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驾驶员观察时,可能注意了某种潜在的危险,并且意识到了此危险的严重性,但他注意到了这个危险后,就忽略了其他的危险,结果还是造成了事故。
因此,驾驶员要注意总体的危险而非特别的危险,避免只看一个方向或只注意一危险源。
在道路两侧设置的交通标志或标线、交通安全设施,目的是事先提示或警告驾驶员前方可能会遇到危险,因此,驾驶员要学会观察和利用道路上交通标志或标线,预测前方的险情。
②观察后方和两侧的情况
除了观察前方的交通情况外,驾驶员还必须随时掌握后方和两侧的交通情况。
无论车后或两侧是否有无车辆、行人或障碍物等,驾驶员都必须明白与他们的距离和靠近他们的速度,这样的驾驶员才能够决定是否改变车速、变更车道或改变行驶方向。
③防范驾驶盲区的影响
在山区弯道行驶时,路侧的树林或建筑物等会挡住驾驶员对弯道内情况的观察;
车辆上坡行驶接近坡顶时,驾驶员无法观察到坡道后方的交通情况;
通过交叉路口时,因大型车辆、建筑物等的阻挡也会形成驾驶盲区,驾驶员无法全面观察到附近行驶车辆、行人、动物等;
在其他车辆附近(特别是大型车辆附近)进行转弯、变更车道、超车时,驾驶员的视线被其他车辆遮挡而常常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应减速慢行并随时利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周边的交通情况。
④进行风险评估
驾驶员并不只是观察道路交通的情况,还需要进行分析自己所看到的情况。
比如,前方车辆突然改变行驶方向或速度时,驾驶员需注意是不是前方道路上存在某种障碍物,一旦注意到潜在危险,马上要评估该危险有多大。
很多时候,驾驶员发现自己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潜在危险,一个接一个,甚至同时出现,但往往只有几秒钟的时间让驾驶员来决定哪种风险构成的危险更大,并进行确定、采取正确的避让措施。
2.充分交流车辆的行驶意图
道路运输过程中,及时和清晰地发出灯光、喇叭等信号,能够让周边的交通参与者明白自己的行驶意图,从而能够有效地化解风险或潜在的危险,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①让别人明白自己的行驶意图:
转弯、变更车道、掉头时,提前开启转向灯,能够提醒其他交通参与者,告诫他们不要强行超越自己。
同时要注意信号灯的连续性,完成转弯、变更车道、掉头后及时关闭信号。
减速时要警告后面的来车,连续短促地踩踏制动板,制动灯的反复亮起会引起后车驾驶员注意。
需要降到很慢的车速甚至要停车时,还需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当前方遇到危险时,后方车辆驾驶员的视线受阻,无法观察到前方的交通情况,必要时必须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给予警示。
②让其他交通参与者更容易发现、观察到自己:
在某些情况下,其他驾驶员、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没有注意到自己,可以运用一些交通信号让别人更容易观察到自己,防止事故的发生。
例如:
当驾驶员准备超越前车、自行车或行人时,如果其他没有观察到驾驶员所驾驶的车辆,可能会突然跑到车辆的前面去,这时可以短促鸣喇叭或闪前照灯给予提示。
;
当通过视线受阻的路段、弯道、交叉路口或桥身突起的桥梁等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短促鸣喇叭或闪前照灯等方式向对向来车发出信号;
在黎明、黄昏、雨天、雪天和雾天等低能见度情况下驾驶时,应按规定正确使用各种光灯,让其他交通参与者看到自己;
因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必须在行车道停车或路边停车时,驾驶员应及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示廓灯等,并正确摆放警告标志。
3.严格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
超速行驶是造成致命道路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任何情况下驾驶,都必须严格控制好车速,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交叉路口、湿滑路面、转弯路段、下坡路段、低能见度条件等情况下驾驶。
①湿滑、结冰、积水路段行驶应严格控制车速:
附着力是轮胎与路面之间的一种摩擦阻力。
车辆在湿滑、结冰、积水路段行驶时,制动距离更长,且容易出现“水滑”现象,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能力下降,行车中必须保持较低车速、匀速慢行,必要时停车让行,否则很容易发生事故。
以下几种情况需驾驶员特别注意:
①刚开始下雨时的路面,雨水掺和着油污在路面上形成一层油水混合体,此时的路面更加湿滑。
②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路面上会有一层薄冰,驾驶员要特别注意路面上是否有薄冰。
驾驶员还要注意在温度降低后,桥面将先于路面结冰。
③轻微融化的冰水可以润湿冰层,所以正在融化的冰层比没有融化的冰层更滑,附着力更低。
④在别的地方冰已经融化,但是道路的阴暗的地方仍可能处于结冰状态。
②弯道行驶应严格控制车速:
在弯道内行驶车速太快,容易发生侧滑或侧翻。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进入弯道前,应提前降低车速,避免在弯道内紧急制动。
③下坡行驶应严格控制车速:
车辆下坡行驶时,车辆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车速越来越快。
此时应先观察道路交通标志,充分了解道路坡道的长度、坡度等交通信息,根据车辆装载的质量状态提前选择合适的挡位。
下坡时,应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气牵制阻力的作用和缓速器来达到减速的目的。
④车速与交通流量的关系:
在车流量比较大的道路上行驶时,与车流量的速度保持一致相对安全。
一些驾驶员为了抢时间而试图以更快的速度行驶,但事实却相反,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而且还增加了行车风险。
如果驾驶员想以更快的车速行驶,必须超越其他车辆、频繁变更车道、强行加塞,这样就增加了刮擦、碰撞事故的几率。
4.管理车辆周边的安全空间
与小型车辆相比,大型车辆在转弯、停车时需要更大的空间,因此,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保持足够的周边距离,可以让行车变得更加安全:
①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越近,能够看到的空间或东西就越小,尤其当前前方车辆是大型车时。
所以要留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②在交通量极大时,不要随意变更车道、超车或加塞等来观察前方道路情况。
③即使前言车辆突然制动,中间行驶的车辆也并不需要采取紧急制动,这样后方车辆会获得更大的安全空间或距离,降低追尾事故发生的可能。
④准备超车时,较大的车距也便于观察前方情况、选择最佳的超车时机。
第三节不同行驶状态的防御性驾驶
在道路运输过程中,跟车、会车、超车、变更车道、掉头、停车等是典型的车行驶状态。
不同的行驶状态中存在着不同的安全影响因素,驾驶员处置不当,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因此,驾驶员需要掌握不同行驶状态下的危险特点。
采取不同的防御性驾驶方法,确保行车安全。
1.跟车行驶
跟车行驶时,前车的行驶速度、行驶方向随时会发生变化,驾驶需要准确判断前车的行驶意图,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跟车行驶中,除了注意观察前车的速度和灯光信号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前方其他车辆的行驶状况变化来辅助判断。
车辆追尾事故是跟车行驶时最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之一,主要原因就是前后车辆之间的距离太近,后车行驶速度过快。
作为道路运输车辆,惯性普遍较大,尤其在满载情况下,需要的停车距离长。
跟随小型汽车行驶时,小型汽车的制动效能高,停车距离相对短,驾驶员要注意适当加大跟车距离。
跟随其他大型汽车行驶时,与前车之间距离过近,驾驶员的视野越窄,因此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被其他车辆跟随
遇缓慢行驶的车流或遇较差天气、路况时,特别是低能见度或前方路面很难判断时,后车一般会紧紧跟随前方车辆行驶。
行驶中,驾驶员要经常性地观察后视镜,及时发现后方跟随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①发现后车长时间跟随行驶时,不要企图采取加速措施来甩开对方,而应通过减速靠右让行或通过手势示意后方尾随车辆先行。
②注意观察后方车辆的动态,及时利用灯光信号或手势向后方车辆传递行驶意图。
③转向、变更车道或超车时,应提前开启转向信号灯,判断周边车辆的动态,确认安全后缓慢转向。
④减速时,先轻踩制动板使制动灯变亮来提示后车,给后车的驾驶员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尽量避免紧急制动。
⑤大型车辆或重载车辆行驶速度较慢,应尽可能靠右行驶,避免妨碍其他车辆的快速行驶。
3.会车
准备会车时,需要提前观察、判断对向来车的车型、行驶速度、装载情况、会车地点的路面宽度、道路条件、后面是否有车辆正准备超越以及周边的行人、车辆、动物等等。
不注意观察对向来车的动态、对后车的情况没有预防、在不具备条件的路段强行会车或在高速状态下会车时转向操作不当,都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会车时,根据双方车辆及道路上的交通情况,提前降低行驶速度,选择合适的交会地点,靠道路右侧行驶,保持足够的横向安全间距。
会车地点有障碍物或遇窄桥、坡道、临崖路段、弯道时,要低速会车或停车会车,有条件的一方让双方先行,必要时由专人指挥。
遇对向来车占道行驶时,提前降低行驶速度,鸣喇叭或闪光提示对方,密切观察对向来车和后侧的动态情况,不可盲目避让。
4.超车
超车时,必须占用对向车道持续加速行驶一段距离(也被称为超车距离)容易与对向来车形成交通冲突,因此,超车是一种危险的驾驶行为。
在不具备条件的路段强行超车、前车不让超车时仍强行超车、从前车右侧超车或超车时横向安全间距保持不够等,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驾驶员要选择道路宽直、视线良好、对面无来车且道路两侧无影响超车的障碍物的路段进行超车。
准备超车时,应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观察后侧情况,提前开启左转向灯,夜间还需变换远、近灯光示意;
前车让超车且在不妨碍其他车道内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加速从前车左侧超越;
超越过程中,随时注意前方和被超车辆的动态,与被超车辆保持足够的横向安全距离;
在与被车辆拉开一定的安全距离后,开启右转向灯,及时返回原车道。
行车中,当观察到后侧跟随行驶的车辆示意超车时,尤其是自车占用快速行驶的车道时,只要条件允许,应及时减速靠右侧让行,给超车车辆预留出足够的超车空间。
遇以下情况时,驾驶员禁止超车:
①前方有平面交叉路口、人行横道、铁路道口时,路况较为复杂,驾驶员无法持续加速。
②行经窄桥或前方车辆不让行时,无法保证超车时有足够的横向间距。
③通过弯道或陡坡时,驾驶员视线受阻,无法预见弯道或陡坡后侧的情况。
④前方车辆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或对向来有会车可能时,无法提供足够的超车距离。
5.变更车道
驾驶车辆起步、转弯、超车、绕过障碍物或靠路边停车等情况下,都需要变更车道。
不观察车辆两侧和后方道路交通情况,不提前开启转向灯示意,突然强行变道,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发生刮擦、碰撞事故。
变更车道时,应至少提前3S开启转向灯提醒后方来车,同时注意观察要变入车道内前后方车辆的交通情况,确认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后,缓慢转向驶入相应的车道。
车辆变更到所需车道后,要及时关闭转向灯,以免给其他车辆造成错觉。
在交叉路口前变更车道时,在虚线区域按导向箭头指示驶入要变更的车道,进入路口实线区后不得变更车道。
当观察到后侧来车准备加速驶入自车行驶的车道时,应保持车速或适当减速让行,预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让其安全变更车道。
遇前方道路有出入口时,应注意观察两侧车辆的动态,控制好车速,防止侧面的车辆突然变更车道。
6.转弯
车辆转弯时,行驶速度太快,容易出现以下危险:
①轮胎失去附着力,车辆容易发生侧滑,直接滑出路面,发生坠车事故。
②轮胎虽然有附着力,但重心高的车辆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发生侧翻事故。
因此,驾驶员观察到急转弯和连续转弯标志时,应提前降低车速,缓慢转向,保持右侧车道行驶。
7.倒车
倒车时,车辆的后侧可能停放有车辆、有儿童在玩耍、有动物伏在车低或车顶有电线等,驾驶员如果观察不全面,就会面临危险。
倒车前,驾驶员需要下车检查车辆周边的情况,最好请有关人员指挥倒车。
倒车时,利用后视镜找好参照物,保持较低车速,同时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两侧和上方的情况,发现影响倒车的障碍物时,及时避让或停车,确保倒车安全。
8.掉头
驾驶员要尽量选择交通流量小、道路较宽能一次完成掉头的地段或路口进行掉头,减小对正常通行的车辆和行人的影响。
严禁在人行横道、交叉路口、铁路道口、窄路、弯道、桥梁、隧道、涵洞、高速公路和有禁止掉头标志的路段掉头。
要认真观察车辆后侧及两侧道路的交通情况并确认安全,充分考虑车辆的前端和后端及障碍物的距离,以防发生意外。
9.停车
停车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一方面会造成溜车,另一方面会导致后侧来车驾驶员判断错误,尤其是在夜间、雾天等视线不良的情况下。
此外,停车位置选择不当,比如雨天在路边松软路基上停车,没有注意到路侧的低空障碍物,都会引发危险。
需要临时停车时,驾驶员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①要选择路基坚实、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的路段停车。
在高速公路上应尽可能选择在紧急停车带内停靠。
②临时停车时,应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开启示廓灯),正确摆放危险警告标志。
③在坡路临时停车应拉紧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用三角木垫在轮胎下,并向车后安全的一侧转动转向盘,以防车辆向路侧溜车造成坠车危险。
④因发生事故或道路损毁需要在坡道、弯道等驾驶员视线不良的路段临时停车时,应在车辆前侧和后侧的合适位置同时摆放危险警告标志。
第四节不同道路运输环境下的防御性驾驶
在运输过程中,不同的道路运输环境中潜藏着不同的危险因素,驾驶员处置不当,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驾驶员需要掌握各种道路运输环境的交通特点,采取正确的驾驶操作方法,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1.通过交叉路口的防御性驾驶
①车辆驶近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应当服从信号灯的指挥;
车辆驶近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有,应当停车观察路口内的交通情况,确认安全后通过。
2驶近有交通标线的交叉路口时路,驾驶员应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