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到第20课问题形式的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到第20课问题形式的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到第20课问题形式的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书写材料的变化?
最早的纸什么时候出现的?
龟甲、兽骨→→竹木简→→帛→→纸
2、谁改进了造纸术?
优点?
东汉蔡伦(蔡侯纸):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②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3、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医?
各自的医学贡献?
“医圣”—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治未病”原理;
辨证分析病情;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华佗
针灸、汤药;
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
创编“五禽戏”
4、史学巨著是什么?
作者?
体例?
记载内容?
《史记》
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5、道教兴起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东汉末年
中国
张角、张陵
6、佛教传入的时间?
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什么?
何时修建?
西汉末年
河南洛阳白马寺
东汉明帝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1、曹操为官渡之战做了哪些准备(①②③④)?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
②招揽人才;
③采用屯田的措施,增强经济实力;
④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火烧乌巢的战术。
2、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
200年
曹操VS袁绍
曹操胜
以少胜多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3、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
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曹操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三国鼎立是哪三国?
各自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
5、三国时期的吴国怎样发展自己的?
发展造船业、海外贸易,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也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三国灭亡的顺序?
哪个政权统一了三国?
蜀、魏、吴
西晋
2、西晋建立的人物?
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
司马炎
266年
280年
3、西晋发生“八王之乱”的影响?
①西晋从此衰落,加速了西晋的灭亡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高潮。
4、北方哪些少数民族内迁?
匈奴、鲜卑、羯、氐、羌
5、西晋灭亡后北方处于什么时期?
十六国时期
6、十六国后期哪个民族统一了北方?
政权?
建立者?
氐族
前秦
苻坚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灭亡西晋的民族?
匈奴族
361年
2、东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统治范围?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南方
3、南朝包括哪几个政权?
疆域最大的是哪个?
宋、齐、梁、陈
宋疆域最大
4、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②③④)
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③江南地区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
⑤统治者比较重视
5、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是什么?
影响?
农业
:
荒地被开垦、兴修水利;
犁耕、粪肥;
育秧移栽、麦稻兼作;
手工业:
快速发展,
商业繁荣:
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6、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现在经济发展的启示(①②③④)
①充分利用并保护优越的自然环境;
②重视科技和人才;
③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
④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交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
成语?
东晋VS前秦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①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②南方的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原因?
①统一时机不成熟——根本原因;
②民族融合不充分,民族矛盾严重,内部不团结——最主要原因;
③苻坚轻敌,指挥不当;
④战火烧到南方,不得民心;
⑤东晋团结一心保家卫国,指挥有方。
3、淝水之战后北方哪个民族兴起?
统治范围?
鲜卑族
北魏
黄河流域/北方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①②)
1)494年迁都洛阳。
2)推行汉化政策: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促进了民族交融;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5、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
①生产生活上:
各民族互相学习。
②政治制度上:
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③经济文化上:
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④民族心理上:
民族隔阂、偏见逐渐减少。
6、民族大交融的影响?
(①②③)
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丰富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
③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1、农业领域的人物、著作、地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祖冲之的成就?
数学(①②)历法?
机械制造?
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②数学名著《缀术》;
③还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④著有数学名著《缀术》。
3、曹魏时期的书法家代表是谁?
书圣是谁?
代表作?
锺繇、胡昭
王羲之
《兰亭序》
4、魏晋时期的画家代表是谁?
顾恺之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5、石窟艺术的代表有哪些?
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1--20课)
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1--20课)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内容标准●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2)建立者:
汉高祖刘邦;
(3)都城:
长安;
二、“休养生息”政策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内容
结果
汉高祖时期
1“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释放奴婢
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
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文景时期
文景之治
1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徭役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③勤俭治国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国力增强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内容标准●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主要措施
政治上:
背景:
西汉初年,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1)实施“推恩令”(主父偃)作用: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2)建立刺史制度:
监视地方。
作用: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治;
思想文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作用: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作为教材。
作用: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经济上
(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很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军事、外交:
派张骞通西域;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开通丝绸之路;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内容标准●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一、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
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光武中兴:
措施:
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影响: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
影响: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导致东汉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时间:
184年领导人:
张角(创立太平道)特点:
有组织、有准备
沉重打击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内容标准●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
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通西域(汉武帝)
时间
目的
成果及影响
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1)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
(2)商品:
中国传入西方:
丝绸、铸铁等物品。
凿井、开渠等技术
西方传入中国:
香料、汗血马、玻璃、宝石、核桃、葡萄、苜蓿等。
(3)意义:
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张骞的优秀品质:
意志坚强,不畏牺牲,勇于探索,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2、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开辟)
路线:
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
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东汉班超、班勇出使西域:
班超经营西域同时,又派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内容标准: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
●知道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产生。
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变化: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木牍(丝帛)、纸
2、造纸术发明
(1)西汉时期已有造纸的基本方法
(2)改进: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纸的使用日渐普及,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3)造纸术的意义: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二、医学
1、张仲景:
东汉名医,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中医临床体系开创者。
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
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
创造出“五禽戏”(体操)。
三、《史记》
1、作者:
(西汉)司马迁2、体裁: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内容:
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年的历史。
4、意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公正记事,秉笔直书
四、宗教
1、道教:
创立于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黄巾起义);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2、佛教:
公元前6世纪
(1)创始人:
释迦牟尼。
主张:
众生平等
(2)传入中国: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期在洛阳建立白马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6课三国鼎立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地点
官渡
赤壁
交战双方
曹操、袁绍
曹操、孙刘联军(主帅:
周瑜)
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招揽人才。
(2)经济上:
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3)军事上:
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二、三国鼎立
魏国:
220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
221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国:
229年,孙权称帝,定城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
知道西晋十六国的更替,初步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概况: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称帝,定都:
洛阳;
统一:
280年灭吴,统一中国。
灭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二、八王之乱
原因:
诸侯王的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目的: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西晋从此衰落;
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
西晋灭亡原因:
统治集团腐朽无能,八王之乱,内迁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三、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魏、晋.五胡内迁:
匈奴、鲜卑(北魏政权)、羯、氐(前秦政权)、羌
建立的政权:
十六国(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的总称);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君主:
苻坚;
民族:
氐族
措施:
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整顿吏治、加强法制、提倡儒学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道东晋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政权特点:
王与马,共天下。
多次北伐,未能恢复中原。
淝水之战胜前秦,获得安定局势。
灭亡:
420年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
宋、齐、梁、陈。
都定都建康,其中宋(刘裕所建)最强大。
三、江南地区开发
1、原因:
(1)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4)南下移民和当地人的共同努力
2、表现:
(1)荒地开垦;
兴修水利;
(2)推广犁耕,精耕细作,生产技术改进(育秧移栽技术、麦稻兼作);
(3)手工业、商业发展;
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城市。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内容标准●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一、淝水之战
383年;
双方:
东晋和前秦(苻坚);
结果:
东晋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
前秦瓦解,北方再度战乱著名成语: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439年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改革措施:
(1)迁都洛阳
(2)采取汉化措施:
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汉化)
(3)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和法律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时期: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民族交融表现:
经济、习俗方面;
政治制度;
文化方面;
民族心理方面等。
民族交融的特点:
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民族交融的作用: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内容标准●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
一、农学
(北朝)贾思勰:
《齐民要术》;
内容: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地位: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地理学:
《水经注》;
作者:
北魏的郦道元;
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二、科学
(南朝)祖冲之: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编成《大明历》。
制成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三、书法、绘画、雕塑
1、书法:
曹魏的锺繇(楷书)、胡昭;
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
《兰亭集序》
评价:
“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中国书法评价:
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世界文化宝库中绽放光彩
2、绘画
魏晋南北朝宗教画占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雕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填空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发现于距今大约___________年,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的___________原始人类。
2、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洞穴里。
距今大约_____年,已经学会使用______火。
3、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里,距今大____________年,已经学会____________火,用__________针缝制衣服。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遗址的主要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姆渡遗址距今大约___________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是我国____________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3、半坡遗址位距今大约___________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__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_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结成联盟,在____________(战役)打败了_________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______。
人文初祖”是指____________。
2、禅让制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时期
4._________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__________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
3、在约_________年汤率领周围的小国和部落灭夏,_________建立。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
_________(暴君)。
4、周文王重用贤才_________;
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__________年,武王伐纣中商朝灭亡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_________,历史上叫做西周。
5、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__制产生的。
6、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封制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_____________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商周时期,出现了铸刻在____________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
1899年,清朝人____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
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__开始。
4、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造字方法。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________年,________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时期。
2、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____________时期,已使用牛耕。
3、春秋时期的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____________,他任用___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组建强大的军队,以“_______________”为号召,扩充疆界,齐国国富兵强。
5、诸侯争霸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国著名战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